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回(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顺一手抓着马鞍,一弯腰另一只手将他抓来放在马鞍上,回到西岸,掷于地下。三个骑兵下马将那传令兵捆上。四骑马将金军传令兵押至宋江、吴用面前。宋江审问道:“你往哪里去?”那金兵装作听不懂,仰着脸不说话。燕顺拿着一把尖刀,一把把他揪过来,尖刀就要插进他的胸脯,吓得那金兵“哇”的一声嚎叫起来。燕顺道:“快说你到哪里去?”那金兵*着北地口音道:“我去干离不将军处送信。”宋江接话道:“送什么信?”那金兵道:“请救兵。”宋江大声道:“燕将军,把他拉出去砍了!”那金兵赶快趴在地上求饶道:“将军饶命,我家有八十岁老父和七十岁老母,无人奉养,我把信交给你们,你们放我回家吧,我再也不当兵了!”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信交给燕顺,燕顺又转给宋江。宋江拆开信看了起来。这时吴用道:“宋大哥,看来此人是个孝子,杀了他,他的年迈父母谁来养老送终,杀一人等于杀三人。不若放他去吧!”燕顺道:“军师不可,你要放了他,他还去送信怎么办?”那金兵叩头如捣蒜道:“不敢!不敢!”吴用道:“燕将军,你先看管好他,为了不使他再去送信,明天夜间再放他走。我三十万大军,今天天一亮就可攻破他城池,再去送信也来不及了!”燕顺道:“谨遵军师令!”说完,押着那金兵走了。

吴用对宋江道:“我想叫燕顺放了他,还是要那金兵去斡离不处送信。他现在没了马匹,等他把信送到,斡离不再带兵过来,也就到了夜间了。明日傍晚时分,咱就可以撤兵了。估计去太原报信的人午时前后就可到达。叫人去告诉燕顺,不要看管他太紧,留给他溜走的机会。”宋江叫身旁一小校去悄悄给燕顺传话。

那小校去后,吴用又道:“明日晚间撤军,咱迅速向卢员外靠拢,力争在五台山和真定府一带打他个伏击。”宋江道:“要打伏击,还有四五百里路程,只有马军去了。”吴用道:“咱们的五千马军加上卢员外的人马总共有一万马军,一万步军,杀他个出其不意,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就派人去告知鲁智深、武松,叫他们直接向西运动,等咱们打了伏击,他们相机接应。”宋江道:“军师之计甚好,咱分头去落实。”

却说西路传令兵骑马出了西门,未遇阻拦,一路狂奔直达太原。在太原外围的金军大帐里,那金兵气喘吁吁地把斜也的信交给粘没喝。粘没喝看完信,低头寻思道:“宋军主力被我打败,那里又冒出了一股宋军?难道说东部还有一路?不管怎么着,斜也来信求援,就不得不去。”正在粘没喝狐疑之时,又有金兵来报说:“在恒山和泰戏山一带,有宋军劫了我军粮草。”粘没喝一听,暴跳如雷,立即带着先头部队疾驰而去,叫步军缓缓撤离,免得叫张孝纯从后面掩袭。

却说宋江和吴用带着五千马军向着西南疾驰。方进入定州境内,便有前部探马来报,粘没喝带着金军朝真定府和定州北部奔来。吴用对宋江道:“定州北面有一条河,叫做滱水,粘没喝部一定会从那里过河。抓紧派人去叫卢员外退到滱水以东,与咱们会合。然后叫步军埋伏在河东岸,等金军半渡而击之。马军收拾跑散的金兵,可击溃之。”宋江道:“此计大秒!”随即派快马去招卢俊义部。

再说刘唐、雷横、李逵、燕青带领的一万步军才行进到真定府城以南,卢俊义接到宋江、吴用的信后,以为再派报马去迎步军,然后再退回到滱水以东,估计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五千马军从灵寿以北,越过滋水。一过滱水,宋江令花荣来迎。两军会合后,吴用也不问步军来了没有——他知道步军长途跋涉来不及,于是立即把现有的一万马军布置在唐山、安阳口铺、鱼台口铺以西的滱水东岸。

次日天刚麻麻亮,探马涉水过河来报,说金军已进入定州境内,过了军城寨和三会口铺一带。宋江叫队伍埋伏在岸边。金军尽是马军,不到一刻钟功夫,就看见金军前锋开始渡河,等到有几匹马刚上岸,大部分金军还在水里时,卢俊义大喊一声“杀”,梁山马军一起上前,刚上岸的和刚淌水到岸边的,又赶快折回河里,金军人马在河里乱成一团,没有一骑能上得了岸。

