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吟笔冰霜惨不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所说得好,是因为总能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忽觉得一句俗语很合当下的情景,心意想通一般,释然之中又带着“果然如此”的宿命感。

在这处别院居住了两个月之久,方才觉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寂寞来,晨间唯有鸟儿与之相伴,看似自己将自己相隔绝,实际上只是迫于无奈而已。

这莫家的一家老小啊,算是将她逼上一条自己从未想过的远路。

这一切都是循环往复造下的孽呀,她嫁于莫城少城主莫慎开始,从最初的闺中不知愁少妇,到处处谨小慎微的太尉夫人,几十年的时光将她磨砺成无法自由前进后退的宅院妇人。

他的丈夫不停规劝一意孤行,她因为对丈夫的怨恨,冷落儿子,导致儿子对她只有尊重毫无母子之情,在她第一次因为迁怒不肯安慰受伤的他时候,她就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想起儿子冷漠的眼神,安宁心中一阵伤痛袭来,她悔得不得了,恨不得回到过去将从前不懂事的自己狠狠掐死才好。

为什么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不能够再坦率一些呢,非要落到如今的地步,才知道后悔过去那些让人冷到心底的行为。

她的眼睛早就已经干涸,留不下半点泪滴,只能看着面前的一方矮桌和桌子上摆放的佛经发呆,早不是当年那个洒脱的安宁,经历了这许多,反而觉得一本佛经的真谛才是生活的本质。

无恨无怨,无忧无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待再过些年岁,便只剩下一个问题,若是一口气不来,该往何处安身。

想到这里,她心中郁郁,提不起半点力气来,待听得门外有安嬷嬷敲门的声音之后,有气无力的吐出一句:“进来吧。”

吱吱呀呀的木门被打开,安夫人身边的嬷嬷走进来到她的身边说道:“夫人,老爷那边派人前来,要接您回去莫城。”

安夫人一愣,说道:“那念痕呢?”嬷嬷叹了一口气:“老爷只说要接您回去,少爷以后再说。”

安夫人不知为何忽然激动起来,一甩袖子,大声说道:“你回去告诉他们,我儿不走,我也不走!”

安嬷嬷连忙劝慰着安夫人说道:“您这又是闹得哪门子气呀,咱们家少爷现在是堂堂的镇远候,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忽然之间回去莫城又算是怎么回事,老爷之前不是已经说过了,等到时机一到,随便找个老太爷身体不顺的借口让少爷回去就成,何必非要趁到这个时候呢?”

安宁头痛欲裂昏昏沉沉说道:“嬷嬷,我是害怕呀,我怕那个男人若是再舍弃了念痕可怎么办,我已经放弃过一次,哪里还能放弃第二次,我的儿,他实在是……可怜呀!”

从小被心有芥蒂的父母共同放弃,而后又蒙骗他踏入这场并不属于他的战争,这孩子明显是喜欢上了夏家的姑娘,可是那姑娘却一心一意只想着家族,难不成他可怜的儿子还要再经历一场放弃吗,她实在是觉得舍不得啊。

可是舍不得又能怎么样呢,没有任何回转的办法,她只能踏上莫慎一早准备好的车辆,将嬷嬷和另外一个扮演她角色的女子留下,踏上返回莫城的道路。

从一开始其实她就应该明白才对,这一辈子的时光,她已经将全部的可能*予莫慎,会过和要过什么样子的生活,全由他来做主吧。

她是个没用的,已经累了,只能祈求上天怜她所怜,痛她所痛,让自己可怜的孩子,能够过得好一些吧。

莫慎接她回去莫城,看来所谋之事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剩下回城之后整合兵力,便可伺机而发。

这江山,看似大好一片,实则是已经埋葬在黄土之下的绸缎丝衣,布满了蛀虫,稍稍有只手轻轻扯上一扯,便会随着被蛀的虫洞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暗地之中,到底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这片肥沃的土地,肯定不只是莫慎一个,她只害怕,这条路一走,残生将永远遗憾,苍灵涂炭的罪,会烙印在心上,今生后世无法消除。

马车在黑夜之中达达而去,把所有的阴霾都甩在外面,而千里之外的大戈壁之中,莫慎一行人正和决胜军严明把酒言欢,二人都是行伍出身,本来就有师徒之谊,又因为说定了大事而心怀豪爽,大口灌下烈酒去,豪气干云冲云天!

“太尉所谋之事我绝对支持,今上心胸狭隘,一心只想着将城主们搜刮干净,毫无反抗之力才好,我华西首城运城的城主如今还未归来,不就是因为他妒贤嫉能,生怕韩世昌回来这兵强马壮的华西,导致他帝位不稳吗?”

