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北望长安 第108章 萧条长安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8章萧条长安街

黄巢无奈之下杀了新宠周妃的宦官哥哥,在文武百官面前表现的不动声色,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十分的不畅,静坐之余,朱温刚刚一番激昂话语再次萦绕在他的耳边,越想心里越是郁闷起来。

朱温见黄巢还算是念及兄弟之情,没有被那宦官唆使,人既然被处置了也就罢了,还是继续朝议吧,国事为重,脸色稍作缓和,便接回刚刚的话题。

“皇上,虽今昔吾皇贵为九五之尊,但下臣还是以往昔兄弟之情直言相劝一句,凡是成大事者,均是听人言语,采纳忠言,审视踱度,集思广益据为己用,微臣是为我大齐江山社稷心急,有时言语过于猛撞,还请吾皇原谅。”

朱温一番真诚的话语,使得黄巢心里骤然一热,无论如何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原本也没那么多的矛盾冲突,虽然他称帝后兄弟之间略显生疏了些,可那都是因为身份变化,弟兄们也是尊重自己才保持距离的。

“六弟,你此番话让朕仿佛又回到了昔日万马奔腾的战场之中,想起弟兄们浴血奋战的一幕幕,今昔虽吾贵为皇上,可这江山全是弟兄们勇猛杀敌、舍身忘死而来,朕对大家亦是如同手足兄弟一奶同胞,你们的意思朕也心知肚明,都是弟兄,朕就从来没有与你们计较过。”黄巢说的真诚。

殿上众人倒是感到是不是他们过于苛求黄巢了,毕竟他才坐上这个宝座不久,想事事顺手,恐怕还要等些时日有个过度吧。

朱温话语柔和下来,再次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重复了一遍,当然还是不离进攻巴蜀与整顿军纪、抚恤百姓这几个重要的问题。

朱温话音一落,只听尚让继续坚持道:“皇上,并非下臣们逼迫,吾皇也曾是战场中的英雄,带兵打仗战略方面比我等强上百倍,皇上也深知遇事当速决,尤其是两军对垒之战,容不得半点失误,否则会导致全军覆没,到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黄巢先是颔首,接着扫视一圈群臣道:“赵侍中,冠军将军,你们有何意见?也不妨说说吧。”

黄巢见赵章与葛从周二人自从与自己闹过口角后,就再也没在朝堂之上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今日既然大家坦诚已对,不禁忍不住和蔼的征求一下这两位弟兄的意见。

二人自从自己忠言直谏却险些送命之后,从此沉默起来,一方面不想因此而丢掉性命,一方面都在为黄巢对待自己的言行而深感心寒,即使此时二人心中千言万语,却都不愿再多言。

可黄巢毕竟是大哥,是当今的皇上,此时即以问到二人,便跨出班列,抱拳齐声道:“微臣赞同怀化将军与太尉大人的意见。”

随后便静立不再多言。

黄巢听闻颔首沉思起来,片刻后道:“好,那就按照怀化将军与太尉大人的意见……。”

“皇上……且慢……请吾皇勿将自己陷入水深火热进退两难之中,我大齐此时攻击巴蜀,属实只是有害无利之为,国库空虚而军费不足,如若此时冒险攻击巴蜀,怕是后方空虚,岂不是给联兵而来的各地节度使留下了最好的攻城之机,到那时皇上再想调兵遣将,怕是早就为时已晚,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还没等黄巢的话说完,孟楷便抢先拦住黄巢的话,一堆重复的理由,仍是在坚持着他自己的意见。

“嗯,辅国将军此话也不无道理,反而的确道出了我大齐此时不足的事实。”黄巢又是颔首,心中掂量着几人不同的意见。

其实孟楷所言及是,大齐国之初建,前朝本就国库被唐僖宗挥霍而空,黄巢除了守着一个皇上的头衔和这长安城外,几乎也没沾到什么便宜;

如若此时发兵围剿巴蜀,怕是财力难以支付,而且六十余万大军,分散驻守各地后,眼下黄巢长安城内大军只剩半数,再想调兵遣将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若围剿巴蜀,长安城内就会呈现空虚,倘若那时各地节度使趁虚而攻,黄巢必败,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与长安,都将再次回归到唐僖宗手里。

