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二章 育王宝地(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算算,这是刘子敬第二次进入这宫门外的侍班阁子,上次来这里还是刚调来临安时,皇上亲自昭他入宫那会的事了,做为京城的父母官,也就这点好处,

这会,空荡荡的房子里就刘子敬独自一人,早朝还没结束,虽然急的他坐立不安,但他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在这等着,思来想去,这事也只有报给皇上才算稳妥。

透过窗子看出去,大宋皇城秀丽中却也不失帝王家的威严,一队队铠甲鲜明的御林军士踏着整齐的步伐打前经过,而手执刀剑的侍卫则如同一尊尊神武雕像,一动不动的在宫门外一字排开。

“吱呀”一声,房门被从外推开,一个小太监缩着脖子朝里看了看,见人尚在,提着茶壶走了进来,

“这位小公公,早朝可是散了?”

小太监应了一声,朝刘子敬回话道:“回大人话,还没有,”说完,勤快的把茶水给他续上。

刘子敬哪还有心思喝茶,自顾着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又紧张的伸手摸进怀里,感觉那传单还在,心里这才塌实许多。

见小太监续完茶水并不急着离开,刘子敬仿佛找到了分心的方法,笑着问道:“小公公可是刚进宫的?”

“小的年初才净身入的宫,”小太监脸上尚留有些幼稚的感觉,看的刘子敬惋惜不已,也不知他家大人如何舍得。

“大人,现在离下朝还有时辰,看你来的匆忙,要不小的去给你预备点吃的,”小太监虽也是新手,但尚还机灵。

刘子敬微微一笑,说道:“不必了,就算是珍馐百味,现在我也没什么兴趣,有茶就好,”当下端起茶碗来抿了一口,不愧是宫廷所用,随着茶水入口,浓浓的茶香也随之而生,惬意的舒了口气,他恍觉神清气爽。

“好茶,”

小太监见他十分受用,脸上也堆起了笑,“这是内司刚刚拨出来的,要说受用,大人你还是头一个,”

“还要多谢小公公,要不本官何来如此口福,”刘子敬也是聪明人,虽然他平时为官清廉,但这也不代表不他通晓人情世故,从怀里摸出五贯钱塞进小太监的手里,说道:“今日本官来的匆忙,这个还请小公公收下,也好给家里添些酒菜,”

五贯钱并不多,但在小太监的眼里,这已经是他收的最大的孝敬了,平时在这侍班阁子里服侍的多是日朝官,就算他有心纳贿,可人家也得看的起他,这次可不一样了,刘子敬虽贵为知府,但到底是外来的和尚,于本地特别是宫里的关系可以说一清二白,如此肥羊,如今可是越来越少了,仅只推辞了一下,小太监便心安理得的将纸钞塞进了怀里。

“我这就去给大人看看下朝了没,”

刘子敬看着小太监急着就往外跑,心里也不禁叹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过自己的情况他最清楚,能通融就尽量通融,谁知道以后用不用的上。

“你个冒失的东西,”林云栋正要进门,查点就被一头撞出来的小太监给顶了正着,嘴里骂将一句,顿时将小太监吓的脸色煞白,

林云栋可不比其他人,皇城司副使的身份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这宫里大小是个人物的,就没他不认识的,加上他是皇帝宠臣,就连相爷见了他也是客气有加,更别说他一个不入流的小杂役。

小太监见自己险些闯了祸,哆嗦着小腿只顾着偷看这林云栋的脸色,哪还想的到要干什么。

“算了,以后注意就是,下去吧,”林云栋见他吓的不轻,也不忍多加怪责,

屋外面的动静刘子敬也听见了,走出门一看,见是林云栋,忙迎了过来。

“林大人,”

“哦,原来是刘知府,”林云栋笑着答礼,“怎么,知府大人是要进宫?”

“正是,本官有急务要面见圣上,”一边说着,刘子敬一边将林云栋让到了屋内。

待各自坐下,林云栋看着他微微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张黄纸,说道:“知府大人可是为此事而来?”

“啊,”等看清林云栋手里拿的正是那惹祸的传单,刘子敬唰一下就站了起来,背上的冷汗可比刚才流的更多了。

林云栋说道:“刘兄放心,我也是刚刚才拿到的,”

“哦,”刘子敬木然的应了一声,软绵绵的坐了回去。

林云栋其实早就知道了,但他故意约束住了手下,并没有及时的派人去街上收回传单,直到后面派人出去,也故意绕过了城内最热闹的几处地方,前后如此折腾下来,京城怕是早就传遍了。

“育王一块地,常冒天子气;丞相要做坟,不知主何意?”

“哈哈,这阿育王寺的和尚还真敢干的出来,”

刘子敬好象没明白过来,疑惑的问道:“阿育王寺的和尚,林大人指的是?”

