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抵近侦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哭了怎么啦!她有什么好委屈的,她还有理啦。他们总部提供的什么狗屁情报,这种情报要死人的你不知道吗!还有,哨兵怎么回事,这么大的雾为什么不报告!当班哨兵是谁?”阿华的火气好像越来越大。

思提克岛位于目标的东北4海里,是个80多平方公里的独立小岛,中间隔着一道不算太宽的海峡,是个比较理想的行动集结地。

阿华登岛后着实有些意外——虽然卫星照片早已显示这个岛是个完全荒芜、没有人烟的荒岛,但在国内待惯了的人哪里见过没有人的地方?这里,甚至比西部无人区还荒凉。

参加行动的人员分成两组,A、B、C组和情报组的大部分成员分乘各种交通工具,最后集中到了目标以南0公里的一处山涧,也是无人区。那里早早地有一个“地质勘探”营地正在等着他们。

从开曼运武器的游艇直接登陆了思提克岛,并且已经搭建了一个不错的临时营地。惠子身为联络员,带着负责通信的一个情报员与阿华一起抵达了集结地,行动开始后将负责驾驶游艇作为撤离工具于目标区接应。

游艇已经运回了第二批物资,发电机、油料、防爆服、无人机以及侦察器材和通讯终端。

“我们的营地伪装得不错,你看,卫星照片上很难发现这里新建了个营地。”惠子拿着最新的卫星照片,试图缓解一点阿华的情绪。夜视仪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几天来,阿华一直显得心事重重。

王超的攻击组已经穿上了全套的装备,正在进行体能训练。5个全身防爆服的士兵手持真正的AK47步枪,怎么看,都像《使命召唤》里的老怪。轻装士兵也不轻松,王超专门安排了一个训练科目:帮“老怪”站起来。没错,就这么简单。

模拟训练中,阿华发现重装士兵唯一的弱点是手和脚。手的移动较快,所以问题不大,但由于身体负重,脚步就显得非常笨拙,阿华用气枪轻易就能击中“每一只脚”。

于是王超要求重装士兵在与敌正面对射时,尽量采用双膝跪地的方式射击或者移动,把脚藏在身后;但这样一来,站起来的时候,动作很不顺畅,轻装士兵此时必须提供协助。

别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由于轻装士兵的身体高度必须始终低于重装士兵,同时还要负责观察、射击、换枪。在半蹲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工作,真的不轻松。

阿华没接惠子的话题,远远地看着王超他们训练。

“无人机装好了,什么时候开始侦察?”老张手里举着无人机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绿队的操作员。

无人机是从国内派专人送过来的,比小白设计的无人机要小一号,配有三个高清镜头,并且可以进行红外或者微光拍摄,人工遥控,可控距离50公里;升限500米,续航.5小时。

阿华看了看表。

“开始吧,现在过去时间应该差不多,尽可能保持隐蔽。”

老张和操作员带着飞机向游艇走去。

计划是这样的,无人机进行抵近侦察,周期是两天,共6次。每天早晨5:0从东南方向起飞,拍摄目标正面;傍晚18:40从西南方向起飞,拍摄目标背面;此外,还有两次夜间的红外侦察。

由于操作距离的原因,起飞和回收都要开船出海,到达指定位置后才能放飞。

白天侦察的时间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在日出和日落的两个时间段内,无人机都可以顺着日照起飞并拍摄,而目标内的哨兵因为是“逆光”,所以很难发现无人机。

夕阳西下的时候,无人机传回了目标背面的影像。

夕阳中,灰色的英式城堡和黑色的悬崖被夕阳映得火红。海浪很大,拍打着嶙峋的怪石,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持续了千万年,却永无休止的较量。悬崖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石坑,海水退却后形成无数大小不一的瀑布,有些瀑布转瞬即逝,有一些,则无尽地流淌着,坚持到下一次巨浪的填补。

镜头转向古堡。花岗岩拼接处,粗糙的条纹显示出建材的粗狂;斑驳的石面有的有一些青苔,有的残存着几根枯萎的藤蔓;高大对开的落地窗挽留着最后一抹阳光,室内的景象隐约可见。

根据设计好的航线,无人机折返了一次,将镜头指向了屋顶。屋顶的女儿墙被设计成城垛状,形成了无数射击孔;中间部位巨大的塔尖型凸起开着一扇门,那是通往楼下的楼梯间。

屋顶有4个身着战术背心的警卫,都挎着M4卡宾枪;其中个聚在西南角好像正在聊天,正南方向有一个,不时举起望远镜看看远处;南北各有一个固定支架的高倍天文望远镜;两个锅底像是卫星天线,还有一个不停转动的肯定是对空警戒雷达了;东西两侧城垛上各斜靠着一具“标枪”发射具……

