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不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占?”庄归之捏着酒杯笑得前俯后仰:“当真不愧是你,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你也还这样说。不是还总惦记着去凤鸠宫吃饭么?”

君王唇边带笑,懒洋洋地眯着眼睛。佳酿入喉,神思微醉。

“吃饭么……哪里都可以吃对不对?可是心里啊,哪能吃个饭就住进去的。坐这位子,你当真心很容易么?”

庄归之但笑不语,眼角含了几分戏谑:“那她要是出什么事,你也不在意么?”

西顾轻哼两声,又是一杯酒下肚:“她要出什么事…本王在意,也是因为母后和东方家。她…毕竟是王后对不对?”

“只是因为太后和东方家?”

“对。”

庄太医笑得跟偷了腥的狐狸一样,抿着酒望着天上的月亮。

“好好的…怎么问本王这个问题?”淳于西顾忍不住瞥他一眼。

“没事啊,没事。王您喝醉了吧?早些回去休息也好。既然不在乎…那就没事了。”庄太医起身,拍拍袍子,含笑行礼:“希望明天您还能记得您说的话,不在乎。”

“嗯,不在乎。”西顾妖娆一笑,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本王…后宫佳丽三千呢,怎么会在乎一个傻子?嗯…”

小六默不作声地和小七一人扶一边,将主子给架住,卫小七感叹一声:“庄太医何必灌王呢?酒入愁肠,本来就易醉。”

庄归之摸摸鼻子,干笑:“无妨,醉了睡一觉,说不定脑子还更清醒呢。回去吧。”

“哎…”小六叹息一声,扶着君王往龙吟宫的方向走。

“唔,本王…要走这边。”淳于西顾走到一半,身子一转,迷迷糊糊地朝着凤鸠宫的方向走。

“主子,您不回寝宫么?”小六忍不住问。

“寝宫?在那里啊。”西顾醉眼朦胧地看了小六一眼,手指指着凤鸠宫隐约可见的飞檐。

小六默,小七倒是笑了笑,扶着人继续往凤鸠宫走。

到了凤鸠宫,门口的采枝一脸惊吓地看着君王被扶上凤榻,倒头就睡。

“为什么会来这里?娘娘都已经…”采枝抿唇。

“我们都知道。”小七淡淡地道:“王喝醉了,自己往这边走的。王后离宫的事,等着他明早醒来,你便同他说清楚就是。”

采枝有些担忧:“王会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又定娘娘的罪?”

小六摇头:“绝对不会的,今天王已经说过了,不在乎王后娘娘。”

采枝的脸色又难看起来。

天亮的时候,小离已经走到国都附近的小村庄了,淳于西顾也终于悠悠醒来,望着绣着凤凰的花帐发了好一会儿呆。

凤鸠宫?西顾一惊,回过神来往枕头旁边看去。

没有人?已经起来了么?

掀开被子坐起来,君王脸色不太好地想,自己怎么会在这里?小六小七带错了路么?

“周全。”

“奴才在。”

“伺候本王更衣。”

大门被推开,宫女们端着水和玉钵,太监们捧着朝冠朝服进来了。

西顾眯着眼睛看了一圈周围,竟然都没有看见东方离。

怎么回事?这才是早朝的时间,难道她就已经起身去做饭了么?

“采枝,你家主子呢?”

采枝站在一旁,闻言不慌不忙地回答:“主子昨天去了太后宫里,也寄了信回娘家。”

“嗯?那是做什么?”穿上龙袍,淳于西顾漫不经心地问。

“她说只有她能找到千年人参,替温美人保住母子平安,所以就自己去永元了,现在估计已经走到哪个村庄了吧。”采枝轻飘飘说完,垂手低头。

淳于西顾呆住了,皱着眉看着采枝,像是没有反应过来:“你说王后去哪里了?”

“永元,这片大陆上除了天启之外最繁华的国家。”采枝笑了笑,听着王这干涩的声音,她觉得心里才舒服。

“永元?!”君王心里一紧,站起来捏住采枝的手腕:“她当真去了?!”

“王莫急,娘娘走之前已经取得了太后的同意,东方家那边也已经安顿好,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采枝觉得自己有些恶劣了,看着王惊慌的表情,怎么就更加开心了呢?

“王不是说过,不在乎么?这会儿又急什么?”庄归之站在门口,笑眯眯的。大清早就赶过来救场,王后的太医真是辛苦。

“本王哪里急了?”淳于西顾甩开采枝的手,黑着一张脸看向门口:“庄归之,你早知道这事,昨天才会和本王说那些是不是?”

