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章 再见景略(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孤鸿掣出天河宝带,正要挥出,右臂沾上了一点黄烟,皮肤登时溃破,渗出黄色的浓水,十分疼痛。她意识到黄烟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一旦吸入肺里,只怕马上就能毙命,心里惊惧,担心仙奴受到伤害,一面飞身后退,一面发出指令召回了仙奴。黄烟行经之处,草木纷纷枯萎糜烂,发出浓重的腐臭味。

小云眼见形势不妙,不再迟疑,祭起元始浑天轮,六合白虎剑从空中电闪而下,击中青色狻猊的顶门。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尽管是神兽,也是承受不起,头顶多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孔洞,血液喷涌而出,它负伤极重,发出一声惨叫,转身钻入烟雾中,再也不敢露头。陈孤鸿大喜,手臂一振,天河宝带全力甩出,发出了一招海晏河清。只见山谷中水光闪闪,一层高约十几丈的水幕出现在她身前,随后如浪潮一般翻滚向前。

青色狻猊负伤后,曲修竹正要召回它,水幕就已到了眼前,他来不及躲闪,被水幕完全吞噬。海晏河清是老子所创,威力极大,他的周身骨骼立成粉末,内脏全部破裂,登时气绝而死。等到水幕泯灭,他的身体也化为碎末,不见了踪影。一点黄光从空中坠下,正是曲修竹的狻猊之印。陈孤鸿见小云正在查看厉绝尘的伤势,未曾留意自己,便上前拾起,不及细看,纳入衣袖里。

小云向厉绝尘体内输入真气,替他疗伤。半个时辰后,厉绝尘终于苏醒,他面如死灰,盯着小云看了一会,说道:“你究竟是谁?”小云念头一转,心里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道:“本人云天鹤,法号紫微,五月初五将出任道门掌教。我有几句话,不知你能否代为转告贵教阴教主?”

厉绝尘听小云让他传信,已知小云不会杀他,心里一宽,说道:“承蒙云先生不杀之恩,厉某自当效劳。”小云双手一拱,笑道:“多谢了!”神情转为肃穆,道:“贵我两教之间的纷争,不论谁是谁非,总归要有个了断。五月初五,我将在真武观继任本门掌教,我真诚敦请贵教阴教主,前来太和山观礼,届时可以借此机会解决两教之间的纷争。”

厉绝尘躬身施礼,道:“云先生尽管放心,厉某一定转告教主,绝不会误事。告辞了。”找回白骨龙形剑后,也不问曲修竹去了何处,转身飞奔而去。待他走后,陈孤鸿道:“你真的是道门掌教?”小云笑道:“如假包换,千真万确!”陈孤鸿白了他一眼,小声嘟哝了一句:“就爱耍贫嘴”

小云道:“陈姑娘,六臂龙王尚扶摇绝非善男信女,你已杀了他两名弟子,他必会找你报仇。日后你要多加小心,如有危难,可前往我教宫观暂住,我教高手众多,自会保护于你。”陈孤鸿一向心高气傲,并不想寻人保护,但小云一番好意,她无法拒绝,笑道:“好吧,我听你的。”眼珠一转,又道:“云道友,我有私事亟待处理,暂且告辞,咱们后会有期。”不等小云回话,转身奔入山林不见了踪影。

黎明时分,小云骑上乘黄,启程飞往太和山。飞行一会,听见一阵马蹄声,他低头一看,只见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正奔行在大路上,他心里一动,眼下楚省并无战事,军队黎明时分行军颇不寻常,难道丰必正已经造反?道教总舵就在楚省,时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道教的利益和存亡,此事他非查清不可,于是驾驭乘黄飞到骑兵部队的前方,在一座山丘上停了下来。

等了一会儿,只听马蹄声如雷,大路上尘土飞扬,骑兵部队奔到了山下。前行之际阵形丝毫不乱,每八匹战马组成一排,步调保持高度一致,齐头并进,行距划一。马背上的士兵一色黑衣黑甲,个个神情彪悍,手持长枪,悬弓负箭,身体随战马奔行上下起伏,但安如泰山,骑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行军之时听不到一丝杂声,于晨曦之中露出一股浓浓的杀机,军容严肃,八面威风,实为一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

部队的左前方,有一骑独行,马上骑士银盔银甲,胯下坐骑色如黑炭,四蹄雪白,双耳竹批,铁骨锋棱,骁矫如龙,正是以雄健有力、善于奔袭著称于世的绝代名驹乌云盖雪。此人的衣甲坐骑和他人有异,估计是一名军官,小云见此人有点面善,仔细打量了一番,禁不住心头巨震,惊呼道:“景略?!”

