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回 仁释前嫌收螟蛉 巾帼英雄举义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开千朵,各表一枝。

展鹏飞观那少年绝非奸恶之徒,定是误入歧途。便真气松懈,正欲劝其悟道返真。孰料被云啸天一旁愁住机会,疾刀正中后心,惨叫一声,命丧尘埃。

那少年猛喝道:“你这厮无耻至极,竟趁其不备,暗地伤人!”

谷梁承元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杀!”

那少年欲言又止,屹立不动。

众武士并部僚听到吩咐,各持刀枪棍棒,叫叫嚷嚷,要血洗三清玲珑府。

忽有歌传:桃花林里桃花仙,桃花美酒桃花簪,欲将花簪付花仙,奈何花仙隐花山。花山深处无觅处,醉饮桃花卧仙庵,梦醒桃花庵中寻,只见桃花不见仙。所吟正是霖江南之赋《桃花梦》。

话音尚未落,人早飘然而至。只见前来老者,身材魁梧,威风凛凛。头带九梁道冠,当中安一块无暇的美玉,面似银盆,目弱朗星,通关鼻梁,方海阔口,海下三柳须髯。身披酱紫色道袍,上绣阴阳鱼,乾侃艮震巽里坤兑,手持拂尘,腰缠锦丝,胖袜云履。

宋词赞道:道家弱水江南,鲸波万里仙山。人间自有九霄碧云洞,居士目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向谪仙家内,通天飞瀑畔。飘玉佩,下丹阙。黄发三朝老,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一星南极。

谷梁承元示意住手,上前施礼道:“老仙长请了。”

那老者双手垂伸,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合抱成拳,上举至眉际,双手抱拳由眉际随身体前俯,做俯首鞠躬姿式。打个稽首道:“居士有礼。”

谷梁承元道:“老仙长不养气炼术,今来此作甚?莫非要踏足红尘之事?”

老者道:“吾祖教诲曰:洁身保生,值逢乱世,区区怎能自安一隅?”

谷梁承元道:“莫非与在下等过不去么?”

老者道:“岂敢,苍生有难,自当舍命护之。”

谷梁承元:“既如此,休怪吾等无礼了。”

那老者缓缓回道:“悉听尊便。”侧首又嗔骂道:“小儿,还不与吾退下。”

那少年闻听,收剑低头走了过去,垂首恭立其身后。

谷梁承元再不啰嗦,运功飞身向前。那老者慈目含笑,挥手迎上。两个在三清玲珑府前厮混一处,好杀:

仙教隐士名誉大,佛座高人远名扬。一来一往幸相持,豪杰英雄竟相痴。紫薇正,龙虎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元帅应化尊,那个是罗汉菩萨修真来。玄功真经两家能,都是神宫仙法逞。今日在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行。一个欺心要屠玲珑府,一个竭力匡扶玄圣宫。苦争不让显神通,拳脚往来无败赢。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校尉统领,又令兵卒齐来,把老者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老者全无一毫惧色,使一套玉皇经,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武士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踏八卦玄门,似有三头六臂;如飞鹤儿大鸟一般,翩翩地,在那垓心里飞舞。

少年见状,也持剑护住老者,加入恶斗。

谷梁承元大怒,施展龙虎十象功。老者不惊,也发出紫薇神功。罡气骤然猛烈,如山崩海啸动静。只听四周砰砰砰不断,众人利刃纷纷断,武器忽忽折。一个个口喷鲜血,倒地不起,只剩下那少年,徐徐盘腿打坐,运气抵挡。

谷梁承元见势不妙,气行周天,左虎右龙,功力加至八重。老者眯眼含笑,一招拨雨撩云。缓缓使出。只听轰轰两声,四掌相撞。谷梁承元自腕而肩麻木上行,遂胸心沉闷,退后三步,方才站稳,那老者却气定神闲,捋须颔首。

谷梁承元道:“老仙长好功法,在下认输。”

那老者道:“阁下缪赞了,吾探汝之武功,该有九重。为何手下留情?

谷梁承元道:“在下内功不达,未曾修满。”

老者道:“汝若能静心修炼,一年后,成就必在吾之上。”

谷梁承元见属下皆伤残溃败,自己又非敌手,况对方还有一个武功不凡的少年。暗付如尽内功相搏,就算胜出,亦必两败俱伤。只好拱手施礼道:“承蒙指教,今日送仙长个情面,不做计较。”

老者道:“多谢,多谢。”

谷梁承元对众人道:“回去。”蹒跚而行,渐潜山谷。部僚们也相互搀携,随后跟上。

待众人没入树林,老者方道:“你这逆子,为何不听约束,私自逃下山来?”