粘没喝见金军被堵在河里,只好叫人马重新退回西岸,然后折向北,又跑出二十余里,从花塔子铺过了滱水。宋江见斩杀了金军一千余人,骑在马上哈哈大笑。吴用道:“粘没喝回到析津,又扑了个空,还会懊恼不已。可惜此次杀他人马还是少了些。”宋江道:“已解了太原之围,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吴用道:“但他们还会回来呀!”宋江道:“不过,光靠我们自发组织抵抗或是截击,被动得很,总不是个办法。我们是否向天子申明,把我梁山兵马统归朝廷调拨,以迎金军何如?这样我们也少跑多少冤枉腿,且由朝廷统一供应粮草,也省去我们筹集粮草、器械。”吴用道:“万万不可,这样的话,就是不招安的招安。当然,名归名,实归实。招不招安,都无所谓,只是朝廷中忠奸之臣混杂,战和意见不一,往往耽误大事。我们处于夹缝中,两难之时最为难受,到时想退恐怕就难了。说不定奸臣要借金人之手歼灭我们,把我们放在最危险的地方,也不救援,梁山两万多弟兄就此彻底完蛋!”宋江叹道:“军师说的是,这真叫人无所适从。”吴用道:“人马暂回梁山泊,再与卢员外、一清道人从长计议。”宋江便叫人传报卢俊义及两路步军,人马全部撤回梁山泊再做道理。暂且不题。

且说粘没喝*近太原,斡离不又进*燕山府,知府蔡靖与郭药师商议,准备领兵出战金军。郭药师因前日张彀之事耿耿于怀,早有叛宋降金之心,只是因为蔡靖坦诚待之,不忍骤然与蔡靖翻脸。此时与部将张令徽、刘舜仁等,率兵四万五千名出城迎战。谁知金兵倾精锐之师掩杀而来,郭药师见金兵锐不可当,尚未接战,即行退却,被金兵驱杀一阵,败回城里。到金兵追至城下,郭药师竟然把蔡靖绑了,出城投降。

斡离不既得郭药师来降,叫他谕降燕山各州县。各州县自知不敌,当然归顺。斡离不扫平燕山一带,遂用郭药师为向导,长驱南下,直*大河。当时的黄河走向是,从潼关往东,一过孟州、郑州,即转向东北,经滑州北面入开德府,又正北入大名府、冀州,过河间府又入清州,在沧州北面入渤海,并非现在的河道。

却说斡离不兵抵黄河,警报雪片也似飞达东京。徽宗帝急命太监梁方平、太尉高俅率领禁军前往黎阳抵御。命皇太子赵桓为开封府尹,并下诏罢花石纲,撤销内外造作局,同时招天下勤王。宇文虚中见徽宗帝醒悟,进宫对徽宗帝道:“今日情势危急,应先降诏罪己,改革弊端,或可挽回人心,协力对外。”徽宗帝连忙道:“卿即为朕起草罪己诏来。”宇文虚中受命,就在殿上草诏,原文如下:朕以寡昧之姿,借盈成之业,言路壅蔽,面谀日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缙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旅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牟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迭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维己愆,悔之何及!思得奇策,庶解大纷。望四海勤王之师,宣二边御敌之略,永念累圣仁厚之德,涵养天下百年之余。岂无四方忠义之人,来徇国家一日之急,应天下方镇郡县守令,各率众勤王,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奖异。草泽异材,能为国家建大计,或出使疆外者,并不次任用。中外臣庶,并许直言极谏,推诚以待,咸使闻知!

草诏既成,呈与徽宗帝。徽宗帝大略看了一遍,便道:“朕已不吝改过,可将此诏颁行。”宇文虚中又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徽宗帝都一一照准。并授宇文虚中为河北、河东路宣谕使,招各路兵马驰援开封。

宇文虚中即传檄熙河经略使姚古、秦凤经略使种师中来守卫京师。姚古乃姚平仲族叔,种师中乃种师道之胞弟,所谓“小种经略相公”。怎奈远水难救近火,宫廷内外,不时传来告急文书,一日数惊。金兵尚未过河,宋廷已经自乱,如何拒敌?(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