他发出的声音并不大,又正值部队行军之时,原本不易被人察觉,但身披银色甲胄的军官耳力十分惊人,竟是听到了。他一勒马缰,乌云盖雪人立而起,随即掉回头来,泼喇喇甩开四蹄,如乌云席卷,弹指间就已冲上了山丘。奔行之速,不亚于闪电奔雷。

银甲军官飞身下马,他相貌堂堂,身材高大,龙行虎步,气势不凡,大有一股让人心折的魅力。小云已能肯定,此人正是自己儿时的好友独孤景略,他的相貌和两年前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只是长高了不少,身高已在一丈开外。他缓步走到小云身前,双手抱拳道:“请恕我眼拙,不知阁下是谁,如何认得我?”。

小云外貌变化极大,景略无法认出,早在小云意料之中,闻言只是一笑,慢慢吟道:“同庚同梓不同根,为道为儒竟自分。君登台阁凌甲第,吾入青山且归真。”景略暗吃一惊,眼前之人自称和自己同年,且为同乡,虽不是亲兄弟,但亲如手足,世间除了小云,再无人能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了。景略心潮起伏,凝视小云良久,眼里涌起泪花,展开双臂扑向小云。见他已认出自己,小云心里五味杂陈,展开双臂和他紧紧相拥。

在分别后的两年中,小云丧母,景略亡师;一个披发入山修道,绝足红尘;一个寄身庙堂,为国效力,此时面对昔日的伙伴儿,身份早已各不相同,二人感慨良多,不免有白云苍狗之叹。心里虽有乍逢故友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回忆往事勾起的哀伤和惆怅。拥抱之后,二人执手相看,泪眼婆娑,喉头梗阻,相对久久无言。

景略见小云身穿道服,心里一酸,道:“你终于出家了……”他一向鄙视出家人,小云身入道门,让他多少感到难以释怀。小云道:“你走后不久,家母就已辞世,我在世间再无丝毫牵挂,只是亏负大师兄太多恩情,方才舍身入了道门。”景略道:“大师兄是谁?”小云把二人分别后发生的事从头至尾简单说了一下。景略方才得知,所谓大师兄,就是两年前在浣花镇曾有一面之缘的木荣春。小云得老子亲传,不日又将出任道门掌教,在江湖中身份已是很高了。但既已出家,纵使身份再高又有什么意义?他心里颇感可惜,以小云的识见和能力,如能入朝为国效命,最多三五年,就可成为一代名臣。长久努力下去,裂土封侯,配享宗庙,也不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岂不比他老死江湖强上百倍?想罢,叹息一声,从怀里摸出一面小旗,向山下打了几个旗语。骑兵队伍随即解散,士兵纷纷下马,开始在山下安营扎寨。

此时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二人找了一片背阴处坐下,景略把自己两年来的经历一一告知小云。经孔居义临终推荐,景略方才步入仕途,眼下已官居屯骑校尉,身份仅次于将军。年少高位,可谓前无古人。他业已成婚,妻子是孔居义的小女儿孔毓敏。作为礼义传家的孔府中人,孔毓敏德才皆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婚后二人珠联璧合,夫妻感情很好。

景略此次出征,原是跟随他的大师兄上柱国大将军澹台复羽,前往齐省征讨原齐省都督车万里的。因仓促出征,准备并不充足,鏖战半月,军中粮草告尽。景略奉命统帅所部前往楚省,向太守丰必正暂调五万石粮草,以供军用。今日路经此处,才得以和小云重逢。

半个时辰后营寨建好,二人并肩下山,步入中军大帐。中午,景略设宴招待小云,二人一面开怀畅饮,一面评论时事,两年未见,各有一肚皮的话要说,宴会持续到午夜时分方才结束。次日辰时前后,小云结束行功,起身走出大帐,见景略正在营寨中央演练武功。

他步法凝重,身形如山,双掌翻飞,如大刀巨斧,力大招沉,气势雄浑至极。每当行将发力之时,他便会吐气开声,以助招式之威,声如大吕铜钟,自有令人心胆俱裂之威。小云凝视一会,已知景略演练的正是孔门绝技浩然正气功。

浩然正气功于施展之际,纯以气势取胜,秉承儒家的仁义精神,招式恢宏,气象森严,雄劲悲凉,和五行神功中的庚金少阳功颇为相像。人品卑下猥琐者,是无法发挥出此功威力的。儒家舍身成仁,杀身取义,乃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气概,是浩然正气功的精神之所在,景略已经完全掌握领悟了这种精神,招式使出自有令三军辟易之威。演练接近尾声时,他使发了性,叱咤一声,挥起右掌,击中身旁的一块巨岩,竟在岩石表面留下一个清晰的掌印。他收回右掌,气归丹田,霎时间由动入静,已是气定神闲。他从亲兵手中拿起一条汗巾,抹干汗水,走到小云面前,笑道:“我练的如何?”言下颇有自得之意。

