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李靖兵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义拍着脑袋恍然道:“原来你老爹知道吴越国没胆出头争天下,所以想巴结南唐李家!”

关海柳听他说的如此难听,怒道:“什么巴结南唐!我关家……”话到此处她忽然打住了,忿忿然眍了赵义一眼,遂将天下大势说与这两个白痴知道。

之所以将北方大国称之为北国,是因为自唐末至今,整个黄淮流域大片疆土不仅内战不断,又有契丹人时常大举南下烧杀抢掠,没有片刻安宁,短短四十余年间,更换了梁、唐、晋、汉四朝。

吴越前任国主钱镠本是个私盐贩子,赚了些钱之后成天想着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时刚巧遇上一个叫董昌的呆头鹅在两浙称帝,钱镠自掏腰包花血本组织了一帮人马和董昌的军队打,没想到那家伙中看不中用,竟让钱镠给灭了。

那年头有兵就是老大,钱镠在当地有了势力,没敢称王称帝,只是给自己安了个镇海、镇东两节度使的官名,唐廷见这人挺老实,便给他封了个越王。

公元九零七年大军阀朱全忠打败了其中一个割据势力杨行密,众藩镇节度使中只有河东晋王李克用、凤翔歧王李茂贞可与之抗衡。朱全忠此时已不把别人看在眼中,迫不及待地干掉了唐哀帝李祝建立后梁,又改封钱镠为吴越王。

说起来钱镠于九零四年建国,至其子钱元灌三年前接掌国主之位,四十四年来不论北方谁当了皇帝,都一直向北国称臣,取道海路岁岁纳贡。这倒并非是钱家没心思逐鹿中原,实在是因为地盘太小,并时时受邻居李家的牵制,自保尚且勉强,根本无力北伐。

自九四五年以来,南方的殷、闽国于三年之间相继被南唐李家灭了,吴越全境更在南唐的压制下缩在老窝里动弹不得。

近十年之间南唐、吴越两国虽有三次大规模交战,却均以钱家失败而告终,只不过在紧要时刻求助于北国出兵解救,才没被关家给灭掉。若非南唐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寿州和江都时刻受北国威胁,以致南唐无力两线作战,钱家吴越国只怕早已是李家的囊中之物了。

而南唐灭殷、闽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下一步进逼吴越和楚国做准备。钱元灌在南唐南下灭闽之时,趁机派出曾彬炳抢占了闽国沿海的长乐、福州两地,却是为了壮大领土与之抗衡。

听到此处,赵义不解地问道:“既是缴了书,钱国主为何还要派禁军抓你,又封了你家店铺?”

关海柳撇撇小嘴道:“前日我气不过,趁钱元灌在王城紫霄殿宴请群臣的机会,潜入宫中的御书房,将三部书又盗了回来,却被禁军护卫发现,才一直追到这里。”

赵义乍舌道:“乖乖不得了,你年纪不大本事倒不小,居然敢去皇帝老子的宫里偷东西!”

他脑子突然冒出将关海柳抓住送给曾彬炳的想法,心中矛盾了半晌,却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随即暗暗提醒自己,如此卑鄙的做法只有阴险小人才干得出来,自己好汉盖世,背信弃义的事情顶多只能想想而已,却是不能做的。更何况关海柳这小娘们生得如花似玉,说不定日后还要讨来做老婆呢!

关海柳哪知道赵义在打什么主意,气咻咻道:“这三部书本就是我关家的东西,人家只是拿回来而已,又有什么不对?沙景山这条卑鄙的走狗,本姑娘迟早要跟他算清这笔账!”

唐朝后期以来各地藩镇拥兵自重,谁都不愿听别人使唤,相互之间攻城掠地打的头破血流。唐王朝朝政多由宦官把持,根本无力过问。而各国的枢密院和唐朝一样,担任枢密使、知事一类重要职务之人无一不是皇帝近臣内侍,这些人不仅掌握兵权,更是总理国内大小事务,中书省等职能部门简直跟摆设差不多。

吴越国枢密院知事沙景山亦是个弄臣,和关良哲交情再深,也抵不上自己的前程,威逼好友谋取私利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吴小四听了半晌,已明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凝神问道:“关小姐可知《阴符机》和《韬钤秘术》这两部书的下落吗?”

