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还能做出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头车早已停在办公室门口等候,司机孙应声从隔壁迅速跑出来上车发动了起来。零点看书

建辉公司离王庄不过三四公里的距离,很快,王元平到家了。临下车时吩咐孙世文道:“你明天晚过来接我,十钟吧。”

王可建这段时间可乐坏了,他在公司忙了大半年,焦头烂额也没什么变化,儿子去了仅仅二十几天的工夫,整个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先前自己管的时候可强太多了,看儿子把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王可建也就有意识的尽量少去工厂,以免因为意见不同影响儿子的管理和发展思路。

他的这种做法惹得李红莉很不高兴:“你个死老头子,儿子回来本来是休息休息,这可倒好,你们哥俩把他拽到厂里,比以前还忙,你到回家享清福了。就没见过你这么当爸的。”

王可建白了她一眼:“你知道什么啊,儿子比我们哥俩强太多了,我在那里倒成了他的累赘。我不去,他反而能放得开。”

“那当然了,我儿子是谁,有几个人能上中央电视台。又有几个人能把一个破工厂几年工夫干到万人大厂。”李红莉扭头看着王可建:“我告诉你,你还真的感谢我。没有我你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儿子!”

“是是是,你是王家的贵人。给我生了个这么能干的儿子,我们全家都很感激你呢,没见老四媳妇整天来给你请安嘛。”王可建赶紧陪着笑脸。

李红莉转过身子,把炒好的菜盛到盘子里,喃喃自语道:“什么请安,她那是没事干闲的难受,找我话来了。”

门上传来钥匙开门声,王可建看看表:“准是元平回来了,今天回来的晚。你的饭做的怎样了?”

王元平进门喊了声:“爸,妈,我回来了。”

李红莉看着儿子高兴的道:“赶紧洗手吃饭。”完,从厨房端出香喷喷的饭菜。

“好嘞!”这些天,王元平在家非常的放松。每天定时上下班,定时吃饭。别看短短半个多月的工夫,他已经胖了不少。

饭桌上,王元平把自己想打开国外市场的想法给父母了。

王可建迟疑了一下:“国外市场?这靠谱吗?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做国外的事听着好像有些冒险。”

“爸,这没什么冒险的。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如果能找到出口的门路就行了。”

李红莉停住了筷子,插嘴道:“好好的怎么又想起了出口的事。”

王元平笑了:“妈,爸。有句古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同样如此。现在我们的机械市场无论是纺机、木机还是橡胶机械,国内市场形势表面看一片大好,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多少有些问题。你看,现在我们这里、柜镇、大阳等地方那些工厂作坊遍地开花到处都是,这些作坊租个房子找工人就可以干起来,他们的成本极其低廉,因此,卖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在这一上我们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他们的。因为国内的市场需求其实白了还是以价格为主,真正看重质量和品牌的没有几家。这样的形势下,作坊肯定是要上风的。”

王可建头道:“这个确实是,这就是那段时间我们接不到单子的主要原因。”

李红莉一撇嘴,咕哝了一句:“那还是你们没本事,人家元平怎么就能接到单子。”

被妻子一抢白,王可建答不上话来,只好傻傻的一乐。

王元平忙打圆场:“妈,这也不怨我爸他们,他的不错。其实咱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有我四叔以前的资源在,要不然那可能一个单子也接不着。”

王可建被儿子这么一,在妻子面前也就有了底气:“是啊,是啊,你看元平也这么吧。”

王元平制止住要和父亲争辩的母亲,接着道:“有扯远了,接着。其实,我在大阳厂的时候一度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大阳厂资金雄厚,可以凭借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媒体的广告造势,形成一个名牌效应。客户对于这个效应还是买账的,就算大阳厂的机器贵也有销路。可咱们不行,没有那么多钱砸广告。虽然我们现在还能接到单子,而且接单量也慢慢的增长。那是因为我们有些资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坊也在拼命一个接一个的开,我们这些资源也会被他们抢去,到时会把我们逼得无路可走。我刚才了,眼下的国内市场大家还是看重价格的,以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接不到单子。”

王可建夫妇听了这话,神情严肃起来。

王元平道:“爸、妈,我们既然要做,就要做别人做不了的。大阳厂的这些年的磨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只有做到了这一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国外市场现在来看无人问津,也没有人敢问津。那么这对我们来就是个巨大的机会。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先行下手,以优质产品为基础,以灵活营销为指向,我想很快会抢到先机。等到别人反应过来再动手,那时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即便他们下手成功了对我们也没有威胁了。”

听着儿子头头有道的分析,王可建和李红莉夫妇二人像听书一样如痴如醉。越看儿子越喜欢。王元平分析完了两人还像在欣赏宝贝一样走神,王元平讲完好久见他们还是没动静,便眨眨眼扬起右手在他们面前挥了挥,两人这才醒悟过来。

王可建晒笑着道:“元平,你这是哪里学的,怎么以前没听你过。”

