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四十七章盛年芳华之月娥之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四十七章盛年芳华之月娥之冤

一群衙役在大街上叫嚷,一声铜锣响过,有人高喊,“各家各店,把门前都收拾利索了,明天知府老爷开审判游行大会,这大路上不能有障碍物,门前乱摆摊的,乱堆放物品的,一个时辰内全部清空,过期不清的,一律销毁或者没收,”

“审判大会?游行?”大庆李顺和小彤三个人同时吃了一惊,“游行?”

“难道说最近胶州城里有大案子发生吗?”

“没听说啊?除了刘老爷的老宅子被烧毁,再就是他家的码头也被烧毁,这两件案子并没听说是谁干的啊?”

大庆眉头紧锁,“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凶手?犯了何罪?”

李顺的心头闪过一丝不安,难不成官府找了替死鬼,来替代自己这个真正的凶手?

等街上的官兵走远了,小彤回过神来,“刚才那个故事,你接着讲啊?”

李顺调整了一下思维,只得坚持着把那故事讲完。

“于是他又继续攒钱,这回他把钱换了一个更隐秘的地方,藏在了土地爷的肚子里。钱攒得差不多了,估计能买些砖瓦木料了,黄三到土地爷的肚子里去取钱,发现钱又没了。不知道是被孩子们拿走了,还是被盗贼偷了。黄三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公道自然成。又继续攒钱。攒来攒去,钱又没了。这回他有点儿急了,因为年纪一天天的大起来了,再攒钱不容易了。他急得不吃不喝,躺在土地庙里也不出去。就这样,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来了一群天兵天将,搬来许多砖瓦木料,在他旁边盖起了庙。他在梦里看着,越看越高兴,竟然不愿意醒来了。”

讲到这里,李顺停下不讲了,他自己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自己就像故事里的黄三建土地庙啊!他自己的内心也有渴望,渴望着与小彤朝夕相伴,这些守着小彤的日子,即使什么都不做,只要看着她,心里就是踏实的。可是,他知道这一切都只能是妄想!他爱小彤,可是,小彤已经是关家的媳妇。这辈子恐怕都不再有缘分了。

听故事听到入迷的大庆和小彤见李顺停下不讲了,急忙追问,”怎么样呢?后来怎样了?”

“后来,第二天早上,人们看见在小土地庙旁边,矗立起一座庞大辉煌的庙堂。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到小土地庙里去问问黄三。黄三躺在小土地庙里已经没有了气息,人们猜测,是黄三建庙心切,到天上去求菩萨,菩萨被黄三感动了,赐给他一座庙。后来人们就管这个庙叫黄三寺,叫来叫去,叫走音了,就成了现在的黄山寺。

小彤笑道,“这个故事好有意思,黄山寺归我们胶州城,我是胶州城里人,反倒不如你这个外乡人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了!”

李顺看看大庆,又看看小彤,“妹子,这两天哥就要动身回老家了,先去接康平,然后回去照顾父亲母亲!”

小彤微微点头,“是啊!大哥,你这番闯荡也总算有所收获。是可以回家好好尽孝了!只是......"

李顺说,“只是什么?有话尽管说!”

“只是,你还要不要去看看兰香姐?”

李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树倒了架不倒,就算她遭遇了一些变故,照样过着少奶奶的日子,这一切不都是她想要的吗?”

大庆说,“哥,刚才那些官兵不是说明天有游行审判吗?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走不迟”

李顺说,“好!我正有此意!”

第二天,胶州城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密不透风,似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出动了,大庆和李顺像两只灵活的狐狸一样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他们没有拖家带口,所以就把其他看热闹的人挤得摇摇晃晃。

离法场中心还有几十步远,大庆和李顺再也不能上前了,前面是一堵厚厚的人墙,人墙前面是披麻戴孝的等着收尸的人群。这群人大概有三十多人,他们用大车拉着一个棺材在法场等候。

人群议论纷纷,嗡嗡的说话声响成一片。再细看行刑台上全副武装的兵丁和衙役,个个威武凶残,势不可侵。好像会有人劫法场似的。

随着一阵巨大的骚动,一辆囚车在众多兵丁的护卫下赶过来,囚车打开,兵丁们押着一个披甲戴镣铐的女人出现了。这女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披头散发,蜡黄泛青的脸上还有伤痕残疤,这是最大狱中受刑的标记。衣服穿得也不齐整,一身浅绿色长袍子,像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更惨的是,女子的身体在不住地颤抖。怎么看,这样的女子都不像罪大恶极的罪犯。

那女子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在人群中不断地寻找,最后找到那群披麻戴孝的人时,她的眼睛里流露出无比的哀伤。

人群立刻喧哗起来,高声叫喊着,争着看,起哄着,那群披麻戴孝的人更是不可压抑的躁动,一哄而上扑向囚车,兵丁们围成一圈,用身体阻挡着扑向囚车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有个年迈的妇人最可怜,哭得几乎晕了过去,“冤枉啊!我的闺女是冤枉的,我的闺女死的太冤了!她怎么敢放火,她怎么敢杀人?你们凭什么这么冤枉人,这肯定是屈打成招啊!”她的声音如同失群的孤雁在天空中的哀鸣,同时还一遍一遍地扑向囚车,被兵丁们狠狠地推了出去。

老妇人身边还有一大一小两个男孩,也跟着老妇人扑向囚车,口中喊着“娘!娘!.......”

