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蓝色水母021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戏团的到来吸引了很多从乡下来赶集的人。

小贩很会抢抓商机,他们穿梭在人群中兜售着各种商品。

小孩子更是找到了过节的感觉,在场外追逐嬉闹。场边上,一个捏面摊子围着几个小孩子,手里抓着钞票等待着自己喜爱的面人。

万芳穿过熙攘的人群,在捏面摊旁边站住,远远地望着场上的马戏表演。这儿虽然不是最佳的视角,却不容易让人注意,主要是方便观察场内场外。

马戏表演纷陈杂出,抢占了市场的喧嚣,为这座原本单调的海岛添加着欢乐。

岛上的文化生活除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十月间会有三五天,或十来天的潮剧相继演出,让岛民可以饱尝文化大餐外,今天的马戏表演无疑是意外的收获。

海岛缺乏文化,这与岛上祖先最早来到这儿居住无关,和其后辈们的努力却是分不开,以及爱好使然相关联。唯一让这里的岛民自豪的是,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大学士,也就是明朝的黄道周先生。自这位黄姓先人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人能让这海岛上的居民思念百年。我想这得益于海岛远离大陆,远离了尘嚣。人类贪婪的战火未曾燃烧到这里,就连近代的多次文明运动也未曾在海岛上空炸响。这儿的叙述,不关联文章最后将会触及的保卫战。

几百年的潮起潮落,培养了岛民无有扰患的生活习性,缺少抗争精神的性格,不懂创意的生活,不思创新的惰性。为了海岛能换来一个平平淡淡,波澜壮阔,但却少有激情的年岁,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把青春和生命放在峰谷浪尖上,为后人讲述着祖先遗落在这里的理由。

万芳到集市来似乎没有目的,也看不出她在此有什么不同。就像是岛上的村姑,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来的稀奇。

猴子李笑南上场了,他的表演让万芳悉数全收。没有因此和猴子对上眼,毕竟两者相距有一定的距离。

几位孩童追逐着往捏面摊跑来,七嘴八舌,闹哄着买下各自喜欢的面人。

“我要这个。”

“这猪八戒好看。”

“我要仙桃的。”

“这猴子是我先要的。”

这些孩童看来都是熟客,他们一到捏面摊,就直接将钞票放在捏面台的钱匣子里,拿走自己喜欢的面人,或等待重新捏作。

孩童买到面人后,就会蹦蹦跳跳地往表演场地跑去,继续观看马戏表演。捏面人像是个哑巴,任凭孩童叽叽喳喳地讲着,始终没有发言,只顾抿着嘴儿埋着脸儿捏着面人儿。待捏好一个,这才抬起头将面人递给孩子,或者插在一根钻了许多小孔的横木上,保持横木上有一溜七八个面人,在那儿招徕着孩子的眼球。有喜爱现捏的,也就是图个新鲜的,就会围着面摊,吵闹着等待捏面师傅捏好即夺过去,丢下钱欢喜地跑开。这样总会引来,其他孩童一片片妒忌的目光。又有三俩位孩童追逐着奔过来,其中一位**岁模样,理了个瓜瓢样发型的男孩,在经过万芳身边时,稍稍停了下,抬头看了万芳一眼。没待万芳问话,男孩将一团纸条塞入万芳手里。这一过程发生得这么自然,如果不是近距离是根本看不到这一幕。

待男孩融入人群后。万芳展开纸条快速瞄了一眼,这一瞄脸上刹时浮起惊诧,眼睛迅速抛往广场上的人群,搜寻着每一张面孔……

不远处的马戏团表演,在一阵阵喧闹中重复着,赚足了岛民的眼球。(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