而朱温所言也是事实,如若不趁唐僖宗逃亡之时,各方面都处于微弱势力之时围剿,留其苟延残喘机会,怕是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都无法预料。

黄巢思前想后,头疼不已,陷入了进退两难之路。

朱温眼见黄巢拧眉沉思,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自己也感到为难,巴蜀不缴,他日必定是大齐最大的祸患,即使此时唐僖宗逃往巴蜀,可诏书已下,各地节度使亦是蠢蠢欲动,若不赶紧杀了唐僖宗以示威,恐怕各节度使很快就会联兵攻向长安而来。

黄巢犹豫片刻,抬头注视着群臣,坚毅的道:“现如今我军立足未稳,民心未抚,想那些节度使亦都是奸狡之辈,窥视之物野心之势促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而如若他们只是表面上效忠唐室,那么唐僖宗下诏,他们也要再三考虑,不会很快联合进剿长安,这不足为惧;

此时若是要远征,我军不但缺乏兵力调度,军粮兵器都有所不足,想那巴蜀之地,路遥道险,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军如前往围剿,若能速战倒好,可一旦遇到阻碍,陷于天险,那么军队补给不足,到时该如何是好?

再有,我军大举调动,中原地带实力骤然下降,若然各地节度使真是起兵袭击,这该如何是好?

这些不可不防之事都是问题矛盾所在,纠结一处,便实难征讨出战啊!”

黄巢摆出种种原因,否定了征讨巴蜀的提议,朱温见黄巢毫无围剿之意,摇头暗忖道:“黄巢啊黄巢,想你英勇一世,此时却这般的畏首畏尾,兵贵神速,千里追击正好杀唐僖宗等人一个措手不及,擒贼先擒王,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而且毫无利处,后患无穷,此时你却拿抚慰民心来当借口,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眼下我大齐还是以充盈国库、征兵缴粮、筹备兵器之类为主,在这些最基础的事宜全部准备妥当之后,再谈征讨事宜。”黄巢下了决定,像似一个守财奴的决断,只进不出,草莽之为时刻伴随在这土皇帝身上。

朱温见黄巢已断然决定暂不围剿,心里十分的失落,黯然道:“既然吾皇此意已决,那么请容下臣一奏,咱们在做这些储备的同时,可否同时整顿军纪,抚恤民心呢?”

“可以,这也正是朕眼下要做的事情。”黄巢口上应承的倒是十分快,可朱温等人各个面面相觑,等了良久还不见黄巢下令,由谁负责此事。

朱温又上前一步,抱拳道:“皇上,巴蜀不缴,地方势力不除,先把长安城周边的唐军剿灭吧,这样对我军防御也轻松一些,而且也是早晚都必须除掉的祸患。”

“好,这件事,就由怀化将军为先锋,即日带兵围剿,都在长安城周边,想必粮草辎重都不用负担很大,将军你全权负责此事。”黄巢不但接受了这个意见,而且下令很快,另朱温十分诧异。

“还有其他事情吗?如若没有了,众位爱卿,退朝。”黄巢一边说着,一边若有所思的不时的看向自己身旁。

朱温见黄巢态度前后之转变如此之大,正感疑惑之时,顺着黄巢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内宫中的小宦官,正躲在一旁,朝着黄巢比划着,朱温不禁失望至极,不用想,肯定是哪位嫔妃差人来报了吧。

众人各怀心思的退出金銮殿,尚让缓步而行,与朱温并肩之时,互望一眼,无奈的摇头哭笑,朱温也报以一个同样的表情,无力到无言相对之时,英雄之间也只能一声长叹,随即便都纷纷朝着各自府邸而去。

接连数日,齐军更加明目张胆的以筹备军资为由,大肆在长安城内进行及其凶猛的掠夺,黄巢又一次的失言,并没有如他所言,抚恤民心、整顿军纪。

由于黄巢的军队组织松散,而且起兵时黄巢也对属下多有许诺,但在黄巢建立政权后,无法满足众多贪多无厌的部属,造成了手下的混乱,此时已不单单是整顿军纪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整个长安城内,凄惨无比,此时黄巢齐军已不再分什么是否豪门富户,见财就抢,见女人就夺,稍有抗拒举刀便杀,而黄巢已无法也没心思去禁止,因为他全然的被后宫的美人与嘴甜如蜜的宦官们俘虏了,沉浸在虚浮的云里雾里而无法自制。

