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3章 都在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时间的估计,潘厚仁还真是没错,从他进入茶楼被五个番子围攻到现在,差不多也就正好是八个时辰的样子。

而这个时候潘厚仁自己也算是想明白了,那纪纲在朱棣身边一定是还留着眼线,否则岂能如此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行踪,以至于让五个番子在茶楼上等着他自己跨入陷阱?

从某个角度来说,潘厚仁甚至还有些佩服纪纲的安排,就连他会到二楼吃东西这种事情,纪纲都能提前预料到,这种强大的思维能力果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具备的,也难怪纪纲能够在朱棣的身边成为一个手腕通天的强大存在。

可即便是纪纲这样的手眼通天的人,也有他自己无奈的一面。

就好比此时,他内心当中实在是焦急着去跟潘厚仁见面,自打他知道潘厚仁成功的落网之后,然而在他面前的这个老头子,却还在喋喋不休。

除了张晓谶,又还有谁敢在他指挥使大人面前喋喋不休呢?

纪纲原本是打算天亮早朝之后就出城去找潘厚仁,可谁知道在早朝之上,皇上都开口询问潘厚仁的下落,如此一来,潘厚仁失踪的事情顿时闹得满城风雨。九门提督那边已经将整个京师撵得鸡飞狗跳,锦衣卫这边自然也不能闲着。

整个锦衣卫府都闲不住,作为锦衣卫两位大佬,张晓谶和纪纲自然就要坐镇在衙门里。这不,在皇上的要求下,张晓谶都主动移步到了指挥使衙门,就坐在纪纲的对面。

实际上张晓谶现在坐的是纪纲的位置,而纪纲却是坐在了客座的位置上。内心里纵然已经对张晓谶恨得牙痒痒,可谁叫人家张晓谶是掌卫使呢,行政级别上差了那么一级,纪纲纵然是万般无奈,也只有忍着。

“纪大人啊,你麾下的那些兔崽子是越来越差劲了吧?怎么找个人就这么难呢?你瞅瞅这都过了午时了,镇国将军的影子还半点都没有抓的住啊!”张晓谶端着青花瓷碗,一面吹着茶叶,一面不慌不忙地瞥着纪纲。

“可不是么!回头得好好的操练操练,最近这几年,他们是闲的皮痒了!唉,张大人,这也是皇上近两年用我们的时候太少了!”纪纲面部变色的回应着张晓谶,口里这样说,实际上却是因为最近皇上越来越倚重张晓谶,等于是收了他纪纲的权,他心中又岂会没有不爽利的地方。

张晓谶仿佛没有听出纪纲口吻里的酸味儿,仍旧面色平淡地道:“皇上给的期限是三天,如果三天之内还找不到潘厚仁,怕是老头儿我就要摘了头上的帽子,唉,这人老了,摘帽子也就无所谓了,纪大人你觉得呢?”

纪纲当然是不愿意摘帽子的,他还嫌帽子太小了呢,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更眼馋张晓谶头上的那顶帽子。最近从眼线那里收到的消息,皇上好像正在筹备一个更加强力的机构,听说要从宦官里抽调人手,关于这个事情纪纲还没有摸清楚,但他已然对这个机构产生了染指的冲动,暗中跟宫里几个交好的大太监沟通着。

听张晓谶说“摘帽子”,纪纲不由自主地撇了撇嘴皮子,张晓谶年纪确实不小了,摘了帽子也没啥。可纪纲却能听出张晓谶的言下之意,如果说皇上一定要摘帽子的话,怕是张晓谶会先摘了他纪纲的帽子,然后再摘自己的帽子。

“这京师诺大,找一个人不啻大海捞针!幸亏皇上下旨让我们找潘厚仁,却没说是活的还是死的,张大人呀,这三天时间的期限,若是咱们找到个活蹦乱跳的也就罢了,如果是冷冰冰的尸体,那也算是交差了吧?”

纪纲两眼盯着张晓谶,说话的声调里实在是一点温度都没有,跟房间里的空气一样,冰凉冰凉的。

的确,朱棣并没有明确的说,是要死人还是活人。可这种事情能够开口问皇上么,脑子进了水的人才会这样问吧。然而纪纲的话却让张晓谶无法反驳,更重要的是这明显是纪纲的一种威胁:想让我找潘厚仁?好啊,哪怕是活的,找到了也成了死的!

张晓谶相信纪纲有这种能力,虽说他张晓谶是掌卫使,可纪纲对锦衣卫的经营实在是太深了,深到张晓谶这个掌卫使真正能够掌握的番子,远远不如纪纲手里的多,在锦衣卫里说话的份量,自然也就远远不如纪纲。

想到昨夜里张兴带着秀娘找到自己,将潘厚仁失踪的事情说出来,一开始张晓谶也以为潘厚仁是少年心性,在某个烟花巷子里滞留了,可是打发人手去找了一圈之后,张晓谶也感觉事情不对劲了,趁着早朝之前,跟黄俨一同去找见了皇上。

幸亏朱棣是个勤勉的皇上,除非是极特别的情况,他总是要早朝的。

对于潘厚仁的失踪,朱棣却没有想太多,毕竟他对黄俨和张晓谶这一内一外两个人还是很看重的,更不用说还有张兴在一旁作证。然而朱棣毕竟是皇上,而潘厚仁虽说头上已经有两顶帽子,可放在这满地王公大臣的京师还不够看,朱棣也不愿意过早的暴露他跟潘厚仁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故而即便是朱棣,也只能是在早朝的时候,亲口提点张晓谶和纪纲,务必在三天之内找到潘厚仁。

为何朱棣会强调三天之内?