“0号,图像是否清晰?”对讲机里传来老张的声音,但信号经过编码,音质已经变了。

“图像很清晰,航线完成,建议撤离。在安全区等待夜间侦察。”

“收到。”

老张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拆解下照相机的内存,机体记录的高清照片比传回的影像分辨率要高得多。

不出所料,崖壁水面以上装有8个摄像头,包括探头和连接线伪装得都很好,基本涂成与岩石相近的颜色,有的外形就是块凸出的攀岩抓手,绿队估计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应该还有无法分别的。目标背面的影像第一次展示在众人面前,由于光线好,照片甚至展示出0%的室内建筑特点,还有4个警卫的样子也清晰可见。屋顶的状态与卫星照片相近,但角度的变化发现多出一具“标枪”。

“机降场地的坡度有些大,山猫可能要斜着着陆。”通过不同角度参照物的对比,老张首先发现了问题。

“嗯,往后靠,重装的如果都从左侧舱门下来,太耽误时间了,宁可徒步走远一点,也要缩短山猫的停留时间。”

“这里楼梯转角有个40度的挑空平台,如果上面有个卫兵,我们从后门进去,头顶上顾不过来的。”王超指着从中庭落地窗透视进去的照片,颇有些担心。

“看,的确有。”阿华找到楼的透视照片,发现平台上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没有人,但好像搁了一把枪在上面。

“嗯,像是机枪……这个位置应该是封锁大门的。”王超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辨认着。

“我们接近的时候直接从空中干掉他。”老张拿着两张照片,仔细对照着。

“可以,1000米接近的时候,用M14从窗户里直接打进去。对,就这么解决,明天下午我用无人机找好角度。”

“老张,你休息吧,4点前就又要出海了。”

“行,如果今晚和明早咱们运气还这么好,一直没被发现,我看,这两次抵近就够了,剩下一天用无人机升限远距离多观察几次,就可以行动了。”

老张下午出发的时候阿华和王超还在琢磨着那些照片。

屋顶多出的一具“标枪”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原本计划使用近爆引信可以同时摧毁雷达和右侧的“标枪”,但多出来的另一具“标枪”不会傻等着挨炸。如果反击的话,迫击炮的发射阵地就很难确保继续执行后面对C组的掩护任务。

稍有经验的步兵都知道,迫击炮的炮弹是以自由落体的速度降落,而且会发出非常有特色的呼啸声。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根据炮弹的呼啸声提前判断落点,所以炸点很难追上目标。

“这么办吧,我们带来了两门炮,由小伍设定诸元。装弹手和主炮手两炮齐发,后面调整诸元由小伍操作,另一门100炮做补充射击就行,这样,楼顶算彻底无‘死角’了。小伍的操炮我有数,三发炮弹间隔1秒,同时落地我见过。100炮,.8米近空爆炸,足够覆盖这个大面积了。”由于抽了太多的烟,王超的嗓子都哑了,但话说得还是胸有成竹的。

“把副炮换个位置,这样咱们有两个阵地了。”

“也行。第一波完成以后迅速转移,副炮原地做后备。”

“我算算距离。”

经过一夜的计算,主炮摧毁屋顶阵地的炮弹数量从发调整到5发,近炸引信的高度从统一的米,调整成米、.8米、.8米、.8米、0米。副炮架设的位置也确定了,除了第一发以外,其余做补充射击。

“老张他们应该快到了,走,出去透透气,一会儿回来看电视。”阿华拍了拍王超坚持戴了一整夜的头盔。

一出帐篷,阿华和王超都傻了。

雾,满眼的大雾,能见度不足1米!

“钱惠!”阿华突然大叫了起来,转身奔向惠子的帐篷。

“你去看哨兵,然后给我盯住警戒雷达!”阿华跑边回头嘱咐着王超。

惠子是岛上唯一的女性,自然住着一个最小的帐篷。阿华也不管里面的女人穿着什么,伸手就撩开门帘,冲了进去。

“啊!”惠子突然被从梦中惊醒,睡眼朦胧地连着睡袋坐了起来,同时,右手已经够着了放在枕边的AK47。

“怎么啦?有情况?”惠子昨夜睡得也很晚,中间还替阿华差了一次岗哨,再次睡下也就刚好一小时,刚刚进入深度睡眠。

“你,你出来看看。”阿华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刚探进的半个身子停了一下,又退了出来。

估计也就穿鞋的工夫,惠子穿着迷彩服就冲了出来,手里还拎着AK。

“雾,总部的天气预报里没有提到过有这么大的雾!”惠子很快意识到阿华冲动的缘由了。

天气预报,在历来的战争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总部预报过,这个时间海面会有薄雾,能见度大约100米;这个时间是预订的撤离时间,能见度100米的雾还能凑合,但不足1米的大雾,人员集结、登船、快速撤离都不可能。

“我去问问老张那边怎么样了。”阿华压住了怒气。此时,他更担心张向东的“侦察船”——如此大雾,海上航行是极其危险的。

“我马上联络总部。”惠子一肚子委屈,但也说不出来。

“游隼,0号呼叫。”

“游……收到……”大雾干扰了信号,通话质量有些不如昨晚。

“汇报情况。”

“我们……海……0……遇见……雾,现……到指定……置。”

“是到达还是没到?请重复!”