朱温带兵清理长安城附近的唐军,屡屡获胜,并成功的招降了唐下周节度使诸葛爽,而这个美差比搜刮百姓获利还大,可却让朱温丝毫没有动摇,所获利润全部如实的上缴国库,而他自己,只为了当初向黄巢许下保他为万人之上的皇帝的那份承诺,求一份心安。

几番转战,剿灭长安城附近州镇唐军万余,并有部分归降于大齐,而黄巢倒是略显大方,朱温缴获的金银珠宝全部收入国库,俘虏全部交给了朱温统率,此时朱温已是佣兵近二十万,除去部分兵力分散外围驻守几个归属于自己管辖的州镇外,留在长安城内的兵力足有十万余人是属于朱温的人马。

※※※※※※※※※※※※※※※※※※※※※※※※※※※※

漫天雪花飘飘洒洒,不觉中,年关到了,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内百姓都紧闭门户,毫无一点声息,更别提什么喜庆之色。

朱温围剿周边唐军获胜返回长安城时,便见长安城一片萧条,慢慢放马前行,眼见如此心酸的景色,知晓黄巢并未向他自己所言去安抚百姓,朱温心中甚是难过。

自从朱温随黄巢进了长安城,有了自己的府邸后,出征之时便将惠儿留在家里,几个丫鬟,几个下人,和一些朱温的贴身侍卫留守府邸之中。

而惠儿最近的家人,便是曾经跟随自己父亲的老管家,还有自己的贴身丫鬟小翠了,惠儿寂寥时,也就只能对着窗棂发呆,或是由翠儿陪伴,在花园里散步。

这日午后,惠儿正在园中对着几枝腊梅发呆,忽闻府外小有喧闹,惠儿知道那熟悉的声音,是办年货的管家回来了,没作理会,可小翠却按捺不住,眼珠儿“咕噜噜”一转,机灵的道:“夫人,让翠儿安排车马,陪夫人出去走走吧,明天就是大年夜了,想必街上一定热闹非凡。”

正在发呆的惠儿,听闻小翠的话,转头微微一笑道:“不可,将军出征未归,府邸不可无主,我一个妇道人家,怎能随意上街走动,被人看到说了闲话岂不是给将军添乱。”

“哪儿有那么严重,夫人自从来到这京城,还未出去逛过,您就别整天对着这些死物出神了,将军肯定不日便归,走吧,我这就去安排车马。”翠儿急不可耐的边说边往后院走去。

翠儿心知夫人一是自己闲来无聊,一是在担心将军,即使将军所去之地就在这长安城附近,可惠儿仍旧是无法安心,所以小翠决定,倘若将军无法回来过年三十,自己一定要让夫人过的快乐些。

惠儿实在拗不过小翠,再三说不可出去,最后还是被小翠强拉硬拽的拉上车,无奈的跟着小翠,在侍卫的保护下,前往长安城最繁华的大街。

曾经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繁华大街上,此时十分惨淡,稍有几个商户,变卖的也都是一些自家制作的一些手工艺品,窗花、风车、**葫芦、驴打滚、猫耳朵之类的小物,偶有一些鸡鱼肉蛋之类的食品,也都是自己圈养,而舍不得己用,拿出来卖了换些绢帛,留着日后应急之需。

耐不住小翠的玩兴大发,惠儿被小翠拉着下了车,俩人挽手步行,小翠从小就在惠儿身边伺候,俩人年岁相差不多,又是情同姐妹的感情,此时二人并肩走在街上,如若不是穿着有异,只当是真正的姐妹,还真看不出来是主仆关系。

几个便装的侍卫紧紧相随,他们都知道将军是何等的在意夫人,这街上再是萧条,也多多少少人来人往,夫人若是在此有个闪失,将军知晓了还不让他们以命相抵,所以几人丝毫不敢疏忽,眼神不眨的定定围着惠儿与小翠。

