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节 带路儿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点22分。

他从梦中醒来,看到这个时间。

时间毫无意义,倒是梦中呼醒的那些记忆像突如其来的海啸,将他瞬间送入海底。

海底的世界很平静。只有一只鱼若无其事地从他跟前游过,转了一圈,游回来,依偎到他的怀里......

女人呢喃着,嘟起樱桃一样娇嫩的嘴唇。

这是我的女人。潜意识告诉他。

正好分身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毫不犹豫地翻身压上去......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确认自己已经无法再来时,他才停下来。

女人无力地搂着他依然强壮的臂膀,用另一种语言继续呢喃着什么。他多少能听懂一些的,依稀是“姐姐妹妹”、“爷爷奶奶”之类。

他轻柔而缓慢地,用一只枕头代替了自己。所谓枕头,其实只是乱麻麻的衣裳和没用过的绑带、纱布一起缠成了一团团。

从防雨帆布铺就的地板上爬起来,他开始认真打量周围的一切。

和梦里呼醒的记忆区别很大。这里勉强能算是个房间,但清晨的阳光不是从落地窗,而是从本该是一面完整的墙的地方,投射进来。屋里有风,不是空调吹出来的,而是让人昏昏欲睡的闷热的海风。

“哒哒达!哒哒!”

忽然传来枪响。

他认为自己应当紧张起来,可身体没有丝毫的反应。更令人不解的是,床上那条惹人怜爱的身体仅仅翻了个身,用手拍了拍床板以示捍卫其神圣的睡觉权后,便沉沉睡去。

他没有跑到窗口或那个墙洞边去送死,而是继续蹲着。

根据枪声类型、大小和回音长短初步判断,这里大概是三层,枪击发生在大约十多米外的地面。

紧随而来的引擎声证实了他的判断。

不用眼睛、不翻手册他也能知道,那是一辆装备1门25毫米机关炮、2挺7.62毫米机枪、采用45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台产CM31型8×8轮式步战车。刚才射击的,正是7.62mm机枪。

在没有几件像样家具的房间里,他看到一堆应该属于自己的行李。

这是一个*袋。

面条、衬衫、瓶装水、胶带、酒精、巧克力.......唯独没有枪。他心里一凉。

“阿明。”

女人出现在他身后,像保护宠物似的抱着一支枪。

*短突击步枪,口径5.56mm,A国造。

K上校本不该出现在台东,跟一群士气低落的所谓友军混在一起。

作为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西太洋分区联络官兼太平洋司令部首席宪兵参谋官,他手里有很多事要做,譬如:为台北“断线”计划失败一事写报告、替事实证明并不比陆军“三角洲”台北分遣队高明多少的陆战队“河马”擦屁股、安慰刚刚先后先去亲信副官和宝贝儿子消息的海军上将,以及监督对中共功勋特工“仓鼠”的审讯工作等等。

最让上校恼火的是“断线”计划的失败。

要处理的目标有2个,一个是朱茂,另一个是教授。

前者作为军方机枢要员,带出活口的难度太大,国家情报总监特使斯莱德慎重考虑后决定“从物理上清除泄露风险”。后者虽然身份也很特殊,但毕竟不属于华军军务部门“重点警卫对象”,所以CIA兰利总部主张“切断旧线,保护监视”。

按照CIA兰利总部的“断线”计划预案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西太平洋分区的具体部署,CIA台北站及陆战队“河马”特遣队将在当地抵抗组织“新台社”引发市内骚乱、空军特混编队扰乱台北防空网的时候,乘坐陆军第160特种航空团派出的“隐形黑鹰”直升机直扑101大楼天台,由上至下,将信号情报部门确信早有猫腻的“白灵音乐电台”和常驻于此的1号目标一并清除。

刺杀1号目标固然有“此地无银”的嫌疑,但只要各个行动环节都不出问题,华军保卫部门顶多就是收获一条“事实证明有内幕但永远不会说出真相”的尸体,并不会对“月面兔”组织整个网络的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

