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要回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起码发工资,饿了可以到食堂吃饭去,我下乡插队一天三顿自己做饭,挣工分养活自己,一年到头才几十元钱,你说谁的青春这么不值钱?那地方什么都是土的,马路是土道,住低矮的土坯房,连电灯都没有,农忙时地里三顿饭,两头看不见。”陈军喋喋不休的报怨着。

罗滨生用筷子敲着盘子:“吃,动筷子,要不土豆烧牛肉剩下了,这可是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呢。”

“你懂啥是共产主义?你那是修正主义言论,实现英特纳雄奈尔不是为了吃土豆烧牛肉。”二光高兴得喝酒跟喝凉水似的灌了下去:“真正的共产主义是人民按需分配,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要啥有啥,衣食住行都不要钱了……”

“那是哪辈子的事,我们是看不到了。”

二光谈兴大增:“你太悲观了,兴许地球再转几十圈,共产主义就在眼前了。”

沉默了一会儿,这几个从小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曲长大的年轻人,开始憧憬共产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人们当家做主人,不愁吃,不愁穿,劳动生产由机器去做……只要地球围着太阳转,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到那时下馆子都不要钱了,该是多么幸福啊。

“别高谈阔论了,我这辈子不希望别的,只想有朝一日返城回来有份工作,有这猪肉炖粉条子吃,我就知足了。”见肉没够的陈军在碗里夹了一块三寸长一寸宽的猪肉片子塞到嘴里。

罗滨生说:“都活到这份上,我觉得回不了城,真他妈够冤的。”

“我们原本就是这个城市里的人,我们就应该生活在这里,我是一定要返城的。”陈军就势附和着。

“天都黑了,咱们该打道回府了。”罗滨生怕父母惦记,也急着回去把特大新闻向家人传达。

二光说:“好吧,今天到此为止,咱们干了最后一杯啤酒,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四杯冒着泡沫的啤酒撞在一块,分别灌进每人的口里。

刮了一宿的大烟泡还未停下来,天地间迷迷蒙蒙,混浊一片。

那大夫坐在开往团部的公共汽车上,心里仿佛结了冰。要办理孩子病退一整套手续,非要过兵团这一关不可,她这是第二次来北大荒了。

“罗滨生出院以后精神状况恢复怎么样?”军务股的宋股长看完申请书和附有的医院诊断证明后问道。他三十多岁,是现役军人,风纪扣也没系,一副威风凛凛的架势。

“他现在病情时好时坏,整天必须靠家人监护着,医生说需要继续长期治疗。”

宋股长翘着二郎腿,一副带搭不理的样子:“因为罗滨生有政治问题,他这种病退情况例外,以后再作处理。”

“关于他叛国投修罪名是不能成立的,我上次到他以前的连队调查过了,并且去佳木斯兵团司令部向领导进行了反映。”那大夫将外调材料掏了出来。

“老同志,你的这个问题现在不好解决,需要研究一下再说,快到年根儿了,你还是回去吧。”

那大夫说:“这是个错案,由于连队一些人的过激作法,导致孩子精神失常,他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按照病退规定应退回城市,现在一年多了,兵团不支付医疗费、工资及口粮,他的生活发生困难。现在他面临着病退还是返回兵团的问题,如果事情不解决,这次我就不回去了。”

“现在周团长正在开会,散会后你去找找他。”宋股长左思右想应付道。

那大夫找到周团长与分管病返工作的于参谋长要求解决此事,磨了两天的嘴皮子,团里认为罗滨生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决定放行,按规定程序办理回城手续。那大夫顶风冒雪奔波往返师、团两级医院,军医看过诊断书后,无一不在病退材料上签字盖章。那大夫拿着手续百感交集,临走前他决定去罗滨生所在连队看望汪排长一家人。

“这是汪排长家吗?”那大夫敲了敲外屋门。

“谁呀?进来吧。”汪大娘在屋里说。

“我是罗滨生的母亲,今天来看看你们。”

“你好,快上炕暖和暖和。”汪排长说着从炕上下到地上:“来,你坐炕头上。”(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