小翠也是第一次逛这长安街,看着这些属于长安城内的新奇玩意大呼小叫着,不停的指着各种没见过的东西给惠儿看,惠儿虽是富户之女,可也没见过这民俗的物品,看的一时入了神。

小翠见阳光在头顶缓慢的移开,连忙帮助惠儿紧了紧身上紫缎披风,转头又兴高采烈的跑开。

“小翠……你去哪里?快回来……”惠儿见小翠闪身离去,一转眼人影恍惚,便急着喊着。

惠儿正欲跟上去追小翠,却见小翠转身又跑了回来,手里多了两串圆溜溜的**葫芦,笑着递给惠儿一个,道:“夫人,尝尝这个吧,长安城内的特色,刚做好的**葫芦!”

若是平日在府内,惠儿定会接来尝尝,可这大街上,她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怎好当着人面前吃东西呢,便道:“我不要,你吃吧……”

正在这时,只见一个三四岁年纪的小女孩儿,脚步蹒跚的走道二人面前,一件薄薄的夹袄,几片棉絮露在外面,此时正仰着那张冻得皱巴巴的小脸,可怜巴巴的望着小翠举在手中的**葫芦,喉部不停的干咽着。

惠儿低头看了一眼小女孩,再抬头看看小翠,二人又不约而同的看向小女孩,惠儿知道了小女孩的用意,下一刻,微笑的道:“小翠,给她吧,瞧她的样子,肯定是饿极了,也不知道家里大人去哪儿了,这么小的孩子,怎可以让她一个人在街上走动呢。”

小翠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葫芦,最后非常大方的挑了一个上面果子很小的那串递给了小女孩,惠儿见状不禁笑道:“你啊,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抢吃的,真没出息。”

“她那么小,大的吃不完的……”小翠见自己心思被夫人识破,红着脸辩解着。

小女孩踮起脚,一把将小翠手中的**葫芦抓在自己的小手里,一边慢慢的挪动着脚步,一边张大她那小小的嘴巴,大口的吞食起来,惠儿和小翠见了不禁呆了,这孩子几天没吃东西了?怎这般狼狈?

正在这时,只听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粗暴的吼声响起:“你个不争气的东西!有了吃的也不知道拿回去,竟然自己吃独食!看我不拔了你的皮!”

随着爆骂声,紧接着便是“劈里啪啦”的拳脚相加,惠儿见了连忙上前一把拉过小女孩,怒视着面前这个个子不高、清瘦无比的男人道:“这么小的孩子,哪能经得住你这般捶打!”

“是啊是啊,没见过你这样做爹的!真够狠毒的!”小翠紧随其后的冲了上来,用身体挡在了惠儿和小女孩的面前,冲着男人怒吼着。

男人眼见两个女人干涉了自己管教自己孩子,先是眼睛一瞪,下一刻却贼溜溜的朝着惠儿与小翠身上瞄着,忽又换作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脸色道:“两位夫人有所不知,小的家乡闹饥荒,早已家徒四壁,本想一路寻亲,可却没得寻到,便想着来这长安城找个事做,可还没到这,途中孩子她娘就一病不起,我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才支撑到了长安,却见又是这般不景气,如今孩子她娘已是病入膏肓,小的兜比脸还干净,实在无能力去请郎中,便掂量着将我们唯一剩下的“值钱物”卖掉,换些绢帛给孩子她娘治病。”

男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面前的小女孩。

“什么?卖孩子……”惠儿和小翠闻言齐声惊叹,同时凝视着眼前的男人,这么小的孩子,亲生父亲却舍得卖了换钱?你到底还是不是她的亲父?

