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意外的收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很单调,也很乏味,但我还是坚持着,坚持每天中午都去教室学习一会儿,因为我心中有一个希冀。

在别人知道或是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怀着心中的这个希冀,迎来了高二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考试——期中考试。老师说得很轻松,说这是考察这个学期以来大家学的怎么样。然而,我却对考试产生了惧怕心理。

我第一次害怕考试,并且从那以后,我变成了一个害怕考试的人。在这之前,不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我都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当然,我的这种心态,并非是出于自信,而是对考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可是这一次,我居然一反常态,居然害怕考试。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些同学聚在一起,讨论试卷上的题目。这一次,我竟然鬼使神差地也凑了上去,虽然我并没有说一句话,我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一边听着,一边回想自己的答案。在这之前,我是从来都不关注他们的讨论的。考试的过程中,虽然我觉得并不是太难,而有些题甚至跟课后习题长得差不多,就是数据变了,可听了同学们不同版本的答案之后我心里还是惴惴不安起来,因为我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我心里很矛盾,我一面希望早点知道结果,一面又希望从来就没有过考试。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当老师抱着批阅过的卷子走进教室时,我变得忐忑不安起来。我一度不敢看老师,甚至不敢抬头看前方。我深怕会碰上老师的眼神,哪怕仅仅只是一瞬间的交汇。仿佛老师的眼神就是光陵塔的激光,一旦触及我便会立刻灰飞烟灭。我就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四肢不停地抖动,瑟瑟缩缩地躲在课桌后面,等待老师的教育。尤其当老师环视底下的学生时,我感觉我的心都快要掉出来了。

然而,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激动的迹象,依旧和平时一样。对一部分人提出表扬,对另一部人则是鼓励,都是一副没有表情的脸。不过老师为了表示对这次考试的重视,每一科的老师竟将卷子一张一张地发下来。

在发卷子的过程中,老师的脸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眉笑颜开。我的心情也随着老师的面部表情,时而紧张,时而轻松。

在忐忑中,我一方面希望老师念到我的名字,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念到我的名字,甚至有时我还希望我的卷子被老师弄丢了。

“蒙伟。”

正当我以为我的卷子真的已经被老师弄丢了的时候,老师却念出了我的名字,并且还饶有兴致地端详起了手中的卷子。

我一下子就慌了神了,低下头,不敢再看老师的脸。我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领回我的卷子,直到同桌捅了一下我的腰,才战战兢兢地向老师走去,心里充满了不情愿。

老师并没有要将卷子递给我的意思,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又端详起手中的卷子。仿佛那就是我的判决书,必须斟字酌句不能有一丝的纰漏,必须一锤子定死。站在讲桌前,我心里有种即将要被拉到菜市口斩首的感觉。

我的头垂得更低了。

良久,老师才说:“你叫蒙伟?”

我无法知道老师脸上的表情,但老师的语气中似乎充满了质疑。不过也难怪,我平时基本不交作业,很可能老师都不知道这个班里有个叫做蒙伟的学生。

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响了起来,响声震毁了我的听觉神经。我再也无法听清老师后面都说了些什么。

我心里非常想要跑出教室去,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可是,我却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等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轰炸。或是责骂,或是羞辱。因为我深知,像我这种基本不交作业的学生,被老师责骂,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时间过得可真慢,我感觉时间似乎已经停止了一般,而我已经开始冒冷汗了。心里暗暗祈祷,如果老师能饶过我,从今以后,我一定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师终于将卷子递到了我的面前。或许是老师也发现了站在讲桌前的我极其的不自然,卷子递到我面前时将卷子晃来晃去的。

我连看都不看一眼,迅速抓起卷子就往回走。仿佛再多滞留一秒钟,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似的。在回去的路上,虽然我已经尽力保持镇定自若的样子,但还是感觉自己轻飘飘的,了无分量。

回到座位上,我的心依旧狂跳不止。

“考了多少?”我同桌问起来。

我没有告诉他,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我也不想让人知道我的分数。我深怕自己会像小学时候的一个同学,因为考了零分而被同学封个外号叫“鸭蛋”。我直接将卷子塞进书桌里,然后地坐下来,心里忐忑不安。

我的同桌,班广,高一时跟我是一个班的。虽然以前并不怎么熟悉,但分班以后,我突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于是,跟他成为了同桌。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才选择跟我成为同桌,只不过他对新环境的适应远比我来得早。

我的手刚从书桌里抽出来,班广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的卷子给掏了出来。我感觉我的脸越来越烫,心中有股莫名的火,但我还是竭尽全力压制住了。

“这么高?”

