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9章 言传身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怡奇当副书记以来,一直抓县上的经济工作,杜怡奇知道在当今时代想要加强一个县的经济实力,如果没有工业化的支撑,那么,那个县的经济就不可能性具有竞争力。所谓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可是发展工业经济,无外乎靠尖端的高科技人才,比如日本;无外乎靠上天赐予的石油、矿产资源,比如中东地区的石油储藏。可惜边城县没有,一点儿也没有。那么他只有立足于边城县境的地大、农牧业丰富,可是,边城县真的丰富吗?

农牧业产品,本身就是低价的产品,哪怕是出口三百亩地收的农牧业产品,也比不上一辆奔驰轿车的价值。

落后的地区在探索工业化,虽然杜怡奇知道困难重重,但只能艰难探索。杜怡奇想,自己不能在探索工业化的过程中,丢掉了自己的特点。杜怡奇十分害怕,既没有获得工业化建设的成功,又失掉了边城县自己民族、民俗的特征。

这也就是一直强调小区的建设要突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的原因。

工业化时代、城市化发展,世界到处都是水泥森林、摩天大楼,所有的城市都在朝一个模式发展,尤其是这些整个经济落后的县市,为了省钱,为了建设的简单,就连盖楼房也追求一个样式,一张图纸就设计了一个城市,全都是火柴盒楼,变成了简单的复制,这样下去,那么多城市都长成一个模样,边城县就更加死水一潭了。

杜怡奇知道保持民族的特点,就意味着在小区的开发过程中增加投资,那也得增加。

几天后,县政府网站上发了一条贴子,被许多公务员追捧:

兔子月薪五千,打算用二十万建一个窝。

狼不允许,说私自建就是违章建筑,只允许向王八买。

王八是搞房地产的,先用二十万贿赂狼取得开发权,再用五十万元向狼买这块地,投资十万元把兔子窝盖好,向兔子要价二百万元。

兔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向狐狸借二百万元,连本带利三百万,二十年还清,

兔子全家二十年给狐狸打工。

狼、狐狸、王八都挣了钱,只有兔子亏,连孩子也不敢生了……

政法委书记把这条消息报告给杜怡奇,说散布这条消息的人别有用心,要不要调查一下。

政法委书记说,在政府网论坛里,这条贴子的评论居然达六百条之多,自建网以来,政府网还从来没有这么火爆过。

杜怡奇听了以后,笑笑说,“我们搞公务员小区建设,不就是为了解决这贴子的事儿吗?没必要太大惊小怪吧。”

隔了两天,政法委书记又来报告说,政府网又出了一条贴子,也引起了公务员的热捧。

在政法委书记的指引下,杜怡奇打开了县政府的网站,说实话这也是杜怡奇头次上县政府的网。

这是一篇描写机关生活的贴子:

秘书的对话

某县秘书甲乙丙丁,同期选拔进入县委,自以为进入了副科级副乡长、副局长的“保险箱”,三年后,无一人得到提拔使用,倒是身边如组织部门、局办工作人员得到了提升,于是四个相互可怜的文员常常一起,以窃窃私语为乐:

秘书甲说,听说最近办公室又要调一副主任,你们知道是谁吗?听说是来了不到一年的组织部的。

秘书乙说,前两天司机又出差回来了,到会计那里报发票,可能又黑了几百元吧。

秘书丙说,组织部受提拔,理所当然,因为人家是自己研究自己。至于司机报帐,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因为人家不提职,所以,谁都放他一马,而且,他是管领导生活的,我们只是管工作,所以了他们得的实惠要远比我们多,你们就认了吧!

秘书丁说:唉!办公室明显干不过组织部,秘书明显干不过司机。过了片刻这厮又说,幸好如今时代发展了,领导们全都以车代步,不然像十几年前,领导全都骑马下基层,那我们不是明显干不过牲口了!

哈哈哈哈!甲、乙、丙齐说,这个狠,这个真狠!

