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部卷二:52章:发展永远在路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乔局长入驻刀具厂开展工作刚一个月的时间,就遭遇了这始料未及的祸事,大清早就被身份不明的人员绑架走了。一时间,全县上下震动,因为乔局长是工业战线的老兵,社会认可度很高。二是他刚进刀具厂开展工作就遇到这种突发事端,有点不可思异。姜钰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救乔局长办法,责成公安局牵头,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乔局长进行全力解救,同时让相关部门做好乔局长家属安稳工作。

就在公安成立专案组先期进行调查取证中,晋中市某县法院来电告知,乔局长因是刀具厂现任负责人,因为债务纠纷被某业务商起诉到某法院,法院派出执法干警强制执行,他们把乔局长强制带到了执行法院法庭。县委得到通知,马上召开会议,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责成县委副书记带领法院和商务局人员,尽快去当地协商解决。

子安也被抽调到工作小组,对于乔局长子安一直心存感谢,乔局长不仅是位领导,更是位长兄,还是位师傅,具有超高的政治智慧和世事洞察能力。子安在乔局长的带领指导下,学会了不少好的工作经验。如今乔局长有事,局里面上下自然着急,正好县委成立相关工作协调小组去解救乔局长,子安高兴的期盼着乔局长能够平安归来。

县委工作组按照当地法院的告知,来到当地法院进行交涉,不料对方法院十分气盛,态度坚决,需要县委、县政府还上欠款还要拿出有偿抵押物,才准见乔局长的面。否则按照法律程序,要对乔局长进行法律责任宣判。这一下子可把前来协商解决的工作小组为难坏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款项,朱书记给姜钰书记打电话汇报了此事,姜钰书记让县政法委书记赶紧去省政法委汇报沟通,先把人放出来再解决。

这是一场抓时间赶速度的事情,一方面县政府派出政法干部赶赴省城争取支持,另一方工作小组要看债务的确认,但对方法院拒绝他们查看卷宗,再三请求法官,陪着笑脸,递上香烟,人家才把起诉书让他们看了看,朱书记他们把起诉书中所提及的债务关系用传真发送到县里,让县里相关部门赶紧核实清算,到底有多少债务才能得到确认?县里面工作组再次深入刀具厂进行财务审查,翻找陈年旧账,从白条包里找线索,调度证人进行取证,经过白明黑夜的连日工作,挖掘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财务漏洞和黑洞,刀具厂经销人员在外销业务中中饱私囊,做账外账,多年来利用建立的外销关系,形成了比较隐秘的三角债务关系,把潜在债务包袱扔给厂子,把股份留给自己,有的人还金蝉脱壳辞职一走了之,自己去南方另开张去了。其间涉及到好多领导干部以及内部经营管理人员,吕凤岐自然难逃其咎。

县政府听取了相关情况,感到事态重大,向县委汇报后,成立了由公安经侦、检查院等司法部门组成的专案组,对相关人员进行传唤和调查取证,同时对吕凤岐采取了人身限制,经过调查,吕凤岐交待他对此缺乏监管,没有较真,接受了相关人员好处,并替他儿子还了赌债,因为他儿子好赌成性,向社会团伙借了高利贷,被扔到土豆窖十多天,几天才给一棵大白菜吃,为了救赎儿子,他也就放弃了应有职责,对此放任不管了,以至今天东窗事发,把对外业务确认成了相关的债务情况,形成的债务挂在账外运行,形成了监管的空白,掏空了企业,形成了难已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职工们听说此事,都义愤添膺,愤慨不已,要求县政府对相关人员进行经济追查和责任追究,对这些败家人员和蛀虫进行严厉惩处,但困扰在这些职工心头上的还是这样的运行模式能否走下去的困惑?大锅饭最终没市场,混日子还是没前景,出现了现在事情不仅是管理上的问题,还是职工们自己也没有把厂子当做家一样的来对待,看着那些人肥吃肥喝肥拿送人情,发家暴富显张狂,从来没有人去向厂子和上级部门反映过,只是认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只要厂子出现了停产的局面,才意识到开工吃饭还得靠政府,通过上访去诉求一已之私,而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和人人有责的担当意识淡化消磨掉了,今天的事实披露证实了这种担忧与反思。

县法院对这些形成债务的人员启动了扣押银行存款的方式,同时在报刊登载公告,督促在厂子占过经济方面便宜的相关人员回来履行法律责任。公安人员奔赴南方进行追逃工作,县筹借资金给对方执行法院一定的保证金,在省政法委的协调下,对方法院放出了乔局长。

乔局长从被带走到现在被关押了好多天了,但精神状态十分振作,态度坚定,对前来劝慰他的县领导和工作组同志们说不要紧,这算不了什么大事,个人的事少,集体的事大,虽说这只是一个有惊无险的过程,却暴露出很多的积弊问题,他的经历正好显现出企业问题正向深处拓展,进入了敏感深水区,一件事处置不好就会触及各方利益来角逐分割,影响制约着改革攻坚的推进。

