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节 两小时(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8时22分,由一架F/A-18G电子战改型战斗机、1架OA-10攻击观测机、3架A-10攻击机组成的先遣编队飞抵3号机场。它们并没有立即对ID团部署在1987高地正北、东南两侧,担负助攻兼外围地面防空任务的三营展开攻击,而是启用反辐射压制吊舱,试探性扫描了几分钟后,绕过ID团主要阵地,朝太鲁阁峡谷腹地飞去。

“中横001呼叫太鲁阁880,中横001呼叫太鲁阁880......识别码甲字1004号之敌机编队已越过1987高地防空识别圈,朝你部方向飞去。该编队计有F/A-18一架、A-10四架,具体型号及挂载情况不祥。”

“880收到。”

“太鲁阁880,太鲁阁880......识别码甲字1005号之敌机编队,计A-10三架,已进入我1987高地防空警戒圈,疑似准备攻击。”

“880收到。”

“太鲁阁880,太鲁阁880......识别码甲字1001、1004、1005号共三支敌机编队,计F/A-18一架、A-10六架、MH-60两架,正对我1987高地外围8号、11号防空阵地展开攻击。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吃.....滴嘀.......吃吃吃......”

“团长,信号中断。”

“玛勒戈壁。”

马镇山骂娘时声音很小,但前进指挥所里不少人都听到了。

在战区空军航空兵主力刚刚结束花莲空投护航作战、短时间内无法组织起新一轮作战的情况下,部署在中央山脉中段山区腹地的“880部队”,成为了ID团唯一的希望。然而残酷的事实表明,失去航空兵有效支持的地面防空兵终究难有作为。

没有制空权,一切地面作战无从谈起。

听到从不骂娘的马镇山突然骂娘,作训股长马武阳与情报股长赵学究对了一下眼神。赵学究按下热键锁住电脑屏幕,提了提裤带,弯腰钻出前进指挥所。

“1小时20分33秒。”

马镇山盯着投影仪最后定格在墙上的倒计时钟,静了一会儿后,再次拿起电话。

“转后勤处。”

“转后勤处。稍候,首长。嘀........我是后勤处长方正,现在很忙,有事快说。”

马镇山静了一会儿,问道:“卫生队还有多少预备兵力?”

“一个都没有。”方正的口吻依旧如此。

马镇山压抑着胃里静静燃烧的阴火,说道:“守仓库的、修械所的,等等,后勤分队凡是不用扛枪的,全部动员起来。上周台北送来的救护包不是堆了一堆吗?你马上组成一支八十的应急救护队。5分钟内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支援8号、11号防空阵地。”

“仓库早就空了,后勤分队能抽的人全抽到团部警卫队。”

“你是人吧?野战医院有手有脚的轻伤员是人吧?那么大个团部,我不信你凑不齐八十人。”

马镇山挂掉电话,又重要拿起。

“转荣誉营。”

“转荣誉营。稍候,首长。吃吃......嘀.......吃........通信连无线排,我是排长李大为。报告首长,荣誉营那边的无线中继机被敌机破坏了,我正指挥架通有线线路。”

“派人跑步通知荣誉营:立即停止对敌东区阵地的突击,撤回备用集结点,休整待命。接头口令‘封参谋长’,回令‘报仇血恨’。”

“我这里的人手........”

“就你去——马上!”

机场作战前进指挥所外。

情报股长赵学究上尉一边对着血染的壕沟释放内存,一边拿着步话机,对留守团部的参谋长诸葛心中校说:“团长好像顶不住了。”

“什么情况?”

“刚才他骂娘了。”

“骂娘了?”线路对面的诸葛心也觉得反常,“他可是有好几天没骂娘了。嗯,我马上过来换他,你.......嘀嘀....... ”

“妈勒个必,什么机八信号。”

赵学究将步话机扔到一旁。等那活儿排空了内存,憋红的脸色渐渐平复下来,他才捡回步话机,转身朝前进指挥所方向赶去。

一架制导*从天而降.......