严明苦笑一声:“老师别怪我不够忠心爱国,只是这些年,我已经受够了,我要忠于的君主,绝不会是他那样的狠毒小人……若不是他,我何故这些年有家归不得,又何故孑然一身。”说到这里,他本周正刚毅的脸上顿显出几分沧桑来。

莫慎了然点头,他呆在元历帝身边这些年,并非是最一开始便生了反心,而是不知不觉当中发现,元历帝此人,真正不是明君而已。

作为大华四州之主,他因为华泰之乱心神生了剧变,开始尚未察觉,之后便开始疯狂生疑,先是诛杀了几个无关家族,平衡世家势力,随后各城质子入京,养得富贵却不肯细细教导,致使各城怨声载道早已不满,另外他好大喜功,每每喜欢庞大的庆典来颂扬自己的功德,从不在意是否劳民伤财,各城因为城主无法尽力施展能力,受制于镜使的原因,早就已经暗自存了几十分的不满,如今慢慢收拢实力,待到一朝揭竿而起,各地必有城主互相呼应才是。

莫慎拍拍严明的肩膀:“为将者,本该为了帝国赤胆忠心,永不投降,只是我现在与你说这话,也全是为了这不易的帝国呀,当今圣上不能称之为昏庸,但是他时机不对,统治的方式不对,大华这一遭,已经到了最后的烛火时刻,不是你我,也会是别人,生为男儿,何不造就一番事业,也好俯仰与天地之间,万世骂名与我一身也不怕,只望将这已经分崩离析的大华重新归拢,再现盛世!”

“严明兄弟也不必忧心周贵妃在宫中的情形,她不参与党争,一心在后宫参禅学佛,无人会去刻意伤她。”

严明这才露出一丝感怀。

周贵妃周梓容,那是他严明当年未曾过门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子,当初时年,本已经来到京中备嫁,只等二人成亲。

严明当时在宫中担任御前侍卫一职,年少英才,与正当年的皇帝意气相投,是最为信任的少年玩伴,若是中间没有这意外的话,那如今的严明,绝对不会是远离上京权力中心的落拓将军,上京最火热的人物当中,必有他一个。

可是少年情,最难明,一次皇帝微服私访入了严府,恰好遇见当时还是明艳少女的周梓容,梓容阳光明媚,清甜少女还带着侠气,毫不留情的责问将让元历帝深深着迷不已。

而后元历帝几方查问之下从严明处得知那是信任属下的未婚妻子,当时的元历帝还是个誓要做个贤明帝君的少年天子,几番隐忍之下终于还是准备熄了自己的心思。

可坏就坏在当初的老太后一心想要小儿登上皇位,便无限的宽容大儿行为,想要让他在无形之中做出某些事情好正好以此作为筏子,送华泰登上地位。

她不停的宣召周梓容入宫,又做出慈母的模样让皇帝与之暗暗相见,梓容心中害怕,之后便托病不肯入宫,本来皇帝还觉得有些尴尬,可是周梓容的避而不见反而让他心中不忿,又觉得自己的天子尊严受到挑战。

就在这两方角力之下,可怜的梓容最终还是作为弃子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当今元历帝的宠妃,而她和严明之间,说不尽道不明的话只能戛然而止,成为永远不能回头的伤痛。

元历帝宠爱周梓容,日日留宿在其宫中,也知道她强撑欢笑背后的苦楚,他疼惜着自己的爱妃,却因为男人的嫉妒心排斥严明,不多时便把他派往关外练兵,也不肯放其兵权,只让他不断的苦熬着,无召永世不得返回上京。

严明等于说是被远远流放与关外,而自己的父亲母亲却被控制在上京之中,还有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没入深宫永世不得相见。

这些愁苦堆积在心中,每次严明那个正气忠烈的父亲来信时候,总要让他莫负皇恩,让他忠心报国,那些字字句句不仅劝服不了他,而且让他潜意识中生出了更多的怨恨,他时时刻刻积蓄着力量,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直面那个从小一起成长的君主。

到底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仅仅因为一个华泰之乱便吓得不成了吗?

所以在莫慎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不仅没有惊惶,反而心中踊跃出一种淡淡的兴奋之感,终于有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这一天最终还是到来了。

两个人谋定而后动,决定不动声色的调动军力乔装前往莫城,补充粮草然后等待时机,根据莫慎的说法,不久之后,将有大华之外的小国发动袭击,只要趁着元历帝调兵的机会,他们可以说是有机可趁。

皇帝身边最为精良的部队便是刘大统领所统帅的虎贲军,只要他们离开上京,那么自然更加容易得手。

莫慎端着酒杯,琥珀色的眸子里全是冷清,天地交际处,隐隐有雷声响动,远传吹来的风中也能闻到新鲜的雨水气息,那是新生的味道。

严明仰头望去,说道:“似乎快要下雨了。”

莫慎意味不明的笑着:“是呀,一场大雨。”

苍龙兮交错,乱世兮重现,世事兮难解,一战兮成败。

十年苦苦筹谋,十年之前连山上听十年后预言,十年间见证大华沧桑剧变,每一个十年都是用心血积累浇灌而来的果实,只要在最甜美的时候摘下来,才能得到最极致的享受。(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