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轩辕卿番外(1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掌柜的看到那叠银票眼睛都直了,低头哈腰连连招呼,一个劲儿地给轩辕卿介绍名贵的马匹和昂贵的马车。轩辕卿看着掌柜的这副嘴脸,心里冷笑了两声,还是想当豪爽地买下了最贵的马和马车。他本不是如此大手大脚的会挥霍之人,但自从窦桑纯与他决绝分开之后,本来藏在心里的某样东西就永远的消失了。

他不必再为了谁而隐藏自己,也不必为了谁而让自己整天装模作样。他本该是什么样子的?那个为了报仇而会心狠手辣,为了夺回皇位而攻于心计的轩辕卿,他本就该是这个样子。

只是因为窦桑纯的出现,他把这些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一个抛弃了。变成了窦桑纯心目中那温柔、纯良、事事为她先考虑的王爷,在窦桑纯心目中,到了如今,轩辕卿还是那么善良,那么温纯。她无法相信在这世上还有人会谋害自己的亲人,仇恨自己的兄弟,她更加无法相信这个人会是轩辕卿。

然而,轩辕卿本就是这样的人。

若他没有为了窦桑纯丢弃这些可以保护自己的本能,他在想,自己大概不会被太后牵制,而被逼迫着离开京城,失去皇位,失去窦桑纯。

轩辕卿自己驾着马车回到王爷府,先生已经在大厅里等候多时。先生的脚下躺着一只不大的檀木箱子,还有几个用绸缎包裹起来的包袱。轩辕卿朝着先生拱了拱手,回到屋内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却也有一个檀木箱子般大小。

他将两只箱子和包裹都堆在了马车后面,再扶着先生走出王爷府。先生的椅子很沉,花了轩辕卿不少时间。

先生坐在马车前座等了好一会儿,见轩辕卿吃力地搬着自己的椅子出来,也没有道一声感谢,却哼了一声。

还未等轩辕卿坐上马车,只见街角拐来几名手持长戟的侍卫,他们虽然嘴里有说有笑,可列队整齐,脚步不乱,训练有素。有两个侍卫手中还拿着长长的白色封条,上面写着些什么字。

轩辕卿一看,便知道他们是来封自己王爷府大门的。

侍卫看到府外门口停了一辆马车,连忙迎了上来。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王爷今日离开京城,不管是他自己要走,而是被太后驱逐,可他到底还是个王爷,几位侍卫跑来作揖,说了一句“小的几位恭送王爷,王爷一路顺风。”

说得是满面微笑,可未必是出于真心。

轩辕卿看了看那两个侍卫手中的封条,心里暗想,果然太后还是不放心,就怕他今日不走了,要留在京城,所以假意是来封门,实际来打探他是不是真的走了。

轩辕卿只是点了点头,由着几位侍卫去了。待等一切妥当,轩辕卿跳上马车坐在前头,正要回头去看看那些侍卫是不是已然贴上了封条,却听先生的话语从身后传来。

“莫要回头去看,若你还想再一次变成之前被太后牵制的王爷,不然你就给我看着前面,看着今后你要走的路。”

先生语气虽平静,却能隔着车门后清清楚楚地传进了耳里,让轩辕卿心下一凛,连连说是。

马车行的不快,那两匹不愧是最昂贵的马,也是那马厩里最高傲的马,就是在漫步前行,也是高昂着头,脚下马蹄声得得,却也一点都不凌乱。

拐过一个街角,行人多了起来,可看他们去的方向,全都是朝着城门的相反的方向。轩辕卿看在眼里,心下也明白,那些行人都是去看窦丞相嫁女,皇帝娶亲的队伍去的。

今天可是个大好吉日,百事皆宜。

越走近城门,路边的行人脚步越是急切,他们不想错过此等难得的盛世,争先恐后往皇城方向而去。

轩辕卿看着此景,心下凉了许多。

京城两边,迥然不同。一边是热闹盛景,一边是萧萧瑟瑟。

那佳人身穿华美锦衣,头上顶着殷红盖头,裙摆拖地,在好几名穿着红色喜装的丫鬟扶着走出大宅。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滋滋的,那佳人的父亲更是笑得乐开了花,夫人喜极而泣,望着自家女儿出嫁的背影,不断抹着眼泪。盖头下的佳人浅笑,却无人知晓她眼眉垂下,伤心之态。她躲在盖头之下,迎人便要笑,可无人能见的地方,她却是伤心不已。