那少年忙跪地嗫嚅。

老者道:“尔造此孽债,自己承受罢。”说完,便甩袖离开。

少年回道:“遵命。”忙起身趋步。

翌日,两人运筏摆渡一岛内,真是十里荷香晰,对槐阴清昼。细浪揉蓝,远山凝黛。雨初晴,江山景色新鲜。乍艳阳,春光美丽,见效原、芳草芊芊。睹梨花、轻笼淡月,闻松声、冷和清泉。风细池塘,帘垂院落,晓莺啼唤柳含烟。更叠翠山屏如悄,时物笔难传。

上岸又行片刻,至大树下耸座院落,内有一个清秀绝俗少妇,弯腰正对异花施肥锄草,穿一身嫩黄衫子,当真是人淡如荷,雅致清丽。旁一粉杉少女手执水壶,正沐水浇花。纤手皓肤似玉,映着七彩,便如仙女一般。说话声音极甜极清,令人一听之下,舒适无比。

老者上前施礼道:“夫人请了。”

那少妇闻听,起身款款行了个万福,道:“道仙长乐无极!”

老者道:“夫人,贫道是来此负荆请罪矣。”

少妇道:“初次晤面,何来罪过?”

老者唤道:“过来罢。”少年闻听,唯唯诺诺向前。老者又斥道:“跪下!”

少妇慌忙搀扶,道:“仙长这是为何?”

老者道:“逆子,汝还不全部讲来。”

那少年伏身回了声是,抬头便将私自下山,怎恰逢谷梁承元等人,又随其大闹三清玲珑府之事一一细述。

那少女听毕,横眉怒道:“尔敢如此。”说完拔剑砍出。

那少年欲运功抵挡,那老者大声叱道:“汝结恶果自食之。”

那少年垂泪不语,闭目待戮。

---

就听得哪少妇急呼道:“语儿住手!”

唤作语儿少女闻听,含泪而止。

少妇吩咐买来香烛供品,身披麻衣,伏体叩首,泣曰:“一哭;祭奠夫命丧贼寇。二哭;展家并姐姐慕容雪满门忠贞。三哭;孤岛一别,竟成生离。四哭;大宋国亡,民不聊生。五哭;奴家一弱女子,该如何做,才不枉夫君与慕容世家两代忠良。”

老者曰道:“如今天下大乱,刀兵四起。万望夫人能竖起抗元大旗,保家卫国。”

少妇道:“仙长之言甚是。”

老者道:“贫道偶得一部《太公六韬》,以夫人之聪慧睿智,必能参悟领会。”

少妇道:“不知吾夫君尸身现弃何处,奴家讨寻来入土方安。待一切料理妥当,再行商议。可否?”

老者道:“这个不劳夫人挂心。在下自去请来展君金体及遗物。”

少妇施礼道:“多谢仙长。”

老者道指那少年:“孽障自小孤身,被吾收养。奈吾一人逍遥惯了,少于管教,才酿成大祸。贫道请夫人留用膝前。一来敦促引导,盼他洗心赎罪,二来此子武功不凡,也能照顾服侍。”

少妇道:“亦可。”

老者方目含笑意,道:“快跪拜谢恩,若不是夫人宽大,吾必取你性命,以安展君之灵。”

少年忙磕头拜谢,口称义母。

少妇点头,扶起少年。

老者道:“夫人赐他个名字罢。”

少妇道:“夫君讳名展鹏飞,汝便姓展,名青云,取白云青舍之意。”

少年道:“青云叩谢母亲。”

少妇道:“小女名展秋语,汝二人今后要相互亲近,好生照顾。”

展秋语及展青云齐应道:“遵命母亲。”

翌日,展青云随老者至富春山将展鹏飞遗体护送归来,立碑安葬。

旬余,少妇吩咐展青云在岛外寻了一处险山峻岭,雇来铁木石匠,按《太公六韬》上所述,白天打造城墙机关,招人买马。夜晚习研兵法,躁演武艺。东洲岛隐做后方基地,种粮养殖,囤积器械。

不数岁,已是兵强马壮,远近闻名。

这日,展青云入岛禀告:“母亲,纳状之人日渐众多,武器已不足矣。”

少妇道:“察附近有哪些贼寇,汝可兴师讨伐,囊来用之。”

