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世子长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元敏喝着粥,和红风默默的对视一眼,红风便打起帘子出去了。

“我家公子正在用早膳呢,世子先随奴婢去偏厅坐会吧,公子稍后就来。”

“嗯,走吧。”

“世子这边请。”

拓跋致随着红风踱步到了偏厅。

红风假装不经意的看了一眼铁书怀里抱着的小坛,走到一边泡茶去了。

秦元敏用罢了早膳,觉得身体有了点力气,也没唤红风,一个人缓慢的走了出来。

“世子来了。”

拓跋致不经意的回头,站了起来,笑着与秦元敏见了礼。

“昨日没来探望秦公子,是我的不是,身子不适,又犯了毛病。”

拓跋致笑着冲秦元敏解释着,回头看了一眼铁书:

“还不快把东西拿过来。”

秦元敏这才注意到,铁书怀里的那个坛子,不解的看向拓跋致。

“世子这是.....”

拓跋致从铁书手里接过了坛子,有些得意的冲秦元敏挑了挑眉。

“秦公子这么病了一场,一定想吃点有味道的东西,这里面啊,是我来大荣之前,我母后为我准备的秘密宝贝。”

拓跋致拍了拍小坛,一脸等待邀功的样子。

没想到能看到拓跋致这么孩子气的一面,秦元敏的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那这到底是什么宝贝啊,世子拿给我看看,我喝了那么多药,红风偏偏还管东管西的,不许我吃这个,不许我碰那个,我刚刚喝了那么多粥,嘴巴真是越发的没味道了。”

红风和铁书惊讶的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看着这么熟稔的样子,刚刚经过那样一件事,不但没有隔阂,反倒越发的亲近了。

两个人迅速的低下头,主子怎么想的,他们跟着做便是。

“哇!好香,世子快拿给我看看。”

拓跋致卖了个关子,只打开了坛盖,远远的给秦元敏闻了一闻。

“红风姑娘,麻烦你去帮我拿双筷子和小碟可好?”

拓跋致笑眯眯的看着红风,故意不回答秦元敏的话,红风也被拓跋致带的好奇了起来,忙不迭的便答应了跑去拿东西。

“世子,给。”

拓跋致有礼的冲红风点了点头,接了过来红风手中的东西。亲自从坛子里夹出来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放在碟子里,走上前递给秦元敏。

红风侍立在秦元敏身旁,自然看到了碟子里的东西,忙不迭的伸手制止。

“公子,您不能吃这么刺激的东西。”

秦元敏嗔怪的瞪了红风一眼,却还是伸手接过了碟子,只是却没有动筷,似是看出了秦元敏的顾虑,拓跋致不急不躁的解释着:

“无妨,公子可以尝一小口,这是我母后亲自带人烘制的,不是烤制的,放的也不是调料,是酱汁,相对温和,少吃些没有关系,更何况,这些肉可是从牛身上挑出的最好的位置,我这两日病着,全靠它,才能多喝两口粥。”

“真的?”

秦元敏一脸惊喜,小心的夹起一块,只咬了一口,满脸赞叹。

“果然是唇齿留香,这也是世子家乡的特色吗?”

拓跋致微微颔首,似是思念了家乡,神色没有刚刚那么欢快。

“说起来,在我们那里,尊贵一些的人家反而不吃这些东西,他们崇尚大荣的各种点心,这牛肉干,反倒是普通老百姓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做给小孩子吃的零嘴,我母后的出身并不算是那么显贵,所以我反倒有机会吃到这些真正的美味。”

秦元敏身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她也是长在民间,对京城百姓间常做的各种果子、点心反倒比较青睐,在丞相府住了那么久,总觉得那些糕点烹制的虽然精心,却失去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只是这些,她自然不能同拓跋致说。

两个人的情绪有那么一瞬间不约而同的低落了下来,红风抽出了秦元敏的筷子,打诨道:

“东西虽好,公子可不能贪嘴,不过奴婢可要厚着脸皮跟世子多讨要一点了,难得见到我家公子爱吃的东西。”

拓跋致收回了思绪,浑不在意的摆摆手:

“你这丫头,这一坛子本就是特意拿过来送给你家公子的,铁书。”

“哎!”

