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密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志远终究是疼爱安蝶悠的,关于她是安逸一事也未向杨愔透露半分,父女关系算是恢复如常了,起初郑

志远不愿她再出去抛头露面,但安蝶悠一面动之以情,一面晓之以理,把一切的利害关系统统都说给他听,郑

志远权衡之下,只能做了让步,但也明令禁止她不许参与朝政,安蝶悠听话的举手保证绝不参与朝政。

话是挑好听的说,但照不照做又是另一回事情了,不参与朝政她现在可以保证,可日后的事情谁又说的准

呢?杨愔下台之后她若想保全郑家上下,是决计要涉足朝政的,不过这些她只能放在心里,不能告诉郑志远。

郑志远知道了自己便是安逸,倒是省了不少心思,不用再躲躲藏藏的了,可以光明正大的想去哪里去哪里

,以前顾忌这个总是会躲避一些场合,现在再无后顾之忧了。

一晃眼,半年已过,历史朝着原定的方向延续,朝中近来并不太平,高殷年幼,朝政被几位辅佐大臣把持

,太后李祖娥深谋远虑,一早看出如此下去高殷的皇位将不保,皇位岌岌可危之际她秘密召见杨愔等重臣,抬

出先皇遗托,恳请杨愔帮他们母子铲除异党,杨愔身受先皇托孤,此时自然尽心尽力的效忠高殷,遂同门生商

议出将高演和高湛二王调离邺城,分散他们在皇都的权利。

中秋佳节,皇宫摆宴,群臣共庆,安蝶悠从这些时日郑志远焦虑不安的脸色便看出了些端倪,虽不知杨愔

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调离邺城的旨意会在何时下来,但她一向做事谨慎,宁可先下手为强,不可后下手遭

殃,于是寻了借口,未去赴宴。

坐在书桌前,安蝶悠左思右想,不知提笔该写些什么,水儿见此疑惑道,

“中秋节,小姐不随老爷去宫中赴宴,倒自个在这儿瞎捉摸些什么?”。

安蝶悠放下笔,有些烦神的扶着额头,捉摸什么?捉摸着怎么害自己的外公,她想救自己的爹就必须牺牲

自己的外公,虽跟杨愔相处不多,但却从心里佩服这位匡扶社稷的丞相,而且有着一层血缘关系,让她从背后

捅他一刀,心里委实不忍,杨家上下几十口人命,祸福就在一夕之间,心里一面纠结,一面安慰自己即使自己

不推波助澜,杨愔也逃不过被抄家的命运,她只是想从中投机取巧救下郑志远而已,既然都是要死的,那她耍

点心机救下一个也不算什么。

“水儿,我有些饿了,你做些绿豆糕端来给我”。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安蝶悠找了个借口支开水儿。

水儿有些疑惑,不过还是领命下去了。她一走,安蝶悠再不犹豫,提笔而书,笔下草书如行云流水,一字

一句都像吐着舌信的毒蛇,又像一把把侩子手握着的斩刀,一寸寸的逼近脖脉,纸上飞舞的墨色渐渐都成了红

色,渗透了墨纸。

算准了时间,高孝瑜才一回府,她随后就秘密拜访了,高孝瑜酒量不好,逢宴必醉,但今晚去出奇的清醒

,也许是现在时局紧张,他必须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脑袋,见自己深夜造访,心中定是疑惑重重。

“安逸,何事如此着急?”。

安蝶悠并未作答,只是扫视了一眼房内伺候的女婢,高孝瑜会意,即刻让其他人都退下了,这又问道,

“现在可以说了吧?神神秘秘的”。

“实在是事情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安蝶悠神色严肃,高孝瑜闻言也收起了笑,沉声问道,

“遇到什么麻烦了?”。

安蝶悠从怀里拿出之前密封好的信件,递到了高孝瑜面前,用眼神示意他先看完再说,高孝瑜带着十二分

的好奇接过信封,拿出信件,展开,映入眼帘的就是熟悉的字迹,高孝瑜心中一震,忙仔细的看了起来,

“贤婿,见字如见人,先皇临崩之际,将皇上托付于老夫,愿老夫尽心尽力辅佐新皇,奈何新皇年幼,朝

野实则被常山王演,长广王湛把持,此二王党羽众多,朝中势力根基深厚,且二王心有二意,恐不同于我等一

心辅佐新皇,倘若纵容之,则皇位岌岌可危,他日贼心一起,谋权篡位,老夫实在愧对先皇的倚重,现今,不

得不早作打算,奈何凭老夫一人之力,实在难以匡扶社稷,稳固江山,固特此书信一封,望贤婿在朝堂之上助

老夫一臂之力,以便顺利替皇上扫除异党。岳父愔拜上”。

“这,你是从何而来?”,高孝瑜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问清楚。

“郑志远御史亲手交给小弟的”,安蝶悠同样严肃的回道。

“你可知这信中内容”,

安蝶悠摇头,

“不知,郑大人只说此信关系重大,拜托我一定亲手交到你手上”。

高孝瑜沉着张脸,继续追问,

“你何时跟郑御史有交情了?”。

安蝶悠闻言眉头一蹙,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高孝瑜一眼便看出了她跟郑志远之间有他不知道的交情,心

中怀疑,嘴上却说道,

“如若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就别勉强了”。

安蝶悠忙摇头摆手说道,

“倒也不是什么难言之隐,只是这是私事,知道的人甚少而已,孝瑜,你要答应听完这事也要保密”。

高孝瑜忙点头应下,安蝶悠这才将事情娓娓道来,

“二十年前,郑大人在义塘郡做郡守,那时我养父的生意才刚刚起步,在义塘举步维艰,经常遭到其他生

意人的暗算,一次惹上了官司,养父被囚下狱,姑姑求助无门,只能当街拦轿,替哥哥伸冤,郑大人这才重视

这起案件,又重新审理了案件,还养父一个公道,养父感激郑大人的救命之恩,想将姑姑许配他为妻,但郑大

人只说这是他分内之事,婉拒了养父,养父敬佩郑大人的刚正不阿,暗自记下此次恩情,后来养父抚养了我,

待我记事之后便让我牢记郑大人的救命之恩,并交代我如果郑大人有难,一定要倾囊相助,我来邺城之后只拜

访过他一次,之后并未有过其它来往,直到今日郑大人托我转交这封信”。(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