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山别墅前草坪外晨

蒋介石身着中式衣服,十分平静、自信地舞着太极剑。

戴笠大步走来,站在旁边观看,似从舞剑中感悟出什么,微微地点着头。

蒋介石很快收剑,问道:“戴笠,你从我舞剑中想到了什么啊?”

戴笠:“报告!我从剑路中感到校长的心态十分平和。”

蒋介石笑了:“悟性不错!”他坐在那把洋伞下的藤椅上,从桌上拿起一杯白开水呷了一口,“延安的情况如何?”

戴笠:“据来自延安的消息:**搞的所谓‘抢救运动’越搞越多,似乎延安认字的人都是我派过去的特务。”

蒋介石:“好嘛!如果你能把延安不识字的也搞成是你派去的特务,那我就给你颁发青天白日大勋章!”

戴笠:“谢校长!”

蒋介石:“过几天,何、白二位参谋总长去西安,落实我提出的闪击延安的作战计划。你嘛,也随同前往。”

戴笠:“是!”

蒋介石:“记住:在此关键时期,一定要开动脑筋,在情报工作上要大作文章。”

戴笠:“是!”

红岩村外傍晚

周恩来:“据悉,何应钦、白崇禧,还有戴笠已经乘军用飞机去西安了。”

董必武:“一定是与坐镇西安的胡宗南共同部署进攻延安的事情。”

周恩来蓦地想起什么,问道:“董老,当年我们在武汉布下的那颗闲子还在西安吗?”

董必武:“你是说熊向晖吗?”

周恩来:“是!”

董必武:“他在西安。在反击第二次**高潮的斗争中,他向中央提供了很重要的情报。”

周恩来:“这就好了!”他沉吟片时,坚定地说,“只要敌人的中枢机关有我们的同志,无论蒋某人使出多少花招,都不会瞒过我们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

董必武:“戴笠为什么也要去西安呢?”

周恩来:“据说他奉命去西安的目的,就是利用他掌握的特务系统,把延安的‘抢救运动’扩大化,借以配合突然发起的闪击延安的军事行动。”

董必武:“这一招是很厉害的啊!”

周恩来:“只要有这些忠心耿耿的同志在,戴笠之流只能得势于一时,迟早会***的。”

陕西耀县胡宗南司令部内日

何应钦:“根据委座的指示:共产国际解散,等于中共失去了共产国际——尤其是苏联的支持,此乃天赐灭共良机。宗南,你在一个月中可集中多少袭击延安的部队?”

胡宗南:“如果委座同意,我秘密撤防黄河阻击日军西进的部队,至少可以集中六十万部队!”

何应钦:“据你的系统所掌握的情报,所谓保卫延安的八路军有多少人枪?”

戴笠:“不足三万!”

何应钦:“很好!二十比一。”

白崇禧:“戴笠,你们能帮着这次闪击延安做点什么呢?”

戴笠:“根据委座的指示,我将通过情报手段,扰乱毛泽东在延安开展的整风、审干运动。”

何应钦:“效果如何?”

胡宗南:“放心!我这个师弟戴笠是个有心人,他早就帮着我在西安搞了一个‘**救国队’,先后向延安派去了不少的弟兄。”

白崇禧:“很好!戴笠的弟兄在内攻心,宗南的部队在外备战,内外结合,定可取胜毛泽东。”

何应钦:“不要忘了委座的指示:保密!”他沉吟片时,“下边,由宗南报告此次闪击延安的设想……”

重庆黄山林中傍晚

蒋介石一边缓缓踱步一边说:“辞修,请你以我的名义下达命令:密调驻防黄河的两个军归胡宗南指挥。”

陈诚:“是!”

蒋介石:“我看了胡宗南制订的准备分九路大军进攻延安的作战计划,我认为还不够完整。请代我电告何应钦和白崇禧,要他们二位一定带着可行的作战计划回重庆。”

陈诚:“是!”

蒋介石:“你近期见过周恩来吗?”

