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孝庄的玄孙乾隆皇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稍稍留意清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清朝皇帝,尤其是清初的几个皇帝,与科尔沁部的蒙古王公是亲戚关系。他们不是自己娶了蒙古王公的女儿,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蒙古王公。凭着这种姻亲关系,蒙古王公受到特别的恩宠,本是县一级的官吏,却能加入全国高级统治者行列之中。

孝庄的玄孙清局宗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与科左中旗蒙古王公走动最密切的一个皇帝。乾隆皇帝175年登基,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之长仅次于康熙的皇帝。他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所处的时代,在历史上被称作“康乾盛世”。乾隆皇帝和他的几位先祖皇帝一样,是满蒙联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乾隆十二年0747年〉,他把自己的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孝贤纯皇后所生第一女)下嫁给科左中旗第四代达尔罕亲王罗卜臧衮布的第三子色布腾巴勒珠尔。

色布腾巴勒珠尔原为一等台吉,九岁时作为备指额驸(皇帝女婿候选人)人宫读书。他聪明伶俐,性格爽快,读书很用功,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成年后乾隆皇帝赐封他为御前行走(在皇帝跟前当差〕,后来又晋封他为辅国公。‘

色布腾巴勒珠尔同固伦和敬公主的婚礼是在皇宫中举行的,乾隆皇帝亲自为他们主婚。同年5月,乾隆皇帝又降谕旨,令色布腾巴勒珠尔管理正红旗蒙古都统事务。由此可见,这位皇帝对自己的女婿真是舍得提拔重用。

乾隆十七年〔175年〉,第四代达尔罕亲王罗卜臧衮布病逝,色布腾巴勒珠尔袭爵,并担任了科左中旗第五任札萨克。三年后,色布腾巴勒珠尔在讨伐达瓦齐叛乱时立功,被乾隆皇帝封为议政大臣、双亲王,领双俸,并增授侍卫大臣。一连串的加官晋爵,使这位蒙古王爷如坐春风,得意非常。

然而,乐极生悲,一个重大挫折不久就降临到他的头上。事情是这样的,在他带领大军征讨达瓦齐平定伊犁的时候,担任先锋官的阿睦尔撒纳就已存有叛逆之心。得胜之后,阿睦尔撒纳请求驻守伊犁,色布腾巴勒珠尔在对他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答应了他。这时,随军都统般迪将此事上奏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得奏后,命令色布腾巴勒珠尔火速回京说明情况。就在这时,阿睦尔撒纳叛变了,并且杀了议政大臣奥云古。这件事,无疑色布腾巴勒珠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乾隆皇帝革去了他的亲王爵,亲王爵由他二哥色旺诺尔布承袭,同时还接替了他的旗札萨克职务。虽然色布腾巴勒珠尔因罪受到了革爵撤职的处分。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女婿,皇帝是不忍心将他一撤到底的。.第二年就封他为辅国公,授御前行走,随后又封他为兵部大臣派往军营作战。色布腾巴勒珠尔果然不辜负乾隆皇帝的期望,在征战中多次立功,所以皇帝又把他的爵位提到贝子品级,仍然让他戴宝石顶、三眼孔雀花翎,并授为正黄旗统领侍卫大臣。色布腾巴勒珠尔受此恩泽,愈发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在一次追剿敌人的战斗中,肋骨被敌箭射穿,他仍然顽强战斗,终于将敌人制服。这次战斗之后,乾隆皇帝又封色布腾巴勒珠尔为和硕亲王,并把他的画像挂在紫光阁里,还写了赞词对他进行表彰。

