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水落石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踏入屋内,就看见凌太后端坐在主座之上,神情严肃,锐利的眼光随着我的步子,由远及近。两旁的座椅上,坐着六个人,她们的目光也齐齐聚集在我身上。

这不是明星的红毯,而是审判的刑台。每挪动一步,脚底便好似针刺般疼痛不堪。摆放在腰前的手掌交错互拧,我昂首缓步,袖裙间晚风飘然,誓将丝丝清风带入这修罗般的炼场。

“韩才人拜见太后娘娘。”我恭敬朝上行礼道。

“不等哀家传你,你自己倒是过来了。也好,哀家就在此把事情弄清楚了。”

“太后娘娘,韩才人违旨,私自离开毓秀宫,闯入春和宫中,此事该如何处置才好。”右下第二位坐着的雪贞起身禀道。

她将情绪掩藏的恰到好处,神色坦然,完全是为了维护圣旨威严的拳拳之意。

若是我不能忍,便连揭幕的机会也失去了。头脑继续保持镇定,耳畔清晰地响起凌太后的严厉之声:“若不是齐美人提醒,哀家倒是急糊涂了。皇上的旨意,岂能随意冒犯。来人,韩才人违旨,责罚十棍,以儆效尤。”

雪贞的脸上这才浮出一丝极淡的笑意。这招够狠,十棍之后,保管我再也开不了口。

“太后娘娘,我愿领罚。只是在此之前,娘娘难道不想弄清戚修容中毒一事,等此事水落石出,您怎么罚我,我都认了。”

想要跟我打马虎,门都没有,今日若不全胜而退,以后还如何在宫中立足。

“母后,修容刚醒。既然韩才人来了,就将此事了结了。”骆辰轩怀中抱着虚弱的戚修容,从内室走了出来。

我紧紧地盯着他深邃的眼眸,心底的防备全卸,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依赖和期盼。

请你一定要相信我。

他将戚修容安置在自己座椅旁的榻上,疲倦地对我道:“你也坐吧。”

戚修容脸色惨白,低低唤道:“莲英,莲英。”

莲英从里间急急走了出来,一见我,冲到我面前,指着我道:“就是你,是你害戚修容变成这样。”她随即又对骆辰轩,凌太后拜道:“求太后,皇上做主,一定要还修容一个公道。”

你就演吧,我看你能跳到什么时候。我冷冷地瞧着她,轻蔑地哼了两声。

“朕会秉公处理。朕先问你,你有何证据,说是韩才人派人下的毒?”

莲英忙道:“早上煎药,奴婢离开一会,回来见药罐的盖子竟打开了。奴婢怕出错,便询问了太医院的众人,才得知原来是药童陆充靠近过药罐。等我去找陆充之时,却见他慌忙藏起一方绢帕,帕角上绣着‘韩’字。也怪奴婢当时大意,听了他一番敷衍之词,便赶回来给修容送药,不想修容喝了药,竟呕吐腹泻不止。”她面上自责不已,失声痛哭起来,断续又道:“奴婢早该想到,韩才人因为上次衣服的事,对修容不满。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会如此歹毒,做出下毒这样的事。还望太后,皇上明察。”

若非提前知晓真相,真会被这煽情的戏码唬得一愣一愣的。看看在场众人的神色,无不是同情叹气,见了我,恨不能揍我一顿。

“莲英,莫要哭了。太后,皇上,定会为你做主。”雪贞走过去,递去一方手绢,关切道。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我不慌不忙地站起来,禀道:“皇上,经莲英这么一说,臣妾已了解此事经过。光是一面之词,并不能教我心服。还请传唤陆充前来,当面对质。”

莲英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激动道:“正是正是。还请太后,皇上立即传陆充前来。”

我抑制住内心的得意,骄傲地迎接最重要的人证出场,精彩的反转戏即将上演。

陆充姗姗来迟,低头拜道:“参见太后,皇上。”

“陆充,朕问你,你是否靠近过戚修容的药罐,是否藏有一方绣有‘韩’字的绣帕?”骆辰轩厉声问道。

“禀太后,皇上,的确是臣打开了戚修容的药罐,臣也有一方这样的绣帕。”此言一出,众人哗然。凌太后更是怒道:“拿来给哀家瞧瞧,哀家倒要看看,这韩才人是如何大胆。”

当陆充从怀中掏出杏粉的绣帕,我甚至可以听见榻上戚修容低低的笑声。

“朕问你,这是韩才人给你的吗?”骆辰轩怒气满面,只待陆充一个点头,便如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了。

陆充坚决地摇了摇头,禀道:“禀太后,皇上,臣在家中已订过亲事。这是臣未过门的妻子给臣的。她也姓韩。”

莲英脸色忽变,忙指着陆充骂道:“好大胆子,竟敢在太后皇上面前扯谎。这毒分明是你下的,你与戚修容平日素无瓜葛,定是有人指使。”

“陆充,此事可是有人指使。你如实道来,若是敢乱言,朕定不轻饶。”

当陆充吐出“是”,我已经看到前方胜利的曙光,只待最后一击,便能教戚修容无处躲藏。

“此事不关韩才人。是臣一时糊涂,收了莲英的银子,这才犯错,请太后皇上明察。”

惊煞众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的丽妃,凌萱,黄穆华等人纷纷小声议论开了。雪贞再也坐不住,急道:“太后,皇上,他分明是狡辩。哪会有人自己给自己下毒。”

榻上的戚修容挣扎着起身,哭道:“太后,皇上,一定要替臣妾做主。”

我倒要看看方玉岐厉害到何种地步,只见陆充从袖袋中取出一枚铸银,道:“此银是由莲英从她绢帕中塞给我的。她素爱用香熏帕,此香浓郁,长久不散,银子上沾有与帕同样的气味。”

莲英狡辩道:“此香宫中不止我一人用,因何做凭证。”

陆充回道:“太后,皇上,可看此铸银下方的落款。本朝内宫,朝廷铸银为免混淆,用不同的落款以示区别。而宫中内库拨给各宫娘娘的赏银上,又会再刻上各宫的名号。”

红烛之下的铸银上,赫然刻着“春和宫”。(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