陈诚:“见过!由于他知道叶挺被关押在我那里,十分真诚地提出:希望我能帮他说项,请您释放叶挺。”

蒋介石:“这是不可能的!”他叹了口气,说道,“恩来是很重感情的,我早在黄埔时期就认定,他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我们国民党里缺的就是像他这样的人才。”

陈诚:“委座所言极是!您同意他回延安吗?”

蒋介石:“同意!但是,我同意他回延安的目的是给中外造成一种假象:我力主国共合作。”

蒋介石官邸客室内日

蒋介石身着便装站在客室的中央,分别与周恩来、林彪握手,说道:“早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恩来你就是我的部属,林彪你是我的学生,就常理而言,你们应当在我的领导下打天下,抗外敌,可是……咳!不说了,我们坐下谈吧。”他说罢坐在正面的沙发上。

周恩来、林彪应声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蒋介石:“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派车送你们二位回延安。”

周恩来:“谢谢!行前,我还想吁请蒋先生尽快释放叶挺和廖承志,否则……”

蒋介石:“放心,我自有安排。”他沉吟片时,“恩来啊,你回到延安之后,代我转告毛泽东先生:虽说共产国际解散了,但我们对中共的未来有两种意见:一为中共交出军权、政权,组织可合法;一为同国民党合并。现在就等毛泽东先生的意见了。”

周恩来:“我回去一定向毛泽东主席转达你的意见。但就我个人而言:国共两党问题所以不能解决,主要是国民党政治不开放……”

蒋介石:“不要再说下去了!因为通知你们二位回延安,我心里是很不情愿的,因为我毕竟是你们的长官啊!”

周恩来站起:“那我们就谢谢蒋先生了!”

蒋介石握住周恩来的手:“什么时候再回重庆来啊?”

周恩来:“只要是为了团结抗日,我随时都可以回来!”

蒋介石:“好!那我们就后会有期了。”

林彪走上前来,行军礼:“校长!再见。”

蒋介石笑了:“你还是很能打仗的嘛,我真希望你这个学生能听从我这个校长的调遣啊!”

林彪:“请在抗日疆场!”

周恩来和林彪走出去了。

蒋介石有些悲哀地叹了口气。

红岩村小路外日

董必武有些沉重地说:“中央发来急电,说胡宗南正在调兵遣将,争取早一天对延安发起闪击战。对此,毛泽东同志十分担心,你能否赶在敌人闪击延安之前返回。”

周恩来:“请给中央回电,我们只要拿到蒋介石发的所谓护照,就立即登程北返。”

董必武:“同时,我们的社会部截获了一份情报:西安国民党特务站的头子陈建中,给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发了一份密电,说中共在陕北地区的一个领导干部,是他的同乡和同学,请何绍南进行策反,将会有不小的收获。”

周恩来本能地:“这可能是戴笠搞的陷阱!”

董必武:“中央要我们调查这个陈建中是何许人?”

周恩来:“是当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和我们延安从苏联回来的领导干部很熟,有的还是同学。请电告中央:从苏联肃反的经验看,最危险的敌人是在上层。”

董必武:“你是我党情报工作的创始人,我相信你回到延安以后,形势会变好的。”

周恩来:“我一定尽力而为之!”

董必武:“听说你和小超同志就要回延安了,留下的同志的情绪有些波动,你行前还是和大家讲一讲吧!”

周恩来微微地点了点头。

红岩村会议室内日

周恩来:“同志们!南方局自成立以来,我们协助党中央粉碎了国民党的两次**高潮。现在,国民党又在发动第三次**高潮,我相信你们在董老的领导下一定能完成任务!”

在周恩来的讲话中摇出:董必武、邓颖超、林彪、王炳南、许涤新、童小鹏、龚澎等沉重听讲的不同表情。

周恩来:“同志们!想想皖南事变爆发之后,我们是如何把成百上千的文化战士从重庆转移到各地去的?再想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我们又是如何展开秘密大营救:前后历时半年,行程万里,遍及十多个省市,营救八百余人……我们就没有理由完不成党中央交给的新的战斗任务!”

