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章可怜的代课老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张世博一来到办公室,早早上班的秘书甘春潮立即为他捧上了一杯由东革阿里、石斛、黄精、枸杞等滋补中药泡制而成的养生茶,温度刚好四十多度,并不烫口,张世博一口气饮了半杯——他觉得自己确实需要好好补补身子,这段时间身体明显透支,腰有些酸软,走路也较乏力,这既有工作压力超大的原因,也与美女有关——近来的桃花运太旺了,比隔夜的牛肉还要红,昨晚红颜洪黛凤、小姨子傅玲都分别给他发了短信,约他面聊,均被他婉拒了,说自己很想对方,只是现在抽不出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静下心来,张世博想:或许桃花运太旺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一个男人如没有强健的身体而又桃运连连,恐怕会像明朝时的大部分皇帝一样早早去逝,他们寿命不长的原因就是过于热衷房中术,像过度抽取地下水一样透支了身体,不过早死去才怪呢!不过,到手的桃花运若不抓住,自己恐怕也会后悔一生,唐朝诗人杜秋娘有一句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的或许就是这一道理,看来,自己还是多锻炼身体、多滋补身体吧,有了强健的体魄,该摘花就摘花!

张世博全力冲刺县长这个位置,除了为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外,博得红颜青睐也是一个因素。这是他埋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偶尔,张世博也会想起流传在县委大院的一个段子:“不想女人的人不能重用,因为他缺乏思想和动力;见了漂亮女人没有想法的人不能重用,因为他净说假话和套话;与女人在一起坐怀不乱的人也不能重用,因为他没有能量和激情。”这个段子有点荒诞可笑,似乎又有一点点道理。

昨晚张世博确实很忙,昨晚他主持召开了由县委政法委、县联席办、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水利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一个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完成昨天市里下达的任务,即如何化解县里四件疑难矛盾纠纷,这个会议一直开到夜里十一点半,临十一点时,妻子傅花打来电话,温柔地问他在干什么,这个明显是查岗的电话令张世博感到颇为不快,立即不好声气地说:“我在外面玩着呢!”傅花听出了丈夫的不满,只好讪讪地挂了电话。

昨晚张世博推辞掉与红颜洪黛凤、小姨子傅花的邀约,不光是因为工作忙,也与他想好好休息一下有关,要是多与美女折腾,恐怕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因为这几天他需全力啃下一批工作“硬骨头”。

张世博正想批示堆叠在案头的三行文件,手机就响了起来,一看,是市政府秘书长万超斌打来的,心想:万秘书长这么早就给自己打电话,难道又有紧急会议召开?心情有些郁闷,不过也得及时接听。

“您好,万秘书长,这么早,有什么指示?”张世博客气地问。

“世博呀,怎么搞的?一大清早的,你们县六七十个曾经担任代课老师的家伙就来堵市委办公大楼的门口,弄得领导干部进出大门颇不方便。你马上派人过来,接走你们的人!”万超斌声音很大,也很焦急,虽然平时与张世博关系不错,但由于事情紧急,万超斌的语气不大客气。

“好的,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我马上出发!”

“说曹操,曹操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昨天,市里召开“平安家园建设年”活动推进会,会上,市长冷春波以强硬的语气,指出各县(市、区)必须在一个月内化解各地的矛盾纠纷工作,古郡县有四件疑难矛盾纠纷需在一个月内化解,这些矛盾纠纷,是中郡市根据群众到上级反映问题的次数、规模而排查出来的。

古郡县需化解的第一件矛盾纠纷是代课老师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郡县各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师资,征得上级同意,县教育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三百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多为农民)担任代课老师,他们虽然整体文化程度不算高、素质不算强,但是他们都安心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所领的工资仅为公办老师的二分之一,干着与公办老师一样的活,与公办老师一样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以免影响转正,代课老师们任劳任怨地工作,像一头头只吃青草而不断犁田的牛,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心血,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欲哭无泪的结局:五年前,江南省教育厅出台文件,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由,一夜之间全部解聘全省的代课老师,县里三百多名代课老师也跟着遭殃,当时,代课老师们像古时怀了胎儿却被夫家下了休书的女子,无不悲伤落泪,甚至有人痛哭起来,他们有的人已到将近退休的年龄,然而也不得不卷起铺盖回家。为消除代课老师们的不满情绪,江南省教育厅规定:各县(市、区)每年公招教师时,可优先录用部分优秀的代课老师进公办教师队伍,五年来,古郡县一共录用了150名代课老师,至今尚有160多名代课老师在家务农,更令人尴尬的是,其中有0多人已到退休年龄,意味着他们的“转正梦”已落空,如何不心急呢?