色布腾巴勒珠确实也是命运多舛,乾隆三十七年〈177年〉,他在一次奉旨处理两位大臣的纠纷时,遭了控告。因此乾隆皇帝又革了他的亲王爵。这次完全是错怪了他,可是色布腾巴勒珠尔并没消极,在从军作战中仍然一往无前,勇立战功,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奖赏。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位身经百战的皇帝女婿,终因积劳成疾,卧病于军中。乾隆皇帝得知色布腾巴勒珠尔病重消息之后,立刻派御医前往诊治,并谕命恢复了他的亲王爵。可是终于没能救得了他,不久他就病故在军中了。色布腾巴勒珠尔死后,乾隆皇帝非常悲痛,御赐白银三千两,隆重地为他治理丧事,并下谕旨赐封号为“毅”。所以后人称色布腾巴勒珠尔为毅亲王。

乾隆皇帝有一首专门写给色布腾巴勒珠尔的诗:

世笃姻盟拟秦晋,宫中教养始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泊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拟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这样的:

满蒙间世代联姻结盟谊笃情深,

经过皇宫的教养你才长大成人;

诗书的要义你领会得十分深透,

效仿圣贤我才让公主与你结亲。

今天真应该把你称作半个儿子,

当年和亲时我心里就无比欢欣;

每当你和公主同来与我团聚时;

我就想起孝贤纯皇后百般痛心。

在为色布腾巴勒珠尔举行的国葬上,乾隆皇帝御赐一篇祭文。在这篇祭文里,这位君主兼岳父的皇上,对已故的臣子兼女婿,从品格到修养,从才干到功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祭文如下:

分虎符而赞画夙资历试之才图脑阁以衰忠更忆折冲之略躬既徵夫尽瘁典奚靳於酬庸宜沛丝纶用釐圭瓒科尔沁和硕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世延勋戚资秉笃诚当贰室之迎祁早干城之表望谊均齿胃先承教养之恩勤著趋朝勿;解靖其之义会边陲之奋武辞禁闼以遄征愿效前躯屡觇伟伐唯札哈沁之竣事胜兵将分道以合围乃库陇癸之移屯穷寇复负隅而据险师行五夜乘晓

雾之漫山勇倡百夫任飞议之贯肋有进无退嘉哉忠丨田不渝以少胜多赫矣军威弥振爰懋策勋之赏仔邀缋像之荣因凶竖之稽诛式诘戎而致讨麾劲旅而尘清绝徼频闻夺隘攻碉鼓先声而雷动遐荒立见犁庭埽穴方谓壮犹克赞肢公奏旦夕之间何期宿疾重罹疚疾入膏肓之际锡藩封而泽渥敕医使以星驰尚冀就痊丛留未竟之心万里归魂马革遂平生之志听鼓声而增感功名尚震氐羌勒钟鼎以非惭毛发空存褒鄂昭兹肸蟹慰尔英灵修撰黄轩之词也。

祭文的大意是:朝廷派你到军营协助统帅谋画军务,是因为你具有非凡的军事才干,又有为国效力的忠心。追忆你在抵御敌人的征战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祭奠的仪式怎能不隆重呢!应当以丝纶为幡幔,以圭環为祭器,为你的亡灵祝福。科尔沁和硕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你是皇家世代功臣和贵戚,你具有诚实笃厚的秉性,当你和公主结亲的时候,我就希望你能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你幼年时在宫庭接受教养,成人后,在京城则勤于朝政,当边陲发生战事的时候,你就辞别朝廷急速出征,主动担任先锋,屡次取得重大胜利。就在札哈沁战争接近尾声之时,我军打算分道合围,可是残敌库陇癸却转移了阵地,依据险要地势负隅顽抗。这时军队连续作战已经五昼夜了,黎明时刻,趁着大雾漫山的时机,你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冲入敌阵。任凭敌人的箭簇射穿了肋骨,你仍然奋勇直前毫不退缩。真是值得赞许啊,这忠心为国的精神,这以少胜多的战绩!实在是显赫啊,你这大振军威的壮举!于是朝廷就把你的功勋记在简册上并对你进行封赏,还把你的画像悬挂在紫光阁里,永享荣耀。后来又有凶顽之敌需要肃清,朝廷又派你统率大军前去讨伐,所到之处,敌人被一扫而清。一路斩将夺关,声威大振,直捣敌军巢穴伊犁。就在大功指日可成,朝廷准备对你封赏之时,没想到你故疾复发,病入膏肓。朕急派御医日夜兼程前往救治,还希望你能痊愈,没想到你壮志未酬死在遥远的边疆,终于实现了平生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的誓愿。而今听到为你奏起的哀乐,真是让我无限伤感。你的威名远播边塞,你的功勋要刻在钟鼎之上,这样的待遇你是当之无愧的。虽然你不在了,但我要撰写你一生光明磊落的业绩,褒扬你的风范,就以此作为对你英灵的抚慰吧!