与会的同志点了点头。

董必武:“第一次**高潮在华北,第二次**高潮在华中,现在即将爆发的第三次**高潮在陕北,而且是要闪击我们的延安。恩来,你看南方局如何配合党中央粉碎第三次**高潮呢?”

周恩来:“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为什么不敢公开**了?因为他担心美国、苏联不给他军事援助;他现在为什么又突然要发动第三次**高潮呢?因为共产国际解散了,他认为新的**时机到了!对吧?”

“对!”

周恩来:“蒋介石最怕什么呢?外国人,尤其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从战略上讲,蒋介石发动第三次**高潮不符合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因此,你们在董老的领导下,要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苏联、英国在重庆的外交人员、记者揭露蒋介石发动第三次**高潮的真相。”

董必武:“对!如果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出面反对,蒋介石一定会放弃第三次**高潮的。”

“对!对……”

邓颖超:“所以啊,王炳南、龚澎、乔木、章文晋等懂外语的同志,要发挥你们的长处,向你们的外国朋友说明情况,让他们再去左右他们国家的政府。”

“是!”

董必武:“恩来,重庆各界的朋友知道你要回延安了,都想和你说说心里话。”

周恩来:“我走之前,会与他们话别的。”

郭沫若庭院外日

藤萝架下摆着一张茶桌,上面置有考究的茶具。

郭沫若、阳翰笙、老舍、田汉等围坐在桌前,十分沉闷地品茶。

周恩来端起茶杯笑着说:“以茶代酒,祝我能顺利地回到延安,干!”他带头呷了一口,放下茶杯。

郭沫若等端起茶杯,勉强地呷了一小口茶水。

周恩来:“郭老是浪漫主义的诗人,拿出李白的气度来,祝福我们一定要跨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郭沫若:“我历来是不畏惧蜀道的!但是,我又是一个很讲情义的文人。自打听说你要走了,我的心里就没着没落的,不知下面该做些什么。”

“对!我们也像郭老的感觉一样。”大家附和着说。

周恩来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为了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拿起你们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郭沫若:“战斗是肯定的!容我说句心里话,你我相识整整十八年了,我一直是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大骂过蒋介石,和鲁迅先生打过笔墨官司,大有老子非第一莫属之概。但是,自从参加南昌起义之后,我这位兄长就是愿意听你这位老弟的。现在,你要北返延安,我打心底高兴。同时,我的心里又变得有些空虚了!”

与会者感同身受,微微地点了点头。

周恩来:“抗战就要届满六年了,在郭老的领导下,始有上海《保卫卢沟桥》的怒吼,继之有唱遍大江南北、声震武汉三镇的歌咏,接着又有响遍山城重庆的《雷电颂》。你们想一想,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有没有一支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大军?”

“没有!”

周恩来:“这就是你们的骄傲!我也因为给你们敲过边鼓而感到自豪。我就要回延安了,你们能不能说说自己的创作设想?让我在延安为你们祝福。”

郭沫若:“我正在创作和计划创作的剧本有:《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同时,我还要在考古领域做些文章。”

周恩来:“了不起!翰笙,你能不能把山城文艺界创作的成果整理一下,由我带回延安,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报告。”

阳翰笙:“可以!”

周恩来:“田汉啊,要充分发挥你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作用,在创作之余,把山城的戏剧、电影、戏曲等方面的人才团结起来,为抗战发挥更大的作用。”

田汉:“请放心,我会尽力而为之!”

周恩来:“老舍先生,你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希望你正在创作的《四世同堂》成为传世佳作。”

老舍:“我会努力的!”

