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唐国往事(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爹娘之间还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坎坷情路,他们最终还是守望到了自己的幸福。

我向往着道:“娘和爹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娘拉着我的手,道:“那你和秉天呢?何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十年后你们好不容易又重逢了,你为何还要把自己的心死死的锁起来?”

我微微一怔,摇摇头道:“娘,我和秉天与你们不一样。我实在是配不起他了,与他之间已是天壤之别了。”

娘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的劝我道:“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秉天他也会这么认为吗?不要因为曾经错过了,而如今还要继续错过;不要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就不敢再倾心的爱一次了。月儿,你应该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心,否则你和秉天只会继续在痛苦中煎熬。”

我有些迷茫的看着娘,娘微笑的道:“把握住眼前的幸福,不要再回想过去,也不用害怕将来,娘相信你和秉天一定能渡过所有难关,白头到老的。”

这时一个丫鬟站在门口,禀告道:“夫人,小姐,有位姑娘在府外要见小姐。”

我回过神来,问道:“那位姑娘叫什么名字?”

那丫鬟答道:“她说她叫知墨。”

我忙道:“快请她进来!”

我又对娘解释道:“在周国皇宫中时,她是女儿身边的宫女,曾救过女儿的性命,女儿将她认作了妹妹。”

说着丫鬟领着知墨到了屋里,知墨看到我忙向我请安道:“奴婢参见娘娘!”

我将她扶起来,拉着她道:“以后不要再称我娘娘了,唤我姐姐就可以了。”

她抹着眼泪道:“姐姐,自从周国亡后,我本该被遣散回乡。可我从小都是孤儿,已无家可回,在外流浪数月,心中一直想着姐姐。一路打听过来,好不容易找到姐姐。”

我心中责怪自己,当日离开周国时,竟忘了知墨是无家可回的,道:“知墨妹妹,你年纪也不小了,要不姐姐帮你找个合适的郎君,订门好亲事,这样你以后也有了依靠。”

她止住了眼泪,羞红了脸,道:“姐姐,我不想嫁人,只想在姐姐身边,侍奉姐姐一辈子。”

我取笑她道:“你是还没看到合意的人吧!”她更不好意思了。

娘道:“你们既是好姐妹,也算是我的干女儿,你就住在府里,也好跟月儿做个伴。”

我向知墨介绍道:“这是我娘。”

知墨破涕为笑,向我娘行礼,道:“夫人,知墨哪有这样的福分。”

我有心撮合道:“既然娘想认个干女儿,那天寻个好日子,搞个正式的仪式。”

娘也很赞同我的提议,知墨没想到自己还能认一个娘,也是满心欢喜。

我们三个人说说笑笑的,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爹爹回府后知道了这件事,也赞同认个干女儿。我便认真的开始选日子,这样一家人也好在一起热闹下。

这日我和娘对知墨认干爹干娘的日子选来选去,最后商量决定就订在七日后,就是十一月初二,也是下月初二。知墨在一旁既感动又开心,一切都随我们的样子。

傍晚时分,爹回到府里,我和娘高兴的把订下的日子告诉了爹。爹听到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看爹好像心不在焉似的,娘关心的问道:“老爷,你怎么了?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爹摇摇头,看着我们道:“我没有什么心烦的事,只是心里纳闷,这段时间每次午后到宫中找秉天商议事情,他总是急躁不安,每回还未到申时就慌着出宫,也不知他要赶着去哪里。”

听到爹的话,我心里已隐隐知道了原因,他当真每日都在那里等我吗?

娘奇怪的皱着眉头道:“是啊,秉天一向不是这样的呀,他从来都是一心扑在了国事上,怎么会这样?难道在宫外有了喜欢的人?”

“夫人,你也觉得奇怪吧。以往每次我去宫中,他都会和我专注商议国事,总是忘了时间,经常留我在宫中吃晚膳。我有时想脱身早点回来陪夫人,都要费尽心思。现在倒好,我事都没有说完,他就撂下一句,明日再议,人就慌慌忙忙的走了。”爹也附和娘道。

我却暗自神伤的站在一旁,心里犹如翻江倒海般的挣扎着,娘说的那些话不断在我耳边响起:不要因为曾经错过了,而如今还要继续错过;不要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就不敢再倾心的爱一次了。你应该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心,否则你和秉天只会继续在痛苦中煎熬。

我不能再让秉天一个人苦苦的等待,苦苦的支撑着,而自己却自怜自哀的躲在家里。我要勇敢点,勇敢的和他站在一起,去一起面对所有的困难。老天既然再给了我们一次机会,我不愿也不想再错过了!

这时爹娘发现我一个人站在原地,没有表情,也不说话,担心的问我:“月儿,你还好吧。”

我那冰封已久的心又燃起了希望的曙光,我眼前似乎能望到那梦寐以求的幸福,我的心不再犹豫了。

我急切的问爹娘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