县里需化解的第二件矛盾纠纷是县公路基础建设基金委员会(简称为“县公路基金会”)拖欠干部职工集资款的问题,十年前,县城需新建一环路,因经费紧张,县交通局下属的县公路基金会向6000多名在编在职(未退休)干部职工集资1000万元,拟定借期三年,每年利息0%,另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原定通过设立收费亭收费的办法来偿还,没想到收费两年后,上级就出台相关政策,禁止在城区道路设收费亭,最终只还了银行的贷款,干部职工的本息分文未还,干部职工意见很大,尤其是已办了退休手续的干部,经常到上级反映这个问题。

最后两件需化解的矛盾纠纷都是个案,社会牵涉面不大。第三件是产妇黄某死亡纠纷案。今年初黄某到县医院妇产科做剖腹产手术,恰好主刀的医生是个新手,而黄某及其家属隐瞒了孕妇最近三年内已做过两次剖腹产的情况,结果手术后黄某因大出血而死亡,按理产妇这方负有很大责任,但黄某的丈夫黎某是蛮不讲理的人,他出资纠集族人、狗肉朋友等三十多人,多次到县医院闹事,并到省委、市委办公大楼前静坐抗议,提出索赔一百万的要求,因其诉求明显不合理,任凭黎某等人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个性强横的陈一久只是令县联席办张宣朝软硬兼施把他们接回县里,一直拖着不办。

第四件需及时化解的是县水利局一名五十多岁的干部陈某死亡引起的矛盾纠纷案。一个月前,陈某被抽去参加省南北高速公路古郡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当晚加班至晚上八点,回家后,于次日清晨七点在家中去世,死者遗孀要求县政府申报老公为“因公殉职”,赔偿十万元的精神损失费,并要求把其在北郡县一个偏远乡镇水管所(事业单位,无法“参公”)工作的独子调到古郡县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事业单位,正向省人事厅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即“参公”,内部消息称将获批准,一旦“参公”,所在单位的干部职工工资、绩效奖金等收入将翻一番),由于条件苛刻、诉求过高,陈一久坚决不同意,死者遗孀遂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

在昨天下午六点石丽花主持召开的书记办公会上,张世博提出把四件矛盾纠纷案分别包联给四个县领导,但是遭到县委副书记阳先的强烈反对,他说:“每个县领导都很忙,我包联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任务也很重,当年陈一久县长也没把这些矛盾纠纷推给别人,张常务你现在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能力和水平都很高,还是由你主持化解吧!”说毕,朝张世博笑笑,这笑容像天阴欲雪天时的天气,没有半点阳光。石丽花觉得阳先说得有理,又想张世博已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应有所担当,便同意阳先的意见。张世博心想:阳先可能是妒忌自己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故意不接这些累活,甚至还想等着自己出丑,自己一定得争口气!

于是张世博同意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章龙一起接下这四件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前两件矛盾纠纷因牵涉面较大,由他本人亲自包联;后两件矛盾纠纷因牵涉面小,由章龙包联。

回过神来,张世博叫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章龙,县政府办主任祁理、县联席办主任张宣朝,县教育局局长梁新荣等人坐上七座商务车,马上朝中郡市驶去,5公里的路,说远不远,司机郑能把车开得较快,不一会便到了。

在中郡市委办公大楼门前,六十多名曾担任古郡县代课老师的中老年人,正与市联席办的人员交涉,现场人声嘈杂,十分喧闹。0多名年青力壮的巡防队员正在现场“维持秩序”——其实是阻拦来访人员闯进市委办公大楼。

名为市委办公大楼,实际上市委、市政府都在这儿办公,这幢楼高达十七层,是双排相联的建筑,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在这儿办公,民间称它为市委办公大楼,是因为市委知名度更大、权威更高。实际上,官方对市委办公大楼的称呼为“城南商务大厦”——之所以称它为“城南商务大厦”,是因为上级明文规定各地不许建“高大上”的办公大楼,因此中郡市委、市政府只能把这幢建在城区南面的宏伟壮观的办公大楼换个称呼,并宣称市委、市政府是租在这儿办公的,以规避舆论压力,实际上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幸而上级没有追究。

“你们快放我们进去,我们要见市长,跟他评评理去!”为首的一个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胖老头高声嚷道。

