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氓“知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还不服呀,打你还用俩人,我们是知青,今天让你认识认识。”大头上去把他的帽子掳到手里,又将他推倒在马路牙子上。

罗滨生不由分说赶紧把大头拉过来:“上车,哪天再来收拾他。”

“孙子,这帽子给你了,别冻着。”大头将头上的狗皮帽子扔给他。

罗滨生骑上自行车带着大头一溜烟的跑掉了。

“大头你真够尿性的,抢人帽子不说,还要去揍人家一顿。”

“没有,我那是吓唬他。”大头拿着帽子使劲往头上戴:“滨生,这帽子太小我戴不了。”

“我试试看。”罗滨生拿过来一戴正合适:“不用说,这军帽是号的。”

“啥也不说了,帽子是你的了。”

第二天的上午,罗滨生在家里忙着安装半导体收音机,什么磁棒、三极管、电容、电阻等零件摆了一桌子。下乡前他是一个地道的无线电爱好者,整天摆弄那些元器件,拆了装、装了拆,就沉迷于这一件事。今天他拿着电烙铁照着线路图,在印刷电路板上仔细的焊接着,电木板“滋滋”的冒着青烟,这时传来了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声。

“谁呀?”母亲那大夫过去打开房门。

“阿姨,罗滨生在家吗?”徐小莹、大皮俩人摘下雪白的大口罩。

“在家,请进。”

罗滨生听到话音又惊又喜地走出来:“你们怎么也开小差回来了。

“我们是今天早上到的哈尔滨。”大皮他俩带着凉气进屋来。

“妈妈,这是北京青年徐小莹和大皮。”罗滨生介绍着:“这是我母亲。”

“阿姨好。”徐小莹嘶嘶哈哈地搓着手,她背个洗得发白、上面绣有红五星的军挎包。

“快进屋里暖和暖和。”那大夫上下打量着小莹:“姑娘,这死冷寒天的,你怎么连棉裤都不穿。”

“我寻思路上都坐车,没想到有这么冷。”

“你穿的太少了,冬天不穿棉,你不怕落病。”那大夫关心地说。

大皮在一旁敲打她:“她是咬牙美,为了美丽动(冻)人。”

“你又来劲儿了,难道冬天不穿大棉袄二棉裤就不行了?”罗滨生笑着说。

徐小莹说:“我们俩还坐错公交车了,在公园南门下的车,一直走到公园西门才找到你家。”

“城里的年青人都下乡了,小孩子不认路,最后碰到一个老大娘给指的道。”

那大夫问:“你们刚下了火车还没吃饭吧?”

“我们不饿,阿姨。”徐小莹解开头上的毛围巾,那毛茸茸的篮围巾衬着她白里透红的脸蛋儿,确实有说不出的娇美。

罗滨生说:“大皮、小莹,今天中午我们哈尔滨青年在江南春饭店会餐,正好给你们接风。”

“那也得先吃点,姑娘,你先上屋里躺会儿,我给你们做碗面条。”那大夫转身进了厨房。

那大夫是妇产科的医生,快五十岁了,花白的头发梳理得很整齐,清廋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她是个心肠好,称职的医务工作者。

大皮、小莹进了罗滨生的住屋四处打量了一下,小屋相当简陋,白灰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全部家具只有靠墙边放着的两张单人床,两把靠背椅子,一张三屉桌,桌上有一个小相框,里面嵌着罗滨生的一张照片。他一脸的稚气,手捧着毛X席语录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照片下面还印有‘我爱北京天安门’七个字。

大皮说:“滨生你还在天安门前留过影?我都没有这样的像片。”

“我们外地红卫兵进京接受毛X席检阅,得留个纪念,这是我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照的。”

“这个半导体是你装的?”徐小莹拿起收音机的小木盒。

“是的,明天就能装响了,这次我想把它带回连里去。”

“在咱们那山沟里能收听到广播吗?”大皮看着蜘蛛网一样的线路图。

“没问题,前两天我又买了一些元件,给它改成七管超外差式的,那样效果就好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