这时,突然有领导敲门!

秘书甲乙丙丁立刻开始演抓报纸、抢电脑、练钢笔字的游戏。进行的是那样的迅捷有序,那样的哑雀无声。

……

杜怡奇仔细看看,觉得这篇小短文写得挺好,挺有思想。

政法委书记说:“杜书记,你看看,你看看,都成什么了,这可是咱们县的政府网啊,成这个样子怎么行。我们要的是正面的舆论。”

“哎——哎——没那么严重吧,我觉得也算不上反动,没什么关系了,不用兴师问罪,真查出来了,批评两句也就行了,毕竟是政府的网站吗,还是要以主流的声音为主。”

“好,杜书记,我一定去仔细地查查看,到底是谁在搞这些言论。”说完,政法委书记从杜怡奇的办公室出去了。

杜怡奇觉得好笑,为了保持和谐稳定,也不用草木皆兵吧!

只是政法委书记查出来的结果,大大出乎杜怡奇的预料,原来发这贴子的人,居然就是杜怡奇的秘书。

杜怡奇把秘书教到办公室里来了,觉得得教育他一次,他天天在政府论坛折腾这些议论,虽不是什么大事儿,长久下去对他也不是一件好事儿。

杜怡奇贯彻曾国藩的忠告,对待自己的下属要做到“扬善于宫庭,窥过于私室。”

“你来,有个事儿,我请教你一下。”

“杜书记有什么事儿就请您问吧。”

“你打开咱们县的政府网论坛吧?”

秘书开了电脑,打开了政府网的论坛,显示需要注册登录。

秘书用一个奇怪的眼神看了看杜怡奇。

“快登录呀,你还干吗呢?”

小秘书输入了自己的登陆名。

县一级领导的秘书是绝对不敢叫领导的名字的,更不敢叫什么“德良同志”之类。在县一级别说是名字了。

纵然这个领导这辈子也当不上正的,你也得把全县的喊成正的。这叫尊敬领导。

进入了论坛,杜怡奇要秘书点“我的话题”。秘书当然没有不从的理由,因为杜怡奇就是他的天,他必须听从自己、服从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得小心得伺候着他。可怜的秘书前途,全看自己跟随的领导对自己的好坏。

秘书的话题一共有四十九条。

“来,我看看你都说了些什么吧?”

“都是一些胡话,杜书记就别看了吧,没啥意思。”

“要看的,我听说很多人都在看,县里有许多公务人员都在看。”

朱朱秘书的脸红了,“哪儿有?”

“有啊,,政法委书记都跑来找我?”

朱秘书不说话了,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我该说你什么呢?”

朱秘书一听,我的话音不对,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靠到墙边儿。以一幅谦虚的表情,准备接受我的聆听教诲。

“你是我选中的秘书,我不愿意要一个凡事儿都顺从我的奴才,我宁愿意在他的身上有那么一点毛病,有那么一点放肆,有那么一点恃才放旷。”

“杜书记,我知道自己错了,给你添麻烦了。”

“那倒谈不上,你发的贴子我也看了。就像你对秘书和司机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那可能是描写了一个瞬间。我在办公室、办公厅干了那么长时间,几乎占到我工作以来的一半时间,我自然也是有认识的。你能对身边的事物加以思考,这当然很好。可是你是县委的秘书,是我的秘书,在全县的公务员队伍里,你就是一颗新星,有太多的人会关注你。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不是革命战争年代,不是攻城掠地,夺取胜利的时候。从前,选人才,是他做事儿,看他的才能。现在选人才,看他做人,看他的人品了。哪怕他的人品是装得,修养是假的,也只能这样了。”

“杜书记,我真的知道自己错了,给你添麻烦了。”

“还是那句话,谈不上。当初我在安监局,被同事排斥,被领导打压,工作一开始我就经历了很多的麻烦。工作快二十年了,也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这算不上什么。我只不过是提醒你,为了你今后长远的前途,好好考虑考虑,不要因小失大。”

秘书的眼眶都湿润了。

“好了,我没什么说的了,响鼓不用重锤,我相信你能做好。但我不希望你沉默的时候,也丢掉了自己思考的好习惯。”

“我记住了,杜书记。”

“我送你一幅对联吧。来,摊开文房四宝!”

