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9章 过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高煦不轻言放弃,甚至继续交好朝廷上的大臣,宫中的宦官。这些事情可都没能逃过潘厚仁的关注。

倒不是说潘厚仁手中掌握的情报机构就比朝廷更加强大,实在是因为潘厚仁笃定朱高煦一定会造反,而其他人很少这么坚信,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很容易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随着朱高炽一项一项政令的颁布,其皇位好像也坐的越来越稳定。

从朝廷来说,文武百官对朱高炽是越来越臣服,而从民间来说,帝位的更替并没有带来什么动荡,相反,大家更喜欢朱高炽这种温和的统治方式。

重重因素加在一起,也就导致了朱高煦心中的不爽利。

但他没有打算就这么当一个闲散的藩王,他开始暗中勾结京师宫中的宦官,准备做一番大事出来。

新年到了,这是朱高炽登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应该说值得庆贺,至少在民间,这个新年因为朱高炽颁布的那些政令,而显得更加有年味儿。

更重要的是,今年朝廷有钱了!拍卖了世界第一的国家舰队之后,户部从尚书大人到看门兵丁,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再没有往日那种见谁都像是欠了一辈子钱似的表情,当朱高炽提出要用一笔钱打扮打扮京师的时候,夏元吉竟然出奇的没有反对。

灯笼、彩灯、烟花、爆竹,各色歌舞庆典,京师,甚至整个大明,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当中。

然而潘厚仁仍旧没有选择在京师过年,他早早的就乘坐着宝船,离开了京师,前往南京,跟家人团聚。这一次他离开京师,四疯却是没有跟他一道,毕竟朱高炽才刚刚登基,四疯这个当国师的哪怕是做做样子,今年开年会的时候,他还是应该在场的。

相仿倒是往常出现在朱棣身边的郑和,在众人视线当中消失了。

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正面太监,其实是跟着潘厚仁和舰队一道,离开了京师。

原本郑和还想将潘厚仁送到南京之后,自己带着王景弘和五十多艘战船直奔金兰湾,可是潘厚仁阻止了他,本来嘛,大过年的何必去金兰湾呢,留在南京大家热闹热闹不是挺好的?

南京的潘府里确实很热闹,基本上潘氏集团的高层们都齐聚南京潘府,甚至就连潘徵徵的老子,潘德明,也从昆明出来,到了潘府住下。

更让潘厚仁惊讶的是,他所有的女人当中,竟然是潘徵徵第一个肚子有了动静!

“我的天,早知道就不让四疯留在京师了!他那些狗屁事儿,哪有老子的儿子重要!”

此时潘徵徵的肚子还不能凭肉眼看出什么内容来,可潘厚仁已经笃定那是个儿子,说的潘徵徵小脸儿飞起红霞,在众女的哄笑当中,恨不得找到一个地缝钻进去。

至于说为什么是潘徵徵的肚子有了动静,潘厚仁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不管怎么说,除开潘厚仁这个当爹的之外,最高兴的人怕就是潘德明这个当外公的了!

虽说他很清楚潘厚仁跟潘徵徵之间的感情很深,但再深的感情能够比的过通过子女形成的纽带?况且假如说潘徵徵这次生个儿子的话,那岂不是就奠定了潘徵徵在潘府所有女人当中的地位?

所以潘德明很高兴,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接连醉了三天!

三天啊!

这年头的人难道就不怕自己醉死么?

除开潘德明、郑和跟王景弘之外,胡其三、赖三、赖不包等人也都来了,好一阵的热闹,直到正月十五过了大年之后,在潘厚仁的强烈建议之下,这些一个通宝没带,就在潘府里白吃白喝的家伙们才终于一个二个的散了。

其中赖不包叔侄两个是跟着郑和的舰队走的,就连胡其三都差点要跟着郑和舰队走了!

多威武啊,整整三十二艘,哦,不,是三十艘,最大的两艘宝船被郑和硬留在南京港口,说是方便潘厚仁使唤。开始潘厚仁坚持不肯,但最后还是被郑和给说服了,反正他带着三十艘宝船,虽说小了点,但毕竟是宝船啊,也不差这一艘两艘的,倒是潘厚仁,身为潘氏集团的领袖,出个海总不能显得太寒酸了吧。

其实潘厚仁心中对这两艘最大的宝船还是蛮有想法的,毕竟金兰湾造船厂到现在为止仍旧无法建造这般的大船。

这其中固然有技术原因,还有造船的理念问题。

宝船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庞大,主要还是因为首尾高高翘起,还有船楼,所以看上去那是相当的威武。然而在潘厚仁指点之下,金兰湾建造的新式船只,却已经彻底抛弃了宝船这种发展方向,而是倾向于后世的远洋船只,阔身,尖底,首尾平坦,能装的船只。

潘厚仁毕竟是个实在的生意人,他绝对不会为了看上去威武,就去建造宝船这样的浪费颇大的船只,如今有现成的,他倒是不介意给自己显摆显摆。

别看朱高炽把远洋舰队给卖了,实际上对于此事大明整个海上力量来说,影响并不是致命的。在南京港仍旧停泊着大量的海军舰船,只不过因为不需要长途跋涉,所以就没有大型宝船这种启动减速都成问题,普通港口也无法停泊的重型舰只。但若此时有某个国家或者是势力想要试试大明的海军,那结果一定会很凄惨。

郑和等人走了之后,潘厚仁一家子继续留在金兰湾,表面上看好像是其乐融融,但熟悉潘厚仁性格的人都发现,正月十五一过,潘厚仁就总给人一种忧心忡忡的感觉。

“厚仁啊,徵徵的年纪虽说小了点,但身体健康,应该是个男孩,你不要太紧张了.”