他倒是不担心潘厚仁会有性命之忧,朱棣之所以有这点信心,说起来还有些封建迷信,只因为潘厚仁是张三丰认可的传人,而以朱棣对老神仙的信心,潘厚仁定然是不会早夭,才会被内定为传人的,那么潘厚仁就肯定不会有意外!

不得不说在封建时代,即便是帝王,其世界观仍旧是扭曲的,不正常的。即便是历史上有数的“明君”,指导他们执政理念的最深层次的思想,往往也是一些唯心主义严重的信念,甚至于有些偏激。

且不说在朱棣心中是怎样想的,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纪纲完全无法脱身出城去亲自审问潘厚仁。事实上即便没有张晓谶盯着,纪纲这个时候也不敢擅自离开指挥使衙门而出城,这里可是大明王朝的核心城市,行走在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某个势力的眼睛,哪怕是纪纲都没有信心自己能够完全游离在这种庞大而复杂的监视体系之外。

如果说着急着出城而暴露了潘厚仁的位置,这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纪纲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发个消息,让手下将潘厚仁转移得更远一些,正如他刚刚对张晓谶说的那样,既然朱棣没有要求死活,实在不行的话,他并不介意交一具尸体出来。

直到如今,纪纲仍旧没有将潘厚仁当成一个同等级的对手,哪怕他已经直接或者是间接在潘厚仁手里吃了不少亏,可他仍旧坚定的认为,潘厚仁只是一只他随时可以捏死的蚂蚁!

或许潘厚仁在纪纲面前真的只是一只蚂蚁,即便强壮一些,仍旧无法逃脱纪纲的五指山。可即便潘厚仁只是一只蚂蚁,却也会引来不少鸟兽的注意。正如纪纲所担心的那样,京师是一座势力交错、关系复杂的城市,在这样一座城市里,没有任何消息会被真正的掩盖。

就在昨天淫雨霏霏而起的时候,一队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人马进了城,居中的那位骑士斗笠无比的宽大,将他一张脸完完全全的遮蔽了起来,加上周围那些骑士若有若无的掩护,让外围的人根本看不清楚他的模样。

照理说这样一票人马进城,城卫兵总该上去好好的巡检巡检,掂量掂量来头,可让人惊讶的是,今日此处城门的卫兵一个个好像是睁眼瞎般,愣是瞅都没去瞅过一眼,就让这票人马进了城。

“落脚的地方可安全?”

这票人马也没有在城门口逗留,一直转过两条街道,那居中戴着大斗笠的骑士才勒住马儿,低声问随从。

“启禀王爷,都安排好了。另外,小的们刚刚还接到一个消息,关于潘厚仁的!”那随从抬起来头来,投向“王爷”的眼神分明有些狂热。

“快说!磨磨蹭蹭的,难道不清楚今时不同往日么?”

“是!那潘厚仁,怕是被纪纲的番子给抓了,如今已然不在城中!”

听到这消息,马背上的王爷竟然也是制不住的浑身一抖,“不在城中?”

“正是!小的们已经确认过了,就连掌卫使张大人等,都在四处寻找潘厚仁的踪迹,这不,皇上都惊动了,给了番子们三天期限呢!”

“啪!”

正在讨巧卖乖的随从,怎么也没想到天上会落下道鞭子来,不仅仅将他头上的斗笠给抽成两片,辫梢还在他惊愕的脸上留下了一道血红的印子!

“废物!不早说,既然潘厚仁在城外,本王何须冒风险进城?蠢货,蠢货!本王的好事差点让你给废了,走,出城!”抖手将鞭子一收,那王爷低喝着马儿掉头,随着他的举动,其他骑士也纷纷喝转马儿,却是连休息都不要了,就要赶着出城去。

就在这票人准备从进来的城门重新出城的同时,一个身影也从指挥使衙门里摸了出来。

这是个小小的百户,搁在千户成群的指挥使衙门里却是不打眼的,平常时候也几乎从没有人注意到这位百户,更没有哪位大人关心过这位百户跟指挥使大人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此人同样是纪纲的心腹,而且是那种隐藏极深的心腹,此时他正好奉了纪纲的命令,准备出城。

现在进出城都不是那么容易,也只有像刚刚那位王爷,或者是这位番子百户,才能进出自如。只不过在这番子走出没一条大街,他身后,就缀上了不止一个人影。

秀娘一开始只是紧紧的盯着那百户,生怕让他走脱了。她带着张兴给的信物,倒是不用担心城门口卫兵们的盘查,只不过当她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竟然还有个人,也是盯着那百户而来,几乎跟她同时到达城门口的哨卡处,卫兵们检查他的路引时,那人两眼仍旧死死盯着前面已经过关的百户动静。

“此人是谁?”

或许是因为一身女装打扮,那跟踪百户的家伙并没有注意到秀娘,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种天气里,还有女儿家会出来做如此危险的事情,即便他注意到秀娘,恐怕也会认定是某家的媳妇儿正赶着出城办事呢。

秀娘一时间猜不透此人的身份,便借着卫兵检查的机会,稍微耽搁了一下,等那人先行过了关卡,秀娘才问刚刚检查那人的士兵。因为她手中拿着的张兴的信物,非普通人的路引或者是官兵的腰牌,卫兵们不敢隐瞒,便告诉秀娘,刚刚那人拿的也不是普通路引,而是王府的通行证。(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