“1小时2分12秒。”

大病初愈的马镇山汗如雨下,仍然死死盯着墙上那串没心没肺不停跳动的数字。

一名参谋趁马镇山不备,轻轻撕开后勤处长方正从野战医院物资中匀出来的一小包葡萄糖粉,偷偷倒进那个“成都军区带兵能手”水杯里。搅了搅,推给作训股长马武阳。

马武阳把小指伸进水杯,尝了一口,递到马镇山跟前。

马镇山没动。

马武阳扳过马镇山反扣在身后的手掌,把水杯按上去。杯底微温,掌心却是滚烫的。马镇山托起水杯,喝了一口。

没什么味道。马镇山舔了舔苦涩的嘴唇,把这杯再普通不过的“白开水”喝完,继续盯着那串数字。

*、航空*和榴炮弹,长眼的和不长眼的,全部落在以1987高地为起点,向北、向东延伸五百米余的扇形地带。ID团在地表上进行所有的军事行动,包括撤退,已全部停止。相对于天崩地裂的外面世界,此时的前进指挥所里静悄悄的,包括作训股长马武阳上尉在内的十余名前指人员,没有一个人敢打破这种沉默。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如果还要继续保持攻势,ID团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将会发生什么。

战争没有不流血的胜利。古今中外能成为名将者,无一不是铁石心肠。马镇山此时觉得,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名将,因为回想起来,誓师出征时的那些豪言壮语,就像孩提时说要当科学家一样。现在的他,只感到一股阴风,如魑魅魍魉入梦般层层袭来,咬得他遍体鳞伤,无力挣扎。

如果这里的人全都死光能换来胜利,那样的胜利真有意义吗?马镇山扪心自问。

停了吧,统统停了吧!马镇山转过身,正要这么说时,一股令人倒胃的腥风掀起帐帘。

闯进来的是后勤处长方正少校。

“挪地方,快!”方正进来时绊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有人跑上前,接过险些从方正手中脱开的担架杆。众人七手八脚,将满身血污的伤员抬进巴掌大小的指挥所。

指挥所里的人,不管有空的还是没空的,都忙作一团,找出一切可以塞住窟窿的软的东西,往伤员身上冒血的地方,拼命塞。

伤的是谁,却没人问。

马镇山被挤到角落,发现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方正!”马镇山喊道。

方正霍地起身,手忙脚乱摆正了钢盔,上气不接下气地应道:“到......到!”

“伤员不送下去,你往这塞干嘛?这里还不够乱吗?”

“所有通道都被封锁了。”方正回答,“伤员送不下去,救护队也上不来。我让集结好的人都在下面待命,自己摸上来的。”

马镇山沉默片刻,声音半大不小地说道:“你一个人上来有屁用。”

迎着马镇山不容商量的目光,方正知道多说无益。

“照顾好赵股长。”方正扔下话走掉。

马镇山这才知道,送进来的伤员是情报股上尉股长赵学究。

机场战斗爆发以来,炮二连连长折雅志上尉刚创下负伤者最高军衔记录还没多久,情报股股长(副营职)赵学究上尉又创下了负伤者(搞不好会是阵亡者)最高职务记录。马镇山相信这个记录还会不断刷新。

马镇山忽然想到封常清。

花莲保卫战中阵亡的CB师参谋长封常清上校,刚刚刷新了宜兰阻止战中阵亡的ID团原团长周正侯上校、原政委袁华上校的记录,成为反分裂战争爆发以来职务最高的阵亡者。

与之相比,ID团现在这点伤亡记录算得了什么?

马镇山问之前跟方正一块抬担架进来的上等兵:“赵股长是怎么伤的?”

“赵股长?哦!”上等兵愣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救了一个比连长还高半级的官儿,“让*——应该是制导*。当时我在另一条战壕里,首长在对面撒......小解,然后*就飞过来了,首长刚好小解完,转身朝我这边走。他没看到。我拉了他一把。差一点,差一点就炸个正着。”上等兵抽了抽鼻子,强调似的补充道:“刚刚出去那个首长是路过帮忙的。”

“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

“不、不用记功,首长.......我叫张伟,炮营指挥排网控班管理员。”

马镇山扫一眼上等兵,从头扫到尾。

“上等兵,你的步枪呢?”

“步枪?哦、哦,已经下放排里了,首长。上前沿的测绘班人手一支,排长说我们班暂时不会上前沿......”

“去给你们排长传个话。15分钟内还做不到全排人手一支步枪,让他扛火箭筒去勾文瑞那报到,当敢死队。”马镇山转过身,抹了一把汗,努力撑开越来越沉的眼皮,“军务股长在哪?”

“到!”

