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眸中书街(19、2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眸中书街(19)

十九、狡兔死,走狗烹

《明史》指出:"(洪武)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朱元璋所设立的拱卫司以及改制而成的仪鸾司与大内亲军都督府,与军队管辖的御林军相辅相成。锦衣卫的首领官职称谓锦衣卫指挥使,由皇帝信任的大太监担任,其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当然只服从于皇帝。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也就是纪纲见到朱棣的那天中午,锦衣卫所属的镇抚司监狱(又称诏狱)里,那位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正在其中一间关押囚犯的房间里请早就被罢官解职、投入诏狱的前内阁首辅解缙喝酒。而那位逆袭上位、曾经红得发紫,深受皇帝恩*却不知道收敛,起起落落却不听友人相劝,最后惹恼了朱棣的前首辅解缙,被投入这所监狱已有五年之久了,他也不知道今天上午,皇上在接见纪纲的时候,会问起他的近况。

五年前,已经失*的解缙很自然的受到那位因为他而未能登上太子位的朱棣的次子汉王朱高煦一直怀恨在心。一见时机成熟,便向父王告密,说是现在社会流传着淇国公丘福曾经在内阁会议上提议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消息是解缙所为,因为属于绝密会议,而向外界泄露国家机密是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而对那个喜欢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胡说八道而自己一忍再忍的永乐皇帝终于再也忍无可忍,以解缙在那一次廷试中读卷不公的罪名将解缙贬为广西布政使司参议。

所谓"墙倒众人推",那个被解缙直言快语贬低评为"放荡而附势,虽有才而品行不端"的礼部尚书李至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朱棣告状说,解缙因为被贬对皇帝满口怨言,愤愤不满。于是解缙又被改派到了当时更加荒凉、战乱不断的交趾省(现在越南北部),担任化州(现在越南承天顺化省香水县)督饷。也就是负责管理民间海外贸易并征税、相当于如今海关职权的一名小官。

虽然丢掉了内阁首辅的乌纱帽,也被贬职外放到离南京极远之地,可是在贬职路上和在交趾任职期间,反正没什么公事,十分悠闲的解缙这个一介文官就和以往一样依旧撰文赋诗,与友人唱和,过得倒是很逍遥自在。直到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那时,朱棣正第一次率兵北征蒙古去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大咧咧的性格、也许是真的别有用心,反正解缙的确去谒见了留在南京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有那个因为没有当上太子的汉王朱高煦在,还有锦衣卫的那些秘密警察在,解缙私下会见太子的消息自然会传到朱棣的耳里。

最要命的是,解缙在回程途中,在翻越广东与江西交接的大庾岭时,感觉山高路险难行,来往于赣粤两省的行人客商,大多选择绕道湖湘走水路,就忽发奇想,写成了《开凿赣江通南北奏》的奏章,引经据典的指出:当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水珠江,使岭南贯通,南北通畅,千秋受益。建议朝廷能够派民工凿通大庾岭,使赣江源头与珠江源头相连接,就能大大缩短江西与岭南地区的交通路程。

出征蒙古的明成祖回到南京,得到朱高煦和锦衣卫关于解缙私见太子的奏报本来就十分恼怒,因为早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就曾赐书戒谕皇太子:"大臣有小过,不要遽加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育德养望。"就曾提醒过监国的太子与解缙保持距离。而正在此时,又接到解缙请凿赣江的奏疏,朱棣自然火冒三丈,大怒道:"人臣受事辄引而避去,乃更欲劳民如此!"立刻命令逮捕解缙投入了诏狱。

几乎所有的史学家都认为这是解缙咎由自取,也有人指出,朱棣和他的老爹朱元璋一样,都是翻脸不认人的家伙。《史记·越世家》记载:那位辅佐越王勾践复仇成功的最大功臣范蠡功成名就,却选择退隐江湖时说得很对:"飞鸟尽,良*藏;狡兔死,走狗烹。"

世代如此。

回眸中书街(0)

二十、手扶日月归真主

有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解缙满腹经纶,才会被朱棣任命主修历史巨集《永乐大典》,也因为文人过于诡秘的习性,卷入皇储之争而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正是因为他那才气横溢,无所顾忌的性格,使得他在文学上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同时,也因为本人过于自负、目中无人,一张**胡说八道,得罪人太多,才致使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终遭杀身之祸。

史载,解缙因为在明成祖朱棣那里失*,不仅得罪汉王朱高煦,卷入太子夺嫡之争,又因为口吐狂言,曾经得罪过不少朝中大臣,自然会落个众叛亲离、锒铛入狱的下场。更要命的是,据史书记载,在诏狱接受审讯中,解缙供认其不轨行为:"词连大理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皆下狱。"作为解缙的密友、也是太子身边的红人,自然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就忧心忡忡却无力回天的王汝玉自然也就和解缙一样身陷牢狱。

不过,古往今来,有些事情在处理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曾经红极一时的高官一旦被关入牢中,除了失去官职、失去行动自由,还会有很好的生活待遇。因为谁都明白,保不住那一天,最高领导又回心转意,重新想起旧臣之好,重新提拔使用,即便是今天关在诏狱的死囚间里,也会转眼之间就又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所以得罪不得。因此,解缙和王汝玉等人入狱以后并未遭到严刑拷打,也没有遭到非人待遇,而是暗中得到各种宽恤。尤其是解缙这样的曾经首辅,不仅可以在诏狱里平平安安的度过五个年头,而且还时不时的有机会和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中午那样美滋滋的喝上两口。

"大绅,这酒怎么样?"同朝为官多年,纪纲与解缙的私交也不错,即便是如今曾经的首辅如今成了锦衣卫指挥使的阶下囚,可是坐在一起喝酒,那个大太监还是笑容满面、谈笑风生:"这可是四大名酒之一秦酒(今天的西凤酒),虽然不是很贵,可是从陕西宝鸡凤翔柳林千里迢迢运来,一路颠簸,破损甚多,也就来之不易了?"

"是吗?"已经喝了不少,有了七八分醉意的解缙同样一笑:"几瓶破酒算得什么?只要指挥使乐意,想取天下至宝还不是如探囊之物!"

"此言不妥。"纪纲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给解缙又倒了一杯酒,说话时的声音还是那么轻快:"大绅所说只有皇上才有此等待遇!"

"不然!"那个曾经的首辅的醉意越来越浓,他摇了摇手:"罪臣记得,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故,成祖下诏全国选美,各地送来美人到达京师后,不是纪兄先挑吗?"

"全是小人诋毁之言,宦官岂能行人伦之事?"纪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了,不过,他还是很殷勤地又给解缙倒了一杯酒,还记得转移话题:"不知近来大绅有没有新作读来听听?"

"闲着无事,总得打发时光,正好今日得诗一首。"醉醺醺的解缙信口念出:"手扶日月归真主,泪洒乾坤望掖庭。身死愿为陵下草,春风长护万年青。"

纪纲击掌道:"写得好!"

话音未落,早就不胜酒力的解缙就醉倒在酒桌上了。

"来人!"指挥使的脸色瞬间已变得铁青,眉头紧锁,对闻声进来的几个心腹随从命令道:"拉出去,用雪埋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