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可为龙者,唯汉高魏武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延郎也感到不知所措,他没法相信那个直爽的江湖汉子,背地里居然是一个“食人之子”的恶魔,他不知道人性两面的差异为何如此的大,面对表姐无助的啜泣,杨延郎甚至忘记了给她一个拥抱。

在场唯一自始自终表情都没变的,恐怕就是古之恶来——司马炜了,这家伙怕是常年生活在丛林,与野兽搏斗,经历多了生死,加上与外人缺乏交流,以致遇到任何情况都是面不改色,时刻以杨延郎的安危为重。

“义妹,你别哭啊,现在,现在,就算看到这些,也不能证明就是麻伯指使这陶榔儿干的这等丧尽天良的事啊!”虬髯客并不傻,但他不认红拂哭得那么伤心,故意装傻道。

“不,仲坚,你别说了,我知道,我都知道了。”红拂并不理虬髯客的劝解,仍自顾哭泣道。

“啪啪啪!”忽然一道鼓掌声由远及近,一双碧眼迎着火光,径直向众人走来。

“王世充,你怎么在这!”虬髯客见此,本能的站起来,护卫在红拂身前,大声喝道。

王世充罢了罢手,绿眼直视杨延郎道:“本监对你们两个小娃娃兴趣不大,但对杨延郎,可是在意得很呢,我们,是一类人。”

王世充也不待杨延郎回嘴,径直道:“我来帮你们分析一下这宗有趣的案件吧。你们一定知道,这两个月来,附近村庄接连发生小孩被盗事件,而麻督护又恰恰唯独在陶家祖坟这,违反施工原图,饶了一个大弯,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令人怀疑的事情。”

“当然,凭这个还不足以定麻叔谋的罪。虽然现在,大部分证物都被来大将军给拿走了,但这并不妨碍本案的侦破。首先,看这个密室的构造和整体结构,显然这不是即兴短时间内就能造成的,而是陶榔儿很早之前就弄好的一间密室,而这密室就在其祖坟底下,不可谓不隐瞒。可偏偏事不凑巧,大运河修建的路程,正好必经他家祖坟,而他家祖坟被迫改迁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祖坟可以迁走,但这间密室的秘密却不容易带走。”

“秘密是什么呢?为何见不得光?想必诸位看到了很多女人用的、破碎的衣物,加上刑具上的血迹和房间里一股难言的味道,不难想象,这陶榔儿是有怪癖的人,喜欢玩一些诸如皮鞭滴蜡烛、SM之类的把戏。至于这些女人从何而来,是不是合法渠道来的,这并不重要。你们可以想象,在这充满着戾气的坟墓下,有着一座阴森的密室,密室里隐藏着陶榔儿不可告人,也耻于让人知道的,他个人的一些特殊的嗜好。桀桀,我都能想象,陶榔儿这五尺身板,贼眉鼠眼的家伙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肆意折磨女人,发泄他的**,这是一幅多么奇妙的画面啊!”

“桀桀,回到正题。陶榔儿为了不让自己的丑陋行径为他人所知,那么其贿赂开河督护麻叔谋的动机就成立了。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凭什么就断定一定是麻叔谋与陶榔儿同流合污,不是我王世充陷害,或者是其他世家所为呢?其实很简单,我王世充不过是江都丞、江都宫监,我只负责运河的顺利实施,具体规划可轮不到我管,我要联合陶榔儿陷害麻叔谋,得利的是我,陶榔儿自己却会掉脑袋,这可是个赔本的买卖。至于世家们,就更不可能了,他们即使想阻止,也不会用这么愚蠢的方法。”

“现在来护儿大将军肯定掌握了麻叔谋食人之子的铁证,如果你们还不死心,倒是可以去来大将军那坐坐,不过,我可不敢保证,来大将军会请你们进去。桀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你们看到的麻叔谋不过是他愿意让你们看到的样子,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住着一个魔鬼,只是有的人把它紧紧的锁在心牢里,而有的人却是经不住诱惑,把它放出来罢了。桀桀!”王世充说到这,忽然不自然的冷笑起来,夹杂着阴险、狡诈、悲凉、极端等等负面情绪。

王世充绿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杨延郎,勾了勾嘴道:“年轻人,生活教会了我们以面具示人,可他却嘲笑我们的虚伪。我们都没错,生活在这谎言居多的世界,渐渐的,我们都开始迷失了自己,挣扎着,徘徊着,不知道该怎样让自己不被虚伪淹没,可是却也不知道怎样去找回从前的自己。后来的我们开始懂得,这个世界最虚伪的莫过于人心,爱情也好,友情也罢,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

“于是,我们开始有了心计,开始变得凉薄,骗老师,骗朋友,骗同僚,骗自己......最终我们要骗天下,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没有人能看透我们,你所看到的,不过是我千百面中的一面,它可以是伪装,也可以是深情,甚至两者都不是。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你要时刻保持清醒,你要忍痛失去很多,你要时常抑制自己的感情,甚至你会变到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但你不得不这样走下去,因为前进还有望登顶,脚后就是万丈深渊。”

“延郎可知龙之变化否?”王世充目光炯炯地盯着杨延郎道。

杨延郎此刻被王世充说的略有些混乱,但却深有感悟,于是抱拳恭身道:“愿闻其详!”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而从古至今,依世充之所见,可为龙者,唯汉高魏武耳!”王世充侃侃而谈道。

“汉高原本为布衣,乃沛县一混混耳!然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何也?驭人之术加以其非凡之气度耳。韩信曾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其面对危险曾抛妻弃子,推堕孝惠、鲁元车下,如是者三,而过后仍待之如初;面对项藉的威胁,能坦然笑言: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如此之人情世故及非凡气度,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魏武其人,许劭评价得很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道出了其君临天下的霸气;一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道出了其对天下社稷、黎民百姓的贡献;一句吾梦中好杀人,然后又曰:何人杀吾近侍?尽显其奸雄本色;一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一个枭雄内心最纯粹的想法。故本监时常感叹,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一朝见井纵九死以何辞!”(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