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回仰面迎北风怀念魏都城日月周而复秋冬与夏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朔风》这首诗写在明帝太和元年,被徙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北)两年后又回雍丘(即河南杞县)。曹植本是多感的人,这次的变迁,免不了又引起一番新的伤感。此诗除悲叹“转蓬”的生活外,又怀念远人,伤悼逝者。怨忠诚不被明帝所理解,怨闲居,怀抱利器而无可施展。原文如下: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悠忽北徂。凯风永志,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四气代谢,悬景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风飘蓬飞,载离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昔我同胞,今永乖别。子好芳草,岂忘尔贻?繁华将茂,秋霜悴之。君不垂眷,岂云其诚?秋兰可喻,桂树冬荣。弦歌荡思,谁与销忧。临川慕思,何为泛舟?岂无和乐?游非我邻。谁忘汛舟?愧无榜人。”

“朔风”北风,“魏都”指曹魏的故都邺城,后文帝迁都洛阳,邺同为魏国的皇都。“代马”指代郡所产的马,(在今山西境内)。“悠忽”指迅急前往。“凯风”南风,“蛮方”指吴国,愿随着越鸟,飞向南方。(这里曹植有自试的意思)“四气”指四季代谢,气候依次交替。日月运行周而复始。“三秋”并不是说止一季,“初迁”指开始奉命迁到浚仪。“生华未希”指春天的花木还未凋谢,而今我又被迁至雍丘,已是雪花满天了。涉千仞深谷,登高山险阻。“同胞”指我的最亲近的人,如今永远别离。下面两句,“尔”指明帝,“芳草”指自己比喻忠诚皇帝之心永不会改变。“繁华”指百花比做君子。“秋霜”比做小人,忠诚的人都被他们中伤。

后面的十句,“秋兰可喻,桂树多荣。”是说我对国家的忠心可以用兰桂相比,兰永远不改其芳,桂也永远不变其荣。“荡思”即忧思,谁能为我“泛舟”解除其忧愁。“和乐”指弦歌,虽然和我一起歌唱,但这些人并不都是我的同志。最末两句“临川”是说自己是不自由的人。“汛舟”,不过是空想,发发牢骚说说而已。多方磨难,曹植已看破红尘。抒情抒志,情感深挚,读来给人以感伤悲哀之美!(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