“你没死啊。”

“是我的错,团长。依照您之前的动员令,我已督促枪械库将步枪和弹药,足额分放到各个非火线单位,但未能及时检查,确保分放到人。”

“自己拿个本子记着,回头开党委会时提醒我。你记大过一次,马武阳警告一次。”

“怎么马股长也......”

“军务股在动员工作上有疏漏,作训股未能及时掌握情况,并提出改正意见,难道就没错吗?”

“是......”

军务股长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将满怀愧疚的目光转向作训股长马武阳。

马武阳咬着下嘴唇,神情古怪地朝他微微点头,好像在说:没事,哥们,习惯就好。

几公里外被炮火点燃的山头,从这里远远看去,满满一片艳红,已分不清哪边是天空,哪边是大地。凭借着远处散射过来的微光,一辆“勇士”全地形越野车正艰难地摸索着,穿过黑暗笼罩的树林。

车上坐着两人。

开车的是军官,坐在后面的是士兵。

“要不把夜视仪当上吧?”士兵声音很轻,但握在95式班用机枪上的手始终没有放松。

军官左一把、右两把地飞快打方向。车身时而被地面坚硬的大石弹起,险些侧翻,时而摔入泥潭,左右横甩。但歪歪扭扭、深浅不一的车辙仍旧坚定地指向枪声最密集的方向。

“没用。”军官感到手上、脚上和屁股上回馈力不那么强烈时,稍稍舒了一口气,“那玩意儿看人还行,看路会有错觉,还不如肉眼反应快。好好坐着,你别让枪走火就行。”

“早知道换司务长来。”士兵幽怨道:“他当小车班长那会儿,连师长下乡都打电话到团里挑呢,哪像我,还让您自己来......”

“司务长有司务长的事,班长有班长的活,团长平素最恨乱抽调,咱不能坏了规矩。话说回来,团长硬要上前指那会儿我就不该妥协,团长驻前指、参谋长反倒留团部,这哪是不合规矩啊?直接就是犯纪律。”

“听说A军也是两个指挥所,团长驻后、参谋长驻前?”

“比这复杂得多。像旅一级就有两个独立的战术指挥中心,正职、副职各带一个——A军一般只设一个副职,不像我们一大堆副职占坑不拉屎——另外还有基本指挥所、前进指挥所什么的,中A两军作战理念、指挥体制不同,很多东西不能简单对比,一两句话讲不清楚的,等你有机会上军校就知道了。”

“坑!坑!”

“你多久没睡了?”

“呃........看错。”

“前面路平,咱开慢点。”军官松开握方向盘的右手,碰了碰扣在驾驶位旁的95式短枪管型突击步枪,“机枪保险开了吗?”

“开了。”

“越好的路越可能有埋伏,因为路好容易麻痹,会给敌人可趁之机。咱得擦亮眼睛,加倍小心。”

“您懂的真多。”

“呵,小子挺会挑时机拍马屁。”军官笑了笑,“我在师侦察营那会儿,可是封参谋长手把手*出来的。‘有实战经验’倒说不上,但得过‘老山英雄’真传,再怎么也更接近实战。要不然师里那么多后备干部,怎么就挑我当你们参谋长呢?得了,放机灵点,别说话。”

ID团参谋长诸葛心中校,是CB师仅有几个知道“鱼翅”计划存在的人之一。

据诸葛心所知,就连曾任ID团团长、现任CB师副参谋长的肖杨,至今都还蒙在鼓里。

肖杨是什么人?

台海前线最高指挥官林兰的亲信、一年之内连跳三级的军界新贵、“林指”花莲工作队队长.......聚集在肖杨身上的诸多光环,任选其一都足以让人羡慕加嫉妒加恨。

诸葛心屈长肖杨一岁,但军龄相同、履历相仿、学历同等,就连历年考核都是一样的“连续三年优秀”。两人还是同一批进入“正营职军官后备干部”名单,并从同一个军校深造班结训。

CB师转为现役编制、集结出征前一天,诸葛心由师侦察营上尉副营长晋升IF团少校副参谋长,肖杨由师侦察科副营职参谋晋升ID团少校副参谋长。也就是说,两人是在同一天摘掉“一毛三”,进入“二毛”行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向更高职衔跃步前进。

然而在后面的跑道上,肖杨很快就与诸葛心拉开距离,并且越拉越长.......

