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睢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德二年〈167年)七月,宸妃海兰珠生下一子,皇太极高兴已极,于大政殿宴请诸王大臣,并颂发了有清以来的第一道大赦令。御文中称今蒙天眷,关睢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退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大赦天下。这时,皇太极已明确将宸妃所生子视为皇位继承人。此举召来八方朝贺,蒙古各部王公不远千里闻风而至,一路之上驱赶牛羊马匹及土特产品,奔赴盛京朝见皇太极,以表祝贺。朝鲜国王李惊在上皇帝、皇后贺表的同时,还上了皇太子贺表,并进献皇太子礼品。遣憾的是,崇德三年068年)正月,这个高贵而幼小的生命来世不足一年,还没来得及命名,就患天花夭折了。宸妃悲痛欲绝,皇太极多方劝慰,赐封宸妃母为“和硕贤妃”,并赐仪仗,以慰其怀,但宸妃还是无法承受这一打击,不久身染疾病卧床不起。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援边外重镇锦州,皇太极御驾亲征,师驻松山城外。十二日传来宸妃病重的消息,时值两军对垒胜败未明,皇太极立即召集王公贝勒以及参战的宸妃两个哥哥吴克善和满珠习礼等,命他们留下固守,十三日便匆忙启驾返还盛京。十七日赶到旧边,晚上刚睡下,盛京遣人来奏宸妃病危,皇太极立即拔营,天还没亮就赶到了盛京,可惜晚来一步,宸妃已气绝身亡。皇太极闻报,如五雷轰顶,入大清门直扑关睢宫,至宸妃柩前,放声痛哭。至中午竟因悲痛过甚而忽然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傍晚才醒过来,并说广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但从此皇太极饮食顿减,身体曰渐衰弱。

皇太极视宸妃之死为“国丧”,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奠活动,初祭、月祭、大祭、冬至节令祭……甚至岁暮祭礼祖宗山陵时也遣官专门去祭礼宸妃。十月,追封宸妃为“元妃”,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崇德七年〔164年)元旦,传皇太极谕“敏惠恭和元妃丧,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

同年四月,松锦大战奏捷,俘获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祖大寿。后二人降清,为此皇太极遣官在崇政殿大摆宴席庆贺,但皇太极为表示对宸妃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无限的哀悼之情,没有参加宴会。为了消除洪承畴和祖大寿的疑心,专门作解释“盖因关睢宫敏惠恭和元妃之丧未过期故耳”。在宸妃丧期内有不从禁令私自作乐者,后经举宸妃之死对皇太极打击极大,终日悲悼思念,王公大臣请其出外射猎借以消遣,然而,路过宸妃墓地,皇太极便触景生情,又在墓前祭奠一番,痛哭一场,无心射猎了。自此,皇太极结束了一生戎马生涯,再也没能重上战场。一年多以后,皇太极也追随海兰珠离开了人世。可以说,宸妃的早逝亦是促使皇太极盛年早亡的原因之一。

海兰珠人宫的时间并不长,但她遇到了十分重情的皇太极,互相之间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皇太极爱得那么深、那么热烈、那么持久,这在嫔妃如云的宫中是不多见的。宸妃海兰珠无论生前或死后,她都应该心满意足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