“我们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几十年,说不要我们就不要了,像扔垃圾一样丢下我们,天理何在!”一个像冬瓜一样又矮又肥的中年女人大声说。

“当代课老师的时候,咱们听你们的话,只生一个孩子,前几年孩子不幸走了,我们现在想生一个却生不出了,这把年纪到哪儿找工作都被人家嫌弃,又没小孩抚养我们,你们存心叫我们吃西北风去?政府再不解决我们的出路,我就跟你们拼了!”一个年约五旬、身材瘦小、脸孔皱如核桃的女人一边大声说着,一边“呜呜呜”地大哭起来,旁观者听了,也禁不住一阵心酸。

“当年农村缺老师时,骗我们代课,现在大学毕业生多了,又把我们踢开!我们在你们的眼中只是一只尿桶吗?想要的时候就取来拉尿,不想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一个四十多岁的瘦子说,他说话时颈上青筋毕现,脸色通红,像一只斗败的大公鸡。

张世博、章龙、祁理、张宣朝、梁新荣等人轻步靠近来访人群。

“大家请静一静,这儿是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场所,不能阻挠人家的办公,请大家移步到市委办公大楼旁边的市联席办歇歇脚,饮杯茶再谈谈。”瘦成一根竹杆的县联席办主任张宣朝大声说,说话时,张宣朝喉咙里的一个大核随着他讲话的节奏时升时降,讲话停止时,这核又隐藏起来,令人油然想起生吞苍蝇的青蛙。

“张宣朝你这个大骗子,每次来访都被你骗回去,你以为我们还会相信你的鬼话?”为首的胖老头大声嚷道。

“张骗子,你还想骗我们呀?没门!”“张瘦子,滚开!我们不和你谈!”“张宣朝,要骗你去骗别人,敢再骗我们就揍你!”代课老师们七嘴八舌地嚷道。

看来专门负责处理群众来访工作的张宣朝在访民中知名度较高、地位却很低。张宣朝本是一个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手,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在一次醉酒后,张宣朝得意地透露自己做群众工作的秘诀为‘分’、‘拖’、‘哄’。“分”就是把相关来访群众的诉求分流到各相关单位处理就算了事;“拖”就是对难以处理或根本处理不了的来访问题拖而不理;“哄”字就是写空头支票,每一次都对群众许诺几时能办好,实际上并不用心去办。自从张宣朝透露自己的“秘密”后,张宣朝在访民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张世博一看代课老师们很讨厌张宣朝,连忙扯扯他的衣服,小声说:“你离开一下,由我们来说!”张宣朝点点头,尴尬地离开现场,他到附近的一株绿化树下,掏出一支烟,点燃只吸了几口,就扔在地下,狠劲地踩了几脚。

“请大家安静一下,我是古郡县常务副县长张世博,请大家到附近的市联席办谈谈,我保证,近期一定给大家一个说法!”张世博铿锵有力地说。

“叫县委书记、县长来跟我们谈,你跟我们谈有什么用?”显然有人还不知道县长陈一久已病故。

“叫石丽花书记过来跟我们谈!你不能拍板谈什么谈!”“每次都是派出副职糊弄人,我们不走!”“对,如石书记过来,我们就谈!”看来,代课老师们对官场的规律有一定了解,一般只有正职说话才能算数,副职说的话像古时风尘女对客人骗造的身世,当不得真。

“大家请静一下,张世博同志现在是我们县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县长,说话能算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章龙急中生智,大声对代课老师们说。

现场稍为安静了一点,为首几个代课老师低头耳语了几句,为首的胖老头逼视着张世博说:“张常务,你这个副县长,说话真的能算数?”

“县自行车厂工人的来访问题,就是张常务出面化解的,哪个说张常务说话不算数?”县政府办主任祁理义正辞严地对胖老头说。

“对,没有张常务,县自行车厂的事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才能解决呢!”县教育局局长梁新荣关键时刻也为“老板”张世博说话。

听到祁理、梁新荣这么一说,现场声音更小了。县自行车厂00多名下岗职工多次到上级来访的事,代课老师们都听说过,也知道最近这事已经圆满化解,下岗职工们的合法诉求得到满足,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主要由张世博出面化解的。

最后,在张世博一行的好说歹说下,胖老头带领代课老师们到市委办公大楼附近的市联席办商谈。

对于是否说服他们,张世博心中没有把握,心里颇为紧张,汗水不断渗了出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