为保证ODNI特使挂牌督办的“断线”计划成功,兰利总部甚至不惜激活“雪藏”多年的备用内线,以实时掌握1号目标的准确行踪。

上帝保佑,若非兰利总部“多此一举”,在突袭行动发起前及时提供1号目标出现在台北警备区总部附近的消息,“黑鹰坠落”的悲剧极有可能会在台北101大楼上重演。

从战术角度讲,在台北警备区总部外围实施伏击始终要比直接突袭戒备森严的101大楼容易得多,然而陆战队那群块大无脑的笨蛋,既辜负了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期望,也浪费了兰利总部的宝贵资源。

一个本该被灭口的情报员得于侥幸逃生,其后果如何,不用想也能知道。

然而亡羊补牢式的善后措施却不得不做。

在假设1号目标不向华军保卫部门投案自首(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的前提下,国家情报总监特使、前海军准将斯莱临时决断,一方面要求陆战队“河马”特遣队攻击101大楼地面守卫,以转移华军视线;一方面在CIA备用内线的信息支持下,紧急部署多起针对华军要员的刺杀行动,以掩盖刺杀1号目标的真正动机。

虽然截止今天上午九时,“布什”号尚未收到任何关于1号目标投案自首或被华军保卫部门限制人身自由的消息,但是K上校对此并不乐观。

“到了,上校。”

在助手的提醒下,K上校将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西太平洋分区、CIA兰利总部的种种抛弃脑后,移过视线,朝悍马车外看去。

M1A2SEP坦克静静地趴在被洗劫一空的路边小店门前。

除了三名胸挎MP5*的“夜鹰”宪兵特勤队员纹丝不动站着,十字路口处还游荡着一些手持T91突击步枪的空特862旅士兵。再远一些的巷道里,倚墙坐着一对父子。父亲肩挂“巡防”标识,怀里抱着警用长棍和显得不那么安份的儿子,两眼直勾勾,盯着散落在坦克履带旁的方便面。

一名蒙面“夜鹰”走到悍马车前,将搭在*握把上的手伸出来。

“他们叫我鹰头,你可以叫我老鹰,或者上校。”

“你好,老鹰。”K上校依然坐着,将手伸出车窗,勉强回应了东方式的礼仪。“我也是上校。”

“根据贵军提供的最新数据,”老鹰说,“贵军部署在岛内的坦克,目前有七台被击毁、两台失联。眼前这台M1A2SEP就是其中失联的一台。”

K上校推门下车,但并未马上走到坦克跟前,而是偏过头说道:

“请原谅我提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老鹰。贵部不是应该守在三军统帅身边吗?”

老鹰振振其词道:“台东是忠于Xian法、忠于民选合法政斧的台东,听闻王建川叛变消息的台东民众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誓死捍卫台东、捍卫宝岛、捍卫他们安身立命所依仗的Xian法。三军统帅的安全,您不必担心。”

“嗯哼.......”

K上校瞄一眼远处那对父子。

老鹰说道:协查简报里说,最早失联那辆是在西线华军控制区失去联络的,目前已经确认,正是眼前这辆;另外一辆,则是在王建川发动叛乱的高雄城区失去联络,当时我正驻守高雄某金库,攻击金库的华军‘红蜘蛛’部队曾经使用过大口径直瞄火炮。事后,我便奉命保护三军统帅转移到台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还无法获知那辆疑遭‘红蜘蛛’劫持的坦克的近况。”

“你们怀疑,眼前这辆坦克跟‘红蜘蛛’也存在一定联系?”

“它毕竟是在华军控制区失联的。”老鹰强调道,“所以宪兵指挥部有理由认为,‘红蜘蛛’潜入台东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正是你、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首席宪兵参谋官先生。”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西太平洋分区联络官K上校面色促狭地笑了笑。因为老鹰是在场所有岛军官兵中唯一知道K上校真实身份的人。

倘若此事与“红蜘蛛”有关,这趟就不算白来。

“红蜘蛛”隶属于华军总参谋部二部五局,现任指挥官胡安上校。

在太平洋联合情报中心(隶属于太平洋司令部,驻J国三泽基地)的历史档案里,该部曾潜入J国京东市,策划并实施了营救华军驻J国某情报站负责人的行动。

在太平洋司令部J2(情报)部门的档案中,该部目前大部驻扎于岛内,在总参情报部专职副部长兼第八战区副参谋长王达明少将的指挥下,从事武装侦察、渗透破坏、情报行动支持等活动。

在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50年期绝密档案中,该部在前不久被时任第八战区司令部十一局行动处中校处长的常曙“拐”到了高雄,对王建川部叛乱实施了有力干涉,西太平洋分区联络官K上校正是主要当事人之一.......

