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宁死不招,铁齿铜牙杨彦明(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贪污、挪用公款近1亿元,原中国银河证券北京望京西园营业部总经理杨彦明受到了法律最严厉的惩罚。005年1月1日,杨彦明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死刑。杨彦明成为目前中国证券业界被一审判处死刑的第一人,也因此在005年中国证券硕鼠榜上独占鳌头。但是,由于杨彦明拒不交代赃款去向,致使716万元赃款至今下落不明。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法院认定的杨彦明贪污的716万元,是1998年6月到00年8月的5年之间,杨彦明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指使营业部财务人员违规从营业部的资金账户内提取的现金,而且每次提取的数额都不大,基本都是在几万元、十几万元左右。在杨彦明担任证券营业部领导期间,整整这样累积了5年,终于累积成如此触目惊心的巨大数额。

从杨彦明的这种贪污手段看,他小数额地从单位里不停地往外拿钱,而且从不间断地拿了5年,实在跟昼夜不停从粮仓往自己的窝里偷米的老鼠一样,所以他被称为证券硕鼠,可谓名副其实。但自始至终让人疑惑不解并令办案人员头痛不已的是,这个疯狂贪污数千万元的证券公司总经理,宁可两次选择自杀,宁可以沉默的方式选择死刑,也坚决不肯说出赃款的下落。面对办案人员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劝导,杨彦明的回答始终只有一句话:“我说不清楚。”杨彦明不仅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得惊人,而且还天生一副铁齿铜牙,标准的宁可自杀也不说的“硬汉”。

而在一审判决书上,赫然写着“继续追缴被告人杨彦明犯罪所得发还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杨彦明在一审判决之后,立即提起上诉。目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之中,那么,在接下来的审判中,这个雪藏7000多万元赃款的谜团能不能解开呢?

外貌憨厚的杨彦明1958年10月生于辽宁沈阳市,父母在沈阳都是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家境不错。1975年杨彦明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铁岭插队。两年后,不甘平凡的杨彦明在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4月考入沈阳农学院学习,198年本科毕业后又成为西北农学院农经系的研究生。

198年正在西北农学院读研究生的杨彦明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工作的罗月玫,虽然两人不在一个城市,但是爱情让他们在认识的第二年就喜结连理。

1985年杨彦明回到沈阳农学院工作后,在大学里自由时间比较多,而杨彦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在金融方面,只在学校教书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且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也不是办法。在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生当属凤毛麟角,是很多单位需要的人才,所以他研究生毕业回到母校沈阳农学院工作不到1年,1986年10月,杨彦明终于鲤鱼跳龙门来到了有“金饭碗”之称的银行系统之一的农业银行总行,并且一干就是0年。0年间,杨彦明经历了研究所、研究室、农行信托等部门,几乎见证了农行的发展历程。杨彦明先后在不同的部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经验,也体验到了早期中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和投机心理,而行业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则对他以后的出轨行为影响深远。

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8年6月,杨彦明成为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中国银河证券公司成立后,营业部先后迁址、更名为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北京虎坊桥证券营业部、北京望京西园证券营业部,杨彦明一直担任总经理。

杨彦明在担任营业部总经理之前,曾被派往深圳从事证券工作。他工作认真,能力强,在几次较大的证券操作中,表现了出色的业务能力,是中国证券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所以北京营业部成立后,杨彦明被任命为总经理。上任之后,杨彦明大刀阔斧地开展起了营业部的业务,把证券市场做得如火如荼,也同时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毛病。杨彦明脾气暴躁、武断,平时对下属说话不多,一说话便是交代给他们的工作,私下里员工们都认为杨彦明很霸道,但谁也不敢当面表示这样的意思,不管事情是员工份内的,还是份外的,他命令员工做这做那时,从不会做过多解释,杨彦明喜欢的是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