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名人效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名人效益

这些人有拿摄像机的,有拿照相机的,有拿麦克风的,有拿笔记本的,大兰子一看就明白,她在电视里常看到这种情形,某个人做了好事,或者有了英雄壮举,记者便会蜂拥而至。他们的鼻子很尖,哪有新鲜事都逃不脱他们的视线。宣传最大的功效,就是能把一个普通人包装成好人、英雄和名人,包装的光辉伟大,白玉无瑕,名人是什么?名人就是地位,就是财富,就是附身符。大兰子感到机会来了,她看到的不是摄像机、照相机,而是未出生孩子的光辉未来。孩子要是有个先进的妈,明星的妈,起步一定不一样。她马上忘记了自己的淡淡忧伤,脸上开满了笑容。

“这位就是在暴雨中,不顾自己身怀六甲,冒死保护村民的村民组长大兰子。这些是电视台的、报社的、网站的记者。”镇宣传委员带有感情色彩介绍说。

“你们好,欢迎,欢迎。”大兰子边说边要站起来。

“快躺下,快躺下,别动了胎气。”大家赶紧围上前,不让大兰子起来。

“记者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提问。”宣传委员说。

“大兰子,你真勇敢,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电视台的问,同时把麦克风拄到大兰子嘴边。

“咋想的,还能咋想?咱是干部,是干部就得替群众想是吧,没二话,关键时刻就得冲上去。”大兰子说,她的话一下子提到了政治高度,这可没人教她,别看她文化少,可长着一颗讲政治的头脑。

“听说你身怀六甲,到暴风雨中转移群众不担心么?”另一个记者问。

“担心个球啊,那时哪顾的想那么多?群众的生命要紧,咱身上有责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央怎么说来?一切为了群众,俺就这句话记得牢。”大兰子说的比唱的好听,把宣传委员乐的嘴都合不上,这是他安排的最会说话的采访对象,高度一下子就出来了,形势跟的还真紧。

“你是怎么被卷入洪水中的?”有人问。

“我把群众转移走后,想起还有一个五保户,她家房子较危险,我就赶往她家,去她家需过一个石桥,我刚走到一半,桥塌了,我就被卷入洪水中。”大兰子说,这次说的倒是真的。

“你在洪水中怎么想的?”一个记者问。

“看来你没经历过山洪,还咋想?哪有时间去想啊?像一个木头滚来滚去的,只有拼命挣扎的份。”大兰子说。

她的话引来哄堂大笑,他们都被大兰子开朗、快乐的性格折服,这哪像是一个死里逃生的人。

“你是怎么战胜洪峰的?”有人问。

“我打小在河边长大,叆河能游两个来回趟,磨刀不误砍材工,要是没有极强的水性,恐怕这回一百来斤真要交代了。”大兰子说。

“听说这是百年不遇的一次暴雨,遭灾挺重,作为组长,你有什么打算?”有记者问。

“我想好了,马上办理出院,回去带领乡亲们抗灾自救,不能光依靠国家,我还要拿出五万元积蓄,帮组房屋被毁的村民,让他们早日住上新房,不能让乡亲们住露天地。”大兰子慷慨陈词。

大家被她高尚的行为感动,齐伸大拇指,大兰子的形象立刻在这些记者心中高大起来。他们由衷的佩服眼前这位芝麻官,要是当官的都像她这样,何愁党风不好呢?

“你有没有后悔?”有个记者问。

“不后悔,要是再来一次,我还会义无返顾的去救乡亲们。”大兰子斩钉截铁的回答。

房间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可想而知,关于大兰子英雄壮举的报道连篇累牍,电视、报纸、网络都是关于她勇救村民的报道,她成了人们心中的好干部,英雄。连日来,到医院看望她的人络绎不绝,鲜花摆满了房间,秀才那束花早被抛到垃圾篓里。她每天都被簇拥在崇敬她、关心她、热爱她的人们之中,幸福的像花儿一样。从人们对她的膜拜之中可以看出,人们呼唤善良、友爱、正直、廉洁、爱民的好干部,呼唤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市里召开了抗洪抢险表彰大会,大兰子站在主席台上,市长亲自给她戴上了大红花。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就了不起的人。说来也怪,她望着市长微笑的面孔,突然想到了自己家的芦花,好多天没回去了,也不知芦花怎样了,还打不打鸣了。她相信今天的掌声、鲜花和荣誉,都是母鸡打鸣带来的,她真的相信那就是凤凰下凡。

