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有点曲折的提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滨江区劳动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计划在每个镇上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而且在年初向区政府提交的工作计划中都对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原因有了说明。

但成立一个新单位所面临的事情很多的,编制、办公场所、经费等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所以一般成立新单位都是让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担当牵头负责人,这样不管是办公场所经费的协调,还是工作的开展都要相对容易一点。

但赵刚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去担当这种位置。

马平不相信张茂林想不到这一层,但是张茂林似乎是无意中提起西山镇要新设立一个劳动保障事务所这件事,然后就把话题又转回到大光化工的话题上。

领导说话都喜欢这样(尤其级别在正处以后,作者体制内得出的结论之一)。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在不是绝对心腹下属面前,如果他们想实现自己意图或者拒绝某一件事情的实施时,往往不会直接说出口,反而会用比较隐晦的含义来表达,具体能不能读懂领导的深层含义就看下属的悟性了。

不过,能读懂领导的深层含义的不一定会提拔,因为领导觉得这是应该的;但下属要是经常误解领导的含义,很可能会被逐渐疏远。

所以马平虽然一直嘴上和张茂林谈着关于大光化工的事,但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怎么处理。

赵刚是肯定不能承当西山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的负责人的,至少名义上不能承担。这样提拔劳动局肯定要炸锅,而且张茂林也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这样一想,马平心中逐渐有了明确的主线。

赵刚心中则“砰砰砰”的跳个不停,两个领导当着着赵刚的面决定他的命运,却没有多问一句赵刚的意思,尽管是提拔是好事,但赵刚也有一种命运被别人掌握的无奈感。

不过,赵刚更多还是一种激动和兴奋,提拔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种认可,是社会资源的扩大,是人脉关系的增长,甚至从更大的方向说,离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进一步。

赵刚按住心中的跳动,也没有再继续坐下,站着静静的听着张茂林和马平谈论事情。不过从今天这件事情看,马平还不算是张茂林的正式心腹,只能说马平积极向张茂林靠拢,但张茂林还没有完全接纳,不然张茂林在心腹面前谈事情不会用隐晦语言。

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张茂林汇报劳动局关于大光化工的处理结果,汇报结束马平也没有继续多打扰,看张茂林没有新的指示,就自觉的告辞。

然后马平和赵刚下楼已经将近6点半,冬天的滨江区天色黑的很早,区府大院早就亮起了路灯。赵刚下楼前还看了一眼区府办的综合科,发现很多人还在安静的写材料。

赵刚心里有点感触:这些秘书虽然和大领导接触很频繁,但也是牺牲自己的时间换来的。得失换算上,就要看个人取舍了,但很显然大部分人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想扎进这个圈子。

赵刚最后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综合科,跟着马平下了楼。

赵刚开车,马平坐在后排座上,赵刚看出来马平好几次欲言又止,知道马平可能想说的和自己有关系,但赵刚也不敢出声询问,只是安静的开着车。

马平紧蹙着眉头,看着滨江大道上的车水马龙往来不息,终于在快到劳动局时候,马平终于出声过对赵刚说道:“小赵有没有想过离开业务科,换个新环境。”

赵刚听到这句话,就知道马平心里有了主意了。

赵刚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还没想过,在业务科的环境很适合我自身的性格。”

马平听完赵刚实话实说,没一点虚话套话,反而轻轻的笑了笑,本来有点严肃的气氛瞬间破冰。

赵刚没有说“领导想调我去哪里就去哪里”这种空话,在张茂林给出比较明确的指示情况下,这样说话显得不把局长马平看在眼里,这是细微的语境判断。

所以马平看赵刚没有用套话回应自己,还反过来劝赵刚说道:“年轻人多经历一些不同的成长环境不是坏事,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可以锻炼人。”

这时,赵刚才结合语境说道:“我听马局的,您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马平听了,微微的点点头。

马平的心里的确有了一个稳妥的主意,赵刚肯定是不能担当一个新成立劳动所的一把手的,但是张茂林的意见也不敢置之不顾。

所以马平在车上先分析张茂林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想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张茂林的意思是让赵刚先进行锻炼,如果在复杂的岗位依然能够把工作做好,那么再委以重任。