林云栋说道:“也是在下运气好,案犯已被在下当场擒拿,”

“此话当真?”刘子敬惊喜的站了起来,

“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林云栋将两个和尚的口供当着他的面拿了出来,

刘子敬忙接过去看了起来,不一会,洋洋千字过目而去。

“这么说,真的是因为史相要占阿育王寺的地,所以他们才出此下策?”

林云栋点了点头,说道:“确是如此,本来两方也并无来往,按理当不会无的放失,”

“恩,有道理,”刘子敬刚说到这,忽然想起些什么,惊道:“只是这宝地一说……”

“哎,刘兄,这就不是你我该过问的了,”

“是,是……还是林兄想的周到,”刘子敬忙不迭的点头说道。

※※※

散朝的时候,史弥远躲过了围在自己身边的一干大臣,在殿上,他实在是丢尽了脸,宣缯处处与他做对,偏偏其所说的都是朝廷多年来的弊症,就算反驳也是理不直气不壮,可恨的是,宣缯为官多年,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可他偏偏一直冲自己来,就好象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越想越窝火,史弥远干脆一直板着脸,将那群急于向他求问对策的家伙拒的远远的,也好落个眼不见为净。

“史相,怎么今天你……”

史弥远听出跟在身后的是兵部侍郎薛极,知道他是为矿务而来,头也不回,说道:“会之,别说了,”

“可是相爷,宣大人他……”薛极之所以如此在意矿务,那是因为他家的祖业就是在福建一带开矿,从铜铁到金银,近年来,因为薛极的关系,家族的生意更是涉及大宋全境,虽说宣缯提议的改革一事暂时还看不出对他家有什么影响,但薛极心里清楚,一但圣上力求大变,他就必须要在家族与仕途之间做出选择,

“会之,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如今已经不是当年啦,”史弥远的语气说不出的低沉。

薛极也听出来了,愣道:“相爷,你……”

史弥远停住脚步,转身看了看并无他人随行,低声说道:“难道会之想不通宣缯为什么甘冒同僚的责难也要上书吗?”

“相爷的意思是……”

“哎,说透了,这还不是当今万岁的意思,”

薛极惊了一下,小心的说道:“难道说,这是皇上借宣大人的口?”

良人各怀心思的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宫门处,忽然发现外面可是热闹,刚刚下朝的大人们或被自己府里的下人围在中间,或者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见大家的神情,好象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引的众人如此紧张。

史弥远和薛极二人都感惊奇,满头雾水的走了过去。

“哗”的一下,众人一见他二人出来了,脸上的表情实在丰富,竟然不由分说的让出一条路,看着眼前异样,史弥远心里莫名有些警觉。

“梁大人,”史弥远朝梁成大喊了一声,伸手招了招,想让他过来问个明白。

梁成大见史弥远叫自己,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偷偷的在人群里扫了一眼,这才小心的移动着脚步走了过来。

“议之,你们这是?”

梁成大正待张口,忽然从人群里奔出一人,大吼大叫着朝他们这跑了过来。

“管家,”

史弥远还是头次见自己府里的老管家如此惊慌失措,脑子里“嗡”的一下,要不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他绝不会如此模样。

“相爷不好了,相爷……你看,”老管家在这守了半天,一直没见史弥远出来,他刚刚跑去打听消息,一转身却见了主子,忙拿着贴在相府门外的传单奔了过来。

“育王一块地,常冒天子气;丞相要做坟,不知主何意?”史弥远开始还有些疑惑,可当他接过传单一看,旁边老管家再把经由那么一说,他顿时眼前一黑,身子也跟着摇晃起来,老管家吓的一把拉住他,这才避免出丑当前。

到底是一代权臣,史弥远努力的稳住情绪四下看看,知道了事情起因的薛极早就不知躲那去了,就连梁成大这个平日里最为乖巧的奴才也走的远远的,心中一口恶气无处宣泄,史弥远差点就此晕了过去。

不动声色的将传单塞进怀里,史弥远沉声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临安府的刘子敬呢,他是怎么办事的,”

“一发现这张传单,钟先生就吩咐老奴去找刘知府,可刘知府刚才已经连同皇城司的大人进宫面圣去了,”老管家不敢看老爷的眼睛,偏过头说道。

“什么,”史弥远惊呼一声,下意识的回头看向宫门,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宣缯离史弥远并不远,当他回头的时候,正好和宣缯对了一眼,后者说不出有什么表情,这么多年了,就没什么时候象现在一样,感觉他那张脸如此的刺眼。

叹了口气,史弥远自语道:“去,拿我的名贴请冀王过府饮宴,”刚说完,他却一把拉住转身欲走的管家,改口道:“算了,还是老夫亲自走一趟,”(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