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三十一章盛年芳华之久别重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一章盛年芳华之久别重逢

第二天,天气特别的冷,山上的树叶都落净了,唯有几棵野生的柿子树在半山腰迎风招摇,枝条上挂满了像红灯笼一样的果儿,引得鸟雀们盘旋不止。

“下山吧!今天咱们兄弟俩演一场好戏!”李顺伸了个懒腰,突然觉得生活一下子变轻松了。

“就是为了吸引她出来?真能看到吗?我想想都激动,你面对她会不会激动?”大庆把胳膊枕在头低下。

“激动什么?她是别人的女人!”

“我不信,她曾经是你的女人,而且你们在一起过了十年,她还是你孩子的娘!你们说点什么呢?”

“不知道啊!谁知道啊?要是什么事情都事先知道的话,我也没必要去干了!无论如何,我就是想见见她!”

“你想见的不光时她吧?那天骑着马追到一半又停下的女子,还见吗?”

“见!”

到了今天,他一切都知足了,除了她想见的两个女人还没有见到以外。

王兰香,看看她吧!看到她的狼狈我也就放心了!

孙小彤,看看她吧!看到他的幸福我也就放心了!

时辰快到中午,废墟上照例聚拢了很多人。只是人们不能再安静地翻翻拣拣了,他们围着废墟里一个大水坑议论纷纷。

“这是怎么回事啊?好好地弄出个大坑来,原来下面有这么大的空洞呢?”

“是地下有什么东西吗?谁这么有本事,连夜挖了个这么大洞?”

李顺和大庆凑近人群,在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妇女身边停下来。

大庆道,“这位老兄,你听说了吗?他们说昨天有人在这里挖出大宝贝了!就在这地底下!”

李顺故作惊喜状,“是吗?什么大宝贝?还有吗?我也去挖!”

大庆道:“很多很多的银子啊!今早天一亮我来的早,看见路上滴滴答答散落的都是碎银子!这坑里埋着东西咧!”

说完这话,大庆抬脚就走,李顺就在后面紧紧跟随,“这位小兄弟,你别走,你再给我仔细说说!”

二人就这样在人群里一唱一和地演着双簧。

这一番对话被那妇人听取了,可是不得了了。

她赶紧跑去告诉了她的男人,他男人又跑去告诉了他的亲戚,这一一传十、十传百。

不一会儿,人群如蚂蚁一样围住大坑,都在拼命的发掘,还有人为了争一块地盘而动起了家伙打起架来。

一场血流事件一触即发。

当初,官府的人马来到玉龙山,从山脚下一搜到山顶,一个人影也没有,整个山上如同一座空城,官府的衙役们也只当是做了一次登山运动,然后骂骂咧咧地下山了。

回去报告知府老爷,义和团的人如同神龙见首不见尾,早就不知去向了,但是有有迹象表明,他们去了河北。知府老爷腆着肥大的腮帮子、翘着胡子把衙役们训斥了一通,“诸如尔等办事不力,和一头头的肥猪有什么区别?还不快去河北放向追呀!”

衙役们也是装模作样的往城外追出了三十里,就下马休息了,几班人马找了个饭馆吃了一顿工作餐。

然后就回来了,到知府大人处汇报,没有追着,知府大人拍着桌子再骂一顿,以后再无别话。

到了午后,知府从衙门回到家里,一进门,看见一张硕大的虎皮铺在自己平时休息时爱坐的那张躺椅上,知府双脚吓得一顿,这虎皮太大了,阳光下那皮毛光滑柔亮,厚重绵软。

知府俯下身摸了摸那老虎皮,触手生温,不禁心内大喜,猜想着这是哪个儿子孝顺的呢?大儿子终日埋头书卷,足不出户,恐怕没有法子给自己弄来这个。

小儿子机灵孝顺,平时爱闯荡,爱经商,爱享受,更喜欢猎奇,天南海北的,无论多么难弄的东西,只要被他知道了,一定想法子弄到手。

“爹!看看这虎皮喜欢吗?”二公子赛城墙哼着小曲走进来,“这可是我托朋友从东北弄来的!”

知府成公望盯着二儿子看了一眼,把脸上的笑意收住。

“嗯,还不错,我说你啊!别尽交一些狐朋狗友,连东北那么远的你也能够得上!到处给我惹乱子!”

“爹,我好心好意送你一张虎皮到落得你一顿数落,凭什么我的朋友都是狐朋狗友?”

“哼!看一眼就知道!是一个个獐头鼠目,杀气腾腾的!”