周恩来:“我在重庆的时间不多了,请你们代我向文艺界的朋友们致意。”

中苏文化协会庭院外傍晚

周恩来、王昆仑坐在花坛边的藤椅上边品茶边交谈。

周恩来:“我已经和黄炎培、张澜等老先生话别了,他们都清楚:蒋某人消灭中国共产党之后,一定会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组织非法,并加以取缔。”

王昆仑:“时下,蒋某人的重心依然是**。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在高喊国共合作的口号下,积极准备闪击延安。蒋对身边的亲信戏称:外热内冷,突然袭击。”

周恩来:“蒋某人为什么不明目张胆地祭起第三次**高潮的大旗呢?他怕美国、苏联、英国等知道后加以干涉。为此,希望你利用中苏友好协会这块牌子,影响苏联驻华使馆,阻止蒋某人发动第三次**高潮。”

王昆仑:“我会做的。”

周恩来:“另外,毛泽东主席也是一位《红楼梦》爱好者,很希望能看到你写的《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我一定请你转给毛泽东主席一册。”

周恩来:“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王昆仑:“听说我在延安的小妹因我的问题,被有关部门逮捕。希望你回到延安,向毛主席讲明我的真实身份,还小妹一个自由身。”

周恩来:“放心!我一定做好这件事。”

红岩村大有农场外晨

周恩来一边采摘西红柿一边动情地说:“董老,你我这是第二年摘西红柿了吧?”

董必武一边摘西红柿一边说:“对!”

周恩来:“我真希望和你多摘几次西红柿啊!”

董必武:“我可希望就剩我一个人摘西红柿。”

周恩来:“可是,南方局这么重的担子落在你的肩上,我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啊!”

董必武:“没什么!只要你和毛主席在延安打垮了蒋某人的进攻,我们在重庆的日子就会好过的。”

周恩来看了看篮子中的西红柿:“董老,我们不摘了,留给同志们吃吧!”

董必武:“不!全都摘光,让回延安的同志在路上吃。”

周恩来和董必武遂又摘起了西红柿。

红岩村大楼前边日

四辆美式大卡车一字摆在楼前的大路上。

回延安的男女同志站在卡车上,手里拿着西红柿十分香甜地吃着。

留在红岩村继续工作的男女同志站在卡车周围送行。

周恩来、邓颖超、林彪、童小鹏在董必武、钱之光、王炳南、许涤新、龚澎等陪同下从楼门口走出。

周恩来一行与送行的董必武等一一握手,相继登上卡车。

就在这时,一辆三轮车飞快地跑来,上边坐着张文和抱着孩子的罗莹,他们迭声大喊:“请等一下,我们来了!”

回延安的、留重庆的所有同志循声望去:

张文和抱着孩子的罗莹坐着三轮车快速跑到近前,张文背着行囊跳下三轮车,跑到周恩来的面前,行军礼:“周副主席!我和罗莹也要跟着您去延安!”

周恩来:“陶行知校长同意了?”

罗莹抱着孩子跑到近前:“陶校长同意了!同意了……”

罗莹怀中的孩子吓得“哇”的一声哭了。

邓颖超赶忙走过来,接过小皖南亲了一口:“乖!不要哭,跟着邓妈妈回延安。”

说来也怪,小皖南果然停止了哭声,露出了笑颜。

周恩来一看笑了,大声说:“看!我们的小皖南想回延安,那他的爸爸和妈妈也就一同回吧!”

张文和罗莹激动地哭了。

这时,饶国模提着一篮子牛肉干快步跑来:“小超大姐!这是我送给毛主席的灯影牛肉,就说他什么时候到重庆来,我饶国模就给他做地道的四川菜!”

邓颖超:“谢谢刘太太!张文,快接过这篮子灯影牛肉。”

张文双手接过这篮子灯影牛肉:“放心,我张文可不是重庆遍地都是的贪污犯,保证如数送给毛主席!”

大楼前响起一片笑声。

周恩来大声命令:“同志们上车,出发!”

动情的音乐奏起,摇出:

邓颖超抱着小皖南与罗莹坐在驾驶室的座位上;

张文、童小鹏等纵身跳上卡车;

林彪在驾驶员的帮助下坐在驾驶室的座位上;

周恩来紧紧拥抱着董必武,说道:“董老!要多多保重!”

董必武:“祝你们一路顺风!”

