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江宏杰与金启年 (求收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久后,众人相继停笔。

苪和玉先生走下,一位位把各自的作品收到了手上。

先生在上面一张张看着,书斋中短暂的陷入了寂静。

就在这个时候,同样坐在角落里金启年低着腰走到了李二的跟前,小心的拽了拽后者的衣服,用眼神示意李二跟上。

两人先后迈出了书斋的大门。

其间,有人看见了,却也没有作声,纷纷等待着苪和玉先生的评讲。

“不是还没结束吗?”

沿着来时的路线,走在蝠池边时,李二奇怪的问道。

金启年的步子显得有些匆忙,直到穿过了西洋门才松了口气:“基本上已经结束了,等下回上课,我再向先生道歉就好了。”

“那之后的武道修行呢?”

李二看着眼前的少年,皱了皱眉,又问道。

“在府邸里修行是要比外界快一些,可我如果多花点时间也能赶上。”

走在长廊上,金启年步子渐渐变得平缓,听见问话,他轻声解释道:“而且在府邸里修行,其他诸位堂哥都有私人的教习,每个动作,每个发力出错都会得到纠正,我可没...”

话还没说完,金启年忽的想起了什么,向李二看了眼,咧了咧嘴:“不对...我也有私人的教习了。”

“刚刚看三哥的表现,我猜等课堂结束,他肯定会把你撵出去。”

金启年顿了顿,神情变得认真了许多,说道:“旁日里,他们欺负我就算了。可你是我请来的老师,是来教导我的,而不是来被人羞辱的!”

“这是我的责任,应该由我来承担。”

听见金启年的话语,李二脚步蓦地一顿,深深的看了一眼少年,心里有些动容了。

“你为什么想要修习武道?”

李二想了想,快步跟了上去,不动神色的沉声问道:“是单纯的想要变强,还是想要得到更多的财富,又或者其它?”

穿过恭王府,在经过银安殿、嘉乐堂时,李二能够明显的察觉到,在其中有如深渊般的气息坐镇,有着超越金丹境的强者。

这时,金启年在思嘱过后,回答道:“我的父母是大英雄,在前年一次出城任务中,为了保护一个不大的村寨牺牲了。”

“你为他们自豪?”

“当然,他们拯救了一个村寨数百条人命,他们当之无愧的是大英雄。”

看着少年坚定的模样,李二心里一紧,联想到了江宏杰。

语气有些激烈,接连问道:“你不觉得他们很傻吗?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而牺牲了自己?甚至可能那些自己拯救了的村民,再几年后也不会再惦记他们,没有人会记住他们曾经为了救人而牺牲,他们终究会被扫在时间的垃圾桶中...”

听见李二的问话,金启年果然露出了愤怒,可愤怒却很快就又消失了。

少年竟然也露出了一股洒脱感:

“谁不会被忘记?”

“谁都有被忘记的一天。”

“我的父母,他们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感激,才牺牲自己救了大家的,那是在践行自己武者誓言的时刻!”

“况且,不管别人如何,我的父母,他们永远会活在我的心里,他们在我的心中是真正的大英雄,这就足够了!”

一句‘这就足够了’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在李二的脑海中。

走着走着,李二忽的大笑起来,笑的眼泪都要流了出来。

‘宏杰兄啊,宏杰兄。’

‘你的境界可却是连一个个小少年都不如了...’

看着诧异的望着自己的金启年,李二的心思顿时变了,再也不是抱着随意指点两下那般的打算,而是真正的想要让他蜕变。

“没什么,没什么。”

“哦,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要修习武道呢。”

“我想要成为一名强大的武者,想要像我父母那般,能够在强敌面前时,仗剑而出!”

“好!记住你今天的话!”

话罢,李二大步迈出。

金启年看着有些奇怪的李二,也没放在心上,摇了摇头,就小跑着跟上了。

少年不知道,因着这路上的几句简短对话,他此生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辉煌之路由此开始了。

这时,书斋里,先生也开始了一个个的点评。

宗脉的金启麟、金启訢以及金启年三人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其余众人相较而言,则都差了一些。

当评价到最后时,苪和玉先生突然停住了,久久都没有说话。

“怎么回事?”

“我看,是谁要倒霉了。”

“到底写了些什么,才让先生有这般的反应?”

“嘿嘿,有好戏看了!”

......

座位上,一位位小少年可都是不嫌事大的主,纷纷眉来眼去的交流了起来,满脸期待的望着先生。

他们到也不是没往好的方向去想,而是长久以来,比较得先生欢心的学生都已经评教过了,越靠后面就越是平庸甚至差的主。

很快的,苪和玉先生有了反应。

他站起了身子,似睁非睁着眼眸,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捧着李二落笔的宣纸,在中学生间踱过,忽的便朗声吟诵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句落下,微微顿住,跟着,似乎酝酿好了感情,摇头晃头又是诵道: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先生的声音抑扬顿挫,书斋之外,雨还在下着,风还在刮着,竹叶声簌簌作响。

“大才!真是大才!”

“此诗所表达出的一种情感,倒是和‘孙行者’先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苪和玉先生说着就将手中的诗句张贴在了前方,高声道:

“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先生的反应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原来不是写的太差,而是写的太好?

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不知是哪位先生所作?”

苪和玉视线看向了最后面几位被请来的先天境界教习,他知道这等境界不可能是他的学生们能写出来的水平。

面对苪和玉的视线,几个先天武者连连摇头。

书斋里一时间竟没有人作声。

“可...可能是金启年的教习所作!”

忽的,人群中突然有人猜测道。

他话音落下,场面更是寂静一片。

答案显然呼之欲出了。

三哥金启元脸色难看极了,却只得冷哼一声,他方才还斥责别人,眼下却是被打了一道耳光。

金启麟、金启訢面露惊奇,暗道,莫非是个奇人?

一位位兄长堂弟们第一次对家室、资质都平平的金启年有了些不一样的认识。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