返回 第三十二章 乐善好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爷看着康平,眼里还留有泪光,嘴唇已干裂没有血色,瘦瘦的身子外面套着破旧的薄衫。许是因为长途跋涉,鞋子的破洞里露出大脚趾。头发干枯地贴着头皮,头顶上的发却是倔强地站立着,这是过度惊吓和劳累的结果。再看那男子,黑瘦的脸上一双忧郁的眼睛,高高地鼻梁,方脸上充满了愁苦与期待。面对这爷俩,爷爷说不出拒绝的话,低声说“走吧!”

我爷爷当时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身材瘦高,长胳膊长腿,一双眼睛虽然很小,但是清澈透明如星辰,笑起来眯成一条缝,他比同龄人更沉稳懂事。

当时,他在前头带路,脚步却怎么也快不起来,李顺殷勤地接过他手里的篮子,紧紧地跟在他身旁。一会儿走到了篱笆墙的院门口,爷爷让父子俩停住等一下。在当时丰沛二县的区域,讨饭的人一般都是外乡人,出于礼貌,也因为避免主人家的反感,一般是不进入当地人的大门的。

爷爷走进土屋,看到他的母亲正在给弟弟妹妹们缝补衣裳。曾祖母当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高高的个子,紧致而和善的面容,一双丹凤眼泛着柔和而慈祥的光芒,精致的薄嘴唇,笑起来露出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说话轻声细语的。曾祖母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端庄敦厚。十八岁嫁进我们萧家,早年讲究门当户对,自然,我们萧家也是大户人家,当时,曾祖母的公公吸食鸦片,慢慢地,家里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都被换成了鸦片,吞云吐雾中,祖上留下来的楼房也变成了鸦片,最后,全家人搬去养马房栖身。

见我爷爷挎着满满一篮子杨树花回来了,曾祖母满意地笑着,对爷爷说:“拾了这么多啊!那咱晌午炒吃,清早的饭先弄好了!饿了不?”说完看了看正冒着热气的大锅。

爷爷没说话,顿了一下,他吞吞吐吐地说了门外的情况。曾祖母脸上浮起一层焦虑,皱着眉头,嘴巴半张着,看起来很为难的样子。

“那我给他们说去,到别的地方要吃的吧!”爷爷说完,急匆匆地往外走。曾祖母却喊住了他,走过来拉住他的胳膊,望着日渐长高的爷爷。

“孩儿,这年月,每家都吃不饱,还是给他们一碗稀饭垫垫肚子吧!好有力气接着要饭,要是家家都不可怜要饭的,多走十里路说不定孩子就饿死了!”

曾祖母拿起两个大碗,从锅里盛了满满的两碗荠菜粥交给爷爷。

爷爷如释重负地一手端着一个碗向大门走去。

“孩儿,等一下!”曾祖母叫住爷爷,又从他手里把那两碗粥接了过来。放在锅台上。

“娘,难道你......”爷爷以为曾祖母反悔了。眼神落寞的望了望大门外。

“孩儿,娘刚才从窗户里望出去,门口站着的应该是父子俩,像是生了大病的,这情景就不能像往常一样了,应该先搬过两条凳子放在大门内,先让那父子俩在院子里坐下歇歇脚,然后再送出饭去,这样才是待客之道”

“娘,他们只是要饭的啊!给了吃的就够了,为啥要有这么多讲究?”

“孩儿,你还小,哪懂的人情世故?人都有落难的时候,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会领着儿子到处乞讨?娘自问,如果不是为了你们兄妹,我自己宁愿饿死也不屑去乞讨的,能放下身段去做一个乞丐,是多么大的委屈,所以,不要小看一人一事,对人以礼相待,对事论道而行,知道了吗?”

爷爷无声地点点头,对于曾祖母的话似懂非懂,但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起初不懂,慢慢地就知道母亲是对的,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听从。

爷爷从屋里出来了,一手拿着一个小木凳子,放在大门下,笑嘻嘻地说“先坐下歇歇脚吧!饭马上就来!”

李顺无比感激地连忙道谢,真的是太需要一个凳子歇歇了。

随后,爷爷端着两碗冒着热气的荠菜粥出来,还有两双筷子,看着那两碗粥,白色的汤里飘着翠绿的荠菜丝儿,清亮悦目,薄厚适中,还有扑鼻的清香呢!精致又带着人情味的人间美食,李顺有些激动,变得语无伦次。

“小兄弟你们真是好人哪!俺可好几天没见过一碗热汤了!”

父子俩接过碗坐在凳子上呼噜呼噜地喝起来,一会儿功夫汤碗就空了,康平把最后一条菜叶都用筷子送进嘴里。爷爷接过他的碗,转身回到屋里,又盛了一碗端出来,康平毫不客气地捧着继续喝,李顺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

“小兄弟,你家还没吃饭吧?怎么会有这么多汤盛给俺们喝?那你不是该饿着啦?唉,实在过意不去啊!俺真是遇到好人家了啊!”

说完他把自己和儿子用过的空碗叠在一起,双手捧着还给爷爷。弯下腰朝爷爷拜了拜,领着儿子走了,脚步蹒跚,手扶着大门顿了顿,眼睛的余光扫视一下,大门上还残留着过年时新帖的对联:“天赠岁月人赠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虽然已经褪色,但还是明确的显示,无论贫富,这是和和美美的积善之家。

想起春节,李顺的心里又悲从中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也称过年,历朝历代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古往今来,多少歌颂春节的诗句数不胜数。

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穿新衣,戴新帽,说说吉利话......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各种吃食装得盆满钵满,全家人团聚,围坐在桌旁,共吃团圆饭。既享受着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着那份快乐的气氛,往年的每个春节,李顺一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自从黄河发了大水,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快乐的时光人们往往会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发生重大变故,那份快乐只是作为永远的回忆罢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