随着惠儿和小翠的惊叫,周遭路过的人渐渐围拢而来,但凡走近一瞧是这种事情,又都不以为然的闪开了,在这个慌乱的人吃人的年代,谁会在意这种事情,能卖了换钱倒还是好事呢,只怕是卖不出去,生个女孩儿,只能任命的算是赔钱货了。

两个穿着稍显富贵的肥婆,在惠儿身边擦肩而过时一边笑着一边嘀咕着:“这么小的女孩能做什么,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水的,买回去也是养个白食……”

“可不是吗,就算是洗吧干净了,面孔俊秀些,让他做个侍寝的丫头,这年纪也还不到**的时候啊,废物一个……”另一个嬉笑着道。

“对了,前日咱们将军带回去那个什么血统来着的女人,你瞧见没有?听说将军只招了她一夜,便送给了手下,好像是说,初夜没见红……”

“哈哈哈……”

两个女人一边说着,笑着,一边渐渐走远,从她们的说笑中断定是哪个将军府中的下人,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的八婆。

惠儿听闻这些话,小脸不禁由红变青,小翠在旁见了忙喝道:“还不带着你的女儿离开!少在这儿丢人现眼的!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父亲!”

男人见眼前这看似和蔼的两个女人,脸色骤变,连忙一把拉住小女孩,满脸堆笑,点头哈腰的道:“好好好……”

一边说着一边还在小女孩的身上踢了一脚,道:“你等着回去我怎么教训你!不值钱的东西……!”

小女孩被男人踢的一个脚步不稳滚倒在地上,但是小女孩却没有哭,当她慢慢的从地上爬起后,回头看了一眼惠儿和小翠,转头跟着男人身后走着。

惠儿怔怔的望着小女孩,那么小的孩子,泪拼命的含在眼圈,却能强忍着不落下,那副可怜样,让惠儿十分的揪心。

“慢着……”忽然,惠儿朝着远去的父女身影叫道。

男人驻足回头看着惠儿,眼中满是疑惑。

惠儿站着没动,沉着的开口道:“这女孩你要卖多少钱?我买了”

“什么?……”不但男人一愣,小翠也是一愣,紧接着惊呼道:“夫人……这么小的孩子,您买回去做什么?她干不动活的……”

男人此刻脸上笑开了花,赶紧拉着小女孩小跑到惠儿面前,先是一番拜菩萨般的赞美的好话,接着说出了小女孩的价钱。

小翠还在阻止着,惠儿微笑着对翠儿道:“这么可怜的孩子,带回去吧,咱们现在条件也不差她一口饭,小翠,付钱吧,我决定了。”

“夫人……”小翠还欲阻止。

正在这时,远处尘烟四起,阵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队齐军急速行来,小翠连忙拉着惠儿往路旁躲闪,队伍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已近,那匹雪白的白马映入惠儿眼帘时,惠儿不禁甜甜的笑了起来。

“小翠,是将军,将军回来了……”惠儿抬手指给小翠看,同时迎着白马驰来的方向奔了过去。

马上的朱温心急的想着大年夜定要回府去同惠儿一起过,没有在意周遭情况,忽见一个瘦弱的身影朝着自己迎来,心中一怔,急忙的拉住马缰,白马一声长嘶。

朱温刚要怒责,可仔细一瞧眼前出现的人,竟然是惠儿,他连忙下马,一把将惠儿拥在怀里,一边惊慌的责骂道:“惠儿,你怎么跑上街来了?你怎么可以朝着战马扑来,你知不知道这样有多危险?如果我停慢了马,或是一时没注意,伤到你怎么办?或是这马上坐着的人不是我,谁会理会你……”

惠儿抬起细白的柔荑,放在朱温的口边,阻止了朱温宠溺的责骂,甜美的笑荡漾在她那粉白的小脸上。

“三哥……惠儿好想你……”惠儿压低声音,在朱温的耳旁悄声的说着,俊美的小脸害羞的微红起来。

朱温一见惠儿小脸发红,还当是惠儿在外时间久了,被冻得发红,连忙一把将她抱起,放在马背上,随后自己翻身上马,刚要纵马回府,惠儿忽然瞥见那个小女孩还在仰着小脸,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连忙道:“三哥等等……小翠……付钱,将小女孩带回府去。”

朱温顺着惠儿的眼神转头望去,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听那男人忽然惊喜的大叫道:“三弟……!是你……三弟!我终于找到你了……!”

众人闻言均都愣在原地,先是面面相觑,随之眼神“唰”的一下,齐刷刷的望向了朱温。

---------------------------------

PS:呃。。。。。。今日更新晚了,本是想码到八千字,可是时间来不及了,七千六百字吧。少赚了一章更新票,呃。。。。。。诸位晚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