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一章我没有看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萌还没有出来。沈问在她进去的时候就已经给她父母打通电话了。走廊上过往的美女很多,闲着也是闲着,沈问的眼睛就像盯艺术品一样,对过往的女人目不转睛,专注她们身上最诱人的不同部位,大胸、大腿、大臀细腰、细肢、秀发、秀色。

沈问最喜欢大胸大的,见到这种类型,下半身就异常活泛,极尽所能地享受瞬间的感官之美,这些美女身高胸大,体态漂亮,穿着性感,无疑就是一种诱惑。

沈问正入神,一个中年女人冲冲站到沈问面前。沈问认出是林萌的妈妈的刹那,眼睛条件反射的扫过她的胸部。女人一到中年,胸部自然就会下垂,萎缩,像个泄了气的气球,无论如何穿衣打扮,都激不起身上的波澜,然而林萌的妈妈大胸醉人,风韵犹存。沈问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幸好一个电话打到沈问手机上,沈问边掏手机准备接听边朝林萌的妈妈点点头,才避免了一场尴尬。

电话是大老板高劲道打来的。高劲道亲自打电话通知沈问,下个月参加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夏季股东代表大会。一阵寒喧过后,高劲道竟然就在电话里和沈问交流思想,谈对国企有什么看法,对公司有什么看法。

沈问的心就有点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高总啊,你亲自打电话让我参加股东大会,是给我面子,当然我也会考虑给你面子,但是你在电话上同我谈看法,你想让我说什么?我虽然是个老师,并不是生活在半空,脱离世俗,所以对企业还是有耳闻目睹。但我并不关心。即使我现在是你的股东,那也是成思民给我的大便宜!

只是我还没有为答应他的事做出成绩,心里有愧于这个股东。我看法大大的有,但我怎么对你说呢?

沈问之前听说过“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是强盗企业”。那么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强盗企业是怎样成长壮大的?沈问也听说过。“民族商场”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充着是C市最大的国有又有政府背景的商业企业,在市场上横冲直撞,谁都阻止不住。

一个个私人企业,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看上了,就立马要收购。私人企业无路可逃,只得缴械投降,不投降就闹得你破产,曾一度C市很多民营企业家望着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的摩天大楼,感到很悲观。

C市第一位硕士毕业的创业者,做的是高科技,多年筚路蓝缕,打下一片蓝天。终于有一天,他的大客户——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副总高劲道跨进他的公司大门,高劲道受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前往收购他的公司,否则中止合同。

面对自己含辛茹苦,刚刚走上发展轨道的公司,他想来想去他,想了整整一个星期,最后只得“叛变投诚”,做了商场高管,最终心高气傲的他完全不能适应国企环境,后来一家人移民去了加国。

国企体制并不适合有个性的创造型人才的发育和成长,某种程度上也不需要创造型人才的发育和成长。民族商场仅凭国有又有政府背景的行政垄断地位肥得流油,只愁钱不知往哪里花,哪里需要什么人才?

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求贤若渴和灵活机制,简直是天壤之别。民族商场落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僵化的体制,把财富和人才*出国门。人才在非竞争性的垄断中不值一钱,值钱的是关系。不论是垄断的“条条”,还是政府管理的“块块”,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一点,后来高劲道当了总经理终于得到了改观。

民族商场现有47亿元的现金资产,并且按现在的速度,每年将增加8亿元,现金资产已足以轻松地吞并市内市价总值最大的公司,但如何处理却成为一个难题。

民族商场现在既没有合适的收购对象,国有企业的属性也使得股份回购困难重重,最合适的选择可能就是为市内的增长投资。

民族商场可以选择进行大型收购,但问题在于既没有合适的对象也没有足够的经验,除了在南亚的一宗小型收购,民族商场绝少踏出国门。欧洲的运营商现在看起来便宜,但工会的力量却是个障碍,而且审查也会让民族商场望而却步。

民族商场曾试图收购TW一家供应商的股份,因受到当地政方面的抵制而作罢。

民族商场金融资产重组,股份回购。但民族商场的国有控股属性又是个问题。国有企业一般会将资金存储起来而不愿分给小股东。如果国家不参与回购,其所持的75%股份只会持续增长。一个折中的办法是提高股息支付率,把现在占总收入的4%提高到60%。

一边是销售额在000万元以下、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企业主们对于未来有比前年金融危机时更悲观的看法。

一边则是国有行政垄断企业被钱烧得发慌,好不容易遇到市场上一块肥肉,换上谁来当决策人,都要千方百计将它吃到嘴里才罢休。

民族商场并非天生就是强盗,而是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优惠让其变成了吞噬一切的饿鬼。

不论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论国企民企,只要赚钱就是好企业。问题在于,事实证明:垄断国企是FB低效的温床。靠垄断地位以质次价高攫取巨额利润,喝的是消费者的血,给国家贡献出来的是草;而民企吃的是草,给国家和消费者贡献出来的是奶和血。

C市民营经济已占GDP总量66%;税收率71%;而就业人口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表面上是10%的国企就业人员创造了%的社会价值,事实上则是10%的国企就业人员“私享”了%的社会公共财富。

电价是西方的十倍,网费是韩国的10多倍,水、电、煤气、石油等等的质次价高,更不在话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垄断和占有地位,并非真正凭自身本领,而是凭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国企的很多土地是划拨的,民企的却要租用或购买;金融机构基本上成了国企的提款机,民营企业却只能去借高利贷;国企亏损了,有国家买单,实际上是全社会通胀全民买单,民企破产或者高利贷资金链断了,老板自己去跳楼。

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触角伸到了食品这个竞争性最强领域的角角落落,葡萄酒、马蹄酒、奶类、巧克力、芝麻糖,茶叶、饮料、保健品、方便面、火腿肠,遍地与民企争利。

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钱多得参与放高利贷……

相面电话那边的高劲道,沈问只想说:“我要是你高劲道,就不这么做,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企业公平竞争,让民生休养生息。”

然而,沈问只是嘿嘿笑着说:“我能有什么看法,我没有看法。嘿嘿……”(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