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群魔共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面那几个僧人乃是大悲寺的和尚。当世江湖,流传着一句古诗,说了除几大门派外的武林势力,“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雪”,便是飞雪山庄,其庄主便是荀伯卿,而“大”便是指的大悲寺,冷面佛不灭上人正是此间方丈,故荀伯卿有了此言。关海勋见荀伯卿来了,心中更是高兴不已,觉得胜算大了许多。

和大悲寺同来的一伙人乃是“神风帮”的帮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风”指的便是“神风帮”。只听得为首之人说道:“在下董汇川,忝为神风帮血影堂堂主,久闻荀庄主大名,今日一见,嘿嘿,偷袭后辈,不同凡响,不同凡响,嘿嘿……嘿嘿……”

一旁大悲寺的领头的是笑面佛不嗔上人,乃是不灭上人的三师弟,为人以阴沉著称,但从来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心思尤其缜密,下手也十分毒辣,可谓是笑里藏刀。只听他说道:“小僧不嗔,见过荀前辈了。”说罢双手合十,向荀伯卿行了一礼。不嗔身材又矮又胖,脸上又常常挂着微笑,活似一尊弥勒佛,他既不出言挤兑荀伯卿,还自称晚辈并向其行礼,就是想让荀伯卿与神风帮火拼,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话音刚落,一旁神风帮中的一人冷冷得说到:“你杀四海镖局的人最多,想坐看我们火拼,休想。”他说话不带一点感情,也不愿多说一句废话,于启煌循声望去,见那人身材瘦高,活像一根竹竿,一身黑衣紧紧的裹在身上,面色也也是冷冷的,整个人就似一个会说话的僵尸,与笑面佛简直就是两种极端。他便是神风帮外三堂火堂堂主邵七手,他以七招“绝脉手”著称,据说有不少人在七招中就栽了,因此叫他邵七手,至于本来叫什么,反而不为人知了。

荀伯卿知道今日遇上了大敌,也不敢大意,“呛啷”一声,把寒光剑抽了出来。其他人也都将兵器准备好,做好拼死一战的打算。

笑面佛不嗔看了一眼邵七手,知道自己心意已经让他看穿,又见到荀伯卿在此,心中暗道:我们五个人已经死了一个,凭我们四个对付荀伯卿怕是有些困难,要是他们神风帮来一个黑吃黑岂不是更可怕。心念及此,便向天打了一个哈哈,笑道:“人在江湖,礼数还是不能少的,但是既然先礼了,那就要后兵了。董兄、邵兄,我们做一个交易,咱们一起灭了这几个家伙,红货由我们两个帮派平分,这样可好?”

董汇川点点头道:“就按大师说的办,我们杀了这些人,然后平分东西。”邵七手又阴阴地笑道:“先别说什么平分不平分,还是先把这几个送回老家再说吧。”

不嗔一下明白了邵七手的意思,他无非是想依仗人多便多分一些东西,他心下暗暗后悔带来的人太少,但也实在无奈,只能佯作不知,点点头表示赞同。

荀伯卿哼了一声,“你们可是要倚多为胜?”不嗔仍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向荀伯卿道:“庄主前辈此言差矣,就冲着您的万儿(名字),再来十几个也不为过,哈哈哈,哈哈哈。”

荀伯卿恼他无赖,再不多言,一抖长剑,向他刺去。不嗔虽然是表面嘻嘻哈哈,其实早已暗中戒备,一见荀伯卿出手,立刻向后跃开,饶是如此,他仍感受到一道剑气从面庞前划过,暗道一声“好险”,脸上笑容逐渐消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专心应付眼前的强敌。

邵七手见于启煌年岁较小,料想应是其中最弱一环,便打定主意先料理他,之后再对付其他人。事已至此,他也不再顾及什么以大欺小的话柄,一掌向于启煌打去。于启煌毕竟江湖经验不足,没想到他居然不顾江湖道义,以长辈的身份出手暗袭一个晚辈,眼见一掌打来,脚下踩着八卦步,勉强将这一掌躲了过去,但却也十分狼狈。

他能躲过这一掌,已经大出邵七手的预料,遂将轻视之心尽数收起,认真对敌,双掌一错,向于启煌打去。于启煌心下忖道:“此人功夫在我之上,要是战胜他几乎不可能,还不如等着荀伯伯把那个和尚收拾了再说。”心念一定,反倒从容许多,他一手持剑,将邵七手的招式全部封挡,一手骈起食指中指,运起穿云箭的指力,瞅准时机向其手掌点去。

这一下正好抓住了邵七手的弱点。他一身功夫全在双手上,也最怕双手受到损伤,因此既不敢硬接他的长剑,也识得他左手二指的厉害,同样不敢硬接,这让他束手束脚,越打越是恼火,满身功力却无法尽数施展。

最难受的当属关海勋,他与血影堂堂主董汇川交手。董汇川的功夫较邵七手和不嗔和尚都高,因此他一上手就渐渐处于劣势,真是苦不堪言。所幸他这次行镖带来了他镖局四大镖头中的两个:金刚盾裘志雄和铁枪王栾平,两人从旁帮衬,勉强维持了一个不败之局。

关海勋也是以双掌为武器。武当派功夫多以柔见长,但其实也有许多刚猛的功夫。当初紫沙看他孔武有力,就因材施教,让他走了刚猛的路子,将五行重手、二龙指之类的刚猛功夫教给了他。五行重手也是武当功夫中的一绝,分金木水火土五式,每一式都有十八招,“庚金掌”为快攻,“甲木掌”为慢攻;“壬水掌”攻内,震伤五脏,“乙火掌”伤外,伤及筋骨。关海勋这一套五行重手已经练了三十余年,早已将其中的精妙之处掌握,此时施展开来,让董汇川也暗暗称奇。

双方交战正酣,蓦地听到一声响亮的佛号。这一声“阿弥陀佛”是用禅宗“金刚狮子吼”的功力喊出来的,每个人都是耳膜一震,不自觉地停下了手。只见一个僧人幽幽地从林中走了出来。他一面搓着念珠,一面低着头不疾不徐地走着,但不一刻就到了众人眼前。他后面还跟着两个僧人,一直和他保持着半步的差距,显然这和尚的身份地位较剩下两

个高。

那僧人缓缓地抬起头,于启煌和他四目相接,心下一声惊叹:这老和尚的眼光虽不十分凌厉,锋芒毕露,但却隐着一股力量。那僧人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老僧明晦。”(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