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会同意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她还是没有把这个担心说出来。因为害怕一旦说了,对方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了不是?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对方己经下了线!

曹小晴望着灰黑的头象,只好安慰自己道:“没关系,就算做好他不要了,我也可以逢集到集上卖,不逢集就走乡串户地卖!”

决心己下,第二天晚饭时,她就是和父母摊牌了。

曹小雨和小三儿毕竟还是孩子,一听说有钱赚了,当即笑得合不拢嘴。

李淑娟却担忧地说:“我们家今年的黄豆,还是和老宅子那边一起收的,虽说也算大丰收,总共也不过千把斤,腌自己吃的盐豆是够了,要是一个月五千斤,那是万万不够的。”

曹永民也是将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道:“还有捡黄豆、熬黄豆、剁姜、切萝卜干什么的,就我们一家三口,怕也是忙不过来呢。”

曹小晴顾虑重重地说:“是啊。天气越来越冷了,熟黄豆不好发酵了呢。”

曹永民听了女儿的话,眉头就皱得更深了:“你自己心里也没底了不是?”

曹小晴却认真地说:“不,我心里有底!因为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更何况,这可是笔大买卖呢,我想赚这个钱!”

李淑娟看了看三个孩子,点头道:“对,这个钱得赚!现在他们三个孩子都大了,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得很呢,可不能再亏待了他们。”

曹永民却为难道:“钱谁不想赚?可是,得想个赚的法子才是呢。”

曹小晴赶忙说:“爸、妈,你们放心吧,从昨天到今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呢。我们自家黄豆不够用没关系,还可以买啊!”

李淑娟眼晴不由一亮道:“对,买!反正每家都有种,多说千儿八百的,少说也有三五百斤,一般除了做盐豆或豆腐外,哪家都有不少的节余呢。”

曹小晴点点头疲乏:“是的,曹场庄的要是买完了,我们就到别的村子买,或是到王楼集上买,甚至到县城去买,反正不愁买不到。”

曹永民还是忧虑地问:“那还有人手呢?你四叔四婶倒是可以帮忙的,可老宅子那边,还指望着他们干活呢。”

曹小晴显然是深思熟虑过了,便干脆地说:“我们不能只指望着自家人帮忙,得想办法雇人!”

李淑娟有些心疼地说:“雇人要给钱的啊。”

曹小晴耐心地解释道:“妈,你不能总想着雇人要钱。比如我们要是赚了十块,给他们三块五块的,你不愿意吗?”

李淑娟这才眉开眼笑道:“愿意,我当然愿意了!”

曹永民闻言,刚才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了开来,憧憬道:“要是这样的话,每个月做五千斤,是完全不成问题的了。”

曹小晴却笑mimi地说:“爸,我们的眼晴,不能只看着那五千斤呢。我要是做成这一单生意了,口口相传,还可以引来网上别的买家。更何况,上次我到集上,不也卖了一缸吗?我们还可以同时搞批发或零售……”

一家人越说越开心,仿佛这个盐豆生意,可以做得很大似的。

曹小雨见到父母和姐姐把事情定妥了,终于找到插嘴的机会了:“那以后,我们家不就是盐豆作坊了吗?哈哈哈。”

小三儿却正色道:“二姐真是老土!现在不行作坊了,现在叫工厂,我们家以后就是盐豆工厂了!”

曹小晴眼晴一亮道:“对,以后我们家,就是曹氏盐豆加工厂了!”

曹永民和李淑娟听了这话,不由担忧地互相望了一眼!

这也难怪,他们两口子,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大半辈子被禁锢在一块地里自耕自作,小农意识早就深入骨髓,最大的希望就是解决温饱,所以思想十分保守,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没有任何经济意识。

曹永民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开加工厂,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需要不少钱的吧?”

曹小晴胸有成竹地说:“我都想好了。我们才刚开始,订单有限,也没有多少钱,就怎么省事怎么来吧。我们家房子虽然不多,院子却足够大。可以先在东边,用空心砖简单搭建一溜大棚,盛放盐豆缸就可以了。”

曹永民点点头:“嗯,那就搭得结实点,要不等到寒冬腊月,会很冷的。”

李淑娟想了想道,“地锅现在有两口,差不多够用了,再到集上买两只最大号的锅,熬黄豆就行了。只是请人,一个月得多少钱合适呢?”

曹小晴暗中计算了一下,现在黄豆平均两块钱一斤,一斤连汤加水,再加上姜碎、萝卜干,可以做五斤左右鲜盐豆,即便加上柴火。本钱也不算太多,主要是工序费时费力。

想到这里,她便试探着问:“每做一斤盐豆,我给三毛钱行不?”

李淑娟眼晴一亮道:“一斤三毛钱,十斤就三块钱,五千斤就是一千五百块钱了呢!”

曹小晴便问:“妈,村里要是用这个价请你,你会同意吗?”

李淑娟非常爽快地说:“当然愿意了!离家近不说,工资还高。王楼街生意最好的酱油厂,一个月也不过才一百二十块钱工资呢。年纪大的还不要,只招二十初头的未婚小丫头。”

曹小晴这才松了口气道:“妈,你要是愿意做的话,那很多妇女,都会愿意做了。”

曹场庄己婚的妇女们,大多数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老人,无法外出打工,只能一年到头,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忙活着。

现在的苏北大平原,早就脱离了传统的万耕火种,己经全面实行农业机械化了,一年到头,除了两季农忙辛苦几天外,其实时间,也并没有多少农活可做的。

如果要能在本村找份工作,既照顾了老人,又照顾了孩子,自家地里的农活,也不会担误,同时又能赚到一笔不小的钱,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啊!

一家三口经过反复商量,雇人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李淑娟喜滋滋地说:“村里很多妇女,一定会抢着来的,等一下我就去和她们说!咱先不请多,先请两个试试再说!”(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