科尔沁和硕达尔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逝世后,安葬在北京东直门外,墓碑上是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碑文:朕惟旌门展力必资参間之才册府铭庸尤重折冲之略溯承恩于鲁馆久著勤劳伤尽瘁於蛮陬宜优宠恤名垂勒鼎礼具镌珉尔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秉性笃诚程材勤练荣分抹李重帝室之旧姻庆衍封茅备天家之高爵摧从藩服侍在禁廷维教养之能承遂勋名之克奋往以荡平准部使之襄赞戎行雾帐连山方裹创而接战

星弧震野值乘胜以穷追汝则勇以济忠少能制众效宣威於月竅助运策於珠钤是用嘉乃肤功被之懋赏赞西隆之底绩爰偕诸将以图形逢朔塞之归诚俾率远人而入觐倚毗是切斂历方深逮偶蹈夫愆尤暂镌显鼓实隐施夫鼓励更策成劳迩当蜀檄之行师命赴军营而佐画蚕丛深入屡摧雪外之碉鼠穴穷搜直捣云中之隘正捷音之迭奏乃夙疾之俄殷於是复厥崇封昭兹渥眷特遣尚医而往诊并令世子以偕行竟告奄徂尔深轸蛋锡精镠于内府典备烯终迎遗木親於郊届仪崇遣奠既因时以将祀仍表行以易名言象生平谥之曰毅於戏埽搀枪之兵气方看铜柱先标问钬杜之归期应怅钞衣遽逝辉增紫阁褒鄂之遗像犹存凯仁红旗方召之珠勋不泯丰碑屹树槌道不光庶克永终式昭来许。

碑文的大意是:我认为在军营中能施展威力的,必须具备运筹帷幄的才能。记在典籍上和刻在金石上的,尤其推重御敌取胜的才略。追念你幼年时承受皇恩在宫内读书,刻苦勤奋,长期以来勤于朝政,辛劳报国,终于在蛮荒的边陲为国捐躯。应该对你从优抚恤,将你的功绩刻在鼎器上,雕在美石上。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你秉性诚实,经过勤学苦练而成材。情重帝室的老亲,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世代延续封爵,位列皇家之高官。把你从蒙古选来,养育在皇宫里。你果真能够接受教养,为建功立业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从前为平定准噶尔部的骚乱,派你到军中当参军,你趁着漫山大雾冲人敌阵,带着箭伤奋力拼杀,刀光剑影,声震四野,又乘胜追击穷寇。你奋勇效忠,以少胜多,振军威于月夜,协助统帅调兵遣将,以辉煌的战绩建立功勋,受到嘉奖。随即又会同诸将分析敌情,准备新的战斗。恰逢敌人前来投诚,你就带他们来京朝觐。然而边关重任,用人攸关,你对所用之人了解不深,因而误用了他,为此你偶然犯了错误。暂时记过,实则暗中鼓励你再立功劳。近来恰遇出征四川,遂命你到军中帮助出谋画策。大军深入蚕丛古国,屡次摧垮雪域之堡垒;遍搜敌人巢穴,直捣高原之关隘。正当捷报频传之际,而你的旧病突然加重了。于是恢复了你的封爵,并使全家沾恩。同时特派良医前往诊治,又让你的儿子一同前往探视。而你却因病情加重去世了,真令我深深地哀伤啊!在宫内为你治理丧事,进行祭典;到郊外迎接你的灵柩,为你举办高规格的葬礼,并按时予以祭祀。还修撰表章赐给评定你生平的名号为“毅”。唉!正当大军横扫残敌,即将凯旋之时,你竟身着征衣猝然逝去。如今紫光阁里你的遗像还在,大军凯旋的红旗可以表明你的功勋不会泯没。你虽身葬九泉,可是丰碑却高耸于墓前,让它永远屹立,向后人昭示你光辉的一生吧!