听到拓跋致的声音,铁书将拓跋致放在桌子的坛子抱了过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红风姐姐可要拿好了,我家世子可是把自己珍藏的一半都拿出来了。”

“瞧瞧,你家世子还没说什么,你倒是先舍不得了。”

秦元敏和拓跋致饶有趣味的看着铁书和拓跋致互相斗嘴,默契了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呦,世子也在呢,倒是好,省的老夫一把骨头了,还要再跑一趟。”

秦元敏和拓跋致一脸讶异的回头看了一眼从门外走进来的胡惟亦,纷纷站起来行礼。

“行了,都不必做这些虚礼了,老夫今日带几个人来给你们认识一番。”

胡惟亦冲着他们摆摆手,浑不在意的说道,冲着外面咳嗽了一声。

“几位,都进来吧。”

“丞相大人,这几位是?”

秦元敏猜测着,这可能就是今后要给他们授课的老师了,胡惟亦点了点头,指着齐刷刷站在厅中的几位。

“靠近老夫站着的这位是翰林院的方院守,今后,你们的四书、五经这些课业,便由方大人负责,旁边的是顾大人,负责教你们骑射,再往那边,是李大人,负责教导你们六艺。”

两位大病还未愈的少年一脸惊奇的对视了一眼,齐齐弯腰。

“秦元敏(拓跋致)见过几位大人。”

“两位不必多礼,今后我们还会一起共渡想当长的一段时间。”

三个头发都有些花白的老头,一脸的郑重,看起来最为严肃的方院守,抬起头捋着胡须:

“不知两位公子都可有表字?”

秦元敏和拓跋致面面相觑,他们两个,一个女儿身,一个北胡人,都没有起过所谓的表字,当下齐齐摇头,方院守一脸不满,冷哼了一声,场面顿时有些尴尬,胡惟亦一脸的狐狸样,及时的站出来解了围。

“不如,老夫为你们起个字可好。”

“求之不得,有劳丞相大人了。”

秦元敏和拓跋致异口同声,齐齐行礼。

胡惟亦想了想,许久,才斟酌着说出了一个名字。

“不如,世子便叫长衍吧,至于秦公子,老臣曾将答应过其父,这个字老夫可不敢代劳。”

秦元敏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出,没有答话,反倒是顾大人,虽然不太满意这个结果,冷哼了一声,算是暂时没有问题了,另外两位面面相觑,没有多说什么,场面缓和了许多。

“两位最近都是大病初愈,七日后,便开始上课吧,最近几日,都好好准备吧。”

胡惟亦转过身看着已经送他们到了院子门口的秦元敏和胡惟亦,沉吟些许,又嘱咐了一句。

“到时候方院守家的孙子也会过来陪你们一起上课,两个人还是太冷清了,呵呵~老夫可是和方院守商量了许久他才同意的,还赔上了老夫珍藏的一本古籍。”

拓跋致愣了一下,倒是秦元敏先反应了过来。

“谢谢丞相大人为我们思虑前后了。”

说完还不忘撇眼看了一眼拓跋致。

“能够和方院守家的孙子一起上课,是元敏和长衍的福气。”

秦元敏拉着拓跋致恭敬的冲方院守行了一礼,方院守愣了一下,脸色便又好看了许多。

“行了,你们都回去歇着吧,老夫就不在这里叨扰了。”

“恭送丞相大人。”

秦元敏伸长了脖子确认胡惟亦走的看不到影子了,这才“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像是才意识到旁边有人,秦元敏慌忙掩嘴,只是却依旧眉眼弯弯,拓跋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良久,才是呢喃一般:

“秦公子倒是和我北胡的男儿分外不同。”

秦元敏的脸倏地涨的通红,拓跋致连连摆手,着急了起来。

“不不不,秦公子,我不是那个意思。”

秦元敏看着着急的跳脚的拓跋致,虽然依旧面色泛红,神色却已是镇定自若起来,她调皮的冲拓跋致眨了眨眼。

“世子不必如此,元敏自小身体便不好,常年不出房门,看着自然是瘦弱白皙一些。”

看着语气自然说起自己身体状况的秦元敏,不知怎么,拓跋致心里莫名有些不是滋味起来,他不知自己怎么了,状作豪气的拍了拍秦元敏的肩膀。

“今后我们便要一起读书了,我自然会照顾你的,你也不必再世子世子的唤我啦,不如,就依你们大荣的风俗,我叫你元敏,你唤我长衍可好。”

秦元敏差点被拓跋致拍的一个趔趄,好在红风一直在旁边扶着她,这才没有丢脸,听到拓跋致如此说,秦元敏当即点头应和。

“好,长衍。”

“哎!”

两个少年,相视而笑,在小小的院落门前,彼此心中,都有一种奇妙的友谊在逐渐的增长,谁也不知道,在后来的不知道多少个漫长的岁月里,彼时在北胡,已经彻底奠定自己契胡首领的拓跋致,每每想起今天,这个刚硬的首领,均会变得柔软。(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