K上校不紧不慢地,踱到这辆看起来基本完好的坦克前。弯下腰,捡起那盒方便面。

巷口那对父子从地上站起来。但他们既不往前走,也不打算离开,只是那么站着。

K上校朝他们走去。

或许是方便面越来越近的缘故,被父亲一次又一次拉回怀里的孩子终于安份下来。这孩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眼睛很小,脸蛋很脏,看起来一点都不可爱。

当K上校撕开包装盒、掏出面饼的时候,孩子像出膛的子弹般扑上来,一把抢过,并迅速跑回父亲身边——不,此刻他已经藏到父亲身后,只听见“咯吱”一声,想必已经咬断了面饼。

K上校转身回走,仿佛什么也没做过。

“谢谢黑叔叔……”

那卑微的声音,拌住“黑叔叔“的脚步。

K上校愣了一会儿,无奈地朝只露出两只眼睛的老鹰笑了笑,继续走。

“长官。”父亲突然说,“其实我……看到他们了……”

“嗯哼?”

“一男一女,有枪。”

“噢,上帝,我只不过做了本心想做的事……”

“也许我能找到他们。”

“那边的上校一定会原谅你的,因为我也是上校。A国上校。”

K上校摸着永远怀有感激的心,如是保证。

楼下的士兵捡起地上的枪,回到车上。车调头走了。

透过墙砖的断缝,阿明看到横七竖八或躺或趴的几条尸体。

两男一女。男的躺着,女的趴着。

很显然,两个男人曾试着回头反击,而女人是在继续奔逃时背后中弹而死。

“是平民。”扬子小声说。

阿明坐回地板上,关好*短突击步枪的保险,将曾经不知畏惧为何物的扬子揽到怀里,柔声道:“拿枪的平民不再是平民,就像你、我现在一样。”

“可他们的枪是政斧发的。”

“拿了枪,要么上阵杀敌,要么被自己人杀。没有C选项。”

“那我们走吧,离开这里。”扬子提议道。

“士兵来过的地方暂时还算安全,再说我们也无处可去了。去,把衣服套上。”

“太热了。坦克里至少还有空调。”

*/附注:出于节省空间、燃料等需要,现役主流坦克大多不安装空调,乘员一般通用制冷背心来降温,但我军99式最新改型坦克和A军M1A2SEP坦克均已安装车内空调。*/

“我更热。”申明咽了咽口水。

“哈依……”

看着扬子听话地套上衬衫,阿明开始认真考虑眼下的问题和将来的打算。

最近的梦,越来越多了。梦中的种种像早有所指似的,渐渐呼醒一些记忆,有的时候还很难分辨那些是梦、哪些是记忆,但每次醒来,这个曾经毫无瓜葛但现在非常需要保护的女人都会睡在身边。

哪些是梦、哪些是记忆,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扬子。”

“哈依!”

“我的本名,是叫申明吗?”

扬子像被雷电击中似的,僵住拉起那只麻袋的手。但是很快,她果断摇摇头说:“你姓井口,叫阿明,是我一井扬子的老公。”

“哦。”

“阿明。”扬子将麻袋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掏出来,重新分类后,用塑料袋或布条一件一件地包好,“我已经没有家了…….阿明。除了你,我一无所有。”

“爷爷、爷爷…….”阿明似乎想起什么。

扬子“撕”地抽出一截胶带,说道:“社区会安排爷爷安度晚年。没家里乌七八糟那些事,爷爷会像从前一样快乐,像从前…….姐姐在的时候……”

阿明把头一歪,像从不认真听讲的小盘友一样,嘟哝道:“肚子饿了。”

“马上就好!嘿!”