杜怡奇饱蘸墨,慢挥毫: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收敛自成名,好,好联,我一定好好收藏。”

杜怡奇没有再说什么话,自己坐在桌旁看文件去了。

每天的文件多得堆积如山。杜怡奇有太多的功夫都花在这上面了,这个办公室主任也是的,不管什么文件,都呈杜书记阅示,明明有好些事情,杜怡奇都没必要知道啊!可是杜怡奇也不能说他错,因为太多的办公室主任都是这么干的,可是如今新时期,各种工作是那样的繁杂,这主任就不能发挥点参谋助手作用,提点建设性意见?

杜怡奇气得把文件摔一边去了。

听话的下属,没有思想,没有创新,没魄力。唉!这就是当今社会赞扬的、普遍看好的,办公室人员呀!

杜怡奇能怎么样,能因为人家批文件写呈他阅示,就把人家撤职,就让人家调整?别人会怎么说自己?

霸权、莫须有,唉,身在高位,一举一动都有人群注视,杜怡奇教育秘书呢,自己都做不到,那怎么行?

看别人不瞬眼,是自己休养不够。杜怡奇还是忍了吧,他虽然明知自己的秘书可能能达到自己希望的高度,但他也明白,纵然自己把他培养出来以后,自己也用不着他当主任了。

天天忙于应付这些文件里交办的虚头八脑的工作,哪里还有心思做自己策划的大事儿呀。

杜怡奇实在是没心思看那些文件了,便小了小朱,让他把这些文件看一遍,觉得主要的放在一边,觉得八杆子打不着的那些事儿,扔另一边去,同时杜怡奇叮嘱他,以后自己所有的文件都这样,他先过一遍,觉得重要的地方,用桌上的铅笔帮杜怡奇划上一道儿。

朱秘书倒很乐意干这事儿,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批着办公室主任签着呈书记阅的文件,起初的兴奋可能是很强烈的。

也好,兴趣是做好工作最强大的动力。就让他这年轻人陶醉吧,杜怡奇去街道上转转、看看。

杜怡奇转到了农贸市场,因为潘芙蓉说过,这个项目也是她想拿下的项目。

曹威说了,各级下达加快发展的任务繁重,别说实施自己的目标、长远规划,连上级安排的这些个常规工作,都常常无法完成。

他说当前边城县的经济增长只能靠房地产来拉动,只能靠盖房子来完成。

那就盖吧。没有选择,虽然杜怡奇也明白,盖房子是无法盖出高质量的gdp。肥大不等于强大,重量不是力量。

边城县的农贸市场就是自然形成的,附近城郊的菜农、牧民、农民,有什么东西都会带到这里来卖。

自然形成了这样的集市,风起的时候满天飘着灰尘,下雨的时候,满地都是泥泞,说实话,也到了必须整治的时代了。这个年代,哪个县城还有这样的集市呀。

杜怡奇有好久没到这个市场转过了,当个一个小官,杜怡奇似乎都不食人间烟火了。买菜买肉的事儿,都交给露琼干去了。

杜怡奇上次来市场居然是在安监局的时候了,那时候,他们到处查抄烟花爆竹,收了就自己放。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人民,是这样子做人民安全的守护神的,现在想想,还真是可笑。

杜怡奇走进了农贸市场,到处一片片叫卖声此起彼伏,比原先的市场扩大了一倍多,居然盖了有两排房子,一排卖水产的,一排买禽类、肉皮的。

杜怡奇正转悠着,居然碰到了王辛建。

“王主席干吗呢?”

“我,我看见公务员小区已经动工了,想着gd集团风韵犹存的潘总什么时候来改造这个菜市场。(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