照这个思维想下去,什么样的位置需要这样重重考验呢,大概只有张茂林的秘书一职了,还是接任区委书记后的张茂林。

马平的思路想到这里,才蓦然发现,半年前独自来劳动局报道,甚至受到一点打压的年轻人,很快就要占据一个非常显赫的位置了。

虽然那个位置不一定百分百是赵刚的,因为如果赵刚在新岗位做犯错误,张茂林不一定会选择赵刚。但马平觉得赵刚的可能性最大,不然张茂林那个级别的领导,不会专门对赵刚这种身份的基层公务员提出具体要求的。

马平是真的知道赵刚是没什么后台关系的,现在可能因为陶文兵的关系才算和区委领导搭上一点关系,但陶文兵对赵刚的身份态度还没有公开承认。

马平也不知道张茂林是否知道赵刚和陶文兵的女儿谈朋友的事,他会抽空委婉的和张茂林说一下。不然真的等赵刚成为张茂林秘书了,张茂林才发觉赵刚是陶文兵女儿的男朋友,那么马平就要承担一定责任了。

不过这是后话了,即使张茂林不提拔赵刚,马平也准备在赵刚实习期转正后进行提拔,现在只不过把时间提前半年而已。

当然,提拔的位置马平也早就想好了——协助筹建西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赵刚没转正的身份一直是提拔的掣肘,马平也不敢冒大不讳公然破坏规则的提拔,但不妨碍马平在规则下进行合理的操作。

“协助筹建西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这不是具体职务,最多算一个“差遣”,但偏偏又能负责筹建保障事务所的事情,再加上自己在局里敲敲边鼓,劳动局内部的声音还是不用担心的。

如果真的按照体质内的职务套上去,算是个副所长吧。

最后,马平还是决定把朱明义派过去兼任新成立的所长职务,当然只是兼任朱明义不负责具体的事务,他的办公地点也还是在劳动局内。

马平让朱明义去兼任所长职务有两点考虑:一是马平知道,朱明义很欣赏赵刚,派朱明义过去为赵刚撑腰,朱明义应该也不会反对;其次,就是让赵刚有虎皮可以扯起来。筹建工作肯定很多有狗屁倒灶的事,有朱明义这个劳动局副局长的招牌,很多事赵刚解决起来的态度能硬上许多,而且在劳动局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小一点。

理顺了这个思路,马平很和蔼的对赵刚说道:“你这次事情处理的不错,加加担子对你的发展也有好处。”

这时的马平不像劳动局的局长,好像一个长辈在给赵刚建议。

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带着面具生存,每个人都有很多个面具,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的,这就是“面具人生”,无关褒贬,这是人类逐渐进化后,在社会群体相处的一种表现。

赵刚开着车默默的听着。

马平又接着说道:“本来等你过完年转正后,我打算提拔你在业务科当副科长,你们原来的副科长调去长河劳动所当所长了,业务科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堆积在年军的身上。但现在张区长可能有新的想法,我现在也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马平能这样说,就有点推心置腹的感觉了,赵刚心里充满着感激。

然后马平突然有点严肃的说道:“所以小赵,你要做好调换工作岗位和压担子的思想准备,而且新工作一定要做好,局里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赵刚还不知道马平打算把朱明义派过去兼任所长这个职务,但听到马平能这样说,赵刚面上露出感激的神态,甚至有点激动的说道:“我保证听从马局的指示,不管在哪个岗位,一定把工作做好,谢谢马局的关心和支持。”

马平听到赵刚的表态,点点头不再说话。

虽然马平都没明确指出赵刚到底要去哪个岗位,但赵刚自己结合语境大概也能猜出来,大概是去负责筹建西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对于这个新的工作岗位,赵刚内心既有期待又很忐忑。

不过现在马平没有明确说出,潜台词就是希望赵刚先不要说出去,因这件事牵扯的范围还是有点深,即使在劳动局内部,马平也需要时间来协调安排。

马平没有叮嘱赵刚不要说出去,他知道赵刚不是一个招摇的人,不然张茂林也不会看中赵刚,当秘书除了能力以为,品德也非常关键。

【作者***】:以确筹建过某个新部门的成立,筹建的相关事项很有意思,慢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