李唐三百年来,道门中无人不知李靖与其妻红拂女之事。但凡俗之人并不清楚他们夫妇为何会在战场上百战不殆,无敌于天下。

传闻中更是将李靖说的如同神人,而吴小四却知道都是因为这两部奇书的缘故。

吴小四自幼便随师傅修行,水云子常在他面前提及道家名人典故,因此他早就知晓《阴符机》乃道门中人梦昧以求的仙书,实际上是传说中黄帝所著的《阴符经》,与他老人家另一本名著《黄帝内经》齐名,清风观所藏宝典《无相元典》也是属于这一宗法,只是此书在李靖仙去之后便不知下落。

另一本《韬钤秘术》记有道家奇门遁甲及行军布阵之术,据说李靖习得此书技艺,作战之时经常仅带领数百骑兵便可破敌制胜,他在三部兵书中所著战法,便是由此而悟得。

《阴符机》几经周折落入红拂女手中,李靖夫妇凭借修炼此书中所记述的精要,得以羽化成仙,先后脱离了三千红尘。

凡俗之中只知有黄老道家,千百年来炼丹修真之人不计其数,但却没几个人修成正果往升仙天界,实是因为无人知晓修炼的正途。

且李唐王朝数百年来崇尚佛教,道教之中却没出过一个人撑门面的人,其规模便江河日下日渐式微,别说凡俗中无人知道《阴符经》是啥东西,就是道门中人了解此书的也仅寥寥。

史书记述李靖在红拂女死后,于唐贞观二十三年仙逝,太宗李世民赐他于昭陵陪葬,命人在他坟墓周围营建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还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凌烟阁之中让后人世代祭拜,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却不知他与其妻红拂女一样,蜕去血肉之躯往升仙界了。

听到吴小四问起,关海柳皱了皱鼻子摇头道:“我爹爹只是得到了李靖的三部兵书,却不知另三部的下落。”

吴小四暗想天书难求,找书之事绝不简单,当下转脸问道:“赵兄,你究竟想到什么办法送关姑娘出城?”

他意外得知李靖传书的消息,此刻已不再想着何时回山的事了。兵书既已面世,想必其它三部也定是有了下落,只要细心察访或许便可找到答案。

说起来,赵义只对《卫国公手记》中所录的太宗昭陵略感兴趣,那意味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对他而言,可比其它几本破书实惠多了。

“若是为救自己媳妇,就是拼了命也没啥好说的,至于别人嘛……”赵义一边说着,眼睛却不怀好意地望向关海柳。

关海柳眼角扫了他一眼,不屑一顾道:“切……!你这种小人,能有命活到这般年纪已是异数,还好意思胡吹大气救出别人……”

她对赵义很是瞧不起,从此人的品行言谈,就知道是那种市井小民,别说干出什么大事,能混口饭吃不被饿死便已是难能可贵了。

赵义眨着眼睛笑道:“本少爷是小人还是大人不劳关二小姐费心,总之如果你若答应嫁给本少爷,不论冒多大的风险,我一定把你弄出城,再想办法帮你救回家人!就算是为此陪上一条小命,本少爷也自认倒霉。”

关海柳知道他一定有办法,却不愿让他占自己便宜,白了他一眼道:“谁要嫁给你这种人!愿意帮忙本姑娘日后定当报答你,若是再满嘴胡言乱语,我就是死了,也不去求你!”

这几句话让赵义哭笑不已,暗道这两位美人真不愧是姐妹俩,连这脾气都是一般的硬,老子若等你们日后报答,早不知被人砍死多少回了。不过关海柳有一点说得并没有错,自己有命活到现在,也确属不易。

想到此处,他不禁又有些自惭形秽,自己一个大男人,居然让这个小娘们瞧不起,真是丢尽了颜面。看来日后若是有机会,还得找些有学问的人,多了解些天下大事才行。

赵义摆手叹道:“得了得了,本少爷上辈子欠了你们关家的,也用不着你姐俩厚报。逃出城并不是多大的难事,但眼下你捅了个这么大的马蜂窝,即使出了婺州城,你又怎么救得了你家里人?”

傻子也知道窝藏钦犯是桩掉脑袋的事,对赵义而言,当前要尽快把关海柳安全送出吴越国,才能摆脱这个危险。至于这个小娘们愿不愿意以身相许,只有等日后再说了。

他心中不禁苦叹一声,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充好汉呢?只可惜现在后悔也已晚了。

关海柳凤目中露出些许哀恸之色,家中遭此大难,虽说是钱国主索书在先,但毕竟还是因为自己闯下了大祸,才会因此连累到家人。(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