色布腾巴勒珠尔死后,他所娶的和敬公主,一直住在北京。乾隆五十七年〈179年)六月,因病逝世,终年六十二岁。和敬公主死后,与毅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合葬于北京东直门外。但按照清朝和亲政策的规定,下嫁给蒙古王公的公主,死后要在王公所在的旗内建陵,于是又在科左中旗八家镇(今吉林省公主岭)的一个山岭上为和敬公主修建一座陵墓。这座陵墓是一个虚墓,墓内的灵堂内设有公主的灵位,还摆放有公主生前的用品和衣箱,公主的尸体并没放在这里。

固伦和敬公主生于雍正九年〈171年〉,下嫁给色布腾巴勒珠尔时十七岁,婚后夫妻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死后,她又孀居十七年。

固伦和敬公主是皇后所生,乾隆皇帝对这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百般宠爱。和敬公主死时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乾隆皇帝当时也已是耄耋老翁。但这位皇帝父亲和常人一样,对失去爱女无限伤感。他两次为女儿撰写祭文。公主逝世之初,他写了一篇初祭文:

恩隆天性缅椒庭巽英之古谊笃懿亲轸梓舍慈晖之感摧琼枝而叹逝垂穗帐以念凄爰贲诔词载颁奠醱尔和敬固伦公主柔嘉维则淑慎其仪髢岁承欢已无违於姆教笄龄毓德洵克协乎风诗相攸眷笃於旧藩于归庆偕乎嘉耦张宣劳於甥馆结槁虚偕老之期冀垂荫夫姻枝衍绪懋承家之庆釐降欲周四季告宁每念其芳徽恩勤已越六旬示疾弥怜其弱质方谓含饴以永算何图遘疾而告终感桐叶之早凋犹当六月伤蕙畦之遽谢未待九秋齑喝遥传隔瑶軿於住跸兰肴空设饬钥圾於初筵既遣胄以抒哀仍循仪而备典於戏纪型炜鲁庶堪延誉於。

肃雍溯爱彤闱长此茹酸於婉淑灵其祗格歆此芯芬

祭文的大意是:你生来承受天恩,成长在皇宫里,緬怀你在皇后的巽宫里受教养的时日,骨肉至亲,情谊实深,确有小草沐浴春晖之感。可叹啊,你这金枝玉叶在病魔的摧残下凋谢了,为你悬挂起垂穗的丧帐,我的心里无比的悲痛凄凉。于是就撰写这篇悼词,并备下祭奠的美酒。和敬固伦公主,你以柔和顺善为本,以娴淑端庄为仪。幼年承欢父母膝下,一向遵从母亲的教诲。成年后的德行,更合乎诗经上所标榜的淑女风范。从旧藩亲眷中为你选择佳婿,不随心的是结婚后你在夫家费尽辛劳,却没能与丈夫百年偕老,使亲枝繁荣延续,家庭吉庆,过上四季平安的美满生活。每念及你的芳名,想到你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仍然以恩待人,勤俭持家,尤其当我知道你得病之后,就更加怜爱你那衰弱的身体。正希望你能生活甜美健康长寿,怎想到你居然一病不起溘然长逝。我感到就像正当盛夏梧桐树叶早落,未及深秋畦间香蕙突然凋谢一样。噩耗从远方传到我住跸的行宫,在那里,我为你摆下美味佳肴,进行初祭。已经派遣贵胄前去致哀,还要按照仪礼的规定筹办祭典。唉!你那光艳纯朴的风范,庄重温文的声誉,足以传留后世了。回想你在宫中可爱的童年,婉顺而贤淑的品格,我将长久地饱尝酸楚。你的灵魂如果有知,就来享用芳香的祭品吧。

