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丽的邂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滨生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住了,书中描写情爱的那些张页早已被翻烂了,变得黑黑的。他也专拣那些“黄色”的地方跳着看,心里按捺不住青春的躁动。

“小白脸你今天怎么进步了,学上毛箸了。”北京女知青徐小莹走了进来。

罗滨生抬头一看,心里不禁一阵悸动,这是一张端庄的脸,水灵灵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线条秀美的嘴唇,说话时露出两排洁白晶莹的牙齿,她那苗条的身段,套上一件不大合身的绿绵袄,脖子上围一条能垂至胯下的红色拉毛围巾。

“我就要写入党申请书了,不学习能行吗?”罗滨生装着一本正经地样子。

徐小莹说:“行啊,我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你够岁数吗?咱们是一届的,你恐怕连团员都不是吧?”

“你别逗了,拿过来让我看看什么书?”徐小莹说着上手就抢。

“什么书,你听我说。”罗滨生拿着书坐在行李上:“毛X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下功夫……”

“我刚从刘卫东那儿回来,他说书在你手里,明天借我看看。”

“我一目十行,今天也看不完,下午我还要接班脱苞米去。”

“那我不管,反正明天我来取书。”

“小莹,你们北京青年还带来什么别的小说没有?”

“还有一本《红楼梦》,现在不知传到谁手里了。”

“那可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你给我打听一下,我想借来看看。”

“好吧,我给你问问。”

“小莹,你们从北京来到北大荒这些天,过得惯吗?”

“习惯不习惯不也得过,时间长了,呆惯就好了。”

“我说句心里话,咱们知青既来之,则安之。”

“就是,人家能活下来,咱们为什么不能活?”

罗滨生问:“你们这两天是不是冻屁了,北京这时没有这么冷吧?”

“没有,不到北大荒不知道什么是冻脚,这里的天气太冷,冬天来的也早。”

罗滨生取笑说;“还没到寒冬腊月,那时候三九、四九冻死狗,拉屎得用锯割……”

“你说的也太玄了。”徐小莹听了扑哧一声笑了。

“前年我和哥哥去大串联,也是这时候到的北京,可人们还没穿棉衣呢。”罗滨生合起书放在炕上说:“小莹你出过远门没有?”

“我哪儿也没去过,这是我第一次远走他乡。”徐小莹接着讲:“当火车在哈尔滨站停车时,我们几个女同学出站台溜达了一会,当听到站台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乐曲时,赶紧往回跑,差一点没赶上火车。”

“北大荒成了你的第二故乡,以后到哈尔滨有的是机会。”

“我去连部看看来信没有?”徐小莹说着起身走到了门口。

“刚来十几天就想家了。”

徐小莹回头说;“到现在我们北京青年还没收到一封家信呢。”

“路途太远,交通又不便,别着急,这两天就会到的。”

一顿饭的工夫,徐小莹像只蝴蝶轻盈地闪进屋来,她手里捏着两封信,显得好激动,好高兴。

“小白脸你说着了,我家里来信了,这里还有你一封。”

“你这不收到家书了。”罗滨生取笑说:“写得够厚的,都快赶上看小说了。”

“我一个人来到边僵,人生地不熟的,家里不放心。”徐小莹两眼闪着泪花,笑得合不拢嘴。

罗滨生说:“没看我都知道写的是什么,一要好好工作,二要注意身体别生病,三要学会自理生活,四要常给家写信。”

徐小莹说:“滨生你有信纸吗?给我几张。”

“我这里要啥有啥,信封、信纸、八分邮票。”罗滨生打开箱子找了出来。

北大荒的夜幕降临了,万籁俱寂,罗滨生躺在被窝里,点燃马灯捧着书看起来。

食堂的黑板用粉笔写着“馒头五分一个”“萝卜汤三分一碗”,不知谁将一首打油诗抄在食谱的下面,一大早,知青们用小勺敲着饭盒“咣咣咣”异口同声地朗诵着。

汤、汤、汤,革命的汤,(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