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迎着阳光,背对阴影(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喜欢机械的小男孩

有一个小男孩,小时候就在父亲的农场里生活。作为家里的长子,他的父亲自然希望将他锻炼成一个像自己一样优秀的农场主,以继承家业。可是和其他在底特律郊区乡村长大的孩子不同的是,这个小男孩对扛着铁锹、锄头下地干活、挤牛奶、养马等农事自小就很厌恶。与此相反,他对摆弄机械兴趣极浓。年仅7岁,他就是轰动全镇的天才少年技师了。他对“滴滴答答”走个不停的钟表十分好奇,总爱拆开来研究一番。家中几乎所有的钟表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

这个小男孩还在自己房间的床头柜里藏了7种“秘密武器”:钻孔机、锉刀、铁锤、铆钉、锯子、螺栓和螺丝帽。锉刀是用捡来的铁片切割而成的,钻孔机则是用从母亲那儿偷来的棒针改造的。7岁的小孩将这些工具收集得如此完备,简直令人惊叹。

小男孩的父亲对他的行为非常生气,认为一个农场主的儿子不务农事,专门搞这些奇怪的事情,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可是小男孩却认为自己的未来绝不是眼前这一块小小的农场,他成不了一个好的农场主或牛仔,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变成这样。他只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师。

17岁那年,这个男孩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来到底特律,先后从事过机械修理、手表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并且还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夜校学习。

这份职业他一干就是8年,可是事业却毫无进展,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像很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仔那样,在找不到任何机会的情况下,他只好返回了父亲的农场。父亲送给他脱粒机和40英亩的土地,家人认为这下他该死心了。

就这样,他在家里待了10年,这段时间里他结了婚,很多像他一样经历的人可能就此认命做一个平凡而满足的农夫了此一生了。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绝不是种田的那种人,这样的日子也不会令他真正满足,他喜欢紧张而刺激的都市生活。他渐渐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设计一种可以烧汽油的发动机,并且让这个发动机驱动四轮车。“一定要走出农场,去底特律!”他下定决心要去再闯世界。

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发明制造这种用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上。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工夫不负有心人,1896年,他发明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不少巨商大贾对他制造的汽车着迷,愿意投资和他一起生产销售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通工具。190年11月,他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公司的标志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中间是模仿他亲笔签名的大写字母“F”和“ford”。

他,就是美国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

【折磨中的智慧】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到了老去的那天却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没有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有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丑小鸭认定了自己是一只只能在地上走路的鸭子,那么即便它长出了足以飞翔的翅膀,也不会成为天鹅。西方有一句哲言:按照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塑造自己,你就会成为那个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建立什么样的事业,的确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我们的路就会走得很艰难,甚至因为误入歧途而追悔莫及。

11.取舍

星期天的傍晚,爱丽丝在厨房里忙着为家人准备晚餐,岁的儿子自己在客厅的地毯上玩耍。突然,爱丽丝听到从客厅传来孩子的哭声,她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就冲进了客厅。只见儿子的手卡在了书柜中的花瓶里,花瓶的开口处很小,瓶身宽大,孩子的手伸进去了就抽不出来,急得哇哇直哭。

爱丽丝绞尽脑汁,试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想把孩子卡在里面的手拿出来,但都无济于事。有点着急的爱丽丝只要稍微用点力,儿子就疼得嗷嗷直叫。最后,她选择打碎花瓶,尽管这个花瓶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古董,但为了儿子的手能够安全的取出,她不再犹豫。“啪”的一声,花瓶被打碎了,儿子的小手终于拿了出来,爱丽丝紧张地将儿子的手拿过来仔细地查看有没有受伤。儿子没有任何的皮外伤,但是,孩子的拳头仍是紧紧地握着而无法张开。是不是抽筋呢?爱丽丝感到有点奇怪。

最后,爱丽丝终于发现了儿子的拳头张不开的原因,原来在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枚1元的硬币。

顿时,爱丽丝明白了儿子的手抽不出来并不是因为花瓶的脖子太小,而是因为他不肯放弃手中的那枚硬币。

【折磨中的智慧】

在作选择时,只要衡量出哪一条路能够得到的多一些,失去的少一些,就可以大胆地走出去。而不要为了贪心得到百分之百而反复思量,犹豫不决,这样会让你错过有利时机,从而失去得更多。不是因为瓶颈太小,而是因为你不肯放弃手中的硬币。如果你仔细地体悟那些曾经经历的事情,就会发现在每个抉择中“得”与“失”都是并存的,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1.背着石头的人

有个人总埋怨生活的担子太重、生活的压力太大,就决定放下担子。可是,即使这样,他依然觉得很累。他听人说山脚下有位哲人,于是,他便去拜访那位哲人。

哲人默不做声地听完了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朝山顶走。可你每走一步,都必须捡起一块石头放进篓子里。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去吧!去寻找你的答案吧……”

于是,这个人背起篓子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

刚开始,他精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都一个一个扔进篓子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他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三分之一。

但他没想到的是,篓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但他很执著,他决心一如既往地走完全程!他鼓励着自己,不远了,已经不远了!

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旅程让他苦不堪言。他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世界上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为了不让沉重的篓子变得更重,他只得放弃了这些,只是挑选了些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篓子。然而,无论他挑多轻的东西放入篓子,篓子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减少,它只会加重,再加重,直到他无力承受。

终于,他还是背起篓子踏上了最后三分之一的路程。

剩下的路其实已经不多了。他挪着脚步,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篓子的又是什么;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喜欢的、需要的,亦或是轻巧的。他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是在脚下,在眼前,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才会捡起它,以作为所走的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他双手向后托起篓子来了个最后冲刺。终于,他走完了全程,结束了这一段奋斗史!

【折磨中的智慧】

这个故事给我们展示的是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你挑选了你认为是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天真浪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时期,你挑选了认为是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时刻都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时期,你挑选了认为是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对他们最重要的事物,往往是眼前不被人重视的事物。回顾一生,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充满了酸甜苦辣,你的生活跌宕起伏,你的人生也不再是没有意义的生活。

年龄增长了,你同时也必须要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你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一份份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时,你会得到惊喜,得到安慰,抑或是悲伤,抑或是痛苦。可人生,谁不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呢?没起起伏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