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针锋相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吴飞翔的猛烈炮轰,陈岩虽然事先没有特别准备,确也没有任何的惊奇和慌乱。

毕竟,陈岩为美女记者充当了挡箭牌,两人现在更是两情相悦,他与吴飞翔就是真正的情敌了。

面对这个嚣张的情敌,身为能量巨大的吴家公子,直接对陈岩进行打压才应该是他的本色反应,进行拿不上台面的交换,实在有辱吴家的面子。

不过,陈岩不是包子,自己的发展理念更容不得别人肆意诋毁,必须进行反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种规格的座谈会上,陈岩虽然是主角,背后的那些领导更是不容忽视!吴飞翔公然破坏潜规则,一方面是对陈岩的打压,更是没有把领导们看在眼里。

对于这个仗着自己的背景肆意妄为的吴大公子,领导们是有苦难言。不过,从领导们的脸色上,陈岩自然能够看的出来,他们是极其生气的。

陈岩非常清楚,自己如果不能进行强有力的回击,将来在领导们面前绝对得不到好批语。

吴飞翔虽然主动带头鼓掌,迎合者却寥寥无几,大家只是象征性地拍了拍巴掌,掌声极其的微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出席座谈会的人员当众,内心真正想为吴飞翔鼓掌的只有长寿乡党委副书记李运来!

不作死就不作死,陈岩这个小子终于碰到硬茬子了!

体制内的人员其实最喜欢八卦,最喜欢打听某人的背景。对于吴飞翔的强大背景,李副书记还是略知一二的。凭着吴大公子的能量,如果想对付陈岩,简直就像碾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

不过,尽管内心非常高兴,李副书记还是只能压抑着。毕竟,这里是祥安县的一亩三分地,领导们的脸色都很尴尬,他如果表现的喜形于色,这不是给领导们难堪吗?

陈岩重重地咳了一声,把众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来。

陈岩扫了一眼吴飞翔,不疾不徐地说道:“吴记者,谢谢你对圣水村发展方向的评论。作为圣水村发展规划的实际设计者,我能说说我的看法吗?”

陈岩的主动出击,还是让不少人有些惊奇的。一般情况下,既然吴飞翔最后已经又做出了让步,当事者就没有必要继续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了。

吴飞翔面对陈岩的挑战,显得很是不屑地说道:“当然可以啊!我倒是很希望听到你有什么高论,能够驳倒我的结论……”

县委副书记杨林一看陈岩与吴飞翔接上火了,连忙出来打圆场,给陈岩丢了一个眼色,说道:“陈岩同志,今天的座谈会时间安排非常紧,各位领导和记者们还要回去,这里就没有时间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了。

当然了,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可以组织一场专门的理论探讨会,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

作为祥安县出席座谈会的最高领导,吴飞翔在座谈会上公然打压陈岩,就是不给祥安县面子,也等于不给他这个县委副书记面子。

杨林已经与陈岩多次接触,对于陈岩的理论功底已经有所了解,别看吴飞翔是记者,如果两人真要辩论起来,陈岩绝对不会败给他。

打击一下这个公子哥的嚣张气焰虽然解气,不过,杨林作为领导需要全面考虑,不能为了解气而让局面失控,更需要考虑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吴飞翔是省里来的记者,背景又比较特殊,杨林不好多说,只好暗示陈岩不要再进行驳斥了。忍一忍天宽地阔,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肯定会得不偿失。

杨林这边话音刚落,林薇环视了一下众人,不动声色地说道:“杨书记,不用这么着急,我们的时间还非常宽裕。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充分交流意见,大家无论职位高低,无论是客人还是主人都是平等的,既然陈岩同志对吴飞翔同志的意见有说法,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听到林薇这么一说,陈岩非常满意地微微一笑。这个丫头已经开始知道帮自己的男人了,将来肯定是个好媳妇。

林薇是这次采访团的负责人,既然她允许陈岩发言,祥安反面自然求之不得。大家都是体制内的精英,从这个蛛丝马迹之中也能看的出来,林薇显然不支持吴大公子的意见,明显地站在了陈岩的一边。

陈岩稍微酝酿了一下气氛,正色说道:“刚才吴记者说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化,只有城市化才是康庄大道,其他的方向都是逆流。

不得不说,吴记者作为权威大报的名记者,理论水平很高,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们国家要想发展,的确需要城市化,需要大幅度削减农村人口。

但是,如果说任何事情都一刀切,认为只有让农民进城,停止对农村的投入,搞全面的城市化才是发展,其他都是倒行逆施,那就太武断了!

吴大记者,我现在非常想请你去圣水村去采访一下那些留守妇女,听一听她们对于丈夫进城打工是怎么说的,听一听她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当然了,吴大记者关心的都是一些重大事件,肯定没有兴趣去关心农村留守妇女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那么,作为一个农村基层第一书记,我可以在这里向吴记者真实地传达一下农村留守妇女的心声。她们是在守活寡,哪一个不想着让丈夫早点回来!如果能够在村里挣到必须的生活费用,哪一个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在高深的理论上面,对于吴飞翔先生这样的权威媒体的大记者,我自然甘拜下风。但是,作为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一名支部书记,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绝对比你更了解农民的愿望。

作为一个基层支部书记,我的视野很小,也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在其位谋其政,只要能够让我领导下的圣水村两千村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我的职责,我无需去管什么逆流还是顺流!

至于怎么才能筹措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个是我们圣水村自己的事情,就不牢吴记者费心了。不过,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宣布,最多两年的时间,圣水村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会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典型!”(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