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孝庄的侄孙女、儿媳孝惠章皇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世祖孝惠章皇后是孝庄皇太后的儿媳,也是她的娘家侄孙女,崇德五年0640年)孝惠章皇后生于科左中旗博尔济吉特家族,是科左中旗贝勒绰尔济之女。孝章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二哥察罕的孙女,她的家就住在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乌兰敖道苏木乌力吉塔拉嘎查(原名贝勒塔拉,属科尔沁左翼中旗辖地她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同第一位!后一样,她也没有得到顺治皇帝的爱情。所幸的是做为皇太后,她却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敬爱,并活到七十七岁,这在历代的皇后中,也算是高寿了。

顺治十年〈165年)八月,顺治皇帝将原配皇后一一自己亲大舅吴克善之女降为静妃,改居侧宫。次年四月,在母后孝庄的坚持下,顺治又从科尔沁左翼中旗将二舅察罕年仅十四岁的孙女招进京来。顺治皇帝遣镇国公巴布泰、内大臣鳌拜、礼部侍朗渥赫、理藩院侍朗沙济达喇等,前往科尔沁行聘礼,聘礼有:驮甲胄玲珑鞍、缎五十疋,青布一百疋,金茶筒一,银盆一,马五、牛九、羊七十

二。招入京后,五月聘为妃,六月奉孝庄皇太后慈谕,册封其为皇后。

这位皇后,心地善良,曾于顺治二十年〈166年)将自己节省的白银一万两,赈济八旗穷苦兵丁。在宫中侍奉皇太后能尽孝道,然而顺治帝却认为她“又乏长才”而对她冷淡。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移情别钟,迷恋上了董鄂妃。董鄂妃是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博穆博果尔的遗孀。董鄂妃顺治十三年夏入宫,八月立为妃,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帝找借口欲第二次废皇后,而由董鄂妃代之。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孝庄皇太后生病,孝惠章皇后侍奉得稍有些欠勤谨,顺治帝利用这件事大作文章,下谕“皇太后圣体违和,朕朝久侍奉,食息靡遑,皇后身为子妇,而此番起居问安礼节殊觉阙然……,兹将皇后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停止中宫之职达三个多月。孝庄病体康复后,得知此事,出面进行坚决抵制。第一后与第二后均是孝庄的亲族,一已废,一又将废,孝庄如何容忍,顺治再度废后之愿始终未能实现。顺治十五年四月,传孝庄皇太后兹谕“中宫笺奏等项着照旧封进”。此后,孝惠章皇后对孝庄的感情极为深厚。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皇太后病重,她朝夕侍奉身边,孝庄死,她“恸甚,几仆地”,其间明显有感恩庇护之意。

十一岁。康熙将其视为母后,十分敬重。巡孝盛京,谒孝陵、福陵、昭陵,去古北口避署,巡幸五台山,康熙皆奉太后侍行。康熙二十二年068年)康熙出塞,太后未侍行,康熙中途打猎获鹿,用盐淹溃后,并亲选上等肉块,派人专程送往北京,献给孝惠章皇太后。

康熙二十八年〈1671年〉,康熙皇帝专门为孝惠章皇太后建造的宁寿宫造成,比以前居住的宫殿更加宏伟辉煌。孝惠章移迁宁寿宫时,康熙皇帝专门去皇太后处举行典礼庆贺。

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十月,皇帝去北方巡幸,逢皇太后生日,康熙巡幸中途写信,命人送往京师祝贺皇太后万寿。天气冷了,皇太后惦记在外的康熙,命人专程前往送御寒衣裘。

康熙三十六年〔1696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驻扎在他喇布拉克,逢皇帝生日,皇太后遣人送金、银茶壶作为康熙生日礼物。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群臣上奏请皇帝为皇太后加徽号以示其功德,皇太后谦恭,坚持不肯接。

康熙三十七年0697年)七月,皇帝与太后巡幸盛京,途经嘻喇沁,喀喇沁距皇太后父母葬地发库山二百里,康熙理解太后思亲之情,命内臣索额图选择干净地方,摆放祭品,让太后向自己父母葬地发库山遥祭。十月份,巡幸驻扎奇尔赛毕喇,正值太后生日,皇帝率众臣到皇太后居处行礼祝贺,并封太后所驻地的山为“寿山”。

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十月,皇太后六十大寿,康熙亲书《万寿无疆赋》献给皇太后,并向太后赠送生日礼物:佛像、珊瑚、自鸣钟、西洋镜等,又令膳房数一万粒米烹之,号称“万国玉粒饭”,及肴馔、果品以进献。康熙四十九年〈1709年)皇太后过七十大寿,也大举庆贺。

康熙五十六年〈1716年)十二月皇太后病重,此时康熙帝已六十四岁,正值患病,他不顾自己头痛足肿,用布缠着脚,乘作软轿,亲自到皇太后所居住的宁寿宫伺候。来至病榻前,康熙帝跪在床前,眼含热泪,捧着皇太后的手说母后,臣在此!”皇太后闻声微睁双目,以手障眼,凝视着康熙帝,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紧紧地拉者康熙帝的手,情景很令人感动。康熙帝于苍震门内设置帷幄,守护着皇太后。尽管康熙腿脚浮肿,半身沉重,疼痛难忍,行动不便,但他仍衣不解带,日夜坚持躬候。

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太后死,享年七十七岁,葬于顺治帝孝陵之东,曰“孝东陵”。至乾隆元年076年)三月,给孝惠章皇太后晋封的谥号累加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