那囚车里的女人见状,似乎鼓起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她平息了一下精神,开口说话了:“乡亲们,谢谢啦!谢谢你们来为我送行,我许月娥在这里谢谢大家了,给大家作揖了......."

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

许月娥高声说,”乡亲们,我要走了,临走之前给乡亲们说几句,一会儿,他们就要把我的脑袋砍下来了,我再不说,就来不及了,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要砍我的脑袋呢?他们说我是土匪头子,说我杀人放火,乡亲们,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们什么时候看见我当土匪啦?我不是土匪,我也与刘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我为什么要烧了他家的码头?我又为什么烧了他家的院子?为什么?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在监狱内,他们把我打得昏死了好几遍,我都说我没有,他们说有人看见我放火了,还找来了四五个证人,这些证人都说看见我放火了,乡亲们,我冤枉啊!我冤枉啊!”

这番话说完群情激愤了,人群沸腾起来,“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许月娥的母亲跪在地上,发髻松垂,头上没有一根珠釵,一身灰色的旧衣服打了好几个补丁,苍老的脸仰望着天空,嘴里絮絮叨叨地祈祷,一遍一遍地俯下身子在地上磕头,“老天爷啊!睁开眼吧!都说人命关天,可是您在哪儿呀!”

李顺感到后背浇了一盆冷水,从头顶凉到脚底,果然,这个可怜的女人成了自己的替死鬼,成了整个义和团五百人的替死鬼。人命关天,他一定得救这个无辜的女人,她上有老下有小,最重要的是,她是无辜的。

大庆和李顺互相拉扯着出了人群,来到百米开外的井台上,假装口渴了要提水喝。

李顺问,“怎么办?时间不多了,凭我们兄弟俩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啊!再加上那些披麻戴孝的人,也不能对付这几百号的鹰犬!”

“只有一个法子,死马当活马医,恶狗当救兵用!”大庆沉吟着。

“你说的什么意思?我不明白?兄弟,时间不多了!”李顺急得双手摇着大庆的肩膀。

“哥,看到场子外站着的那个人了吗?手里牵着两条狼狗的!”大庆抬手指向远处。

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浓眉大眼,身材肥胖,手里牵着的两条狼狗大概有五六尺长,接近一百斤重,身上的毛很光亮,像打了一层蜡似的,胸脯前方的毛淡黄色,眼睛上面也有两处淡黄,一对三角形的耳朵如同令箭一样直直地竖着,凶恶的三角眼虎视眈眈地盯着人群,在他们周围几十米的范围内,不见有人敢靠近。

“为今之计,只有靠他了!只要你肯出钱,买通他,只要能造成混乱的场面,接下来的一切就好办了!”

远远地听见她女子还在高喊,“胶州城的这些狗官们,别看你们整天一副人摸狗样、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嘴脸,实际上你们干得全身伤天害理、贪赃枉法的缺德事,我去刘家的废墟里挖过宝贝是没错,也不能因此断定我就是杀人放火的凶手呀!乡亲们,你们记住我许月娥,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十一月初三,我许月娥屈死的日子,我的死能换来真凶的生,那我死的也值了,也算是做了一桩好事了!.......乡亲们,我先走一步了......."

没等她喊完,一个兵丁早就忍不住了,一个巴掌扇在那女子的脸上,女子被扇得眼冒金星,声音弱了下去。

这下老百姓不干了,群情激昂,响起了撼天动地的喊叫声:“你是英雄,你是侠女......”

“给侠女叫个好........好......!”

“大好人!大善人,老天爷不会让你白死,二十年后又是一个女侠.........”

“当当当.......”

“咚咚咚........”

法场上一阵锣鼓喧闹之后,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高声道,“老少爷们都安静了,现在本师爷把这个女土匪头子的犯罪经历说一遍,大伙儿不要被她的话蒙蔽了,知府大人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大家都知道我们胶州城里最近发生的大事了吧!罪魁祸首就是这许月娥,此女是个隐秘的土匪头子,她先是勾结山上的义和团少了刘家的漕运码头,把存放在码头的军粮都烧毁了,然后,又在深夜带人潜入刘家老宅,杀人放火,最后,还偷盗了刘家藏在地下的银库。知府大人慧眼独具,从多方侦查,全面的搜集了证据,在证据面前她许月娥不得不认罪。”

“知府大人执法严明,办案神速,今天就为民除害!”

许月娥仰天大笑,“如果有来世,我一定生吞活剥了你们这些狗官...........”(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