王元平嘿嘿一笑:“这是这些年我在大阳厂总结出来的。”

李红莉叹了口气:“你这些年也确实吃苦了。儿子,我听了半天也没有听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去国外找市场。”

王元平笑了,摇头道:“妈,我们去到国外也没用,因为咱公司是没有出口权的。”

王可建李红莉夫妇一听泄气了:“那不是白。”

王元平神秘的一笑道:“爸、妈,听我。前些天我不是很闲嘛,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报纸刊物上,现在的咱们国家的对于外贸进出口的政策是,除了少数政府规定的统一经营的商品外,全国各地的国营外贸公司可以根据国际和国内的情况,自主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也就是我们可以和这些外贸公司合作,让他们给我们做外卖代理,为我们代办出口业务。这种活动就叫做外贸代榔。可惜我们外贸公司没有熟人啊,否则有个外贸公司的搭上线,以后就好办了。不过,我倒是利用这些天的空余时间去市里和省里跑跑看看。”

王元平心里想的是去省里找到自己的恩师薛成功,让他帮自己联系省外贸公司。

“嗯,你什么?”王可建拿着筷子的手一抖问道。

王元平奇怪的看了父亲一眼道:“我不熟悉外贸公司啊。”

王可建放下碗筷,急急道:“元平,我到有个熟人在洪南外贸公司工作。”

“啊?是谁?”

“我们厂的一个同事,叫韩聪,他在厂办工作,86年也不是87年调到外贸公司了,前些天我们还联系过。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

“啊?您有这个关系啊。王元平一阵兴奋,不过瞬间也就泄气了:“不过,不知道县外贸公司做不做这样的业务。”王元平认为,像这样的业务是不可能放到县级外贸公司的。

王可建想了想,道:“管他做不做呢,问问不久知道了吗?”

王元平听了头,笑了笑:“也行啊,这个韩聪在外贸公司具体是干嘛的?”

“刚去那阵好像在办公室工作,后来听提了办公室主任了。现在不知道了。”王可建扒拉了一口米饭:“管他干啥呢,还能不认我这个老同事吗?别忘了,当时他提厂办主任时我可是出了大力的。”

“爸,也行啊。不管成不成,您明天就和他联系。看他能不能帮忙,如果不行问问这一类的业务哪个外贸公司做,我们另外想办法,总比我们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的好。”

“不用明天,我有他家里的电话号码。吃完饭我给他打个电话。”

九十年初家里能装上电话的绝不是一般家庭,王元平从这上边判断这个韩聪现在的位置恐怕不是办公室主任。

晚饭过后,爷俩商量了一会,王可建拨通韩聪的电话:“是老韩吧,我王可建啊,哈哈……好长时间不见了,你还好吗?嗯,是啊,是啊,哦。哈哈,是这样,老韩,我有个事需要您帮忙啊。是这样,我不是退休了吗,和我四弟一起在家开了工厂,是做机械的。这阵子没什么活,想从您哪里看看有没有出口任务给介绍介绍。啊?”

王可建的一声啊吓了王元平和母亲一跳,王元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见父亲指着电话冲他了头。从父亲欣喜的表情和手舞足蹈的劲头,王元平知道这是可以的意思,他心里一阵惊喜,屏住呼吸看着父亲。

王可建冲着电话兴奋的道:“好啊,好啊,老韩,太感谢你了。这样吧,我明天去外贸公司找你行不行。好嘞,明天见。”

放下电话不等母子两人询问,王可建语速很快的道:“老韩了,有是有,但电话里不清楚,找个时间详细谈。这不我怕夜长梦多一下死明天谈。”

王元平高兴的冲着老爸一挑大拇指:“还是您上话快。”

王可建挥挥手道:“元平,我一个去总觉得没底,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吧。”

“好”王元平答应,接着一拍脑袋:“坏了,我和孙明天上午十过来接我,这可怎么办?”

“这样吧,明天让你三叔派车把咱们送去。回来咱们自己想办法。”

“嗯,也只好如此了。”

“元平,你应该去学车,这样老是让人司机跑来跑去一是不方便,二是耽误事。你看如果咱自己会开车,明天开车去就行了。”

“这个,好,我那天问问报上名学学。爸,妈,还有个事我想和你们商量,咱厂是不是到十月份时等钱回来,先不急着还贷款,把这个钱用起来。我的计划第一要弄块地盖宿舍,第二,我想把原来大阳厂没有实现的目标橡胶机械做起来。还有第三,我想做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王可建愣愣的问了一句,随即摇了摇头笑道:“你看着办吧,我们又不太懂。买地这个事我倒是可以跑跑,找个时间我和你三叔,让他找找李庄的书记和镇里,给咱们从厂附近再批地。”

到这里,王可建叹了口气:“当时弄这块地的时候,你四叔就多弄,我没同意,现在看还是他眼光长远啊。”

李红莉听着爷俩话自己插不上嘴,只好安安静静的看电视。

看書罓首发本書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