班广的语气中也同样充满了质疑。说完他也开始端详起手中的卷子来。

我一把夺过来班广手中的卷子,看了看。卷子上红红的数字让我的心更加的狂跳不止,激烈到让人感觉有些疼。

我将胸口紧紧地贴在桌沿上,我仿佛感觉到桌子都在晃动。我用手使劲压住正在狂抖不止的双腿。然后抬头看了一下老师,满怀期待,却又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

老师似乎并没有发现我的期待,只是若有所思地等待着底下的学生慢慢安静下来。

每一次考试,当卷子发下来以后,教室里总也免不了要出现一些骚动。有人面红耳赤,有人沾沾自喜。老师对学生的这种骚动,似乎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因此,每次都能容忍底下的学生或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一直到教室里安静下里以后,再针对考试的情况作个简短的总结。对考得好的人,自然是表扬,说再接再厉之类的话。而对考得不好的人,也不放弃,在提醒的同时,给予更多的鼓励。

曾经,我对老师的责骂恐惧万分,对老师的表扬褒奖从不幻想,老师对我的置之不理就是我最大的指望。可是如今,老师竟然奇迹般表扬了我。我并不是个宠辱不惊的人。所以,当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我时,本来已经渐渐平静下来的心湖又开始惊涛拍岸起来。我的脸又烫了起来,但这次是因为那个年纪独有的羞涩,而不是因为感到羞愧。

虽然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当我看见老师眼神中充满着既是欣慰,又是期待的神情时,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有所进步了。虽然我的进步不是扶摇直上,虽然我的进步现在看来真的是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已经足以让我的心情澎湃,很久,很久。

当学生的时候,成绩好真的是件好事。不仅老师可以容忍我偶尔的任性,还会有不少的同学主动靠近我,主动来和我聊天了。这种感觉真的是美妙极了,我好像很久都没有这种让人做梦的时候都是微笑的感觉了。

在跟我聊天的人当中,有男生,也有女生,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稍差的。大家坐在一起,不聊学习上的事情,也不聊有关风月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些过了就忘的无聊话题。甚至,有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聊的是些什么话题,东拉西扯,没个主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我也不关心我们都聊了些什么。我关心的是,在跟我聊天的人当中,会不会有王旋的身影。我极其渴望听到她的声音,虽然她的声音并不是如泉水般悦耳。可是,让我灰心的是,她从来都不参与我们的聊天,仿佛是故意似的。更让我失望的是,有时候我与王旋偶然四目以对时,她会很快就将目光移开。

她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这让我气恼的同时,也让我对她更加的充满了好奇。

考试之后已经有些时日了,但我与王旋之间依旧没有任何的交集。我们没有说过一句话,就连点头或者微笑都没有。但是,我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改善了很多,偶尔不期而遇时,即便我还是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至少相互间都会打个招呼,或微笑点头,或挥手致意,有时还能妆模作样地说“嗨”。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偶尔在路上遇见班上的同学时,或蹲下假装系鞋带,或假装揉眼睛,或者抬头看天。总之就是假装看不见对方,也希望对方不会发现自己。

我感觉自己与大家的相处似乎越来越融洽了。这或许并不是因为老师的表扬而大家对我的态度有所改变,也不是因为我厌倦了离群索居才改变自己。我所有的改变,或许仅仅是为了能引起王旋的注意,虽然我并不能确定她是否明白到我的用意。

我也开始主动去跟其他同学聊天了,这对我来说是一大进步。同学之间在课间休息时聊天,其内容很少涉及到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是八卦。男生聊的最多的是体育新闻,而女生则很喜欢扎堆起来关注娱乐新闻。