女人整理家什的动作,愈发麻利了。

老鹰带来的人手并不多。

对于逃离高雄、撤至台东的“三军统帅”及其忠实追随者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防备高雄方向的王建川叛军,而不是配合声称“严守中立”的所谓友军。

空特862旅和台东宪兵队虽然效忠XIAN法、效忠民选当局,但兵力毕竟有限,除了控制高雄-台东公路,严防王建川叛军来袭以外,还要戒备花莲、玉山两个方向的华军,目前城内秩序维持基本依靠同样有限的警察和后备巡防队员;铁卫营必须雷打不动围着“三军统帅”转,一兵一卒都不能外调;宪兵特勤队倒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在外跑腿,但并不包括眼下这件破事。

其实老鹰心里非常清楚:“红蜘蛛”即使潜入这座城市,也不是冲着“三军统帅”来的。因为对于大陆而言,“文毒”、“武毒”都是坚定的“胎毒”,与其造就一个更为强势的敌人,不如乐见其内部倾轧不休。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老鹰心里想。

以往的上班时间,现在街上已经很难看到人了。台东市区战前人口十二万,战争爆发后,大半涌向遭受重炮攻击机率更小的台北、高雄等大城市,留下来的人要么搬到难民营,领取越来越少的供给粮;要么紧闭家门,日夜狂欢,并赶在烈酒和米面耗尽以前结束毫无希望的生命。没有人相信当局会赢得这场战争,正如当初没有人想到公投真会点燃战争一样。

虽然老鹰强调过此行的的危险性,但那位后备巡防队员父亲执意要带上孩子,理由是:扔家里更危险。K上校对此深以为然。

孩子似乎也习惯了这样,不管大人们走得多快,他都不吵不闹,始终保持着父亲一回头就能看到的距离,俨然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

作为奖励,K上校送给这孩子一枚“海豹”突击队徽章。

这枚徽章倒是如假包换的原厂品。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军人私自佩戴资质章只会成为同僚的笑柄,但拿来讨好带路儿童显然再好不过,所以有经验的战区工作者通常会随身携带一些著名特种部队的徽章,K上校也不例外。

“黑叔叔,你真的是海豹吗?”

“我可比海豹强多了。”

K上校面带不屑地昂起头。

作为陆军军官(虽然是担任联合职位的陆军军官),K上校不可能取得海军的“特种作战”资格,但他早调入联合特战作战司令部以前,就取得了陆军的“空降作战”、“特种作战”、“别动队作战”三项资质,以及“初级潜水”、“高跳低开伞降”、“陆航初级飞行”、“中级*处理”、“优秀步枪射手”等多项专业技能资格。

在A军中,各军种特种部队成员首先要取得“空降作战”资质,尔后才取得所属军种的“特种作战”资质,陆军别动队(即游骑兵第75团,隶属于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特种部队)成员则不一定首先要取得“空降作战”资质。能够同时拥有“空降作战”、“特种作战”、“别动队作战”这三项资质的陆军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兵或专业军士,他们通常担任肯尼迪特种作战训练中心的教官。而K校不但全部拥有这三项资质,还取得了普通海军“海豹”突击队员不一定拥有的“高跳低开伞降”、“陆航初级飞行”、“中级*处理”、“优秀步枪射手”等专业技能资格。

*/附注:海军“海豹”突击队员必定拥有“空降作战”、“特种作战”两项资质,和不低于“初级潜水”的潜水技能资格。“别动队作战”资质则由于陆军游骑兵学校的招生对象限制,而不对海军人员开放。*/

“比血鸟厉害吗?”孩子问。

“当然。嗯?”

“你肯定不知道。”这孩子洋洋得意地背起小手。

K上校“嗬”一声抱起孩子,举过了头顶,放到肩上。

“来,给黑叔叔讲讲怎么样?”

“很久、很久以前……啊,是昨晚……宝宝自己起来尿尿。洗手间臭臭的,宝宝才不在这尿呢……后门黑黑的,宝宝看见有人打架。爸爸说,看见打架一定要乖乖躲起来,不可以跑,不可以叫……宝宝听爸爸的话……”

“Godjob!”

“姐姐的脸,抹得黑黑的,长得好像蜘蛛侠……三个坏人打姐姐,被姐姐打倒了。”

“你怎么知道不是阿姨?”

“身材比妈妈好的要叫姐姐,笨!”

“啊噢……”

“然后姐姐在墙上写字,‘杀人……’,有个字不会念,‘血鸟’我认得。”

“你不害怕吗?”

“有爸爸在呢。”孩子信心满满。“嘘!秘密哦,爸爸不让宝宝自己出门的。”

无须K上校提醒,“夜鹰”们已经停下来。

众人就地转向。后备巡防队员父亲将儿子夹在腋下,紧随其后。(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