就觉得奇怪,好端端的,问什么在不在乎!

“臣惶恐,娘娘是昨天走的,宫里的人都知道。您自己在玉妃那儿呆了一天,晚上才肯和臣出来喝酒,怪得了谁?”庄归之轻巧地进门来,将茶盏递给君王:“别生气,您这会儿气什么呢?”

“我…本王讨厌别人骗我!”淳于西顾一袖子挥开茶盏,上好的薄胎青花瓷摔得粉碎。

“哦?您气的不是娘娘离宫,反倒是我们骗您?”庄归之挑眉。

“……”淳于西顾不说话了,宫女重新递上漱口茶,用过了再洗完脸,君王一句话都没多说,上朝去了。

东方离,你当真是好样的!就这么一声不吭地就去永元,那是一个弱女子可以赶去的路程么?人那么笨,别在半路就被人骗走了!

“卫小七!去追上王后!”走到一半,君王暴躁地开口:“她……”

“王还是在乎娘娘的,又何必嘴硬?”小七淡淡一笑:“口上说得再无所谓,今天娘娘不见了,您还不是生气?”

王啊,有时候对自己诚实一点不行么?习惯了骗人,也不能连着自己一起骗啊。

“胡说!”淳于西顾横眉:“那丫头做事不用脑子本王才生气的!一个女子,千里迢迢过去……你去跟着她,算是本王对东方家的恩德了。”

说到后半句,怎么都有些底气不足。人毕竟是为了他才去永元的。

“是。”小七领命,转身往宫门的方向跑去。

永元离东傲有一个半月的路程,就小离雇那辆马车来说,摇摇晃晃的,差不多要走两个月。

这两个月,淳于西顾觉得自己过得很痛快,非常痛快。每天美人在怀,又回到了没心没肺什么都不用在意的日子。三个大肚子要他照顾呢,还有无数新进宫的美人儿要他宠呢,他哪里有时间想其他的?东方离走了就走了,走了他还自在呢!

两个月后,永元境内。

小离下了马车,按约将银票给了马车夫,然后选了一处小摊要了一碗阳春面。

即使是边境小镇,看起来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离睁着眼睛好奇地看着各处,有些兴奋。

人间啊,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宫里那样的不算。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面如芙蓉,眸如露水。姑娘当真是好姿色。”买面的老板似乎是年过五旬的老书生,看着小离笑眯眯地赞美。

小离脸微红,朝他行个小礼:“谢谢老伯。”

“哎,不客气,来,你的面条。”老伯道:“看姑娘也是外地来的,第一次来永元么?”

“是啊。”小离吃了一口面,很满足的模样。

“那你可是来对地方了,咱们永元啊,有个好皇上,所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都是安居乐业,没有什么困难的。”老伯一说就有停不下来的架势:“这会儿吃面的人少,我给你唠唠嗑?”

“哎,行。”小离一边吃面,一边看着那老伯说话。

“当今圣上赫连君尧的名字,你可听说过?”老伯一脸骄傲地问。

小离诚实地摇头。

“那可有得说了,咱们这皇上,是个千年难有的明君啊,还是三皇子的时候,便敢引了永元十万大军支援天启内战,也敢在天启统一之后的一年多,与天启宣战。那时候他还没有登基,功勋却远胜于先帝啊!”

小离惊讶地张大嘴巴,这么厉害?

“百姓们最佩服的是,有他在,保我永元三十年免遭战乱!”老伯说得激动了,泪染衣襟:“我们永元的百姓是有多大的福分,等了几百年才等来这么一个圣主。姑娘走在永元境内,一定会不想再离开的!还有我们当今的贵妃娘娘也是,贤德又聪慧,帮着我们圣上啊,那是……”

一碗阳春面没吃完,小离倒是将嘉德帝和贵妃的故事听了大半。心里有些感叹的还是:“人家的帝王好像真的很厉害啊。”

不比淳于西顾是背着骂名的,嘉德帝似乎是很得人心,简直是万民拥戴的程度。传闻都把他说得和神仙一样好看,又武功高强,深情不二什么的。这些美好的品质,全给那一人占了。

小离忍不住觉得,要是西顾也这样就好了。

不是做不到,她一直觉得西顾很聪明,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位这么久了,也一直没做什么事情。百姓对他的拥戴,也仅仅是因为祭天时候下来了上神。

“谢谢老伯了,请问这个山怎么走啊?”小离拿出一块羊皮,上面画了地图。(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