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该管则管(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一鸣这段时间没少往排山乡跑,经常有错过饭点的时候,饿了怎么办,每次就在离乡政府不远的一家小饭店吃一点,填饱肚子就成。这家小饭店和排山的其他小饭店一样,设施简单,生意不咋地。许一鸣喜欢上这家小店,除了味道爽口,价格适中,关键还在于经营这家饭店的两口子为人朴实,每次看到许一鸣都是一脸憨厚的笑,知道许一鸣每次只会点那么二三个菜,两口子也是热情有加,哪怕许一鸣进店时厨房都已经封火,两口子也不嫌麻烦,高高兴兴地为许一鸣做菜,和许一鸣唠嗑,让许一鸣倍感亲切。这次自然也是一样,许一鸣离开乡政府,没作多想,直接朝旁边的小餐馆走去。

许一鸣一踏进小店,顿时感觉有些异样,原来的小店烟熏火燎,墙体黑漆漆的,看上去破旧不堪,现在却大不一样,贴了墙纸,吊了顶,比以前不知高了多少档次。许一鸣还以为自己走错了,他看了刘建强、莫军一眼:“走错了?”

刘建强和莫军都是摇头,说应该没有走错,平时过了饭点进的都是这家店,熟门熟路,不可能走错。

“半个月前我们到这吃饭,也没有装修啊,这个老朱,动作有这么快?”

“应该没有,老朱没有这个本钱。”莫军说。

“可能是换老板了。”刘建强说。

还真是,见有客人进店,老板迎了上来。不是平时那憨态可掬的夫妻,而是一个眉梢带俏,颇有几分姿色和风尘味的少妇。少妇风情万种地说:“老板里面请。你们是坐外面呢,还是坐包厢?”

“老朱呢?”刘建强问。

“哪个老朱?”少妇问。

“就是原来在这开店的朱老板。”刘建强解释。

“你们说他啊。”少妇作恍然大悟装,说原来开店的老朱俩夫妻见饭店的生意难做,决定回家种西瓜。她呢,是这栋房子的房东,以前在外地打工,就将房子租给了老朱。现在老朱不租了,自己这次回来,不准备再出去了,一时没事情可做,干脆将房子装修了一下,自己来做:“这不,上星期刚刚开张营业。既然是老朱的熟客,那等会给你们打个八折。”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许一鸣迟疑一下,就这装修,收费肯定不低,有心往回走。都有生意上门了,少妇岂会让许一鸣离开,热情挽留,许一鸣一想,也是,都已经进门了,算了,贵就贵点,就在这对付一餐得了。

包厢就算了,随便找个地方就成。许一鸣往墙角的四方桌一指:“就坐这。”

老板娘招呼许一鸣坐下,转身走向吧台。服务员是个小姑娘,十七八岁的模样,倒也利落,只一会,瓜子花生就端了上来。小姑娘拿出菜单,向许一鸣隆重推荐小店的特色菜:野生甲鱼、野鸡野兔,如此等等,都离不开一个“野”字。

“看来这小店改成吃野味的了。”刘建强说。

“那是。”小姑娘说,这个店现在主打的就是野味,排山到处都是荒山,大山里没有别的,就有野味。客人想吃什么都有,一时没有的,只要客人诚心想吃,约个时间,下次肯定可以吃到。

既然是野味,哪怕排山这地方贫穷,只怕价格也是不菲。还真是,刘建强一看菜单,直咋舌,野鸡168元一份,野兔18元一斤,野竹鸡58元一只。

“这价格,在排山也有人吃?”刘建强不相信。

“怎么没有。”小姑娘朝楼上一指,说现在楼上的包厢就有两桌。其中有一桌客人是特地冒着大雨从杨林赶过来的,不吃别的,就吃野味。老板娘下了本钱,特意从外地请来一名专做野味的大师傅。小姑娘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家饭店的招牌就会打响,杨林那些有钱的老板都会趋之若鹜,都会开着越野大奔跑到排山来吃野味。现在路不好走,将来快速通道一通,到排山来吃野味的人只怕还得排队。老板娘还准备将店后的空地平整出来,种些花花草草,搭上几个凉亭,像城里人那样,开个休闲山庄。

还别说,老板娘这主意不错。这个饭店地理位置现在不怎么样,但只要快速通道一修通,快速通道从屋后一经过,这个饭店的地理位置一下子就凸现了出来,真要是开个休闲山庄,主打野味,还真有可能财源广进。