固伦和敬公主逝世一周年,乾隆皇帝又为她举行隆重的大祭。并御赐一篇哀情深切的大祭文:

宫庭鞠养降嫔同在室之情礼典哀荣感逝抱经年之戚洁俎用陈於再荐诔言攸备於重申和敬固伦公主瑶叱承辉璲源毓质巽宫长女先设巾兑以爱重天室懿亲早结檇而庆叶惟额驸铭勋麟阁伤尽瘁於遐陬尔公主敛彩婺躔式垂型於中壶策遗孤以树立冀其踵武之贤芘累叶以繁昌遂厥含饴之乐伫长膺乎;禄何遽遘夫沉疴溯下嫁於#载而遥空叹仪型久著劳顾复於六旬以外难期齿算加增厄此闰年张遗音於珩珮悲哉秋气先零叶於琼枝达邮报於山庄奄忽冉轮之杳展哀仪於胃季凄清画嚣之陈候越決辰怆萦加奠於戏告宁无日益深过隙之悲备饰有文实切临筵之悼惟灵不昧庶克款承。

祭文大意是:你出生和成长在皇宫里,下嫁之后,亲情如同在宫庭时一样。你逝世时葬礼非常隆重,如今过去一年了,我是无时无刻不悲痛和忧愁。现在再次颁送悼词和祭品,重申我对你深切的哀思。和敬固伦公主,你在母后的宫内受到恩育,养成冰清玉洁的品德。你是巽宫孝贤皇后的长女,幼年就受到钟爱,长成后又成为皇家的至亲。结婚初就过着美满的生活,你丈夫是国家功臣名垂麟阁,只是后来他为国捐躯于遥远的边陲。你则收彩敛行而守节,给宫中之女作出榜样。教子成人,希望他能成为继承父业的贤才。保护这累叶遗孤使之茁壮成长,从而获得生活乐趣,长享福禄之年,哪想到你竟突患重病。回想你下嫁四十多年,而今只能望空远叹了!你的仪表风范久为众人所知,已是六十岁开外的人,还是不停地操劳,这样就很难求得长寿。当此闰年,我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你所带玉的声音。实在令人悲哀啊,这肃杀的秋气,竟然使金枝玉叶过早地凋落。当你病重的消息传到我的离宫时,你已经匆匆仙逝了。立冬那天举办哀悼仪式,情景实在凄凉。丧事的排场布置停当时,已是你死后的第十二天了。悲怆之情,萦绕着祭奠的全部过程。唉!你是再也没有回娘家那一天了。我的悲伤,与曰倶增。再写一篇祭文送给你,实如亲临追悼。灵魂有知,就来享用吧!

乾隆皇帝是一位勤政皇帝,一生中走遍祖国大地。他也曾像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样,巡幸过科尔沁草原。当他来到草原上时,看到莽莽苍苍的辽阔牧场,想到与皇室世结姻盟的蒙古王公,就觉得这片绵延万里的土地,是大清江山北部边疆最安全的屏藩。因而对满蒙联姻倍加称颂,写诗盛赞这种连绵不断的姻亲关系。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嗣徽彤营著,绵泽砺山申。

设候严喧沓,清尘奉狩巡;

敬诚堪爱处,未忍视如宾。

诗中,乾隆皇帝把满蒙的亲戚关系称为最亲的姻盟,把世结国姻的蒙古王公视为一家人。

远去的岁月在沧桑变幻的历史上被渐渐湮没了,但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他与我们科左中旗那堪称佳话的特殊关系,却不能不让后人时时记起。

选自陈操著《达尔罕史话》(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