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回应(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少华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话会是这种效果,他有点着急地解释道:陈书记,您误会了。我说的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二桥事故发生以后,咱们班子的团结问题更加令人瞩目。这次长顺县的行动,又是敏感的反腐打黑,虽然,这种事情,信息保密很重要,对此,我当然能够理解。但是,保密的范围,居然局限到了市委常委班子里,这就很容易让人误解。让外界对市里一些领导同志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我的内心,只是有这方面的担心而已。

李少华的话坦诚而合乎情理,陈志国听后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看了对方一眼,李少华也正望着他,镜片后面的眼睛里写满了委曲。陈志国觉得自己的思路也许真的走快了,也诚恳地说:少华同志,长顺县的工作,只是正常的反腐打黑工作。不过,你的心情,我还是理解的。放心吧,有任何重要的事,我会及时和你沟通商量的。

好。谢谢陈书记的理解。李少华应付地说了一句,悻悻地走了。

不知为什么,对于自己的这位副手,陈志国一直有一种看不懂的感觉。说这人深沉吧,许多时候又透明得可爱;说他坦诚吧,又觉得内心里始终掩藏着许多东西。唉,也许,这就是中国官场对人的不规则锻造使然吧。

没想到,今天一上班,摆在案头上的一份文件,又足足让陈志国郁闷了半天。这份文件是省教委关于下半年教育经费计划调整的通知。在这份充斥着套话官话的文件里,其他地市的资金计划并没有什么变化,唯独将原本计划调拨给唐州市的三项教育经费拦腰砍断,缩减了将近一半的资金额度。但因为缩减下来的资金额度都补充到了其他三个较为贫困的兄弟地市,其计划调整的理由还是写得冠冕堂皇的。

这类文件,是省教委发给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文件,原本并不属于市委书记的批阅范围。但办文文稿上由市教委主任报送主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又报送给了市长张曙光。而市长张曙光却在办文稿上签了一行莫名其妙的批语:请志国书记批阅并指示。就这样,省教委关于经费调整的业务文件就这样名正言顺地摆上了市委书记的案头。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次经费计划调整,其实是省教委对唐州市上次自主调整中考加分政策的一次明目张胆的报复。

在中国政坛,当地方党政机关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发生了行政矛盾的时候,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往往会在业务利益的分配上使用自己的部门权力,重新调整部分费用计划,用以训诫地方领导的“不敬行为”,以这种“硬损伤,软着陆”的方式,强迫地方党政领导养成唯上听话的习惯。虽然,这种方式,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早已司空见惯,已经成为了大家普遍使用却又不言自明的政坛潜规则。但是,看到从市教委主任到市长张曙光的办文批语,那种一致认为这次经费缩减应该由陈志国承担惩戒责任的态度,还是让陈志国心里十分窝火。

当然,让陈志国窝火的不仅是张曙光等人的奴性思维方式,把自主决策就要接受惩罚当做了理所应当的习惯模式。最让他生气的,是省教委这种把公权力转换为私权力的自然而然的态度,这才是国家权力机构最大和最危险的隐患。(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