展青云领命,率数百军士,星夜赶往越州府。越州守将闻听,早弃城而逃。展鹏飞吩咐手下不得骚扰百姓,违令者斩。又率人至兵器馆,军士们皆大欢喜,都乱搬乱抢。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尽数搬个罄净。

展秋语山寨内正焦虑不安,大厅内来回踱步。就听有人呼道:“大寨主回来了。”忙飞奔迎接。展青云便将越州战事一应说了个遍,众人振奋齐呼。

却说越州守将兵败逃至临安府,太师谷梁承元大怒,要出兵剿患。班中闪出一员大将道:“区区贼寇,何劳太师亲自出征,待某将前往灭之。”

谷梁承元定睛观看,却是那降将五卫海。点头应允道:“老夫静候五校尉得胜班师。”

五卫海行兵出得临安,一昼夜行至富春府。

且说那富春守将常坤,早知管辖境内,有六安山寨义兵势大,只是龟缩防守。孰料那义兵竟借道攻击越州。恐上面怪罪,慌忙点齐本部人马出迎。两营兵马合为一处,浩浩荡荡杀向六安山。

正是:腾腾杀气滚征埃,隐隐红云映绿苔;十里只闻戈甲响,一座兵山出土来。

元兵一路行军,崎岖泥泞,人马甚是难走,跋涉更觉险峻。五卫海见如此艰难,悔之不及:“早知如此,何必抢功劳。”

翌日晨时,来到六安山,只见一座大山甚是险峻,有赞为证:远观山山青叠翠,近观山翠亚青山。参天松婆娑弄影;靠峻岭逼陡悬崖逼陡涧。绿桧影摇玄豹尾,峻悬崖青松折齿;老龙腰望上看似梯似镫,望下看如袕如坑。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莺愁长地户。此山到春来,如火如烟;到夏来,如蓝如翠;到秋来,如金如锦;到冬来,如玉如银。到春来,怎见得如火如烟?红灼灼夭桃喷火,绿依依弱柳含烟。到夏来,怎见得如蓝如翠?而来苍烟欲滴,月过岚气氤氲。到秋来,怎见得如金如锦?一攒攒一簇簇俱是黄花吐瑞,一层层一片片尽是红叶摇风。到冬来,怎见得如玉如银?水幌幌冻成千块玉,雪蒙蒙堆叠一山银。山径崎岖,难进难出;水途曲折,流去流来。树梢上生生不已:鸟啼时韵致幽扬;正是观之不舍,乐坐忘归。有诗为证:“一山未过一山迎,千里全无半点平;莫道牧童遥指处,只看图画不堪行。

话说五卫海观此山险恶,传令安下人马。催开坐骑,自率数名兵士向前查看。

行不远处,见山寨前有一程平坦之处,好似个战场。五卫海叹曰:“好一座山,若是朝廷宁静,老夫来避静消闲,多少快乐?”

又见依依翠竹,古木乔松,赏玩不尽。正看此山景致,忽听一声锣响;五卫海急勒转坐骑,原来是山寨练兵,走的乃是双翼阵。阵头一将,面如黑炭,发似草扎,铁甲棉袍,坐下阵马;手使一柄开山斧。

五卫海探看走阵,不觉被山寨城墙巡逻士卒,看见五卫海身穿紫袍,坐骑黑马立于山顶偷窥阵势。

士卒忙入寨禀报:“启头领!山上有一人,探看吾等巢袕。”

那头领见说,吩咐道:“尔速去禀报大寨主,吾前去探知。”疾至城墙抬头一看,大怒,速命退了阵,把马一磕,驰上山来。

五卫海看见一将飞来,甚是英雄,十分勇猛,心中暗想:若收得此人,朝廷必有恩赐。心上正是踌躇,不觉那马已到面前。

只见那头领大呼道:“你是何人,好大胆敢来探吾山袕?”

五卫海曰:“在下看此山幽静,欲在此结一茅庵,早晚诵一二卷黄庭,不识将军肯否?”

头领大怒骂道:“好走狗!”催开马,摇手中枪径来直取。五卫海用大刀急架忙迎;刀枪交加,大战在高山之上。

五卫海征伐多年,不知见过多少阵仗,那里把他放在眼里。见这将使的枪,也有些本领:“待吾收了此人,虽无大成,亦有小就。”五卫海把骑一拨,往北就走;那人赶来。五卫海听脑後铃声响亮,回刀猛刺。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