这时,机要员走到跟前,低沉地说:“董老!内线的同志报告:蒋介石已经下令:七月十日前做好闪击延安的准备。”

董必武沉重地:“恩来!还有十二天,能赶到延安吗?万一蒋某人中途变卦,把你和同志们扣住怎么办?”

周恩来乐观地:“放心!如果我们没有回到延安,那就说明马克思要我陪着董老在重庆继续战斗!”他转身跳上卡车驾驶室,命令地:“出发!”

卡车启动了,缓缓离开了红岩村。

卡车上的同志含泪喊着:“红岩村,我们爱你!”

留在原地的同志含泪挥动着双手。

董必武心事沉重地望着远去的卡车。画外音:

“马克思啊,保佑恩来他们顺利地返回延安吧……”

重庆黄山别墅前草坪外傍晚

蒋介石与张治中、陈诚坐在洋伞下十分轻松地交谈。

蒋介石:“文白,周恩来他们离开重庆了吧?”

张治中:“离开了!据悉是回延安参加筹备中共七大的。”

蒋介石:“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吧?”

张治中:“没有!行前,他礼节性地向黄炎培、郭沫若等人道别。”

陈诚:“我看他与黄炎培、郭沫若这些人道别,未必像文白先生说的那么单纯吧?”

张治中很不高兴地:“那辞修一定有什么根据,是吧?”

蒋介石:“好了!我们不再为周恩来的事伤神了。”他沉吟片时,严肃地说道,“辞修,再次密令胡宗南,限他在七月十日前务必完成一切准备,待命向延安发起进攻。”

陈诚:“是!”

蒋介石:“同时,向沿途的关卡下达命令:设法迟滞周恩来一行出川。”

陈诚:“是!”

张治中:“蒋先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蒋介石:“如果闪击延安的战役提前打响,为保护周恩来一行的安全,就再请他们返回重庆嘛!”

张治中微微地点了点头:“我懂了!”

蒋介石:“辞修,代我密令戴笠:要他加紧情报战,一定要把延安搞它一个人仰马翻!”

出川哨卡站外日

周恩来坐在驾驶室座位上沉思。画外音:

“……请与胡宗南谈后速来延,胡提意见勿与争辩,只说回延会商,一切可以和平解决。判断彼方计划是陈兵边境,迫我作城下之盟,否则进击。我已进行边区党政军民总动员,准备自卫。毛泽东。”

卡车突然刹车,惊醒周恩来的沉思,向前方望去:

公路中间摆着路障,两个持枪的哨兵站在两边。他们大声喊着,“停车!停车!”

四辆卡车一字儿停在哨卡前边。

张文纵身跳下卡车,大声地质问:“你们有什么资格敢拦政治部周副部长的车?”

两个持枪的哨兵抬头向驾驶室一看:

周恩来身着国民党戎装、肩扛国民党中将军阶,泰然自若地坐在驾驶室里。

持枪的哨兵甲:“奉委员长的命令:谁的车从这里过,都要检查证件。”

周恩来探出头:“张文!让他查。”

张文:“照这样个查法,我们连西安也到不了!”

持枪哨兵乙:“就从你查起,请拿出护照来!”

张文拿出护照,生气地说:“查吧!”

两个持枪哨兵故作认真状地检查护照。

周恩来愤怒地叹了口气。

黄山别墅客厅内夜

蒋介石有些得意地说:“你们纷纷打电话给侍从室,都说有重要的消息报告。所以,我把你们都请到家里来,坐在一块儿说。谁先讲?”

张治中:“我!”他双手呈上一份材料:“这是董必武先生写给您的信,抗议胡宗南所部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

蒋介石接过信看了一遍,随手扔在茶几上:“奇怪!他们怎么会得到这样准确的消息呢?”

张治中:“不清楚!”

刘斐双手呈上一份电文:“委座!这是朱德、萧劲光发给委座和胡宗南的抗议电,其中详细地述说了国军准备闪击延安的军事部署。”

蒋介石接过电文很快看完,皱着眉头,近似自语地:“像这样机密的事情,朱德他们怎么会知道的呢?”