工作组同志带着乔局长平安的回到县里,姜钰书记和陈阳县长接待了乔局长,给他压惊。乔局长沉痛的对县领导们说:“做为一个干部受点委屈不能怨天叫地,这也是一种党性教育和锻炼,造成今天这种事的发生也有我的责任,平时在工作中疏于对企业经营缺乏监管,老觉得不能插手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思想作祟,加上入厂清查核算工作深入做的不够具体细致,对隐匿的账外账务没有及时发现处置,所以造成不良的影响和这种被动的局面。我向领导和组织上做检讨,诚恳的接受组织上的处理。”

姜钰书记拍了拍乔局长的肩膀说:“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是工作做到事无巨细、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刀具厂做为一个老牌企业,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破解这种问题不是一振而蹴的,我现在也是本领恐慌,面对这种企业局面有些准备不足,习惯于指手划脚的形式主义做法,对法律,对市场,对经营管理知之甚少,之所以被动,就是我们胸无全局,发展意识滞后,眼界格局不够的问题。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才感到疲惫了,原地踏步,固步自封,总是在破题立题上审视,而发展永远在路上。”姜钰眼神炯炯,说话有腔有调,环顾着在坐的同志们,深刻的做着批评与自我批评。

乔局长又回到刀具厂主持生产工作,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发给订单企业后,对方付款完毕就不再下订单了。乔局长委派副厂长带领销售人员前去接洽,订货单位告诉前来商谈的企业人员说厂子生产的产品虽然结实耐用,但整体产品样式老化,工艺粗糙,油漆硬化,缺乏时尚感和现代办公审美需求,原来下的订单产品只能做为库房存放物品的柜具使用了。建议加快技术改造,研发产品,对准市场需求。业务人员回来向乔局长汇报后,乔局长召开生产形势分析会,经过讨论,总觉得搞技术升级改造,产品开发还得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得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现在生产运转的资金都是从各银行借贷的,除去还利息,付完工人工资,没有一点剩余资金,县财政也没有能力再支撑一把了。这就意味着,刚点着了生产的炉火,却遇到市场的冷雨,自我熄灭是迟早的时间问题。乔局长建议让各中层干部到职工中去说明生产和市场对接情况,以职工意见为主,生存大计还得靠群策群力来破解共担。

刀具厂各车间主任到各车间召开情况通报会,职工们才意识到被市场冲洗的已经体无完肤了。这样干下去也是死路一条,改制不知是沟还是渠,都很茫然。建议多了就成了意见,主要形成的问题是无论用企业什么样的办法来激活,首先解决职工们的吃饭和养老基本保障问题。全厂从上到下召开了好几天的生产形势讨论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乔局长带领下的厂务班子也没有一个主线,便把情况汇总提交政府研究,工厂暂时放假,没有订单就没有生产方向,没有市场,重新归结到找钱、生钱、赚钱的问题上来了。

县政府召开几次政府常务会也没有定下来怎么办,今年政府工作转型升级加大,惠民政策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和检查验收,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低保扩面到户,医疗体制改革,教育布局调整,正如姜钰同志所说的“本领恐慌”症一样在干部职工身上体现着,每一项工作都要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担当实干能力。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弹钢琴似的工作方法节奏明显加快,首当其冲的是企业的再生能力,入驻园区的企业生产形势相对还好,市场意识强烈,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而这几家躺在体制内的企业经过改制有的已经转型,刚踏在大路上,现在刀具厂成了一块干硬骨头,没肉也得消化,全县一盘棋,怎么也得走活。同时还得对广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劳务输出、人力市场开发、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全面进行,整体推进,确保改革成果见成效。重大的前沿问题又一次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

在县做挂职帮扶工作省厅干部们了解到县里面临的相关困难情况后,经过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列为了包县工作内容之一,经过省厅运作,对接了一家驻省央企进行了嫁接改造,刀具厂做为分厂进行全权委托经营管理,经过商谈、考察和召开职代会通过后,公司总部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入厂进行注资技改、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对职工进行了优化组合,核员上岗,一些混岗职工没有了生存空间,开始游荡在主管单位和信访部门乱说上一通,最后也自感无趣,如丢了魂一样的无精打采在逛游着……

生活在继续,故事每天在上演,塞北大地暑去寒来又一春,春天的旋律永远温暖而绿意盈盈。奔走于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在建设家乡征程上一路风尘一路歌,用至诚的情怀谱写着人生的篇章。勤劳朴实的塞北人民耕耘着自己的天地,用心血浇灌着家园,讴歌着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开始了,换届人事更迭是常事。孙子豪升任县政协主席,有一部分新同志进入县四大班子,调入调出领导干部流动加快,姜钰同志和陈阳县长留任原职,乔局长提拔为人大副主任,商务局长等调整完县班子成员再做调整,暂由乔主任兼任。新任宣传部长是从市委宣传部宣教科长下派调来的,她就是亚娟的电大同班同学、好朋友齐晓梅同志!(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