从市里回来,大兰子应镇长之邀到镇里一趟,她现在可是身披五彩霞衣,金光罩身的名人。这年头,荣誉就是护身符,免死金牌,所谓一俊遮百丑,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她知道镇里现在也不能把她怎么样。她敲响了镇长的门,镇长很客气的把她让到办公室,寒暄后,镇长说:“你现在是先进人物,是名人,更是镇里树的典型,有个事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说。”大兰子爽快的说。

“想把你调到镇里工作。”镇长说。

“来干什么?”大兰子眨巴着大眼睛问。

“真理城里库区动迁办,你就到动迁办工作。”镇长说。

“是正式的还是临时的?”大兰子问。

“当然是临时的,不过怎么也能干三年,和你的组长任期一样。”镇长说。

“什么意思?明升暗降,变相免去我的村民组长呗。”大兰子说。

“不能这么说,是为你好。”镇长说。

“少来这一套,你一撅腚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你们这些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我家离这么远,能来上班么?吃肥了也跑瘦了,你这是挖个坑让我跳。”大兰子不客气的说。

“也不用天天上班,隔三差五来一趟就行,挣得比你当组长多。”镇长说。

“挣的多少我不在乎,我只在乎这个官位,我告诉你,想让我辞职,门都没有。”大兰子说。

“你想多了,调你出来确实是为了保护你,你说大家都不拥护你,你这个组长还怎么干?闹出矛盾来,让新闻媒体发现了一曝光,你这个典型镇里就白树了。”镇长语重心长的说。

“啊,我明白了,把有问题的官异地使用的招数用我身上,可我不傻,人家端的是金饭碗,到哪都不影响吃饭,可我是泥饭碗,离开大地就碎了。”大兰子说。

“不离大地也碎了,老百姓不认可你,所谓墙里开花墙外香。”镇长说。

“你怎么知道老百姓不认可我?”大兰子问。

“那还用问么?你心里不清楚?”镇长说。

“此一时彼一时,要是他们认可我呢?”大兰子问。

“那还当你的村民组长。”镇长说。

“好,一言为定,咱就回去选举,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大兰子说。

“好,但我有言在先,不许贿选,咱就来个干干净净的选举,你敢么?”镇长激将说。

“王八犊子不敢。”大兰子说。

“好,那咱就定个日子,我亲自去。”镇长说。

“择日不如撞日,咱就明天,我现在就下通知,我今晚就不回去了,咱两就住一块,省的你说我贿选,怎么样?”大兰子叫号说。

“那不用,我相信你,你是说到做到的,我用车把你送回去,明天就去监督你们的选举,怎么样?”镇长说。

“不用你送,俺自己有腿,明天见。”大兰子说完,转身大步流星而去,她之所以敢这么咬硬,是因为她心里有数,这次她救了十多户村民,又为十多户受灾户捐款,他们肯定会投她的票的,她知道老百姓实惠,受人恩惠不可能不报的,再加上自己本家的,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正是基于这些判断,她才如此信心百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芦花就“呜呜、咯咯蛋”的叫,大兰子乐的嘴都合不拢,她相信母鸡打鸣,她就当选无疑,她满怀信心的到了食杂店。

选民都来了,镇长也如期而至,按照公开公平原则,由竞选人发表竞职演说,大兰子先来,她清了清嗓子说:“我大兰子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以前我有私心,当组长的目的不存,可经过这次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乡情和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大家都不富裕,我自己有钱了,和大家的隔膜越来越大,感情越来越淡了,也不会快乐,我这回要和大家一起致富,请大家给我机会。”

大兰子的话很实在,感动了大家,接着该杏花发表演说了,她走到地中央说:“我投大兰子一票。”她的话音刚落,屋里一片寂静,大家一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接着说:“我是真心的,于公于私我都同意她当这个组长。她比我有魄力、有胆量,有愿意为大家服务,她泼辣的性格也适合村民组的工作,何况她现在又是名人,正好为杏花沟的发展发挥名人效应,能帮组镇长实现建设天下第一杏花旅游村的宏伟蓝图,所以,我们都投他一票,好不好?”

掌声响了起来,镇长默不作声的走出了会场,他上车离开了杏花沟。

“你不等选举结果了?”司机问。

“还用等么?傻子也知道什么结果。”镇长说。(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