刘斐:“胡宗南的属下一定有通共的奸细!”

蒋介石:“戴笠!”

戴笠站起:“在!”

蒋介石:“电告胡宗南,务必要查出泄露机密的奸细!”

戴笠:“是!”遂坐下。

何应钦:“委座的美国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严肃地向我指出:我奉美国马歇尔将军的电示正告贵国:如果对八路军发动进攻,美国将停止一切援助!”

蒋介石愕然地:“这就奇了!还有这样的消息吗?”

白崇禧:“有!”他看了一眼震惊的蒋介石,说道,“英国的驻华武官也给我打来电话,让我转告委座:盟国正处在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进入全面反攻的前夕,如果贵国发生内战,英国将劝阻美国解除和贵国的一切义务!”

蒋介石身不由己地站起来,自语地:“真是太奇怪了!”

宋美龄从内室走出:“达令!美国驻华大使馆打来电话,如果中国再起内战,罗斯福总统将收回对我讲的一切承诺。”

蒋介石微微地摇了摇头:“我再三强调保密的军事计划,怎么连美国人都知道了呢?”

宋美龄焦急地:“达令,看在罗斯福总统的面上,电令胡宗南,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何应钦:“委座!今天接到胡宗南的密电: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委座下命令了!”

蒋介石:“我怎么下这个命令哟!”

胡宗南官邸内晨

胡宗南身着睡衣在室内踱步,收听陕北电台的广播:

“……我们得到了确切的情报:蒋介石从驻守河防的国民党军队中调出两个军至陕甘宁边区周围。继何应钦、白崇禧到耀县与胡宗南召开军事会议之后,胡宗南又到洛川召开军事会议,积极布置,准备闪击延安。敌人共动用兵力六十万,将分九路大军全面合围边区。”

胡宗南啪的一声关死收音机。

熊向晖走进:“胡先生!再过十分钟,陕北电台将播报延安军民举行三万人集会的消息,您听吗?”

胡宗南:“不听!”他哼了一声,“过不了几天,看是我胡某人的枪炮声大,还是你毛泽东的叫声大!”

熊向晖:“当然是胡先生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大了!”

胡宗南:“向晖,查出是谁走漏闪击延安的消息了吗?”

熊向晖:“查到了!一是西安劳动营训导处长张涤非召集九人开会,通过文件,要中共随共产国际解散而解散;二是中央社发出电讯,说西安文化团体开会,致电毛泽东,叫他解散中共,取消边区割据。”

胡宗南:“一群混蛋,立即给我逮捕法办!”

熊向晖:“是!”

一位机要参谋走进:“报告!委员长发来急电,命令副司令长官立即停止进攻延安的准备。”

胡宗南大惊,接过电报阅毕往地上一摔:“老头子!你这是演的什么戏哟!”

机要参谋:“另外,周恩来一行到了西安。”

胡宗南又是一惊,遂又说道:“熊秘书!快帮着准备欢迎周主任的宴会!”

熊向晖:“请周先生的夫人邓颖超女士吗?”

胡宗南:“她是我的师母,当然要请。”

熊向晖:“林彪将军呢!”

胡宗南鄙视地:“他是黄埔四期的,不请!”

西安街道外夜

一辆轿车飞驰在西安大街上。化入车内:

周恩来坐在轿车的后边,客气地:“贵姓?”

熊向晖坐在驾驶室的座位上:“报告周先生,在下免贵姓熊,字向晖,是胡先生的机要秘书。”

周恩来:“欢迎宴会在什么地方?”

熊向晖:“小雁塔。”接着,他又用英语说道,“请小心,提防被灌醉。”

周恩来用英语答说:“谢谢!”

小雁塔门前外夜

小雁塔灯火辉煌,戒备森严。

肩扛中将军阶的胡宗南驻足门前,望着驶来的轿车。

轿车戛然停在门前,警卫打开车门,迎出周恩来。

胡宗南迎上前去,行军礼:“周主任!学生宗南在此迎候。”

周恩来紧紧握住胡宗南的手:“你现在已经官至战区副司令长官了,就不要再行师生之礼了!”