“没到……没到,听到请重复。”

“没到。收到。”

“到达指定位置后报告,之后随机处置,不要勉强。”

“收到。到达指定位置后报告,之后随机处置,不要勉强。”通讯器里的噪音消失了,一定是随船的朴春吉调整了设备。

接下来就是难熬的等待。

惠子在帐篷的另一端,此时也放下了通讯器,无声无息地挪到了阿华这一侧。

“总部说,这种大雾是临时性的,很难预测……”惠子的声音怯怯的,好像真的是自己犯的错。

“目标位置怎么样?”阿华没理会惠子的态度,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

“目标区能见度0米……游隼的航线上和这里差不多。另外,总部,确认了游隼还在航线上,但位置落后40分钟。”惠子感觉快哭出来了。

“游隼,0号呼叫。”阿华没理会惠子,直接抓起了通讯器。

“游隼收到。”

“你目前还在航线上,但落后40分钟。收到回话。”

“游隼收到,请稍等。”

……

“0号,收到请回答。”

“0号收到。”

“游隼计算结果与你相同。”

“收到。小心。”

通话的时候,惠子已经走了出去。

“头儿,全体起床了,按预定计划进入警戒,雷达工作正常,没有发现入侵者。”王超很快回来,仍穿着防爆服,但除去了头盔。

“老张他们晚了40分钟,还好,没迷航。”

“那就好。头儿,刚才……”王超有些犹豫。

“刚才什么?说啊!”阿华觉得有些奇怪,王超说话从来不吞吞吐吐的。

“我,刚才进门的时候,看见……”

“看见什么?撞见鬼啦!”阿华的心情还没缓过来。

“我看见……钱处长……哭了……”王超边说边往后退着,好像还防备着阿华随时会踹过来一脚。

“哭了怎么啦!她有什么好委屈的,她还有理啦。他们总部提供的什么狗屁情报,这种情报要死人的你不知道吗!还有,哨兵怎么回事,这么大的雾为什么不报告!当班哨兵是谁?”阿华的火气好像越来越大。

“哨兵是鲸鱼,我问过,大雾是18分钟前突然过来的,他已经呼叫了支援小队,我们出门的时候已经加了双岗和游动哨,值班中心有记录。”王超赶紧解释着,生怕阿华把火烧到绿队头上。

正说着,惠子和助手都进来了。助手手上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军用水壶套,其实也是个饭盒。

“吃点吧,现在我们只能等。”惠子恢复了平静。

王超冲着惠子的助手一个劲递眼色,自己悄悄地往门口挪着。

“回来。去通知哨兵,雾散了第一时间报告,还有,请情报组通知山猫现场的情况,必要的话延迟到达时间。”阿华本想叫住正企图溜号的王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他给支了出去,惠子的助手也被支到了帐篷的另一端。

“你做的?”阿华接过饭盒,呼了口气,笑意立刻堆满了脸。

“嗯,趁热吃吧。”惠子平静得有点吓人。

阿华没推辞,打开盖子,一股水包蛋的香气袭来。

“你也吃。”阿华急速鲸吞了两个还有些烫的鸡蛋,把饭盒递给了惠子。

“我不饿。”惠子没接饭盒,拿起一包速溶咖啡冲了一杯。

“嗯,你……别生气,我刚才不是冲你,你知道……”

“我不生气,情报失误是我的责任,你发火可以理解。”惠子冲好了咖啡。

“我不是冲你,你们总部这样……”

“我代表总部,真的不怪你。这事别说了,今后保证不会再发生。”

阿华伸手去接咖啡,没想到惠子却端着杯子自己喝了起来,阿华的手尴尬地停在了半道。“女人啊,说什么都是假的。”

大雾差不多上午10点才散去。

因为错过了时间,无人机只能在500米的升限远远地观察,传回来的图像和卫星照片差不多。晚上带回来的照片质量还不错,借助长焦距和合适的角度,确认了正面窗户内可见的房间结构,老张根据两天的照片绘制了一个室内草图,王超如获至宝。经过大半天的调整,惠子的情绪基本恢复了正常。(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