“爹!人不可貌相,得嘞!这虎皮我拿回去,送给我娘去!送你这么好的东西,也没落您老人家一声夸奖,我何苦呢!”赛城墙假装生气地走来要拿走虎皮。

成公望伸手拦住,“好了!总之我告诉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学学你大哥,多读书,将来考上个举人,我就能给你找个一官半职当当,爹的年纪大了,将来总有辞官归乡的那一天,到那时候,想动用人情都没用了!”

“爹!我大哥天天拱到书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现在不才是个秀才吗?你让我像他那样!我早就羞也羞死了!”

“秀才怎么了?你以为秀才好考啊?这可是整个州县的考试,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最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上了秀才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了。见了我都不用下跪了!”

“哈哈哈!爹,他是您儿子,敢不给您下跪吗?在咱们胶州城,还有人见了敢您不下跪吗?”

“行了行了!别吹捧了!你没听说吗?义和团在胶州放的大火,把强盛了这么多年的刘金成都给灭了,你爹我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啊!你年龄也不小了,能不能安分点?不要给我惹麻烦!”

“爹!要我说啊!这义和团的这把大火放得太好了!算是替我劳动了!他们不烧,我正要去烧呢!刘家那么有钱,每年给你的供奉只有那么一点点,我早就看不下去了!不如我接手他的生意,他那么老了,也该退休了!”

“住口!你这番胡话要是在外面说就惹了大祸了!”

“我这不是......”赛城墙的话说到这里,就被一声高喊打断了!

“报!老爷!出大事了!外面出了大乱子了!老百姓在刘家的废墟上打起架了了,上百口子人打在一处,血滴子乱飞啊!”

“啊!怎么又是他们家的事儿?立即派人镇压!你们找到刘金成了吗?本太爷给他办了多少事,可倒好!他连个影子也不冒!”

“他不知道躲到什么深山老林了,有人说他走时哈哈哈地不住狂笑,怕是疯了,也未可知........."

"我就说你们都是些酒囊饭袋,连个大活人也找不到,眼下怎么办呢!去叫他的姨太太来啊!好歹也算刘家的一个喘气的!”

“是!”

兰香正在润枫园里手忙脚乱地哄着孩子,现在,院子里看门的也没有了,打杂的也没有了,一直到知府的衙役闯进正堂。

“哎呀!你们怎么来了?怎么也没提前让人通报一声?”

“少在这里拿腔拿调了,你这园子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找谁通报啊?”

突然闯进了一群男人,兰香手足无措,理了理衣服,沉着脸问道,“军爷来此何事?”

“刘家大宅被烧了精光,现在一群拾荒的又在那里打起了群架,这样下去不得了,知县老爷爱护百姓,也帮忙护住你们的宅子,帮你们这么大的忙,你们当家的又不见了人影,总要有个人去跟我们走一趟,在师爷写的状子上画个押,将来出了什么事,上面来人问起来,我们也要有个交代不是?”

“可是,军爷,我自己其实也早想去看看的,无奈孩子幼小,都还没有满月,实在走不开啊!”

“这个我们管不着!快走吧!”

“好的!军爷先走一步,我们随后就来!”兰香胡乱梳了个发髻,穿上一件披风,宋婆婆也赶紧给孩子包上厚被子。

李顺和大庆新置办了一辆马车,二人坐在马车里等候王兰香的出现,两人一边等待,一边计划着,今后的好日子。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这辈子从来没觉得特别的轻松舒坦,以后再也不用为了钱而发愁了,想想都是想笑啊!”李顺双手抱胸,盯着大路。

“我想先给父母修个舒适的房子,里面要能烧火炕的那种,再买些营养品和平时不舍得吃的零嘴儿放在身边,随手可取。有可能的话再把孀居多年的二姨妈接过来,三个老人互相照顾。”

“那你大哥一家咋办呢?”大庆问。

“大哥家里也不富裕,不如给大哥买两头耕牛,嫂子那样的人,千万不能让她知道自己发了大财,两头耕牛就行了,免得她贪得无厌。”

“是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儿子接回老家!如今在丰县的萧家,多久没见了啊!”

“当然,我尽快去接他,然后陪伴他好好长大,让他读书,去最好的私塾找最好的先生读书,希望将来能中个,举人、进士之类的!”

正说着,一辆马车风驰电掣地驶来,到了刘家大门口,“哧哧”地一个急刹车,帘门掀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先跳下车来,然后转身,伸手扶出一个发了福的少妇,少妇怀中抱着一个襁褓。

“来了!他们来了!”李顺的心头突突直跳。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女人和她怀里的孩子。

“真的是她!兰香嫂子!两年不见,竟然成了这副模样!”大庆惊呼。(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