不过这么贵的野味,还真的只能是旁边杨林县那些挥金如土的老板才吃得起,许一鸣他们这种周洛人只怕还无钱消受。

刘建强把菜单一合,菜单就不必看了,按老习惯,就点辣椒炒肉、空心菜、蛋汤,三个菜。

小姑娘一听,大失所望:“就这些?就不来点野味?我们店保证正宗,都是排山山里抓的,绝不弄虚作假。”

“算了。”许一鸣笑,说自己对野味过敏。

小姑娘不相信,说她长这么大,只听说过药物过敏,花粉过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吃野味过敏的。

许一鸣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心,说他以前过的都是穷日子,一吃这些,心里就不是滋味,舍不得。

小姑娘这回明白了,不再浪费口舌,甩头就走:“舍不得就舍不得,还非要说什么过敏。”

小姑娘这样明显带有藐视,许一鸣一笑,不予理会。周洛这么穷,他许一鸣怎么可能随意拿办公经费挥霍,他怎么可能对野味过敏,他只是对野味的那个价位过敏而已。小姑娘又如何会懂这个,只会觉得好不容易来了几个穿着体面的人,原以为会大单消费,老板到时可以多给一些提成奖励,没想到这么吝啬,就三个菜,加起来不过几十块,失望也就在所难免。

门帘又是一阵响动,有人顶着风雨走了进来,此人三十来岁,一脸黝黑,手里提着一个编织袋,一身泥水滴答的,衣衫陈旧,一看就不像是顾客。

老板娘从楼上走了下来,一看此人,埋怨:“胡三,你怎么到现在才来,侯书记都等急了。”

在排山,侯书记只有一位,不用说,侯云贵没有呆在办公室,原来在这。刘建强看了许一鸣一眼,许一鸣摇摇头,意思明了,让刘建强不必大惊小怪,这里是排山乡,山高路远,侯云贵想怎么样都行,他们不是纪委暗访组,对侯云贵脱岗在这吃野味这种事情还真是无权干涉。

胡三腆着脸解释,老板娘昨天傍晚打发人给他送信,说侯云贵今天中午想吃几只竹鸡,让他上山弄几只,他当时很是爽快地答应了,哪成想后来会下这么大雨,这才迟了。

几只竹鸡平时在排山根本就不是个事,只需到了夜里,打着照明灯,上半山腰的灌木丛、竹林掏几个竹鸡窝就是。可不巧的是胡三昨天刚刚接到信,还没来得及上山,排山就下起了大雨,这雨一大,也就不好上山夜猎。可答应了老板娘的事情,胡三又不能不办,要不然侯云贵怪罪下来胡三也担当不起,没法子,今天天刚朦朦亮,胡三就顶着风冒着雨上了山,天亮后竹鸡都比较警醒,不那么好掏,稍有动静,竹鸡就惊慌失措,到处乱飞。胡三忙乎了一上午,总算是掏到了几只,气都来不及喘一口,就急着给老板娘送来。胡三为什么一身泥水,是因为从大山深处到乡政府,这一路本来就不好走,再加上大雨一下,路上泥泞,胡三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一路小跑,这才赶到这里,晚是晚了点,但总算是没有耽误侯书记的午餐。

原来那个编织袋里装的是竹鸡。从两人的对话不难听出,侯云贵好吃野味这一口,尤其喜欢吃野生竹鸡,隔不了几天就得吃一回解解馋,今天侯云贵之所以不在办公室,多半就是为了等胡三送来的竹鸡解馋。

张志峰刚才说自己一到汛期就心里发慌,这是责任感使然,张志峰发慌,侯云贵却未必一定要跟着张志峰一起茶饭不思,整天就想着什么山崩地裂,他得吃饭。周洛虽穷,但侯云贵怎么着都是个乡党委书记,偶尔吃吃野味也是不足为过。

排山的群众水深火热,侯云贵倒好,山高皇帝远,逍遥自在。周洛的乡镇干部,要都是像他这样,脱贫致富只怕是一句空话。许一鸣心想,周洛要想脱贫,干部队伍的素质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都是侯云贵这样,作为县长的张志峰不一天到晚焦头烂额才怪。贫穷其实并不可怕,怕就怕,作为贫困地区的干部,惰政、乱政,整天不作为,这才是最可怕的。(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