每当有人带来当天的报纸,最抢手的永远是体育版和娱乐版。在这之前,我最不喜欢看的便是娱乐版新闻,因为我总认为揭露别人的私生活是件极其不道德的事情。再说,别人的私生活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明星,或许仅仅是喜欢他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而非明星本人。后来听说有些所谓的明星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炒作,这让我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的同时,却让我不在排斥娱乐新闻了。或许有些明星,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娱乐新闻工作者只是帮他们完成使命而已。这么理解起来,有时候我竟然觉得娱乐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也变得有意义起来,而且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观念改变之后,我也开始看娱乐新闻了。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同学看完之后才轮到我,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参与他们课间休息时的八卦。而且,我是最后一个拿到报纸的人,看完之后我便将报纸收起来。因为,我发现这些废报纸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可以当练习纸来用。以前,我中午看书,为了解决饭后困乏的问题,为了记住某些内容,我要在练习本上一遍一遍地抄写,因此,消耗大量的练习本,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发现废旧报纸可以变废为宝。现在,我不用因为练习本紧缺而犯愁了,因为每天至少有两到三个同学会带来当天的报纸,最后都收到我的手里,这些报纸已经足够我使用了。

青春期是各种烦恼的温床,却也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周末虽名为休息日,但对于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来说,周末才是最疯狂的日子。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个生性安静的人,因为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周末的时候,去东山公园,漫步在僻静的小径上。可现在,我发现,原来我的青春也是躁动不安的。

我与班上的同学虽然还未熟到愿意推心置腹的地步,但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有时也能参与他们的一些小活动,诸如兵乓球,或者跳绳之类的。偶尔他们也会邀请我周末一起打打篮球。我并不太会打篮球,实际上很多的体育运动我都不会,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嫌弃我,这是他们愿意接受我的表现。在球场上拼抢的时候有时也会有些愉快,但这只是因为我们正处血气方刚,当大家坐下来休息时,就会一笑泯恩仇。一瓶水几个人分享,没有人会想要独自享受。

被人接受的感觉真是好极了,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班上的同学也没那么难相处。

现在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当初我改变自己与大家打成一片或许是另有他图。虽然我的图谋并没有得逞,至少现在看来是不成功的。但是,却让我交上了自上高二以来的第一个朋友。

刘骏,人称“筷子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么个绰号,我也不想问,而且我也从来都不叫他的绰号。我深知,有些绰号,当事人并不喜欢。在当时,我并不知道刘骏对这个绰号的感觉如何,所以,我不会贸然叫他的绰号。

我不否认与刘骏走近的最初是因为他与王旋以前是一个班的。他们跟我一样,都是舶来品,不同的是,他们在分班以前是(15)班,我是(10)班的。当初我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刘骏会成为我的朋友,更不会想到,我喜欢王旋这件我自认为是秘密的的事,对刘骏而言,根本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不知道是我掩饰得过于拙劣,还是期待得太过明显。直到多年以后,他还问我是否还在坚持。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他,只能开玩笑似的问他当年是否也和我一样,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心里藏着同样的一个秘密。他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他只是沉默。良久,他突然说有点事,然后双方都迫不及待地挂掉电话。

说起与刘骏成为朋友,我只能说那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在一次打球的过程中,刘骏与另一个同学因为抢球而起了争执。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时那位同学很气愤,两人差点就打起来了,幸亏大家把他们拉开了。从完全中立的角度来说,那位同学确实不占理,他们两人分别在两个敌对的阵营,在比赛中争抢厮杀是最正常不过了。换句话说,在比赛中不争不抢才是最不正常的,不争不抢就会让比赛失去了意义。况且,刘骏之所以成功得手,是因为那位同学为了表现自己而控球时间过长。如果是为了要呈个人英雄而不将皮球转移出去,结果被对方的队员抢断成功,之后却发起了脾气,这真是有些莫名其妙。可是,当我们坐下来休息时,刘骏却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说自己在场上有些激动。

说真的,我没想到最先主动向对方表达善意的竟是刘骏。就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刘骏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很可能这件小事情,刘骏本人早已经忘记了,但我却是记忆犹新。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当你试着改变自己,向着目标进发,即便最终目标不能达成。但是,一路上,一定会收获很多的惊喜。而有些惊喜,或许比你一直追求的目标更具意义。(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