爆竹声连连,几乎响彻了整个京城的天空,百姓们好像是自己嫁了女儿一样,跟着送嫁的队伍远远跟着。丞相好气魄,在门外给围观的百姓们布施钱财,以讨喜庆。

跟着那八抬大轿后头的随嫁丫鬟一个赛一个的漂亮,美若天仙。百姓们看了连连称赞,有的人说自己在京城活了那么多年也没见过这等架势,有的则说要不是来到京城来看了,否则这眼界还不知道该去哪里开。

轿子缓缓如了皇城大门,百姓们也到此为止。跟着队伍而来的下人们漫天撒着红纸,景象十分壮美。

红纸迎风随处飘去,有的落在了屋顶上,有的则越飞越远。红纸穿过半个京城,落到了更远的街道上,这条路上没什么人,商铺里也只有一两个人候着,脸上却无精打采,丝毫没有要做生意的意思。

红纸落在地上,没了之前的生气,只听马听声传来,一辆马车的轮子碾过红纸,朝京城大门外驶去。驾马车的人看着穿着华贵,却没想到是他亲自驾着马车。他坐在车上,面无表情,可眼角处却是闪着荧光,不知何物,他手上缰绳拉紧了些,两匹马便跑的更快了一些。

本来马车只是缓慢行驶在无人的街道上,离城门进一步,马车就赶得更快一些,到了城门,轩辕卿一扬马勒,只听马声嘶鸣,马车疾驰而去,离开了京城。

六年前那辆马车一路不停,直至来到千叶国。轩辕卿便带着他的先生在一处名叫桃源镇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有如桃源镇这个名字,镇子进出只有一条小路,镇子外满满都是桃花树。桃花树下两条潺潺溪水流过,在镇子后交汇贯通。风景极美,特别是到了春天,满地皆是桃花开,这个镇子就像是被簇拥桃花花海中一样,若隐若现。

轩辕卿不知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停留在这个镇子,他疑惑不解,却不敢去问。先生也不说,只是给了他一个字,“忍”。他知道先生很会忍,先生畏光,可以整日躲在屋子里不出来。可是轩辕卿不能,在屋里难受,出门更难过。

他们安居在这里的第三天,一个善心热情的邻居给轩辕卿送了一株桃花树苗。他说这桃源镇里挨家挨户都种,喜庆,好看,说不定也能带来吉利。

轩辕卿黑着脸,如今他极不愿意再看到梅树,可别人不知道,他不能把气撒在别人身上,只能木着脸收下,连谢谢都没有说一声。

邻居就说,这家住了两个怪人,可倒也应该是好人。

轩辕卿知道自己本就不是个好人,他更无所谓别人是不是以为他是好人。

他把那棵梅树扔在屋子里三天,最终还是决定中在院子里,他无心去打理,不管那梅树是死是活,不去除草也不去浇水,可没想到,那梅树竟然长势喜人,没多久就生根发芽在他们的院子里扎了根。又过几年,梅树长得粗壮,年年开花年年香。轩辕卿无心去管它,可它却长得茂盛。

不多时,他听到了一件从皇城传来的消息,是关于他那舅舅的,也是他们李家唯一还在朝做官的。

先生知道了这个消息,低声说了句“时机转了”。轩辕卿知道,太后老了,心也软了,就好对付了。

六年后,轩辕卿坐在院前出神,看着那棵桃花树,没来由地想到了原本王爷府中那一片红梅林海,越想心越痛,恨得也更深。他一直以为那些树早该枯死了,但他不知道,王爷府的这片林海却开的愈发茂盛,反而成了一处奇景。

先生叫住了他,说了句,“我们回京城罢。”

轩辕卿没有多说什么,点头应了。

离开桃源镇那天,他忽然看到那棵桃树树杆上歪歪斜斜刻着几个字,可只能看清“守”字与“白”字,他想了想,大概是那个调皮的小孩童刚学了字,就在这树上刻了来玩。

不过多久,他们便回到了京城。

而桃花树上字依然在,像是轩辕卿心中仇恨的烙印,一旦刻下了,就不会再消失。

长相“守”,到“白”头。

与谁相守,与谁白头。(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