在秀娘的房间里,这个潘家内当家一面替潘厚仁捏着肩膀,一面安慰着自己的小男人。

“儿子?秀娘,你以为我是在担心这个啊?”

潘厚仁微微一愣,随后就乐了。他心中可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是自己的种,他都喜欢。再说了,既然徵徵的肚子有动静了,那就证明四疯没说假话,不是穿越留下的祸根,只要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勤奋耕种,别说是一两个儿子,就算是一二十个,那也不成问题。

“不是这个,那你整天心不在焉的模样,可是为何?”

“为何?”

这个事情,潘厚仁还真是不好给秀娘说透啊。

问题,其实出在南京。

按照历史记载,就在大概一个月之后,南京,这个曾经的大明京师,将会出现连续不断的地震,而且震级还不小!

潘厚仁原本也没有想起这件事情,却是因为郑和走的那天晚上,突然给潘厚仁提及,大海行船,其实不怕恶劣天气,最怕的是突然而来的“海王浪”。这时代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即便是郑和也不清楚,海面上突如其来的滔天巨浪,往往是因为海底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

而这种来之前毫无征兆的滔天巨浪,在这个时代的人心中,唯一能够理解的就是来自海王爷的愤怒,故而被称为“海王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郑和说的海啸,却是让潘厚仁想到了历史上南京的地震。

幸亏他已经离开了南京,而且也没有打算下个月就回去,如今潘徵徵突然查出有了身孕,那就更不能经历长途奔波,潘厚仁甚至打算让一部分家人在金兰湾长期的住下来。

“秀娘,若是我告诉你,下个月南京恐怕会有一场天灾,你会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要说潘厚仁绝对相信的人,秀娘应该是排在第一位,故而他也不想将这件事情在心中藏着掖着。

“信!”

一个异常肯定的回应从秀娘口中冒出来,她两眼灼灼的望着潘厚仁,眼神中并没有丝毫的犹疑。

“你就这么相信我?”潘厚仁摇头苦笑。

“为什么?你是我的夫君啊!这么多年以来,我就没见过判断错过一件事情!”

秀娘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事实上潘厚仁不是诸葛亮,总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只不过自家人关起门来夸奖自家人,也不会脸红的。

“但是我没法通知南京的人啊!你说说,我要是告诉他们会有天灾,他们问我消息来源,我该怎么说呢?”

潘厚仁的问题让秀娘陷入沉思当中。

这是一个难题,以秀娘的聪慧也无法给潘厚仁一个答案。

“生死有命,厚仁你也不要想太多了,只需要通知我们南京的家中多加小心也就是了!”

“唉,或许也就只有这样了。”

最终潘厚仁发出一声长叹,算是默认了秀娘的答案。

并非是潘厚仁没有人性,事实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潘厚仁也觉得,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地震确实没啥好担心的。

毕竟不是后世那些高楼大厦,更没有黑心建筑商偷工减料弄出来的豆腐渣工程,都是木结构的房屋,即便是发生地震又能造成多大的损失呢?

再说了,这个事情要解释起来,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所以潘厚仁决定隐瞒这个消息。

在金兰湾又待了一个多月之后,二月二十五日,一只白鸽突然降落在潘厚仁家中,而这只信鸽给潘厚仁带来了南京发生剧烈地震的消息!

“厚仁!”

看到这个消息,最惊讶的人却是秀娘!

其实在一个月之前潘厚仁告诉她南京有天灾,她始终还是半信半疑的,然而此时地震的消息传来,秀娘心中的惊讶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南京地震,对于别人来说,那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秀娘来说,这就不仅仅是灾难,而是真真正正的惊讶,无比的惊讶!

地震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比如洪灾、旱灾或者是蝗虫什么的,这种灾难的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即便在科学昌明的二十一世纪仍旧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难题。

虽说在秀娘的认知里,地震跟地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她是一点都不明了,但她知道那是“地龙”翻身,除非是跟地龙有联系,否则潘厚仁有如何知道地龙要翻身呢?

“秀娘,这个事儿,我说是做梦梦见的,你相不相信?”面对满脸惊讶的秀娘,潘厚仁只能是不住的苦笑,他没法解释,也不能解释。

“我信啊!”秀娘猛点着头,好像她是真的很相信,相信潘厚仁刚刚说的话,但是她的表情却分明是在脸上写着:“你是怎么办到的,快快告诉我吧!”

“唉,地龙翻身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受灾了。秀娘,是不是通知南京那边,让潘恒这小子准备点粥食之类的,赈济一下灾民呢?”

潘厚仁这么一说,秀娘的思想顿时就顺着潘厚仁的话给岔开了,点头道:“是啊,咱们家应该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布施一些米粥,实在不行再拿出些布匹之类的吧,这样别人也不会说咱们为富不仁啊!”

“那好,就这样办!”见秀娘点头,潘厚仁立马安排人去办理此事。(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