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0章 合欢花下伤离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怔怔地盯着我,夜色中他炽热的眸子如星子般闪亮,片刻,他长舒口气,却把头伏在我胸上一动不动,身子抖着。

不会憋死吧!这样笑话可出大了。

“思柔,我……我好……”他小声喃喃道,我正屏吸细听时,他没了下文,猛然起身,快速地给我盖好被子,给我掖掖被角,整理好他的衣服,站在我床前出神了片刻,沉声道:“好生照顾自己。”说着转身出去,紧接着我听到他出门的声音。

我长舒口气,回味刚才的事情,心中甚不是滋味。姐差点失身!

胸部一片湿泽……

翌日,我不想在饭桌上见到司马珏,慌称身体不适,让采苓把饭端到内室,采苓一脸不解地进来,“适才墨夕来禀,王爷身子也不适,让把饭端到书房……”她眼神充满疑惑地上下打量我一番,又似欢快地小狗般笑的很是谄媚,“想来,府中很快就会有喜事了,奴婢为王妃高兴。”

高兴个毛啊!喜事?天知道会不会有,没心思搭理她。

我不知道接圣旨算不算是喜事,采苓的话落不屑一柱香的时辰,圣旨就到了。

我听着圣旨,对昨晚所发生的一切瞬间清明,明白了司马珏昨晚为何喜怒哀愁的一起上的原因了,他对我真是三缄其口啊,这保密工作做的,甚是适合做地下工作者,让我对他生出如滔滔江水的不满瞬间流走,怒及而静。

皇上下旨,让我代皇家到庵中修行,为太后和皇上颂经消灾祈福。

来下圣旨之人正是抱病多日的狐狸厮,红光满面,精神好的就似打了鸡血,没有一丝抱病多日的迹象,风骚地摇着个折扇,那趾高气扬的样子,依然似刚偷完鸡吃的狐狸。

狐狸厮总是这么坦诚,把事情的由来直言不讳地告诉了我。

我听完笑的很是欢快,旁人一定觉得我是倍感荣耀高兴所至。

在这个世界我找不到能懂我心之人,我喜也好悲也罢,唯有自己吞入腹中消化。

真乃流年不利啊!这世道对我是要多悲催就有多悲催,什么怪事我都遇上了,中奖率绝对百分之百!

事情的原由听着很是让人牙痛加肝颤!

皇上在上朝时不小心闪了个趔趄把腰扭了,紧接着是太后在花园中遛弯时,被一阵大风刮倒扭伤了脚。

皇上闭着眼都能走的地方怎么会把腰扭了呢?必定有异情!

大夏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风把太后刮倒扭伤脚呢?定有异象。

钦天监的演员们终于熬到闪亮登场这天了。

据说,经过他们组团集体仰着脖子,瞪着眼睛观看了三天的天象,达成一致协议上奏皇上,那就是“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妃后占克,君主惊风骇雨……”总而言知,言而总知就是阴气太重,必有一位皇室的女子去庵中为老大们颂经消灾祈福,否则将会“血月见,妖魔现……”

而这位颂经的人员必须是:括弧,年方十七,新婚不久,远嫁而来,骨胳清奇,言行异禀等等。

很不幸我都具备这些“优点”,所以,悲催地又中标了!

我被皇上赐法号玉真真人,即日起就到城外的普化庵带发修行。

宫里派了一位姓许的婆子和名叫青溪、凤锦两名宫女陪我,越王府我只带了采苓。

许姑姑手里抱着一摞让我头大的经书,准备让我每日颂读所用。

采苓帮我收拾好一切,狐狸厮负责护送我去普化庵修行。

临行前,我冷视站在院中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司马珏,明明这一切他早就知晓,却还誓言旦旦地说护我周全放我自由,昨晚还差点骗得我和他发生了一-夜情,让我很是鄙视,真乃小人他爹!

你的柔情他大爷的真不懂,我无法把你看清楚!

他一身月芽白镶金色缘饰的缂丝深衣,面如冠玉,眉如墨画,目若秋波,站在合欢树下,淡粉色的花瓣从树上轻飘飘地落下,就像是一幅极致的工笔画,透着脱俗清雅,跟此时我鄙视他的情景好生的不合时宜。

我面色平淡地走从他身旁经过,轻蔑地睨他一眼, 此情此景你满意了吧,我,终究成了你舍弃的棋子。

“思柔!”他轻声地叫住我,走到我面前,沉声道,“信我!”他黝黑的眸子里闪着炙热的微芒望着我,让我又有那么一刹那的恍惚。

“信你?”我唇角上扬,语气带着一丝讥讽,到现在了他还让我信他,我信他什么?他还有什么让我再值得信他?我不屑地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他上前一步,抢在我前面站定,目光坚定注视着我,“信我必接你回府。”声音不大,却透着让人无法不信的坚定。

美丽的谎言,我轻蔑地看他一眼,不发一语,绕过他继续向前走去。

“思柔!”身后再次传来他语气加重的喊声,那声音似乎透着丝丝的颤音,让我一时错觉,脑中一闪而过他昨晚伏在我胸前未说完的话和那湿泽一片,心中一窒。

不由脚下一顿,忍不住回头,轻风拂过眉角,合欢花轻柔带俏,他依然站在合欢树下,那淡粉色的花瓣还在不时地下落着,他微蹙着眉,看向我的眼神中似乎有着祈盼之色,让我的心中再次莫名的一颤,似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击了一下般猛然生痛,双腿忍不住向他迈去。

“你的话这次可信度有几成?”我依然唇角带笑讥讽道。

“我只要你信!”他认真地道,声音中有着丝丝嘶哑,目光透着让人不容置否的决绝之色。

我心中虽满腹疑虑,可还是鬼使神差地向他点点头。转身,大步向笑的一脸风骚相的狐狸厮走去。

……

普化庵,有着百年的历史,这庵基本上是为皇室成员中两类人所准备。

一类是“永久定居”者,先皇驾崩后无子女的妃子们,视情况而定,或可以留在宫中终老,再者就是到这庵中与青灯为伴了却一生。

另一类是“暂住”者,如皇室妃嫔或是公主,喝水塞了牙呀,不小心踩死了一只小强啊,一高兴多吃了一碗干饭自责了,或是闲的挠墙的都可以到这儿颂经修行一段时间,觉得菩萨原谅了自己再回宫。(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