小云竖起大拇指,道:“好得很!”景略哈哈大笑,道:“所谓见猎心喜,你何不演练一番?让我见识一下道门神功究竟有何威力。”小云并不想显示自己,但见景略颇有小视道教神功之心,不禁起了争胜之念。缓步走到营寨中央,启动乙庚合化而成的真金真气,双掌如抱太极,在身前缓缓划了一个半圆。双掌之间明明空空如也,但给人的感觉如挽千斤之重,身体四周涌起一个气漩,卷起沙土碎,咆哮之声大作,招式尚未出手,已有风云变色之威。

景略面色大变,已知小云的功力高他太多,他心里不免沮丧。小云缓步走到巨岩前,正要全力击出右掌,眼角余光见景略面色如土,不禁心里一动:我已是出家之人,争强斗狠毫无意义,景略是我的好友,以前时常照顾我和母亲,眼下如果我表现的太出色,岂不让他难堪?于是散去九成功力,左掌击出,也在岩石表面留下了一个掌印。

景略走上前来,见自己击出的掌印深度约有两寸,小云的掌印仅有一寸多点,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心想:小云出招时的气势十足,功力其实不如我,方才差点被他唬住。面子保住了,景略心情大好,说道:“眼下天下大乱,你的功力如此了得,何不出山为国效力?如果任由老死江湖,岂不辜负了一身所学?”握住小云双手,十分诚挚的道:“如果你同意出山,我自会向朝廷举荐。以你的才识和能力,圣上势必委以重任。届时你我同朝为官,既可辅佐圣上多行仁政,为百姓争取少许福利,你我又得以朝夕相处,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一番话触动了情怀,说完眼角闪起泪光。

虽知他是一片好意,小云仍是缓缓抽回双手,眼望四周起伏的青山,吟道:“老君骑牛出重关,抱朴辞朝炼金丹。此身何是庙堂客,曳尾泥涂意自闲。”景略大感失望,叹息道:“人各有志,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多说了。”

次日清晨,二人依依惜别,小云骑上乘黄接着赶路。飞行一会儿,只见一座大山横亘在眼前。山势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山中草木繁盛,雾气氤氲,变化万千,如人间仙境,正是真武观所在的太和山。

小云召回乗黄,步行上山。一路走来见到不少朝山晋香的香客,待到了中天门,路上已经见不到半个人影,空山寂寂,只有终年不散的云雾缭绕在身旁。山路愈来愈窄,路旁杂草丛生,山崖背阴处仍残存少许积雪。登上一座山顶,小云眼前一亮,只见前方山谷里有一座规模极其庞大的宫观。它至少拥有几千间房舍,呈南北走向,白壁青瓦,庄严雄伟。五座高大的殿堂沿中轴线依次排开,从南至北,依次增高。位于北头的最后一座大殿,高度至少有二十余丈,重檐九脊,气势无与伦比,大有气盖山河之势。眼前的宫观正是素有天下第一观之称的道门总舵真武观。

木荣春曾向小云提及真武观的布局,位于中轴线上的五座大殿,依次是奉祀后稷和十二地支的先农地祇殿,奉祀三垣二十八宿的魁星斗宿殿,奉祀五方天帝的五帝殿,奉祀真武大帝的真武殿,真武是老子的八十二化身之一,所以此殿又叫祖师殿。位于最北头也是最高的大殿,是道教的历任掌教和所有堂主的起居之所,名为无为堂,它是真武观的议事中心。

眼望如此宏伟的宫观,小云心里感慨万千,凝视良久,方才沿山路缓缓而下,走到真武观的山门前。一个中年道人从门里走出,道:“道友请留步,本观是我教祖堂,谢绝外人入内和参观。”小云道:“本人云天鹤,法号紫微。”中年道人大吃一惊,撩袍跪倒,叩首道:“弟子清和,参见掌教真人。”

小云道:“不必多礼,你是荣辉师兄的弟子?”清和道:“正是。”小云暗暗乍舌,道教清字辈大致和江湖其它门派的掌门人持平,但清和在真武观只是一个负责看守门户的知客道人,道教可谓人才济济。凭借如此强大的力量,自己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他心里涌起一股豪情,扶起清和道:“你领我去无为堂”清和领命,转身先行。行经先农殿,魁斗殿,五帝殿和祖师殿,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最后一层院子,清和道:“掌教真人,前面就是无为堂,本教弟子不得擅入,您自行前往吧。”

小云待他走后,独自缓步前行,院内种植有大片竹子,景色极为幽静。前行十几丈,见一人负手立在无为堂门前,小云走上前去,说道:“十三师兄别来一向可好?”此人正是荣浩,见到小云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上前一把抱住小云,大笑道:“我的好师弟,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等的头发都要白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