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尾声:永恒的大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恒的大地(尾声)

走在人生岁月,才能慢慢感受到那种轻度贫寒能使人充满美好的愿望和珍惜拥有的可贵。塞上黄土地原生态窑洞很温暖,光线很明快,岁月在这里显得如此这般静好。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惊不扰,抱朴守拙,是另一个祥宁世界。如果内心不与此同享,则心会时刻充满忿怨与恓慌,心的安放与富足永远是奢望与梦想一一

面对着社会形势一片大好的导向和虚幻世景,其背后却有成批成群的第二代、第三代离开土地、挣扎在城乡割裂边缘的农民子弟,他们面对着推祟精英、炫富投机的成功社会,本性里秉承着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安身立命、修身齐家之道,现实却把他们拍击的支离破碎,时代浪潮冲击的他们体无完肤,沉重的在塔式阶层结构底下彷徨、挣扎、呐喊、期盼,困惑而茫然被动的迎接着时代浪潮的冲刷,通体留白,久而久之的麻木、厌世、仇富乃至于狭隘、私欲、报复,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硌脚石,关注关爱这个群体,给他们安全感和富足感是当务之急,因为这个群体正处社会阶层橄榄球结构的中尾端。

写完这篇长篇小说,我心头一下子松驰下来,紧张的大脑放松起来,长吁着出气,几年来心中的积郁和思虑通过写作这篇小说而一吐为快,以此来纪念我的青春和我的双亲,来怀念在城乡中奔波劳累的兄弟姊妹们,为生命的精彩而喝彩——

至双亲天国后,我的精神一直振作不起来,整日浑浑噩噩,恰是那个世纪岁月,恰是这个中年年龄,让我失去世界上最亲的人。在我成长成熟的人生路上,父母给我撑起一片田地,遮挡着半生人生风雨。尽管那段时光是贫寒交织,但内心是充盈着欣喜的,父母的善举爱意影响着我不断的自己反省着自己,时至今日,一直痛思着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生命的顿悟。

十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却是人生中的一长段。我是农民的儿子,根系黄土地,魂思土窑洞,对农民的情感日益凝重,毛Z席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明天就是中国的明天。(196年9月1日,毛泽D发表了《国民革命与农**动》一文。原文是:“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记得住乡愁日益凝重的呼唤中,我没有力量来改变什么,但我内心一直充满着希翼,祝福着祖国,祝福着黄土地……

永安题记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五日星期日夜(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