肖杨“临危受命”,以副团长(副团)职务代理团长时,诸葛心是IF团副参谋长(正营);肖杨再次“临危受命”,正式继任ID团团长时,诸葛心还是IF团副参谋长;肖杨在机场保卫战中负伤,到后方疗伤时,诸葛心从IF团调到ID团,仍然担任团副参谋长;马镇山继任ID团团长时,诸葛心终于熬成了团参谋长,正式进入“团级(含)以上干部”行列。可还没多久,肖杨就回到台海前线,以正团职平级调任CB师副参谋长,恰恰就在同一天,原本作为师参谋长热门替补人选的副参谋长海明调离CB师,升任战区联勤部驻台北第42分部参谋长——很多人相信,这是上级要为肖杨空出位子。

据花莲方面刚刚传来的消息,师参谋长封常清牺牲时,肖杨作为唯一的师副参谋长,代理师参谋长职务。又是“临命受命”,毫无悬念。

直到“鱼翅计划”方案秘密下达ID团的前一天,诸葛心几乎每天都在想:为何几次“临危受命”都轮不到自己?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不论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每一个正常的中国军人都渴望参与重大行动。因为在中国军队,重大行动往往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人立功,而“立功”往往是“破格提拨”的代名词,可以让军官任免条例规定的条条框框不再成为限制。

“鱼翅计划”,是中央军委前敌领导小组这个“准军委”级单位组织策划并牵头部署的绝密作战计划,其牵头单位级别之高,仅次于宝岛登陆作战。对于诸葛心这样普通的中级指挥员来说,参与如此级别作战计划的意义,毫不亚于驾驶飞船登上月球。

“鱼翅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荣誉营能否在敌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顺利穿越奇莱山区,赶在CB师花莲主力崩溃之前,突然切入敌陆战远征第一旅纵深。而荣誉营成功的关键,在于ID团主力能否始终保持对中横守敌的正面攻势,吸引敌总部视线,并尽可能多地牵制住敌航空支援部队捉襟见肘的机动火力资源。

为实现这一战术诱骗,ID团冒着很大的风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最后两个小时”这个节骨眼上,ID团无论如何都要顶住,否则整个“鱼翅计划”将会像“影子集团反攻计划”那样前功尽弃。

“影子集团反攻计划”,是指肖杨、常曙率ID团主力守卫3号机场期间,“林指”拟于机场失守之际,突然发动此前秘密集结于中央山脉中段腹地的数万精锐即“影子集团”,旨在围歼敌台中重兵集团,取得中横公路控制权,进而夺取宝岛全线战略主动权的绝密计划。

但由于“月面兔”泄露机密,敌太平洋司令部及时调集本土空军预备集团回援,“林指”不得不紧急调整方案,改“稳步围歼”为“快速击溃”,仅仅攻取了宝岛西线之台中、彰化、台南等地,使得敌台中重兵集团溃部多数漏网。敌溃部之一部即雅各布上校所部退守中横后,原本可以失而复得的3号机场彻底陷入敌手。3号机场失陷和中横公路沿线僵持的局面,进而导致东线唯一一块“飞地”花莲陷入危局。

至此,敌我整体态势由此前的“南北对峙”变成了“东西对峙”,战略主动权并未易手。

如果说“影子集团反攻计划”失败后,军委一号首长还能以“台海前线不宜连换二将”为由,力顶林兰的话,那么“鱼翅计划”的失败无疑将彻底断送林兰的戎马生涯。

就像林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鱼翅计划”失败一样,诸葛心同样不能让ID团在“最后两个小时”这节骨眼上出问题。

诸葛心知道,现任团长马镇山是林兰赐点的“中横门将”。据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林兰曾在一次高层小型会议上评价说:“马镇山的脑子或许不如肖杨灵光,但泰山压顶不改色的气度和胆色,肖杨远远不及。”

可是从情报股长赵学究刚刚打来的“小报告”里,诸葛心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可能连马镇山也快顶不住了。

人终归是有感情的动物。

马镇山出身于ID团,发迹于ID团,是与ID团同命运共呼吸的不折不扣的“老ID”。

如果ID团一定程度上的牺牲能换来整体战役的胜利,林兰不会犹豫,马镇山不会犹豫,诸葛心不会犹豫,换谁来都不会犹豫!可如果ID团的牺牲,超出了一个“老ID”的感情底线,马镇山还能心坚似铁吗?(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