胡宗南:“学生永远是学生!”他指着门,“请!”

周恩来边走边问:“沿途听方方面面的人士说,宗南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对边区进行闪电式袭击,有这样的事吗?”

胡宗南:“耿耿此心,天日可表,绝无此事!”

周恩来:“请问,有两个河防军为何要调离黄河西岸呢?”

胡宗南:“这是部队正常的换防!”

周恩来:“再请问,驻扎在洛川的国军为什么要构筑作战掩体呢?”

胡宗南:“这是为了练兵嘛!周主任,在西安计划停留多少时间,有什么事情需要学生帮忙吗?”

周恩来:“我准备很快返回延安,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报告西安的情况。”

小雁塔宴会厅外夜

在热烈的掌声中和喜庆的音乐声中缓缓摇出:

胡宗南陪着周恩来坐在主桌上,二人亲切地交谈着。

主桌两边各有一张餐桌:左面的一桌是肩扛少将军阶以上的将官,右面的一桌是花枝招展的所谓夫人。

王超凡一手拿着酒瓶,一手端着酒杯,带着左面餐桌上那些同样拿着酒瓶、端着酒杯的将官走到跟前,热情地说:“我们都是黄埔同志,为欢迎周先生光临西安,先敬周先生三杯酒!”他说罢连饮三杯。

其他的将官也跟着连饮三杯。

王超凡再次倒满酒杯,说道:“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请干第一杯!”

胡宗南等与会者的目光全部盯着周恩来。

周恩来端着酒杯站起,笑着说:“方才,王主任提到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合作。蒋委员长是国民党的总裁,为了表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党员,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胡宗南愕然。

王超凡等将官不知所措。

周恩来微笑着说:“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酒就免了吧!”他说罢落座,把酒杯放在餐桌上。

胡宗南与王超凡等将官悻然而归,相继落座。

稍顷,右面餐桌上的夫人们举着酒杯走到周恩来面前,其中一位说道:“我们虽然没有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倡导的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胡宗南等与会者的目光再次集中到周恩来身上。

周恩来端起酒杯,微笑着说:“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

前来敬酒的夫人张口结舌,狼狈之极。

胡宗南急忙站起解围:“今天只叙旧谊,不谈政治。”

十多名夫人说着“对,对!只叙旧谊,不谈政治。”相继溜回自己的座位上。

王超凡等将官们再次端着酒杯走到跟前,一位肩扛中将军阶的将官讲道:“方才,胡长官指示:只叙旧谊。当年我们在黄埔军校学习,周先生是我们的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弟子,我们每人向老师敬一杯!”

周恩来看着胡宗南:“方才,胡副长官说,今天不谈政治。这位将军提到我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主任不能不谈政治,请问胡副长官,这杯酒该喝不该喝?”

胡宗南:“他们都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让他们喝,算是罚酒!”

那位中将连声说:“好,好!我们认罚。”相继喝下杯中酒,走回自己的座位。

还是那位夫人端着酒杯,带着那群夫人走到跟前,笑着说:“我们久仰周夫人,遗憾的是她因身体不适没有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表示敬意,并祝回延安一路顺风。下边,请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与我们干一杯,好不好?”

“好!”

周恩来站起身来,严肃地说:“这位夫人说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延安人民生活十分艰难,有时连小米都吃不上。如果让邓颖超同志喝这样的好酒,她会感到于心不安的。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他说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夫人们喝完杯中酒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周恩来突然端着酒杯站起来,很有风度地说:“我要感谢胡副长官的热情款待,我更要感谢胡副长官对我说:没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意图。我借这个机会向胡副长官、各位将军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坚持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独立、自由、幸福的国家!同意的,请干杯!”周恩来说罢一饮而尽。

“干杯!”胡宗南等一饮而尽。

定格叠印字幕(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作者_王朝柱_其他书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